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1(t)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98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1(t)的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之一的引物对经PCR扩增获得:

(1)标记引物MG81

正向引物序列:GGCAAACTCTTCTGATATGCTCTCC,

反向引物序列:GCGCCAGAGATTGTGTGATCC;

(2)标记引物MG96

正向引物序列:ACAATTCATCCTATGCTTCTAGGC,

反向引物序列:TCTATGCACGACGCCACGGAAGGTCCTAGCCA;

(3)标记引物RM471

正向引物序列:AGAAATGGATCGGACTGAACATGC,

反向引物序列:AGACACTCGGACGCACAAGC;

其中,所述标记引物(1)-(3)的扩增长度分别为140bp、184bp以及198b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1(t)的分子标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述标记引物(1)-(3)之一扩增待检水稻基因组DNA,

如果用引物MG81能够扩增出140bp的扩增片段,

或者用引物MG96能够扩增出184bp的扩增片段,

或者用引物RM471能够扩增出198bp的扩增片段,

则标志着该待检水稻存在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1(t),该基因位于水稻基因组第4号染色体18,200,000-19,000,000bp的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1(t)的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Bph31(t)来自水稻抗虫品种K41或者水稻抗虫品种K41的衍生材料或者携带抗褐飞虱基因Bph31(t)的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1(t)的分子标记在选育抗褐飞虱水稻或筛选抗性基因资源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1(t)的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PCR扩增的反应体系:采用10μL的反应体系,模板DNA 10ng,正向、反向引物各0.8μmol,10×PCR缓冲液1μL,dNTPs 0.2mmol,Taq DNA聚合酶0.25U,用ddH2O补齐至10μL;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50s,55℃退火45s,72℃延伸1min,35个循环;72℃延伸5min。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