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76288发布日期:2019-01-18 23:5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领域和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密度低,力学性能优异,耐热性、化学稳定性、绝缘性良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在汽车工业、家电以及机械领域,改性聚丙烯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改性聚丙烯的技术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在汽车行业轻量化的趋势下,聚丙烯材料由于其低密度的优势,成为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发泡聚丙烯材料在保持材料性能的前提下,具有更低的密度,对汽车轻量化具有极大的意义。

目前行业内的微发泡聚丙烯材料大多是研究矿粉填充改性聚丙烯材料,对于玻纤增强增韧改性聚丙烯材料的研究较少。其实微发泡的玻纤增强增韧改性聚丙烯材料,其刚性和韧性都优于矿粉填充改性的材料,可以用做汽车ip骨架等部品,发明微发泡的玻纤增强增韧改性聚丙烯材料对汽车内饰材料轻量化非常有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改性的方法,在发泡聚丙烯材料配方体系中加入聚乙烯,改善聚丙烯材料熔体强度不高不易发泡的性能,并添加乙烯-丙烯共聚物,改善了材料不同组分的相容性,使材料的发泡性能得到改善,从而得到一种可以用于生产汽车内饰件的发泡玻纤增强增韧改性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该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聚丙烯40~80份,高密度聚乙烯5~10份,增韧剂0~15份,无碱长玻璃纤维10~30份,相容剂3~8份,受阻胺类光稳定剂0~0.5份,抗氧剂0.2~0.5份,发泡剂0.1~1份。

优选地,所述的聚丙烯为流动性不同的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在230℃×2.16kg的条件下,其熔体流动速率为10~100g/10min。

优选地,所述增韧剂为乙烯-丙烯共聚物弹性体,其聚丙烯的结晶度为5~25%,乙烯含量为5~15%。

优选地,所述的相容剂为pp接枝马来酸酐,为合肥杰事杰自制产品,接枝率1.0wt%。

优选地,所述的抗氧剂包括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所述的主抗氧剂可以选用受阻酚和硫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的辅抗氧剂选自亚磷酸盐和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主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所述的辅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抗氧剂168)。

优选地,所述的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的分解温度为180~220℃。

一种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将聚丙烯、聚乙烯、增韧剂、相容剂、光稳剂和抗氧剂,放入高混机中混合3~5分钟;

(2)将上述混合物加入挤出机中挤出,将玻纤从玻纤口加入,控制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温度在180~230℃范围内;

(3)挤出条通过循环水槽冷却至室温,经过吹风机干燥后进入切粒机造粒;

(4)将步骤3得到的粒子,与发泡剂在高速搅拌机上进行混合;

(5)将步骤4混合好的粒子加到注塑机中,在发泡剂活化温度范围内进行微发泡注塑成型,注塑温度为180~220℃。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产品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得到,采用微发泡技术得到的玻纤增强增韧聚丙烯材料,密度低,性能得到极大的保持,符合汽车ip骨架的要求,可以用于汽车轻量化生产汽车ip骨架以及其他汽车内饰件。本发明所制得的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在保证产品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显著减轻材料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本发明得到的材料性能能够满足汽车内饰件的要求,在汽车轻量化内饰件上应用前景广泛;本发明的材料也可用于其它领域,比如建筑、电子电器、电动工具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将80份共聚聚丙烯(ppk9026),10份高密度聚乙烯(hdpe5070ea)、3份pp接枝马来酸酐,0.1份抗氧剂1010,0.1份抗氧剂168,放入高速混合机中混5分钟,然后将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将10份无碱玻纤(巨石988a)从玻纤口中加入。控制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温度在180-230℃。挤出条通过循环水槽冷却至室温,经过吹风机干燥后进入切粒机造粒。

在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粒子中,添加0.1重量份的发泡剂,并在高速搅拌机上进行混合。将混合好的粒子加到注塑机中,在发泡剂活化温度范围内进行聚合物微发泡,注塑成iso标准样条,注塑温度为170-220℃。

实施例2

将66.6份均聚聚丙烯(ppea5074),5份高密度聚乙烯(hdpet60-800)、5份增韧剂(vm6102)、3份pp接枝马来酸酐,0.1份抗氧剂1010,0.1份抗氧剂168、0.2份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放入高速混合机中混5分钟,然后将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将20份无碱玻纤(巨石988a)从玻纤口中加入。控制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温度在180-230℃。挤出条通过循环水槽冷却至室温,经过吹风机干燥后进入切粒机造粒。

在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粒子中,添加0.5重量份的发泡剂,并在高速搅拌机上进行混合。将混合好的粒子加到注塑机中,在发泡剂活化温度范围内进行聚合物微发泡,注塑成iso标准样条,注塑温度为170-220℃。

实施例3

将56.4份共聚聚丙烯(ppep200r),8份高密度聚乙烯(hdpe8008)、10份增韧剂(vm6202)、5份pp接枝马来酸酐,0.2份抗氧剂1010,0.2份抗氧剂168、0.2份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放入高速混合机中混5分钟,然后将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将20份无碱玻纤(巨石988a)从玻纤口中加入。控制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温度在180-230℃范围内。挤出条通过循环水槽冷却至室温,经过吹风机干燥后进入切粒机造粒。

在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粒子中,添加0.5重量份的发泡剂,并在高速搅拌机上进行混合。将混合好的粒子加到注塑机中,在发泡剂活化温度范围内进行聚合物微发泡,注塑成iso标准样条,注塑温度为170-220℃。

实施例4

将40份共聚聚丙烯(ppk7926),6份高密度聚乙烯(hdpe2200j)、15份增韧剂(vm6202)、8份pp接枝马来酸酐,0.2份抗氧剂1010,0.3份抗氧剂168、0.5份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放入高速混合机中混5分钟,然后将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将30份无碱玻纤(巨石988a)从玻纤口中加入。控制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温度在180-230℃范围内。挤出条通过循环水槽冷却至室温,经过吹风机干燥后进入切粒机造粒。

在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粒子中,添加0.51重量份的发泡剂,并在高速搅拌机上进行混合。将混合好的粒子加到注塑机中,在发泡剂活化温度范围内进行聚合物微发泡,注塑成iso标准样条,注塑温度为170-220℃。

对比例1

将64.5份聚丙烯(ppep200r),10份增韧剂(poe8150)、5份pp接枝马来酸酐,0.1份抗氧剂1010,0.2份抗氧剂168、0.2份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放入高速混合机中混5分钟,然后将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将20份无碱玻纤(巨石988a)从玻纤口中加入。控制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温度在180~230℃范围内。挤出条通过循环水槽冷却至室温,经过吹风机干燥后进入切粒机造粒。

在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粒子中,每100重量份添加0.5重量份的发泡剂,并在高速搅拌机上进行混合。将混合好的粒子加到注塑机中,在发泡剂活化温度范围内进行聚合物微发泡,注塑成iso标准样条,注塑温度为170~220℃。

上述实施例1~4和对比例1得到的标准样条,测试其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实施例1~4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制得的发泡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在保证产品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显著减轻材料重量,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得到的材料性能能够满足汽车内饰件的要求,在汽车轻量化内饰件上应用前景广泛;本发明的材料也可用于其它领域,比如建筑、电子电器、电动工具等。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