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固牛巴革印刷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74417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固牛巴革印刷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花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固牛巴革印刷辊。

背景技术:
印花辊适用于塑料片材、薄膜、铝箔、皮革、硬质板、壁纸、地砖、玻璃、纸类等凹凸花纹压制,提高产品表面美感、加强防伪、保护商标等效果。并可根据客户要求研制不同花样的印花辊。申请号为201020623149.2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冷却装置的压花辊,其包括压花辊本体(1),压花辊本体(1)内设置有冷却腔室(14),其两端设置有冷却液进出口(12),在冷却液进出口(12)外部设置有冷却液输送装置。冷却腔室呈圆柱状位于压花辊本体轴心位置,在冷却腔室内通入冷却液,该冷却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压花辊进行降温,但是压花辊温度之所以会上升的原因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挤出物料的温度较高,在热传导作用下实现的,而热量传导时的传导路径为压花辊表面传导至轴心,所以上述技术方案在压花辊本体轴心位置设置呈圆柱状的冷却腔室,其冷却效果不佳,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固牛巴革印刷辊,通过在印花辊轴内设置呈空心柱状且与印花辊轴呈同轴的冷却腔室,缩短了热量传导路径,提高了冷却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固牛巴革印刷辊,包括印花辊轴和套设于印花辊轴的印花辊套,所述印花辊轴内设有冷却腔室,印花辊轴端部设置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腔室呈空心柱状设置,所述冷却腔室与印花辊轴呈同轴设置,所述冷却腔室侧壁与印花辊套呈相邻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印花操作时,通过冷却液进口向冷却腔室内通入冷却液,物料表面的热量,经印花辊套之后传递在印花辊轴上,由于冷却腔室侧壁与印花辊套呈相邻设置,所以直接传递至冷却腔室内,热量被冷去也吸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缩短了热量传递的距离,提高了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腔室呈空心圆柱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空心圆柱状设置的冷却腔室使得冷却腔室与印花辊套之间的径向距离均保持相同,有利于热量的均匀传递,避免局部过热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腔室为空心圆柱状的内腔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心圆柱状的内腔结构开设方便,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腔室为通过通道螺旋构成的若干同轴设置的圆环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通道螺旋而成的冷却腔室能够在保证印花辊轴结构强度的同时提供用于放置冷却水的空间。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圆环结构之间呈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设置的相邻圆环结构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因开设冷却腔室而造成的印花辊轴结构强度降低的状况,同时也能够避免相邻圆环结构之间的相互连通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腔室侧壁与印花辊套之间的径向距离为1-3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间隔距离能够在保持合适印花辊轴外侧结构强度的同时尽最大程度的缩短热量传递距离。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位于印花辊轴同侧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侧的端部设置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不需要来回跑动,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印花辊轴水平放置时,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呈高低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低设置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便于冷却液能够顺利的从冷却腔室内流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花辊轴包括由内而外设置的钢管层、激光雕刻镀铜层和镀铬层,所述冷却腔室位于钢管层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管层和激光雕刻镀铜层上方设置镀铬层,增大其使用寿命,提高了耐磨性以及结构强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印刷辊结构简单,在印花辊轴内设置了冷却腔室,利用热量传递,避免印刷辊表面热量的上升而影响印花质量的情况,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从而保持较高的印花质量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端面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1的内部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2的内部剖视图。附图标记:1、印花辊套;2、印花辊轴;21、钢管层;22、激光雕刻镀铜层;23、镀铬层;3、冷却液进口;4、冷却液出口;5、塞子;6、内腔结构;7、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高固牛巴革印刷辊,包括印花辊轴2和套设在印花辊轴2外侧的印花辊套1,印花辊轴2和印花辊套1紧贴在一起,印花辊轴2包括由内而外设置的钢管层21、激光雕刻镀铜层22和镀铬层23。如图1至图2所示,钢管层21为实心圆柱体结构,在钢管层21内设置有冷却腔室,在印花辊轴2的端部设置有和冷却腔室相连通的冷却液进口3和冷却液出口4,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所以将冷却液进口3和冷却液出口4设置在印花辊轴2同侧的端部,为了便于冷却液的流出,将冷却液进口3设置在冷却液出口4的上方,冷却液进口3和冷却液出口4为螺纹孔,各自对应设置有一塞子5,通过塞子5实现开闭。如图3所示,冷却腔室呈空心柱状结构,柱状结构的高度等于印花辊轴2长度的五分之四,冷却腔室与印花辊轴2保持同轴,柱状结构可以为圆柱状或者棱柱状,为了使得冷却腔室的侧壁与印花辊套1表面的径向距离均保持一致,所以本方案选择圆柱状;冷却腔室为空心圆柱状的内腔结构6,在内腔结构6内注入冷却液。如图3所示,冷却腔室侧壁与印花辊套1呈现相邻设置,相邻设置的距离范围为1-3cm,根据多次试验,该距离范围能够保持较好的热量传递效果的同时保持印花辊轴2外侧的结构强度。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冷却腔室的具体结构,冷却腔室为通过在钢管层21内开设螺旋的通道7,通道7具体呈现为若干个同轴设置的圆环结构,相邻圆环结构之间相连通且呈间隔设置,间隔距离为1-3cm,相比于实施例一,通过管道形式呈现的冷却腔室能够较好的保持印花辊轴2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