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衍生物及其抗肿瘤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1050发布日期:2018-07-24 22:2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衍生物及其抗肿瘤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是多基因、多通路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人们对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癌基因信号转导等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开发多靶点、多通路的抗肿瘤抑制剂以治疗肿瘤耐药性和复发,将是今后抗肿瘤药物研究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对肿瘤发病机制从细胞、分子水平的进一步认识,以及组合化学、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和计算机科学等技术的迅速发展,肿瘤生物治疗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进入了分子靶向治疗时代。靶向抗癌药物可靶向于特异性通路,阻止肿瘤生长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然而,单靶点抗肿瘤药物存在疗效差,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不足以满足防治恶性肿瘤的需求。

目前多靶点抗肿瘤药的研发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热点,研究开发新型多靶点单分子抗肿瘤药物,在治疗方面可优于单靶点抑制剂,摆脱单靶点治疗带来的耐药性,而且可避免联合用药的缺陷,代表肿瘤治疗和药物开发新的发展方向,也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c-met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的重要成员。c-met作为肿瘤信号网络通路中的关键节点,可以与其它肿瘤相关因子(如整合素家族、死亡相关受体、其他受体酪氨酸激酶等)交互作用共享和交联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增殖、抵抗凋亡,促进细胞迁移、侵袭、血管生成等。

c-met抑制剂可以靶向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尤其抑制肿瘤细胞分散、运动、侵袭、迁移、转移这一肿瘤发展关键过程,从根本上阻断肿瘤细胞传播途径。使用小分子c-met抑制剂辅助或单独治疗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无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单克隆抗体药物无效的乳腺癌患者,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目前已有美国辉瑞开发的alk激酶和c-met激酶抑制剂pf-2341066(crizotinib)于2011年被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表达异常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exelixis公司开发的c-met激酶和vegfr2抑制剂cabozantinib于2012年被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治疗进展期、转移的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另有十多个c-met抑制剂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临床研究结果为c-met作为抗肿瘤靶点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deacetylase,hdac)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肿瘤治疗重要靶点。研究发现,hdac抑制剂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可表现出良好的抗代谢和抗血管生成活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已获得了多种结构不同的hdac抑制剂,目前已有多种hdac抑制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研究证明,它们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或)凋亡,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按结构可分为四类:苯酰胺类、异羟肟酸类、脂肪酸类和环肽类。saha(又称为vorinostat),属于异羟肟酸类,是首个上市的非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被用于其它药物治疗时或治疗后仍不能治愈、或恶化、或病情反复情况下的转移性皮肤t淋巴细胞瘤(ctcl)。

众所周知,肿瘤是多基因、多通路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疾病,单靶点、单通路抑制往往易产生耐药性,多靶点多通路抗肿瘤抑制剂可摆脱单靶点治疗可能带来的耐药性问题,避免联合用药的缺陷,代表肿瘤治疗和药物开发的发展方向。c-met和hdac为目前抗肿瘤研究热门靶点,单纯的c-met抑制剂和hdac抑制剂均已成功应用于临床,通过已上市药物结构及其靶标蛋白进行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本发明将c-met和hdac两个靶点结合起来,通过大量实验和活性筛选,获得了一批同时具有c-met和hdac双重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并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毒性较低,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类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的吡啶类衍生物,具体是一种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化合物,该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蛋白激酶抑制活性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活性,即c-met/hdac双重抑制活性,显示了较佳的抗肿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具有蛋白激酶c-met和/或组蛋白去乙酰化激酶hdac抑制活性的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公开上述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衍生物在抗肿瘤方面上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为一种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衍生物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该衍生物为式v所示:

式v中,

r1、r2和r3独立的选自氢或卤素;

a为吡唑基或氨基(-nh-);

x为哌啶基所述哌啶基x中的n与碳链相连;或x为亚甲基(-ch2-);

n表示为0~6。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式v所示的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衍生物,优选地,式v中,

r1、r2和r3独立的选自氢或卤素;

a为吡唑基

x为哌啶基所述哌啶基x中的n与碳链相连;

n表示为0~6。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式v所示的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衍生物,优选地,式v中,

r1、r2和r3独立的选自氢或卤素;

a为吡唑基x为亚甲基(-ch2-);

n表示为0~6。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式v所示的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衍生物,优选地,式v中,

r1、r2和r3独立的选自氢或卤素;

a为氨基(-nh-),x为亚甲基(-ch2-);

n表示为0~6。

更加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式v所示的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衍生物,优选地,式v中,

r1、r2和r3独立的选自氢或卤素;

a为氨基(-nh-),x为亚甲基(-ch2-);n为4~6。

为方便理解本发明,从式v结构的化合物中优选了下述具体的化合物及其盐,但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化合物:

v-17-(4-(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1h-吡唑-1-基)哌啶-1-基)-n-羟基庚酰胺,

v-26-(4-(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1h-吡唑-1-基)哌啶-1-基)-n-羟基己酰胺,

v-35-(4-(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1h-吡唑-1-基)哌啶-1-基)-n-羟基戊酰胺,

v-43-(4-(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1h-吡唑-1-基)哌啶-1-基)-n-羟基丙酰胺,

v-52-(4-(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1h-吡唑-1-基)哌啶-1-基)-n-羟基乙酰胺,

v-64-(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1h-吡唑-1-基)n-羟基哌啶-1-甲酰胺,

v-77-(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1h-吡唑-1-基)-n-羟基庚酰胺,

v-86-(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1h-吡唑-1-基)-n-羟基己酰胺,

v-95-(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1h-吡唑-1-基)-n-羟基戊酰胺,

v-104-(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1h-吡唑-1-基)-n-羟基丁酰胺,

v-117-(4-(6-氨基-5-(1-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1h-吡唑-1-基)-n-羟基庚酰胺,

v-127-(4-(6-氨基-5-(1-(2-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1h-吡唑-1-基)-n-羟基庚酰胺,

v-137-(4-(6-氨基-5-(1-(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1h-吡唑-1-基)-n-羟基庚酰胺,

v-147-((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氨基)-n-羟基庚酰胺,

v-156-((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氨基)-n-羟基己酰胺,

v-165-((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氨基)-n-羟基戊酰胺,

其结构式见表1:

表1优选化合物编号及相应的结构式

所述的式v结构的化合物可以与无机酸、有机酸成盐,得到式v结构的化合物的盐形式物质,所述的盐为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盐、硫酸氢盐、乙酸盐、乳酸盐、酒石酸盐、鞣酸盐、枸橼酸盐、三氟醋酸盐、苹果酸盐、马来酸盐、琥珀酸盐、对甲苯磺酸或甲磺酸盐。

优选地,式v结构的化合物的盐形式物质,所述的盐选自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氢盐、苹果酸盐、马来酸盐、琥珀酸盐、对甲苯磺酸或甲磺酸盐。

更优选地,式v结构的化合物的盐形式物质,所述的盐选自盐酸盐、乙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或苹果酸盐。

根据上述式v结构的化合物的盐形式,由所述的式v结构的化合物与相应的无机酸、有机酸成盐得到,所述的无机酸或有机酸选自酸、氢溴酸、硫酸、乙酸、乳酸、酒石酸、鞣酸、枸橼酸、三氟醋酸、苹果酸、马来酸、琥珀酸、对甲苯磺酸或甲磺酸。

上述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路线一所示的步骤:

路线一以氨基吡啶类化合物2为起始原料,与硼酯3a经过suzuki偶联制得化合物4a,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羟胺反应制得化合物v;

上述路线一所示的反应通法中,化合物3a的a为吡唑基其中,吡唑基a中n原子连接x,x、n与化合物v结构式中相应基团的选取范围保持一致;化合物2中的所述r1、r2、r3与化合物v结构式中相应基团的选取范围保持一致。

上述路线一所示的制备方法中,所涉及的原料,化合物2﹑化合物3a和盐酸羟胺等可以通过商业渠道购买或按照文献wo2006021881报道的方法制备。

就上述合成通法(路线一),进一步的,以下提供一种优选实施的实验条件。

将氨基吡啶类化合物2(10mmol)和吡唑硼酯3(12mmol)溶于60ml乙二醇二甲醚中,加入2m的碳酸钠水溶液20ml,通入惰性气体,加入[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0.5mmol),升温到90℃反应6h,过滤,将滤液浓缩得油状物,无需纯化直接投料。油状物中加入30ml甲醇,冰浴搅拌,依次加入koh(80mmol)、盐酸羟胺(40mmol)和3ml水。冰浴反应3h,反应液用盐酸调ph至4-5,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固体用乙腈重结晶或乙酸乙酯/甲醇(2:1-5:1)柱层析得v类目标化合物。

上述路线一所示的制备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式v结构的化合物与无机酸(或无机碱)、有机酸(或有机碱)反应,冷却析出式v结构的化合物的盐。

另一种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路线二所示的步骤:

路线二以氨基吡啶类化合物2为起始原料,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3b经过buchwald–hartwig偶联制得化合物4b,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羟胺反应制得化合物v;

上述路线二所示的反应通法中,化合物3b的a为氨基(-nh2),x、n与化合物v结构式中相应基团的选取范围保持一致;化合物2的r1、r2、r3与化合物v结构式中相应基团的选取范围保持一致。

上述路线一所示的制备方法中,所涉及的原料,化合物2﹑化合物3b和盐酸羟胺等可以通过商业渠道购买或按照文献wo2006021881报道的方法制备。

就上述路线二所示的合成通法,进一步的,以下提供一种优选实施的实验条件。

将氨基吡啶类化合物2(10mmol)和氨基甲酸乙酯化合物3a(15mmol)溶于40mldmf中,加入碘化亚铜(15mmol)和碳酸钾(30mmol)升温至110℃反应5h,过滤,将滤液浓缩得油状物,无需纯化直接投料。油状物中加入30ml甲醇,冰浴搅拌,依次加入koh(80mmol)、盐酸羟胺(40mmol)和3ml水。冰浴反应3h,反应液用盐酸调ph至4-5,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固体用乙腈重结晶或乙酸乙酯/甲醇(2:1-5:1)柱层析得v类目标化合物。

上述制备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式v结构的化合物与无机酸(或无机碱)、有机酸(或有机碱)反应,冷却析出式v结构的化合物的盐。

药理试验表明,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对c-met激酶和hdac激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实施例17),其中,v-1~v-16化合物对c-met均显示明显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如v-5、v-6的c-met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pf-2341066;另外,部分化合物如v-7﹑v-9、v-10﹑v-11﹑v-12﹑v-13的hdac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saha。

药理试验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对多株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诱导分化和抗增殖活性(实施例18)。进行测试的本发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v-1、v-5对hct116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saha和pf-2341066相当;v-7、v-9对hct116的抑制活性优于pf-2341066;v-7、v-9对hut78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saha相当;v-5、v-9对a549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pf-2341066相当;v-7对a549的抑制活性优于pf-2341066;v-3、v-4、v-5、v-7、v-9对h1993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pf-2341066相当;v-1对h1993的抑制活性优于pf2341066。由此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衍生物对于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

v-7对a549的抑制活性优于pf-2341066;v-3、v-4、v-5、v-7、v-9对h1993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pf-2341066相当;v-1对h1993的抑制活性优于pf2341066

药理试验表明,本发明所述优选化合物v-7,对正常细胞的抑制活性较弱,具有更低的毒副作用(实施例19),预示其作为抗肿瘤药物使用时具有更低的毒副作用,易于作为肿瘤药物使用。

药理试验表明,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小鼠体内急性毒性低(实施例20)。化合物v-5、v-7、v-9、v-13小鼠单次灌服的ld50分别为1.2g/kg、1.6g/kg、1.3g/kg和1.9g/kg。

药理实验表明,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具有良好的c-met和hdac双重抑制活性,对人体多种肿瘤细胞均有很好的抑制活性。

2)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在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抑制作用弱,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抑制活性,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临床应用前景。

3)急性毒性初步实验显示,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小鼠体内安全性较高,毒性较小。

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可以以组合物的形式通过口服、注射等途径施用于需要肿瘤治疗的哺乳动物(包括人)。

所述组合物包括治疗有效量的式v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载体,例如:稀释剂、赋形剂如水等;粘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填充剂如淀粉等;崩裂剂如碳酸钙、碳酸氢钠;另外,还可以在组合物中加入其他辅助剂如香味剂和甜味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常规的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等,用于口服;也可以将其制备成注射剂等剂型用于注射。

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各种剂型可以采用药学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制备,其中活性成分式v结构的化合物的含量为组合物重量的0.1%~99.5%(重量比)。

本发明所述的式v结构的化合物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对哺乳动物(包括人)进行给药,其中尤以口服方式最佳。用药剂量为每日0.0001mg/kg~200mg/kg体重。最佳剂量视个体而定,通常开始时剂量较小,然后逐渐增加用量。

本发明优点在于,通过大量实验和活性筛选,获得了一批结构新颖的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衍生物,同时作用于c-met和hdac两个靶点,所述化合物及其药用制剂对于治疗基因表达异常而引起的疾病,如:肿瘤、免疫系统疾病、遗传病有很好的疗效。

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式v结构的化合物及其盐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所述肿瘤为实体瘤和血液瘤,如肝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胃癌、鼻咽癌、卵巢癌、膀胱癌、直肠癌、皮肤癌和淋巴瘤。

更优选地,所述肿瘤选自肝癌、肺癌、直肠癌、淋巴瘤。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含异羟肟酸片段的氨基吡啶类衍生物,优选地,对c-met过表达的肿瘤细胞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h1993细胞株),对hdac过表达的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hut78细胞株)和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增殖活性,为设计克服单一靶点耐药性的新型c-met/hdac抑制剂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应用时具有更小的毒副作用,更易于作为抗肿瘤药物使用,相当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科学的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实施例1

7-(4-(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吡唑-1-基)哌啶-1-基-n-羟基庚酰胺(v-1)及其盐酸盐的合成

5-溴-3-(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3mmol)、1-(4-哌啶-1-(7-庚酸乙酯)-4-吡唑频哪醇硼酯(0.68g,1.5mmol)、koh(0.58g,10.4mmol)、盐酸羟胺(0.36g,5.3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1合成v-1,得目标化合物0.35g,收率45%。

esi-ms[m+h]+:m/z593.22

1hnmr(400mhz,dmso-d6)δppm:δ7.78(s,1h),7.63(m,1h),7.52(s,1h),7.42(m,1h),7.20(m,1h),6.89(m,1h),6.14(q,j=6.7hz,1h),4.23(s,1h),3.15(m,3h),2.58(s,2h),2.45(s,2h),2.18(m,5h),1.84(m,2h),1.60(s,3h),1.34(s,3h),1.26(m,3h)

将化合物v-1(0.20g,0.3mmol)溶于异丙醇中,滴加浓盐酸,析出白色固体,经过滤制得目标化合物盐酸盐0.17g,收率90%。

实施例2

6-(4-(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吡唑-1-基)哌啶-1-基-n-羟基己酰胺(v-2)的合成

5-溴-3-(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3mmol)、1-(4-哌啶-1-(6-己酸乙酯)-4-吡唑频哪醇硼酯(0.65g,1.5mmol)、koh(0.58g,10.4mmol)、盐酸羟胺(0.36g,5.3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1合成v-2,得目标化合物0.39g,收率52%。

esi-ms[m+h]+:m/z579.21

1hnmr(400mhz,dmso-d6)δppm:δ10.49(s,1h),8.81(s,1h),8.00(s,1h),7.75(s,1h),7.58(m,1h),7.53(s,1h),7.45(m,1h),6.90(s,1h),6.09(q,j=6.7hz,1h),5.67(s,2h),4.36(m,1h),4.02(m,2h),3.16(m,2h),2.97(s,2h),1.99(s,2h),1.80(m,4h),1.60(m,4h),1.23(s,3h).

实施例3

5-(4-(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吡唑-1-基)哌啶-1-基-n-羟基戊酰胺(v-3)的合成

5-溴-3-(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3mmol)、1-(4-哌啶-1-(5-戊酸乙酯)-4-吡唑频哪醇硼酯(0.64g,1.5mmol)、koh(0.58g,10.4mmol)、盐酸羟胺(0.36g,5.3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1合成v-3,得目标化合物0.37g,收率51%。

esi-ms[m+h]+:m/z565.20

1hnmr(400mhz,dmso-d6)δppm:δ10.50(s,1h),8.81(s,1h),8.00(s,1h),7.75(s,1h),7.58(m,1h),7.53(s,1h),7.45(m,1h),6.90(s,1h),6.09(q,j=6.7hz,1h),5.67(s,2h),4.36(m,1h),4.02(m,4h),3.16(m,1h),2.97(s,2h),1.99(s,3h),1.80(m,4h),1.60(m,5h).

实施例4

4-(4-(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吡唑-1-基)哌啶-1-基-n-羟基丙酰胺(v-4)的合成

5-溴-3-(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3mmol)、1-(4-哌啶-1-(3-丙酸乙酯)-4-吡唑频哪醇硼酯(0.59g,1.5mmol)、koh(0.58g,10.4mmol)、盐酸羟胺(0.36g,5.3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1合成v-4,得目标化合物0.31g,收率45%。

esi-ms[m+h]+:m/z537.16

1hnmr(400mhz,dmso-d6)δppm:7.96(s,1h),7.75(m,1h),7.58(m,1h),7.52(s,1h),7.45(t,j=8.7hz,1h),6.90(m,1h),6.08(m,1h),5.66(s,2h),4.10(m,1h),2.92(m,2h),2.56(m,2h),2.16(m,2h),2.08(m,2h),1.96(s,3h),1.90(m,2h),1.70(m,2h).

实施例5

2-(4-(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吡唑-1-基)哌啶-1-基-n-羟基乙酰胺(v-5)的合成

5-溴-3-(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3mmol)、1-(4-哌啶-1-(2-乙酸乙酯)-4-吡唑频哪醇硼酯(0.56g,1.5mmol)、koh(0.58g,10.4mmol)、盐酸羟胺(0.36g,5.3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1合成v-5,得目标化合物0.36g,收率53%。

esi-ms[m+h]+:m/z523.15

1hnmr(400mhz,dmso-d6)δppm:δ10.49(s,1h),8.80(s,1h),7.94(s,1h),7.75(m,1h),7.58(m,1h),7.53(s,1h),7.45(m,1h),6.89(m,1h),6.09(t,j=6.7hz,1h),5.64(s,2h),4.08(m,1h),2.90(m,2h),2.26(m2h),1.97(m,4h),1.80(m,2h),1.23(s,3h).

实施例6

4-(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吡唑-1-基)哌啶-1-基-n-羟基甲酰胺(v-6)的合成

5-溴-3-(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3mmol)、1-(4-哌啶-1-(1-甲酸乙酯)-4-吡唑频哪醇硼酯(0.54g,1.5mmol)、koh(0.58g,10.4mmol)、盐酸羟胺(0.36g,5.3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1合成v-6,得目标化合物0.31g,收率47%。

esi-ms[m+h]+:m/z509.15

1hnmr(400mhz,dmso-d6)δppm:14.41(s,1h),9.14(s,1h),8.12(s,1h),7.88(s,2h),7.80(m,1h),7.60(m,2h),7.49(m,1h),7.15(s,1h),6.28(q,j=6.6hz,1h),4.36(m,1h),3.98(m,2h),2.87(m,2h),1.98(m,2h),1.87(d,j=6.6hz,3h),1.72(m,2h)

实施例7

7-(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n-羟基庚酰胺(v-7)及其盐酸盐的合成

5-溴-3-(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3mmol)、1-(7-庚酸乙酯)-4-吡唑频哪醇硼酯(0.53g,1.5mmol)、koh(0.58g,10.4mmol)、盐酸羟胺(0.36g,5.3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1合成v-7,得目标化合物0.37g,收率56%。

esi-ms[m+h]+:m/z510.15

1hnmr(400mhz,dmso-d6)δppm:δ10.43(s,1h),8.70(s,1h),7.92(s,1h),7.76(s,1h),7.66–7.35(m,3h),6.95(s,1h),6.31(s,2h),6.14(m,1h),4.06(t,j=7.1hz,2h),1.93(m,2h),1.86–1.63(m,4h),1.46(s,2h),1.23(s,5h).

将化合物v-7(0.51g,1mmol)溶于异丙醇中,滴加浓盐酸,析出白色固体,经过滤制得目标化合物盐酸盐0.49g,收率90%。

实施例8

6-(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n-羟基己酰胺(v-8)及其硫酸盐的合成

5-溴-3-(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3mmol)、1-(6-己酸乙酯)-4-吡唑频哪醇硼酯(0.50g,1.5mmol)、koh(0.58g,10.4mmol)、盐酸羟胺(0.36g,5.3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1合成v-8,得目标化合物0.33g,收率51%。

esi-ms[m+h]+:m/z496.13

1hnmr(400mhz,dmso-d6)δppm:δ8.03(s,1h),8.01(s,1h),7.80(d,j=1.6hz,1h),7.68–7.57(m,2h),7.49(t,j=8.7hz,1h),7.14(d,j=1.6hz,1h),6.30(q,j=6.6hz,1h),5.81(s,2h),4.09(t,j=6.9hz,2h),2.29(t,j=7.4hz,2h),1.87(d,j=6.5hz,3h),1.81–1.71(m,2h),1.54(p,j=7.5hz,2h),1.26–1.16(m,2h).

将化合物v-8(0.30g,0.6mmol)溶于异丙醇中,滴加稀硫酸,析出白色固体,经过滤制得目标化合物硫酸盐0.32g,收率90%。

实施例9

5-(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n-羟基戊酰胺(v-9)及其酒石酸盐的合成

5-溴-3-(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3mmol)、1-(5-戊酸乙酯)-4-吡唑频哪醇硼酯(0.48g,1.5mmol)、koh(0.58g,10.4mmol)、盐酸羟胺(0.36g,5.3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1合成v-9,得目标化合物0.33g,收率53%。

esi-ms[m+h]+:m/z482.15

1hnmr(400mhz,dmso-d6)δppm:δ10.49(s,1h),δ8.03(s,1h),8.01(s,1h),7.80(m,1h),7.68–7.57(m,2h),7.49(m,1h),7.14(d,j=1.6hz,1h),6.30(q,j=6.6hz,1h),5.81(s,2h),4.09(t,j=6.9hz,2h),2.29(t,j=7.4hz,2h),1.87(d,j=6.5hz,3h),1.81–1.71(m,2h),1.26–1.16(m,2h).

将化合物v-9(0.30g,0.6mmol)溶于异丙醇中,加入酒石酸,析出白色固体,经过滤制得目标化合物酒石酸盐0.32g,收率85%。

实施例10

4-(4(6-氨基-5(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n-羟基丁酰胺(v-10)及其苹果酸盐的合成

5-溴-3-(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3mmol)、1-(4-丁酸乙酯)-4-吡唑频哪醇硼酯(0.46g,1.5mmol)、koh(0.58g,10.4mmol)、盐酸羟胺(0.36g,5.3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1合成v-10,得目标化合物0.33g,收率54%。

esi-ms[m+h]+:m/z468.10

1hnmr(400mhz,dmso-d6)δppm:δ10.49(s,1h),δ8.03(s,1h),8.01(s,1h),7.80(m,1h),7.68–7.57(m,2h),7.49(m,1h),7.14(d,j=1.6hz,1h),6.30(q,j=6.6hz,1h),5.81(s,2h),4.09(t,j=6.9hz,2h),1.87(d,j=6.5hz,3h),1.74(m,2h),1.32(m,2h).

将化合物v-10(0.30g,0.6mmol)溶于异丙醇中,加入苹果酸,析出白色固体,经过滤制得目标化合物苹果酸盐0.31g,收率86%。

实施例11

7-(4-(6-氨基-5(1-(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n-羟基庚酰胺(v-11)的合成

5-溴-3-(1-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7mmol)、1-(7-庚酸乙酯)-4-吡唑频哪醇硼酯(0.70g,2.0mmol)、koh(0.76g,13.6mmol)、盐酸羟胺(0.47g,6.8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1合成v-11,得目标化合物0.35g,收率49%。

esi-ms[m+h]+:m/z424.30

1hnmr(400mhz,dmso-d6)δppm:δ10.43(s,1h),8.70(s,1h),7.92(s,1h),7.76(s,1h),7.45(m,2h),7.15(m,3h),6.95(m,2h),6.14(m,1h),5.81(s,2h),4.06(t,j=7.1hz,2h),1.93(m,2h),1.86(d,j=6.7hz,3h),1.74(m,2h),1.46(s,2h),1.23(s,4h)

实施例12

7-(4-(6-氨基-5(1-(2-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n-羟基庚酰胺(v-12)的合成

5-溴-3-(1-(2-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4mmol)、1-(7-庚酸乙酯)-4-吡唑频哪醇硼酯(0.59g,1.7mmol)、koh(0.63g,11.2mmol)、盐酸羟胺(0.37g,5.6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1合成v-12,得目标化合物0.34g,收率51%。

esi-ms[m+h]+:m/z476.22

1hnmr(400mhz,dmso-d6)δppm:δ10.43(s,1h),8.70(s,1h),7.92(s,1h),7.76(s,1h),7.45(m,2h),7.15(m,2h),6.95(m,1h),6.14(m,1h),5.81(s,2h),4.06(t,j=7.1hz,2h),1.93(m,2h),1.86(d,j=6.7hz,3h),1.74(m,2h),1.46(s,2h),1.23(s,4h)

实施例13

7-(4-(6-氨基-5(1-(6-氯-3-氟苯基)乙氧基)吡啶)-3-基)-n-羟基庚酰胺(v-13)及其乙酸盐的合成

5-溴-3-(1-(6-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4mmol)、1-(7-庚酸乙酯)-4-吡唑频哪醇硼酯(0.59g,1.7mmol)、koh(0.63g,11.2mmol)、盐酸羟胺(0.37g,5.6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1合成v-13,得目标化合物0.34g,收率51%。

esi-ms[m+h]+:m/z476.22

1hnmr(400mhz,dmso-d6)δppm:δ10.43(s,1h),8.70(s,1h),7.92(s,1h),7.76(s,1h),7.45(m,2h),7.15(m,1h),6.95(m,2h),6.14(m,1h),5.81(s,2h),4.06(t,j=7.1hz,2h),1.93(m,2h),1.86(d,j=6.7hz,3h),1.74(m,2h),1.46(s,2h),1.23(s,4h)

将化合物v-13(0.30g,0.6mmol)溶于异丙醇中,滴加冰醋酸,析出白色固体,经过滤制得目标化合物乙酸盐0.26g,收率80%。

实施例14

n-羟基-7-(8-氯喹唑啉-4-氨基)庚酰胺(v-14)及其的合成

5-溴-3-(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3mmol)、7-氨基庚酸乙酯(0.26g,1.5mmol)、koh(0.58g,10.4mmol)、盐酸羟胺(0.36g,5.3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2合成v-14,得目标化合物0.18g,收率31%。

esi-ms[m+h]+:m/z459.20

1hnmr(400mhz,dmso-d6)δppm:δ10.43(s,1h),8.70(s,1h),7.45(m,1h),7.15(m,1h),6.95(m,1h),6.14(m,1h),5.81(s,2h),4.06(t,j=7.1hz,2h),1.93(m,2h),1.86(d,j=6.7hz,3h),1.74(m,2h),1.46(s,2h),1.23(s,4h)

将化合物v-14(0.30g,0.7mmol)溶于异丙醇中,滴加浓盐酸,析出白色固体,经过滤制得目标化合物盐酸盐0.27g,收率85%。

实施例15

v-15n-羟基-7-(5-氟喹唑啉-4-氨基)庚酰胺的合成

5-溴-3-(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3mmol)、7-氨基庚酸乙酯(0.24g,1.5mmol)、koh(0.58g,10.4mmol)、盐酸羟胺(0.36g,5.3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2合成v-15,得目标化合物0.16g,收率28%。

esi-ms[m+h]+:m/z445.13

1hnmr(400mhz,dmso-d6)δppm:δ10.43(s,1h),8.70(s,1h),7.45(m,1h),7.15(m,1h),6.95(m,1h),6.14(m,1h),5.81(s,2h),4.09(t,j=6.9hz,2h),2.29(t,j=7.4hz,2h),1.87(d,j=6.5hz,3h),1.81–1.71(m,2h),1.54(p,j=7.5hz,2h),1.26–1.16(m,2h).

实施例16

v-16n-羟基-7-(2-氯喹唑啉-4-氨基)庚酰胺的合成

5-溴-3-(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氨基吡啶(0.5g,1.3mmol)、7-氨基庚酸乙酯(0.22g,1.5mmol)、koh(0.58g,10.4mmol)、盐酸羟胺(0.36g,5.3mmol)为原料,按照v类化合物合成通法scheme2合成v-16,得目标化合物0.16g,收率28%。

esi-ms[m+h]+:m/z431.12

1hnmr(400mhz,dmso-d6)δppm:δ10.43(s,1h),8.70(s,1h),7.45(m,1h),7.15(m,1h),6.95(m,1h),6.14(m,1h),5.81(s,2h),4.09(t,j=6.9hz,2h),2.29(t,j=7.4hz,2h),1.87(d,j=6.5hz,3h),1.81–1.71(m,2h),1.26–1.16(m,2h).

实施例17

化合物对肿瘤激酶的抑制活性实验:

选用carna出品的08-151试剂盒测试化合物对c-met抑酶ic50值,试验操作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选用biovision出品的k340-100试剂盒测试化合物对hdac抑酶ic50测试,实验操作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实验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化合物对c-met和hdac的体外抑制活性实验结果

表2中,nt指代的是未检测出活性。

从上表2可见,本发明化合物对c-met显示与阳性对照药pf-2341066相当的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如v-5、v-6的c-met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此外,本发明化合物对hdac也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如v-7﹑v-9、v-10﹑v-11﹑v-12﹑v-13的hdac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saha。

实施例18

本例为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7、实施例9所制备的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试验。其中,所选择的肿瘤敏感细胞为hct116(人结肠癌细胞)、a549(人肺腺癌细胞)、hut78(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h1993(人肺癌非小细胞);选择saha和pf-02341066为对照药物。具体结果如表3(单位为:μm):

表3本发明部分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

从上表3可见,进行测试的本发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其中,v-1、v-5对hct116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saha和pf-2341066相当;v-7、v-9对hct116的抑制活性优于pf-2341066;v-7、v-9对hut78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saha相当;v-5、v-9对a549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pf-2341066相当;v-7对a549的抑制活性优于pf-2341066;v-3、v-4、v-5、v-7、v-9对h1993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pf-2341066相当;v-1对h1993的抑制活性优于pf2341066。由此说明本发明含氨基吡啶类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对于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

实施例19

化合物的正常细胞体外抑制活性测定:

本例为实施例7所制备的化合物对正常细胞mrc-5(人胚肺细胞),hl-7702(人肝细胞),hek-293(胚肾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测试。具体结果如下:

表4本发明化合物及对照药物对正常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ic50,μm)

从表4可见,本发明化合物v-7相对于对照药物cabozantinib,对正常细胞的抑制活性较弱,具有更低的毒副作用,预示其作为抗肿瘤药物使用时具有更低的毒副作用,易于作为肿瘤药物使用。

实施例20

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张均田主编的《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年出版)报道的方法,初步筛选,经用bliss法统计(《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出版),化合物v-5、v-7、v-9、v-13小鼠单次灌服的ld50分别为1.2g/kg、1.6g/kg、1.3g/kg和1.9g/kg。

实施例21

制备方法:将活性成分v-1至v-17任一化合物与蔗糖、玉米淀粉混合,加水湿润,搅拌均匀,干燥,粉碎过筛,加入硬脂酸钙,混合均匀,压片。每片重290mg,活性成分含量为100mg。

实施例22

注射剂:任一选自v-1至v-17的化合物15mg

注射用水80mg

制备方法:将活性成分v-1至v-17任一化合物溶解于注射用水,混合均匀,过滤,将所获得的溶液在无菌条件下分装于安瓿瓶中,每瓶95mg,活性成分含量为15mg/瓶。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包含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