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消化放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678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消化放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消化放大装置。



背景技术:

在200升中型以内的微载体贴壁细胞培养中,一般都需要进行消化放大培养,即从10升至50l的生物反应器培养放大到100升至200升的生物反应容器,在消化放大的操作过程中,为去除消化放大前微载体和贴壁细胞上影响培养的成分,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清洗,生产工艺复杂,且每一次清洗需要等待微载体通过重力的作用缓慢沉降后去除培养液才能清洗,操作时间长,清洗效果差,从而导致接下来的细胞消化放大效果差,使细胞在次级培养中无法均匀分散贴壁在微载体上。

申请号为:cn20081019850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动物细胞贴壁培养的生物反应器和方法”,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动物细胞贴壁培养的生物反应器和方法,可以让贴壁细胞与反应器内的培养基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使得贴壁细胞生长代谢的营养得到充足供应,并且可以通过管道接种到更大的生物反应器继续进行增值培养,达到线性放大细胞培养的目的,但是这种动物细胞贴壁培养的生物反应器和方法没有考虑到在进行增值培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消化过度的问题,同时也没有解决细胞在接种到更大的生物反应器上的分散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胞消化放大装置,能够快速的把微载体、贴壁细胞跟培养液分离开,便于后续的清洗,并且能使消化放大的效果变得更好,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消化放大装置,包括:

初级培养装置,所述初级培养装置包括初级培养罐和初级搅拌器,初级搅拌器安装在初级培养罐内部,且初级搅拌器一端固定在初级培养罐的顶部;

消化培养装置,所述消化培养装置包括消化培养罐、消化搅拌器和筛网提篮,筛网提篮安装在消化培养罐内部,筛网提篮顶部与消化培养罐顶部的内表面紧贴,筛网提篮侧面以及底面与消化培养罐留有间隙,消化搅拌器安装在筛网提篮内部,且消化搅拌器一端固定在消化培养罐的顶部;

次级培养装置,所述次级培养装置包括次级培养罐和次级搅拌器,次级搅拌器安装在次级培养罐内部,且次级搅拌器一端固定在次级培养罐的顶部;

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用来连接初级培养罐、消化培养罐和次级培养罐。

优选的,所述消化搅拌器包括马达和桨叶,由马达带动桨叶混合培养液,通过搅拌器的作用使细胞和养分在培养液中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筛网提篮的网格间隙小比微载体小,微载体不能漏过筛网提篮。

优选的,所述管路系统包括清洗液管路、消化液管路、终止液管路、吹打管路、废料排放管路、第一输送管路、第二输送管路、清洗阀、消化阀和终止阀,清洗阀安装在清洗液管路上,消化阀安装在消化液管路上,终止阀安装在终止液管路上,初级培养罐的输出端和消化培养罐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输送管路连接,废料排放管路旁接在吹打管路上,第二输送管路一端旁接在吹打管路上,另一端与次级培养罐的输入端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细胞消化放大装置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细胞消化放大装置阀门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细胞消化培养装置结构简图。

图4为本发明细胞消化放大装置示意图。

图中:1、初级培养装置;101、初级培养罐;102、初级搅拌器;2、消化培养装置;201、消化培养罐;202、消化搅拌器;203、筛网提篮;2021、马达;2022、桨叶;3、次级培养装置;301、次级培养罐;302、次级搅拌器;4、第一输送管路;5、废料排放管路;6、第二输送管路;7、吹打管路;8、清洗液管路;9、消化液管路;10、终止液管路;11、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3、第三阀门;14、第四阀门;15、第五阀门;16、第六阀门;17、第七阀门;18、第八阀门;19、第九阀门;20、第十阀门;21、第十一阀门;22、清洗阀;23、消化阀;24、终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细胞消化放大装置。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细胞消化放大装置,包括:

初级培养装置1,所述初级培养装置1包括初级培养罐101和初级搅拌器102,初级搅拌器102安装在初级培养罐101内部,且初级搅拌器102一端固定在初级培养罐101的顶部;

消化培养装置2,所述消化培养装置2包括消化培养罐201、消化搅拌器202和筛网提篮203,筛网提篮203安装在消化培养罐201内部,筛网提篮203顶部与消化培养罐201顶部的内表面紧贴,筛网提篮203侧面以及底面不与消培养罐201理由间隙,消化搅拌器202安装在筛网提篮203内部,且消化搅拌器202一端固定在消化培养罐201的顶部,消化搅拌器202包括马达2021和桨叶2022,由马达2021带动桨叶2022混合培养液,通过消化搅拌器202的作用使细胞和养分在培养液中均匀分布,筛网提篮203采用不锈钢丝制成孔径为75um的全网网格,网格间隙比微载体小,微载体不能漏过筛网提篮203;

次级培养装置3,所述次级培养装置3包括次级培养罐301和次级搅拌器302,次级搅拌器302安装在次级培养罐301内部,且次级搅拌器302一端固定在次级培养罐301的顶部;

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用来连接初级培养罐101、消化培养罐201和次级培养罐301,管路系统包括清洗液管路8、消化液管路9、终止液管路10、吹打管路7、废料排放管路5、第一输送管路4、第二输送管路6、清洗阀22、消化阀23和终止阀24,清洗阀22安装在清洗液管路8上,消化阀23安装在消化液管路9上,终止阀24安装在终止液管路10上,初级培养罐101的输出端和消化培养罐20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输送管路4连接,废料排放管路5旁接在吹打管路7上,第二输送管路6一端旁接在吹打管路7上,另一端与次级培养罐301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操作:

在使用此细胞消化放大装置前需要进行蒸汽灭菌,然后把对贴壁细胞无害的微载体加入到初级培养装置1的培养液中作为载体,使贴壁细胞在微载体表面附着生长,同时通过初级搅拌器102使微载体始终保持悬浮状态,贴壁细胞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需要进行扩增;这时会用到消化培养装置2进行消化放大,消化放大首先要通过清洗液清洗,这时给初级培养罐101加压,开启细胞消化放大装置的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然后打开细胞消化放大装置的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同时开启消化培养装置2的消化搅拌器202,通过第一输送管路4从初级培养罐101往消化培养罐201输出需要消化分散的微载体和贴壁在微载体上的贴壁细胞,随后从细胞消化放大装置的废料排放管路5排出培养液;完成物料传输后关闭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待筛网提篮203内部微载体和培养液分离干净后关闭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然后打开清洗阀22,通过清洗液管路8往消化培养装置2中加入清洗液清洗,开启消化搅拌器202,清洗三遍后把来自初级培养装置1中影响消化处理的成分清洗干净;消化时,打开消化阀9,通过消化液管路23往消化培养装置2中打入消化液,充分混合后把消化液从废料排放管路5排干净;微载体上的贴壁细胞在消化液的作用下,贴壁细胞将从微载体上脱落下来,然后打开终止阀10,从终止液管路24中打入终止液,终止消化液的消化作用,最后打开第三阀门13、第五阀门15、第六阀门16、第九阀门19、第八阀门18和第七阀门17,把经过消化培养后的贴壁细胞和原微载体一起通过第二输送管路6输送至预加好培养液和微载体的次级培养装置3中进行微载体次级培养,同时通过持续搅动使微载体始终保持悬浮状态。

若在消化培养装置2中无法保证细胞被分散,则通过吹打管路7进行吹打,即开启第三阀门13、第五阀门15、第七阀门17、第九阀门19、第八阀门18和第十阀门20,将微载体输送到初级培养装置1进行吹打,待细胞完全分散后,关闭第三阀门13、第五阀门15、第九阀门19,然后再打开第一阀门11、第十一阀门21和第六阀门16,把分散完全后的贴壁细胞和原微载体通过吹打管路7和第二输送管路6一起输送至预加好培养液和微载体的次级培养装置3中进行微载体次级培养,同时通过持续搅动使微载体始终保持悬浮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