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氨氮护料制备与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4486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氨氮护料制备与应用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属水产养殖病害生态防控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降低养殖水体氨氮水平的护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研究表明,由于养殖鱼类仅吸收投喂饲料中约30%的氮素,约70%以氨氮、粪便的形式释放到水体中。有机碳中的碳素大部分以CO2的形式从池塘水体中释放出去,氮素仅在厌氧条件下少量以N2、N2O的形式释放,最终氮素会以无机氮的形式(氨氮、亚硝酸盐等)积累在水中,导致养殖水质恶化,增加对养殖鱼类的毒性,成为了鱼类疾病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水产养殖发病与养殖水体水质稳定关系密切,而氨氮水平是水质的重要指标。通过富集培养,添加芽孢、好氧反硝化菌群,利用这些能利用氨氮的微生物菌群,分解、吸收养殖水体中因残饵、粪便等积累的氮源,维护养殖水质稳定。本护料制备技术特征为富集培养和固体发酵;发酵物富含芽孢、好氧反硝化菌群。目前已有的相关技术大多采取以投入外来有益微生物方式来改善水体环境;或者是以投入微生物生长营养物质的方法来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但是这些技术加入外来微生物会给养殖水体原有微生态平衡带来潜在危险。本技术在区域养殖水体微型生物养护剂(护料)具有通过护料优化区域养殖水体微生物、原生动物、藻类等微型生物多样性,以维护养殖环境动态稳定的基础上,针对氨氮高问题,添加某些微生物菌群,较短周期内降低氨氮水平。其技术是在护料维护养殖水体微型生物微生态未定的基础上,加强降低氨氮水平的功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养殖水体氨氮水平的护料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氨氮的护料,所述护料由芽孢、反硝化菌群和微生物培养料组成。优选的,护料中芽孢和反硝化菌群的混合菌液比例是1:1。优选的,护料中微生物培养料的含量是干物质约占50%,其余主要为水分。优选的,护料中芽孢为池塘水通过富集培养后得到芽孢菌群的混合物。优选的,护料中反硝化菌群的菌种是为池塘水通过富集培养后得到好氧反硝化菌群的混合物。优选的,护料中微生物培养料由麸皮、米糠、豆粕添加池塘水和富集的芽孢菌群和好氧反硝化菌群的混合液经固体发酵方法制备而成。优选的,护料中微生物培养料由50%麸皮,40%米糠,10%豆粕组成。一种降低养殖水域中氨氮含量的方法,其步骤是:1)富集培养芽孢菌群和好氧反硝化菌群的混合液;2)由麸皮、米糠、豆粕(比例为5:4:1)组成的培养料,添加池塘水和富集的芽孢菌群和好氧反硝化菌群的混合液,料水比为1:0.6-1,经固体发酵方法制备而成;3)制备降氨氮料,根据当地养殖池塘情况,在晴天上午使用,每亩使用剂量1~2kg,取5~10倍塘水混合搅拌均匀,全池泼洒,2~5天使用一次。本发明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申请的护料可以降低池塘水中氨氮含量,具有维持养殖过程水质稳定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护料使用生产塘A氨氮变化情况。图2护料使用生产塘B氨氮变化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任何熟悉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实施例1优良养殖水体采集与富集培养方法1、材料1.1养殖水体采集:选择高产优质池塘,采集养殖水体取底泥表层和水。1.2培养基芽孢菌培养基(克/升):蛋白胨5葡萄糖10酵母膏3硫酸镁0.5磷酸氢二钾0.5氯化钠0-2gpH7.0-7.2,121℃,灭菌15分钟。好氧反硝化菌培养基(克/升):磷酸二氢钾1.5,硫酸镁0.01,磷酸氢二钠7.9,微量元素溶液2毫升,柠檬酸钠5.66,硝酸钠0.8415,去离子水1000毫升,pH7.0-7.5,121℃,灭菌15分钟。微量元素溶液:用50gEDTA-2Na,3.93g的ZnSO4.7H2O,7.28g的CaC12.2H2O,5.06g的MnC12.4H2O,5.0g的FeSO4.7H2O,1.1g的(NH4)6Mo7O2.4H2O,2,45g的CuSO4.5H2O,1.61g的CoC12.6H2O,定容至1000mL,pH7.02富集培养方法:2.1孢菌富集培养:取1毫升池塘水样加入含9毫升富集培养基试管中,28℃,摇床培养24小时。分离培养:将富集样品80℃水浴15-20分钟,杀灭芽孢菌之外的其它菌类,取100ul样品,在平板涂布,28℃,培养24小时。2.2好氧反硝化菌富集培养法:取10毫升池塘水接种到装有100毫升灭菌的富集培养基中,28℃、120rpm培养2-3天,根据用量再扩大培养。3结果通过几轮次富集培养,等到纯度很高的芽孢菌群、好氧反硝化菌群菌液,摇瓶培养,菌液的活菌数均在1×109CFU/mL以上。表1富集培养菌液活菌数富集培养菌液活菌数备注芽孢菌群3.0×109CFU/mL为富集培养后各类芽孢菌群混合液好氧反硝化菌群2.1×109CFU/mL为富集培养后各类好氧反硝化菌群混合液实施例2固体发酵制备降氨氮护料1材料1.1菌液:芽孢菌、好氧反硝化菌的富集培养物(1×109CFU/mL以上)。1.2固体培养料:麸皮、米糠、豆粕。1.3池塘水:优质高产池塘水。2方法2.1、培养料准备按照原料(麸皮:米糠:豆粕=5:4:1)称取,容器装入芽孢、好氧反硝化菌菌混合液(每10公斤干料加1-2L),剩余加池塘水,料水比=1:0.6—1.0,混匀、湿度适中、均匀。2.2、种子培养上述物料混匀后,堆放、插入温度计,用薄膜覆盖,自然发酵,观察料温变化,每天上午、下午,视料温各翻堆1次(料温不超过50℃)培养48小时,培养料颜色变深,有发酵物的香味后,部分继续扩种,剩余的作为生产种子2.3、护料制备扩好的生产种子按照1:4接种上述培养料,混匀,堆放,用薄膜覆盖,发酵,插入温度计,观察料温变化,每天上午、下午,视料温翻堆1-2次(料温不超过50℃),48小时,培养料颜色变深,有发酵物的香味,用薄膜袋分装,密封,室温放置几天后,可使用。3结果培养物为棕黄色混合料,带酸香味,经活菌检测,芽孢菌群、好氧反硝化菌群1×106CFU/克以上)。室温,密封可放置2个月以上。表2护料添加富集菌液与否比较护料芽孢菌群好氧反硝化菌群样品1(添加富集菌液)4.5×106CFU/克5.0×106CFU/克样品2(添加富集菌液)2.5×106CFU/克3.0×106CFU/克样品3(不添加富集菌液)<103CFU/克<103CFU/克样品4(不添加富集菌液)<103CFU/克<103CFU/克实施例3降氨氮护料作用效果实验1.材料1.1实验鱼罗非鱼,体长2cm。1.2饲料热带观赏鱼幼鱼饲料。1.3含氨氮水为本实验室小水体已稳定放养罗非鱼的池水,其氨氮含量分别为1.5mg/L和2.5mg/L两种,该水源经实验室驯化稳定,含有藻类、浮游动物、细菌等微型生物。1.4富集菌液参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菌液含芽孢杆菌、反硝化菌,各菌群浓度为>109cfu/ml。1.5添加富集菌护料(降氨氮护料)为实验室配制,护料制备按照实施例2,制备的添加富集菌护料,含芽孢杆菌、反硝化菌,各浓度为106cfu/g。1.6未添加富集菌护料制备同1.5,未添加富集菌,含非富集芽孢杆菌、反硝化菌,各浓度位103cfu/g。1.7水质检测试剂盒为本实验室自制的水质检测试剂盒(参照陈佳荣.水化学实验指导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方法2.1试验分组分为两大组,组1起始氨氮含量为1.5mg/L,组2起始氨氮含量为2.5mg/L;各组分别有添加富集菌护料及未添加富集菌护料、纯富集菌对照,共8个小组,其中添加富集菌护料为两个平行组。2.2试验系统构建对各小组,取1.3含氨氮水1L,放入罗非鱼5尾;每日投喂饲料,投量以食完为准,各小组等量;配制护料水,称取护料,与曝气水充分混合,配成1g/L的护料水,每日现用现配;各添加富集菌护料及未添加富集菌护料小组,使用终浓度为0.02g/L,各纯富集菌小组使用终浓度为0.02ml/L,每日用一次。2.3氨氮检测每日11:00采集各小组水样,以比色法测定氨氮含量。3.结果与分析由表3显示,两大组水样品的氨氮变化呈相同规律,其中添加富集菌护料试验1-1、1-2及2-1、2-2虽起始浓度不同,但在第4天,氨氮含量均降至0.1mg/L以下,且两平行试验小组重复性好;两大组中纯富集菌对照1-4、2-4因菌量较高,相比添加富集菌护料试验组在头2-3天降氨氮速度较快,而到第4天氨氮含量与添加富集菌护料试验小组同样均降至0.1mg/L以下,表明纯富集菌降氨氮速度快,而添加富集菌护料降氨氮效果明显且过程较为平稳;两大组中未添加富集菌护料对照1-3、2-3氨氮含量在头3天无明显变化,到第4天,受起始氨氮浓度水平的影响,起始氨氮含量较高的2-3出现略降。表3各试验组水体氨氮含量(单位:mg/L)4.结论试验表明,添加富集菌护料对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具有良好的降低作用。经连续4天的水体降氨氮模拟试验观察,显示了添加富集菌护料试验组较未添加富集菌对照组降氨氮效果显著;并且添加富集菌护料具有“护料”能维持养殖水体微型生物结构稳定的叠加作用,而较纯富集菌在降氨氮的过程更显平稳的特征。实施例4降氨氮护料制备和使用利用河南省当地的原料,按照实施二制备降氨氮护料,根据当地养殖池塘情况,在晴天上午使用,每亩使用剂量1~2kg,取5~10倍塘水混合搅拌均匀,全池泼洒,2~5天使用一次,并根据水体肥/瘦、气温低/高等调节用量与间隔。使用护料后检测养殖水体的水质情况。实验例1选择河南省洛阳市白鹤镇A池塘,水面7.3亩,水深1.5米,养殖30年的老池塘(往年养殖过程中,氨氮水平较高);主养鲤鱼,混养花鲢、白鲢。2015年5月开始连续使用护料,如图1所示,使用护料前(5月19日)检测养殖水体的氨氮浓度为2.5mg/L。使用护料后,水体氨氮值较快速下降,在1周以后(5月26日)检测养殖水体的氨氮浓度为0.3mg/L。到6月17日氨氮浓度继续下降至0.02mg/L。在此之后,随着护料的连续使用,水体氨氮指标保持稳定的低水平值。实验例2选择河南省洛阳市白鹤镇B池塘,水面6.8亩,水深1.5米,养殖30年的老池塘;主养鲤鱼,混养花鲢、白鲢。在5月30日至7月7日期间,使用护料后检测养殖水体的氨氮浓度。如图2所示,使用护料前(5月29日)检测养殖水体的氨氮浓度为2.1mg/L。使用护料后,水体氨氮值较快速下降至1.4mg/L(6月1日)。6月3日养殖户使用消毒、杀虫药并停用护料,6月6日检测养殖水体的氨氮浓度上升至2.8mg/L,继续使用护料后,到7月1日氨氮浓度下降至0.6mg/L。在此之后,随着护料的连续使用,水体氨氮指标保持稳定的低水平值。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