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撕裂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34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撕裂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73-77份,高密度聚乙烯22-28份,气相白炭黑35-45份,纳米结晶纤维素12-14份,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2-3.8份,氢氧化镁42-48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1.5-2.5份,气相二氧化硅3.8-4.2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15-30份,环氧大豆油15-3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4-1份,氧化锌0.5-1.5份,二乙胺基丙胺0.5-1.5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5-10份,Ca/Zn复合稳定剂2-4份,硬脂酸镁1-2份,抗氧剂1010 0.1-0.3份,亚磷酸三辛酯0.1-0.2份,聚乙烯蜡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撕裂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和环氧大豆油的重量比为20-30:20-3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一种防撕裂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改性纳米结晶纤维素和改性氢氧化镁:将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到以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重量份为基准7倍的丙酮中溶解得到溶液A,将溶液A分成重量相等的2份,分别喷淋于纳米结晶纤维素和氢氧化镁上,以250-350r/min的速度下室温搅拌25-35min,升温至75-105℃,以700-800r/min的速度搅拌40-60min分别得到改性纳米结晶纤维素和改性氢氧化镁;

S2、制备电缆材料: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高密度聚乙烯和S1中得到的改性纳米结晶纤维素加入密炼机中,升温至130-140℃,以130-150r/min的速度密炼20min得到树脂主料;依次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气相二氧化硅、气相白炭黑、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Ca/Zn复合稳定剂、硬脂酸镁、抗氧剂1010、亚磷酸三辛酯、聚乙烯蜡和S1中得到的改性氢氧化镁加入含有树脂主料的密炼机中,调节温度为130-140℃,以140-160r/min的速度密炼40min,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氧化锌、二乙胺基丙胺,调节温度为130-140℃,以150-170r/min的速度密炼15min经双螺旋杆挤出机挤出得到一种防撕裂电缆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撕裂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将溶液A分成重量相等的2份,分别喷淋于纳米结晶纤维素和氢氧化镁上,以280-320r/min的速度室温搅拌28-32min,升温至85-95℃,以730-770r/min的速度搅拌45-55min分别得到改性纳米结晶纤维素和改性氢氧化镁。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