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广谱抗菌的新型多肽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2352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广谱抗菌的新型多肽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广谱抗菌的新型多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抗菌肽是一类分子量较小的多肽,它们大多数是由13-45个氨基酸组成,有些抗菌肽全部由l-氨基酸组成,有些抗菌肽分子中则同时包含了l-氨基酸和d-氨基酸,分子量一般为几千道尔顿,常带正电荷。其广泛分布于昆虫、植物、动物及人体内的防御性小肽活性物质,不仅具有广谱抗细菌能力,还具有抗真菌、抗病毒、抗寄生虫以及抗肿瘤细胞的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抗生素代用品,其无论作为饲料添加剂还是兽药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

密度感应(quorumsensing,qs)是指微生物群体在其生长过程中,由于群体密度的增加,导致其生理和生化特性的变化,显示出少量菌体或单个菌体所不具备的特征(fuquawc,winanssc,greenbergep(1994)quorumsensinginbacteria:theluxr-luxifamilyofcelldensity-responsivetranscriptionalregulators.jbacteriol176:269-275)。它是细菌彼此之间传递信号的一种特殊机制,利用一种激素样的化合物作为信号分子(autoinducer,ai)来调节细菌基因的表达(lerate,moranna(2004)theevolutionaryhistoryofquorum-sensingsystemsinbacteria.molbiolevol21:903-913)。随着细菌密度的增加,信号分子浓度也随之增加,当信号分子的浓度也达到一定的水平,通过包括受体蛋白在内相关蛋白的信号传递,诱导或抑制信号最终传递到胞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调控微生物群体的生理特征,如细菌生长、抗生素合成、生物被膜形成等。

由于使用抗生素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替代方法来控制致病菌。抗菌活性肽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抗菌药物来源,特别是既具有抗菌肽活性,又能通过干扰致病菌的qs系统来达到抗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手段。因此qs已成为农业、医学和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qs控制细菌许多病基因的表达,因此任何能够阻止qs信号分子集聚或受体识别信号分子的过程都可以阻断依赖细菌qs的毒力基因表达。由于qs介导的是微生物病原性,干扰qs体系不会对病原菌产生选择压力,因此,这使得对qs猝灭剂和抑制机制的研究具有潜在的意义。与传统抗生素相比具有分子量小、抗菌谱广、抗菌机理独特、不会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兼具抗菌肽和阻断qs信号达到抑菌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广谱抗菌的新型多肽及其应用,该抗菌多肽具有广谱抗细菌感染的用途。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广谱抗菌的新型多肽,所述多肽具有用序列号1表示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1表示的序列为:hsirtgskkpvpiiy。

所述的多肽用于在体外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ai-2分子产生,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有益效果

采用固相化学合成法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抗菌多肽,该多肽只有15个氨基酸,大大解决了抗菌肽的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有利于新型抗菌多肽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抗菌多肽能够与细菌luxs/ai-2型密度感应系统的可能的受体蛋白相结合,阻断信号分子ai-2进入菌体,特异性干扰luxs/ai2密度感应系统,负向调节细菌生理功能,从而显著的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生长,能够广谱抗菌。该阻断多肽是一种蛋白质,氨基酸短,结构简单,人工合成成本低。本发明的阻断多肽是一种分泌性小肽,可以对多种细菌中的密度感应系统做出干扰,而动物细胞无此系统,因而对正常脾细胞无毒性作用,对红细胞无溶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抗菌多肽对猪链球菌的生长抑制曲线;

图2为本发明的抗菌多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曲线;

图3为本发明的抗菌多肽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抑制曲线;

图4为本发明的抗菌多肽对沙门菌的生长抑制曲线;

图5为本发明的抗菌多肽对单核李斯特菌的生长抑制曲线;

图6为本发明的抗菌多肽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抑制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能够广谱抗菌的新型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seqid1。按常规固相合成的方法人工合成本发明的多肽。所述的多肽用于在体外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ai-2分子产生,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实施例2

抗菌多肽抑制多种细菌信号分子ai-2实验

srh的制备:srh的体外合成参照schauder(schauders,shokatk,surettemg,etal.theluxsfamilyofbacterialautoinducers:biosynthesisofanovelquorum-sensingsignalmolecule.molmicrobiol,2001,41:463-476)等建立的方法进行,1mg/ml纯化的pfs重组蛋白与1mmsam在10mm磷酸钠(sodiumphosphatebuffer,ph7.5)缓冲液中,37°c作用1小时,反应液用millpore(10,000dacutoff)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去除反应液中的蛋白。滤液即为srh,滤液冻存于-80°c。

将人工合成的多肽溶于10mm磷酸钠缓冲液中,同时加入纯化的重组蛋白luxs,37℃作用1小时,加入1mmsrh,37℃作用1小时,反应液用millpore(100000dacutoff)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去除反应液中的蛋白。取适量滤液用100mm磷酸钠,0.1mmedta,ph7.2缓冲液作20倍稀释。取200ul上述稀释液,加入100ul的5mmellman’s试剂(dtnb,溶于100mm磷酸钠,0.1mmedta,ph7.2缓冲液),37°c作用15min,在412nm的波长下测光吸收值。

实验结果:由表1结果表明,多肽能显著抑制luxs催化srh生成ai-2,各细菌ai-2抑制率在80%-90%之间(luxs中不加多肽催化srh形成ai-2的能力设定为100%)。

表1多肽抑制ai-2实验

实施例3

阻断多肽对各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阻断多肽在抑制细菌的应用中,首先将实验用菌挑单菌落37℃过夜培养后,在1:100接种新鲜的培养基,37℃培养到od600=1.0左右,用培养液稀释成105cfu/ml的细菌悬液。并将多肽配置成浓度为100g/ml,0.22m无菌过滤,分装。用无菌培养液将多肽倍比稀释成100、10、1、0.1g/ml。另设不含药物作为对照。37℃培养培养16-20小时后,观察抗菌效果。确定阻断多肽的10倍稀释的最低抑制浓度后,将最低抑制浓度进行2倍等比稀释,重复上述实验,最终确定阻断多肽对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

抗菌结果表明阻断多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和单核李斯特菌都有高效的抗菌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低于6g/ml,抗菌多肽能显著抑制细菌生长。对铜绿假单胞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添加多肽组细菌几乎不增加,6小时后细菌开始下降,直到全部抑制。

实施例4:阻断多肽对各种细菌的生长抑制曲线

采用5倍的mic的药物浓度,混合于制备好的菌悬液中,使其终浓度为105cfu/ml左右,在0min、30min、1h、2h、4h、6h和8h时,吸取培养物系列稀释,进行活菌计数,每个稀释度做三个平行实验,求平均值。以细菌浓度对数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抑菌曲线同时做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组。结果见附图1-4.

采用5倍mic的药物浓度测定阻断多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单核李斯特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曲线。由图可以看出,阻断多肽对各种细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体外的杀菌实验表明,阻断多肽具有显著的杀灭细菌的作用,可用来制备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所述的细菌主要指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单核李斯特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实施例5:抗菌肽的溶血检测

利用羊血红细胞检测抗菌肽的溶血作用。将浓度为1mg/ml的抗菌肽溶液10微升滴加在血平皿表面,以蒸馏水做对照。置于37℃条件下24小时以上,然后观察溶血圈的有无。结果所测抗菌肽没有出现溶血圈,初步结果表明,所述抗菌肽不存在溶血毒性。

实施例6:抗菌肽对小鼠脾细胞的毒性测定

取健康icr小鼠的脾脏,经筛网研磨成分散细胞,用rpim-1640培养基将细胞重悬成5×107个/ml,置于无菌96孔板中。同时加入1600微克/ml的抗菌肽,同时设置不含药物组及cona分别做阴性和阳性对照,设置三成重复,置于co2培养箱培养孵育48小时,然后加入mtt(5weike/ml),再孵育4小时后,经过、离心10min。弃去上清,加dmso溶解于490nm测吸光值,结果发现抗菌肽处理48h的脾细胞存活数没有发生显著性增大或减少,因此说明抗菌肽对小鼠脾细胞没有毒性。

sequencelisting

<110>河南科技大学

<120>一种能够广谱抗菌的新型多肽及其应用

<130>2017

<160>1

<170>patentinversion3.3

<210>1

<211>15

<212>prt

<213>人工序列

<400>1

hisserileargthrglyserlyslysprovalproileiletyr

15101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