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糯米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09670阅读:10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类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红薯糯米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米酒作为传统甜酒中具有代表性的酒种,其含有糯米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在糯米甜酒的基础上融入富含丰富营养的红薯,酿造一种红薯糯米复合米酒,将糯米与红薯中的营养成分充分混合,不仅提高了米酒的营养价值,而且对米酒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以糯米和其他农作物共同酿造制作复合米酒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市场上复合米酒的流通情况不容乐观,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之一是复合米酒的发酵工艺不够成熟,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但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红薯糯米甜酒走进人们的生活,再次激起人们对复合米酒酿造工艺的探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红薯糯米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

材料:红薯、糯米、糖化酶、酵母菌、无菌蒸馏水、柠檬酸、白砂糖;

仪器:均质器、灭菌锅、酒精度计、糖度计、酸度计、离心机、电子天平、恒温培养箱、发酵罐;

(1)流程:

糯米:洗米、浸米、淋冷、蒸饭,糯米:清洗、剥皮、蒸煮;

糯米和糯米混合均匀,调节PH至4和糖度28.5%;

加入糖化酶和酵母菌,发酵、过滤、装罐、灭菌、成品;

(2)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

红薯洗净、切碎、晾干,糯米仔细剔除其它杂质并浸泡14小时;将处理后的红薯和糯米隔水蒸煮至红薯无硬心,糯米变色柔软即可结束蒸煮;冷却至30℃以下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糖水制备,用于调节发酵体系的初始糖度,利用蒸馏水和白沙糖制作成糖度28.5度的糖水备用;发酵罐的处理,清水洗净后高压蒸汽灭菌1h,冷却后备用;

②第一次发酵:

将处理后的红薯和糯米按照2:3的比例混合装入发酵罐,控制料液比为1:2,拌入0.5%的糖化酶、0.5%的酵母菌和2%的果胶酶并用柠檬酸调节PH为4于25℃下发酵7天,控制发酵温度为30℃;

③第二次发酵:

酵母菌发酵7天后,添加5%的乳酸菌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7天,控制温度25℃;

④陈酿:

酒液200目滤袋进行过滤后4000转速离心取上清液,清液4℃冰箱进行后期陈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红薯糯米酒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降低了传统米酒的刺激感,乳酸菌作用可缓解酒精的刺激感,采用酯化增香增加米酒中香气,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

材料:红薯、糯米、糖化酶、酵母菌、无菌蒸馏水、柠檬酸、白砂糖;

仪器:均质器、灭菌锅、酒精度计、糖度计、酸度计、离心机、电子天平、恒温培养箱、发酵罐;

(1)流程:

糯米:洗米、浸米、淋冷、蒸饭,糯米:清洗、剥皮、蒸煮;

糯米和糯米混合均匀,调节PH至4和糖度28.5%;

加入糖化酶和酵母菌,发酵、过滤、装罐、灭菌、成品;

(2)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

红薯洗净、切碎、晾干,糯米仔细剔除其它杂质并浸泡14小时;将处理后的红薯和糯米隔水蒸煮至红薯无硬心,糯米变色柔软即可结束蒸煮;冷却至30℃以下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糖水制备,用于调节发酵体系的初始糖度,利用蒸馏水和白沙糖制作成糖度28.5度的糖水备用;发酵罐的处理,清水洗净后高压蒸汽灭菌1h,冷却后备用;

②第一次发酵:

将处理后的红薯和糯米按照2:3的比例混合装入发酵罐,控制料液比为1:2,拌入0.5%的糖化酶、0.5%的酵母菌和2%的果胶酶并用柠檬酸调节PH为4于25℃下发酵7天,控制发酵温度为30℃;

③第二次发酵:

酵母菌发酵7天后,添加5%的乳酸菌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7天,控制温度25℃;

④陈酿:

酒液200目滤袋进行过滤后4000转速离心取上清液,清液4℃冰箱进行后期陈酿。

注意事项

(1)红薯和糯米原料应该仔细筛选,防止掺入其它影响实验结果的杂质。

(2)装罐过程尽量避免发酵罐开盖暴露时间过长。

(3)红薯和糯米原料要混合均匀。加量要准确,误差不容过大。

(4)采样测定数据时应快速且采样工具应经灭菌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