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子生物学专用吸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616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子生物学专用吸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子生物学专用吸头。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科研、临床检验等领域中,移液的过程采用的是单管单份的方法,移液的过程主要以人工操作方式进行,其提取纯度低,效率也很低。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研究都向高通量方面靠拢,对样本数量的需求大大增多,得出的结果也就更具有统计学意义。现今主要采用吸头来对液体进行提取,现今的吸头都为单一的棒体结构,既没有外壳进行保护,又不能够快速的安装和拆卸,使得提取速度较慢,没有内置的密封圈,不能达到避免移液器交叉污染的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分子生物学专用吸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专用吸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子生物学专用吸头,包括外壳和棒体,所述外壳的表面包裹有密封圈,所述外壳自上而下包括上外壳、中外壳和下外壳,所述棒体自上而下包括上棒体、中棒体、下棒体和安转台,所述外壳的下外壳内腔侧面设有卡槽,所述棒体的安转台外侧设有卡块,所述棒体通过卡块滑动卡接在外壳的卡槽中。

优选的,所述中外壳的内腔中部设有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下外壳的外侧顶部设有定位台。

优选的,所述卡槽和卡块均设有八个,且卡槽和卡块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分子生物学专用吸头,在棒体的外部设有外壳,能够对棒体起到保护作用,外壳由上外壳、中外壳和下外壳组成,上外壳、中外壳和下外壳为不同直径的圆柱形组合而成,增 加外壳了与移液器的接触面积,增加了与各种移液器和机器的配合度,下外壳外的定位台便于把吸头安装到常用实验室的移液器或装置上,棒体和外壳采用活动卡接的方式连接,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仰视图。

图中:1外壳、11上外壳、12中外壳、13下外壳、2棒体、21上棒体、22中棒体、23下棒体、24安转台、3定位块、4定位台、5卡槽、6卡块、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子生物学专用吸头,包括外壳1和棒体2,在棒体2的外部设有外壳1,能够对棒体2起到保护作用,外壳1的表面包裹有密封圈7,达到避免移液器交叉污染的作用,外壳1自上而下包括上外壳11、中外壳12和下外壳13,上外壳11、中外壳12和下外壳13为不同直径的圆柱形组合而成,增加外壳1了与移液器的接触面积,增加了与各种移液器和机器的配合度,增加了制备核酸的效率,中外壳12的内腔中部设有定位块3,下外壳13的外侧顶部设有定位台4,下外壳外13的定位台4便于把吸头安装到常用实验室的移液器或装置上,棒体2自上而下 包括上棒体21、中棒体22、下棒体23和安转台24,外壳1的下外壳13内腔侧面设有卡槽5,棒体2的安转台24外侧设有卡块6,棒体2通过卡块6滑动卡接在外壳1的卡槽5中,棒体2和外壳1采用活动卡接的方式连接,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卡槽5和卡块6均设有八个,且卡槽5和卡块6配合使用,连接的时候上棒体21位于上外壳11内,中棒体22位于中外壳12内,下棒体23位于下外壳13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