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72178发布日期:2018-08-01 00:04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酶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是将rna的逆转录(rt)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相结合的技术。rt-pcr反应中常用的两种酶是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目前,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保存主要是采用以rt-pcr反应混合液形式浓缩、干燥后在常温下保存,或者加入某种液体试剂在-20℃冻存,这样只能实现短时间保存且易引入其它杂质,难以保持聚合酶良好的活力。

多酶固定化技术是指:将多种酶同时固定在同一个载体中或将多种酶通过交联的方式形成共交联酶聚集体的一种技术。多酶共固定化可以发挥多酶的协同作用,能够实现底物到产物的一步转化,在级联反应过程中,可增加酶周围的反应物浓度,并将不同酶的催化特性结合起来,进而能够排除某些干扰因素,从而提高酶的整体催化效率。

尽管有文献报道taqdna聚合酶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固定化:将6g角叉菜胶浮于200ml的水中,加热溶解,湿热灭菌15min后,冷却至35~50℃,与5μl的酶混匀,趁热滴到预冷的氯化钾溶液中,成型后再置于氯化钾溶液中,制成小球状固定化胶粒;但并没有关于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的报道。然而,一方面,由于多酶共固定化的条件需要考虑每种酶的结构和功能,使得共固定化后每个酶的活性和稳定性能够保持;另一方面,由于共固定化的载体需要考虑对每种酶的兼容性,使得不影响每种酶的活性,并保证载体具有最大的载酶量。因此,研究如何将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共固定化于同一载体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没有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进而提供其制备得到的共固定化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海藻酸钠加入至第一缓冲液中,然后加入dna聚合酶,混合后固定,真空抽干,得到固定化的dna聚合酶;

(2)向固定化的dna聚合酶中加入第二缓冲液和逆转录酶,混合后固定,真空抽干,然后用所述第二缓冲液进行洗涤;

(3)冷冻干燥,即得共固定化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

优选地,本发明上述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0.20~0.30重量份海藻酸钠加入至4~6体积份第一缓冲液中,然后加入0.0016~0.0024重量份dna聚合酶,混合后固定,真空抽干,得到固定化的dna聚合酶;

(2)向所述固定化的dna聚合酶中加入4~6体积份第二缓冲液和0.0024~0.0036重量份逆转录酶,混合后固定,真空抽干,然后用所述第二缓冲液进行洗涤;

(3)冷冻干燥,即得共固定化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

所述重量份与体积份的关系为g/ml。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上述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所述步骤(1)中,反应的具体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7~33℃,反应的ph值为6.0~7.0,反应时间为1.5~2.5h。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上述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所述步骤(1)中,反应的具体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反应的ph值为6.5,反应时间为2.0h。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上述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所述步骤(2)中,反应的具体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7~33℃,反应的ph值为8.5~9.5,反应时间为2.5~3.5h。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上述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所述步骤(2)中,反应的具体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反应的ph值为9.0,反应时间为3.0h。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上述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

所述第一缓冲液为含有0.1~0.3mol/l氯化钠的磷酸缓冲液;

所述第二缓冲液为含有0.1~0.3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上述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

所述第一缓冲液为含有0.2mol/l氯化钠的磷酸缓冲液;

所述第二缓冲液为含有0.2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上述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

所述冷冻干燥的具体条件为:温度为-15℃~-25℃,压力为30pa~50pa。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上述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

所述冷冻干燥的具体条件为:温度为-20℃,压力为40pa。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上述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0.25重量份海藻酸钠加入至5体积份含有0.2mol/l氯化钠的磷酸缓冲液中,反应的ph值为6.5,然后加入0.0020重量份dna聚合酶,在30℃下混合后固定2小时,真空抽干,得到固定化的dna聚合酶;

(2)向所述固定化的dna聚合酶中加入5体积份含有0.2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反应的ph值为9.0,然后加入0.0030重量份逆转录酶,在30℃下混合后固定3h,真空抽干,然后用所述含有0.2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洗涤;

(3)在温度为-20℃、压力为40pa的条件下冷冻干燥,即得共固定化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或者

(1)将0.20重量份海藻酸钠加入至6体积份含有0.1mol/l氯化钠的磷酸缓冲液中,反应温度为,反应的ph值为7.0,然后加入0.0016重量份dna聚合酶,在33℃下混合后固定1.5h,真空抽干,得到固定化的dna聚合酶;

(2)向所述固定化的dna聚合酶中加入6体积份含有0.1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和0.0036重量份逆转录酶,反应的ph值为8.5,在33℃混合后固定2.5h,真空抽干,然后用含有0.3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洗涤;

(3)在温度为-15℃,压力为50pa的条件下冷冻干燥,即得共固定化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或者

(1)将0.30重量份海藻酸钠加入至4体积份含有0.3mol/l氯化钠的磷酸缓冲液中,反应温度为,反应的ph值为6.0,然后加入0.0024重量份dna聚合酶,在27℃下混合后固定2.5h,真空抽干,得到固定化的dna聚合酶;

(2)向所述固定化的dna聚合酶中加入4体积份含有0.3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和0.0024重量份逆转录酶,反应的ph值为9.5,在27℃混合后固定3.5h,真空抽干,然后用含有0.1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洗涤;

(3)在温度为-25℃,压力为30pa的条件下冷冻干燥,即得共固定化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共固定方法制备得到的共固定化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

优选地,本发明上述共固定化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所述dna聚合酶选自taqdna聚合酶、hotstartaqdna聚合酶、faststartaqdna聚合酶、estaqdna聚合酶、pfudna聚合酶、goldstartaqdna聚合酶和lampdna聚合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逆转录酶选自amv逆转录酶、mmlv逆转录酶、superrt逆转录酶和hifi-mmlv逆转录酶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上述共固定化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所述dna聚合酶为taqdna聚合酶,所述逆转录酶为mmlv逆转录酶。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共固定化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在制备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的试纸条中的应用。

优选地,本发明上述应用,所述应用为在制备用于实时荧光定量rt-pcr仪的试纸条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通过将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于同一载体上,不仅能够实现rt-pcr反应的一步转化,而且可以二者的催化特性结合起来,还能够排除某些干扰因素,从而提高二者对rt-pcr反应的整体催化效率;

(2)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共固定化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不仅使得共固定化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酶活力较高,而且使得二者的固定化率均较高,而且使得其稳定性较游离酶有所提高稳定性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0.25g海藻酸钠加入至5ml含有0.2mol/l氯化钠的磷酸缓冲液中,反应的ph值为6.5,然后加入0.0020gtaqdna聚合酶,在30℃下混合后固定2小时,真空抽干,得到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

(2)向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中加入5ml含有0.2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反应的ph值为9.0,然后加入0.0030g逆转录酶,在30℃下混合后固定3h,真空抽干,然后用所述含有0.2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洗涤,至洗涤液中检测不出游离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

(3)在温度为-20℃、压力为40pa的条件下冷冻干燥,即得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0.20g海藻酸钠加入至6ml含有0.1mol/l氯化钠的磷酸缓冲液中,反应温度为,反应的ph值为7.0,然后加入0.0016gtaqdna聚合酶,在33℃下混合后固定1.5h,真空抽干,得到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

(2)向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中加入6ml含有0.1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和0.0036g逆转录酶,反应的ph值为8.5,在33℃混合后固定2.5h,真空抽干,然后用含有0.3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洗涤,至洗涤液中检测不出游离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

(3)在温度为-15℃,压力为50pa的条件下冷冻干燥,即得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0.30g海藻酸钠加入至4ml含有0.3mol/l氯化钠的磷酸缓冲液中,反应温度为,反应的ph值为6.0,然后加入0.0024gtaqdna聚合酶,在27℃下混合后固定2.5h,真空抽干,得到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

(2)向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中加入4ml含有0.3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和0.0024g逆转录酶,反应的ph值为9.5,在27℃混合后固定3.5h,真空抽干,然后用含有0.1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洗涤,至洗涤液中检测不出游离的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

(3)在温度为-25℃,压力为30pa的条件下冷冻干燥,即得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

对比例1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0.25g海藻酸钠、5ml含有0.2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0.0030g逆转录酶,反应的ph值9.0,在30℃下混合后固定3h,真空抽干,然后加入5ml含有0.2mol/l氯化钠的磷酸缓冲液和0.0020gtaqdna聚合酶,在30℃下混合后固定2h,真空抽干,在温度为-20℃、压力为40pa的条件下冷冻干燥,得到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

对比例2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0.25g海藻酸钠、5ml含有0.2mol/l氯化钠的磷酸缓冲液0.0030g逆转录酶和0.0020gtaqdna聚合酶,反应的ph值6.5,在30℃下混合后固定2h,真空抽干,在温度为-20℃、压力为40pa的条件下冷冻干燥,得到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

对比例3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0.25g海藻酸钠、5ml含有0.2mol/l氯化钠的tris-hcl缓冲液0.0030g逆转录酶和0.0020gdna聚合酶,反应的ph值9.0,在30℃下混合后固定3h,真空抽干,在温度为-20℃、压力为40pa的条件下冷冻干燥,得到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

对比例4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反应的ph值为5.0,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5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反应的ph值为7.5,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6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反应的ph值为9.0,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7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反应的ph值为5.0,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8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反应的ph值为6.5,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9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反应的ph值为7.5,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0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和(2)中,吸附温度均为25℃,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1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和(2)中,吸附温度为35℃,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2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和(2)中,吸附温度为40℃,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3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中,吸附时间为0.5h,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4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吸附时间为1.0h,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5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吸附时间为3.0h,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6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吸附时间为0.5h,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7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中,吸附时间为1.0h,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8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中,吸附时间为2.0h,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9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中,taqdna聚合酶与海藻酸钠的比例为4mg/g,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0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taqdna聚合酶与海藻酸钠的比例为6mg/g,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1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taqdna聚合酶与海藻酸钠的比例为12mg/g,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2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taqdna聚合酶与海藻酸钠的比例为16mg/g,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3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mmlv逆转录酶与海藻酸钠的比例为4mg/g,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4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mmlv逆转录酶与海藻酸钠的比例为6mg/g,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5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mmlv逆转录酶与海藻酸钠的比例为8mg/g,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6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中,mmlv逆转录酶与海藻酸钠的比例为16mg/g,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7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海藻酸钠替换为大孔树脂hpd600,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8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海藻酸钠替换为大孔树脂ab-8,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9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海藻酸钠替换为琼脂糖凝胶,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0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海藻酸钠替换为壳聚糖,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1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在混合后固定的步骤后,均加入浓度为0%的戊二醛的水溶液,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2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在混合后固定的步骤后,均加入浓度为0.01%的戊二醛的水溶液,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3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在混合后固定的步骤后,均加入浓度为0.02%的戊二醛的水溶液,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4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在混合后固定的步骤后,均加入浓度为0.05%的戊二醛的水溶液,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5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在混合后固定的步骤后,均加入浓度为0.1%的戊二醛的水溶液,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6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在混合后固定的步骤后,均加入浓度为0.2%的戊二醛的水溶液,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7

本对比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共固定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在混合后固定的步骤后,均加入浓度为0.5%的戊二醛的水溶液,其余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验例

实验例1活力实验

1、实验目的

检测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7制备得到的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活力。

2、实验方法

通过rt-pcr扩增反应检测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7制备得到的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活力,以市售的taqdna聚合酶的游离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游离酶为对照品,各管所用的模板量相等。

rt-pcr反应体系如下:总rna(或mrna);rna酶抑制蛋白(rnaseinhibitor):40u/ml;dntp混合物(各10mm);oligo(dt)12-18:2.5mmol/l;10×逆转录合成缓冲液(10×rtbuffer):250mmol/l、tris-hcl(ph8.3)、375mmol/lkcl,15mmol/lmgcl2;amv逆转录酶5u/ml;基因特异性5’和3’引物各20mmol/l;tapdna聚合酶5u/ml;10×pcr缓冲液:500mmol/lkcl,100mmol/ltris-hcl,在25℃下,ph9.0,1.0%tritonx-100,15mmol/lmgcl2。

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7制备得到的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与市售的taqdna聚合酶的游离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游离酶均使用1u。在rt-pcr反应进行和反应结束后,分别取5μl逆转录产物和聚合产物于10g/l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实验结果

分别设定市售的taqdna聚合酶的游离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游离酶的活力实验结果为100%,具体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活力实验的具体实验结果

由表1可知,与对比例1-37相比,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活力较高,其中,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活力最高,分别可达市售的taqdna聚合酶的游离酶和市售的mmlv逆转录酶的游离酶的活力的87%、90%。

4、实验结论

本发明的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活力较高。

实验例2稳定性实验

1、实验目的

检测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7制备得到的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2、实验方法

分别在30℃、40℃、50℃、60℃、70℃、80℃、90℃和100℃下,检测实施例1-3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进行rt-pcr反应,在rt-pcr反应进行和反应结束后分别取5μl逆转录产物和聚合产物于10g/l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同时,以市售的taqdna聚合酶的游离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游离酶,进行rt-pcr反应,在rt-pcr反应进行和反应结束后分别取5μl逆转录产物和聚合产物于10g/l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实验结果

同一温度下,分别设定市售的taqdna聚合酶的游离酶(简称为:对照品a)和mmlv逆转录酶的游离酶(简称为:对照品b)的活力实验结果为100%,具体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稳定性实验的具体实验结果

由表2可知,同一温度下,与市售的taqdna聚合酶的游离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游离酶相比,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的稳定性方面有所提高;其中,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vl逆转录酶的稳定性最好。

4、实验结论

本发明的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稳定性较好。

实验例3固定化率实验

1、实验目的

检测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7制备得到的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固定化率。

2、实验方法

分别检测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7的方法共固定化前后的各自的含量(g),按照以下公式计算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的固定化率:

式中,x1为共固定化前溶液中酶的含量(g),x2为共固定化后溶液中酶的含量(g)。

3、实验结果

具体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固定化率实验的具体实验结果

由表3可知,与对比例1-37相比,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二者固定化率均较高;其中,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二者固定化率均达到最高。

4、实验结论

本发明的共固定化的taqdna聚合酶和mmlv逆转录酶,二者固定化率均较高。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