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木塑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885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木塑建筑模板,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建筑结构体系有了很大的变化,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高层、超高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大量兴起。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需要使用建筑模板,该建筑模板结构主要由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3部分组成。其中,面板是承力板,直接与新浇的混凝土接触,是承力板;支撑结构是临时性结构,起到支撑面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作用;连接件作为配件可将面板与支撑结构连接成整体。建筑模板虽然是一种临时性的支护结构,但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来制作,以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按预计的位置、形状和几何尺寸成形,同时承受自重及外部荷载。施工中需要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操作安全,因此对接触混凝土的面板有较高要求。建筑模板面板应具有足够强度以保证模板系统的承载能力;具有足够的弹性模量以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刚度。此外,模板的面板应该表面平整光滑,尽量选择轻质耐用材料,能够多次循环使用而不损坏。木塑复合材料(简称wpc)是以各种木质纤维和热塑性塑料为原料,通过热加工制备得到的一类复合材料。wpc的制造原料来源非常广泛,木材加工剩余物、采伐剩余物、秸秆和回收的废旧塑料等都可以得到利用,而且加工工艺简单,制品使用后可回收再利用。wpc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其环保、质轻高强等特征,自2000年以来得到快速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wpc的塑料基质通常为非极性的聚乙烯、聚丙烯以及低极性的聚氯乙烯等,在复合材制备时富集于表层,使复合材表面呈现惰性,不容易与混凝土粘连。

目前,木塑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建材、家具、物流包装等行业,如制造户外步道板、园林建筑、托盘等产品。从性能方面来看,木塑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成本低、强度高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优势。此外,木塑复合材料表面富集一层塑料基质,平整光滑,且呈非极性,与固化后的混凝土容易分离。这些性能使其具备了用于建筑模板的潜在优势。但是,传统木塑建筑模板存在力学性能不佳的问题,因此,还需对其进一步研究。如果能将木塑复合材料大量应于建筑模板行业,对缓解我国森林资源紧张和废弃塑料污染环境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木塑建筑模板力学性能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木塑建筑模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木塑建筑模板,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10~20份稻壳粉末,20~30份改性木粉纤维,20~30份活化木粉颗粒,20~30活化片状木粉,60~80份聚氯乙烯树脂粉,30~40份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20~30份酚醛树脂,5~6份乙二胺,8~10份石油树脂,8~10份萜烯树脂,5~6份表面活性剂;

所述复合木塑建筑模板的制备步骤为:

(1)按原料组成称量各原料;

(2)将稻壳粉末,活化木粉颗粒,活化片状木粉,石油树脂和萜烯树脂球磨混合,得混合物料;

(3)将聚氯乙烯树脂粉,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二胺球磨混合,得混合树脂料;

(4)将上述所得混合物料和所得混合树脂料搅拌混合,加热捏合,加热混炼,得混炼物料;

(5)将混炼物料烘干,模压成型,脱模,即得复合木塑建筑模板。

所述木粉为杨木粉,槐木粉或桦木粉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改性木粉纤维的制备过程为:按重量份数计,将20~30份木粉纤维,5~6份果胶酶和80~100份水加热搅拌混合,过滤,干燥至含水率为2~3%,得干燥木粉纤维;将干燥木粉纤维与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20~1:30搅拌浸渍,过滤,即得改性木粉纤维;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三甲基己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活化木粉颗粒的制备过程为:将木粉颗粒与高锰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50~1:100搅拌混合,浸泡活化,过滤,即得活化木粉颗粒。

所述活化片状木粉的制备过程为:将片状木粉与高锰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50~1:100搅拌混合,浸泡活化,过滤,即得活化片状木粉。

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或酚醛树脂2130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吐温-80或斯潘-80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添加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在热压过程中,聚氯乙烯熔融,同时,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在乙二胺的作用下交联,形成三维网络,聚氯乙烯树脂长链缠绕捆绑在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侧链两个苯基上,使得熔融状态的聚氯乙烯树脂与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穿插捆绑,使得体系的交联密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提升了体系的力学性能;

(2)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不同外部形貌的木粉配合使用,通过加入不同粒径的颗粒木粉,纤维木粉和片状木粉,从而获得较大的堆积密度,木粉相互间的接触几率得以有效提高,改善木粉与聚氯乙烯树脂基体的界面接触状态,在聚氯乙烯树脂内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增强体系的致密度,从而提升了体系的力学性能;

(3)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颗粒木粉,纤维木粉和片状木粉复配,在使用过程中,填充在聚氯乙烯树脂固化形成的三维交联网络中,从而提高三维网络结构间的机械咬合力,且不同形状的颗粒存在,可提高体系中各组分之间的结合位点,从而使得体系内部结合强度进一步提高,片状木粉的存在可进一步起到填充和增韧的作用,采用颗粒、纤维和片状三种不同结构的复配,使得产品既有刚性,又具有韧性,从而提升了体系的力学性能,同时,木粉颗粒和片状木粉经活化,使得木粉与树脂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力得到增强,从而进一步提升体系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按重量份数计,将20~30份木粉纤维,5~6份果胶酶和80~100份水置于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28~32℃,转速为300~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混合40~60min,得混合液,再将混合液过滤,得滤渣,随后将滤渣置于烘箱中,干燥至含水率为2~3%,得干燥木粉纤维;将干燥木粉纤维与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20~1:30置于2号烧杯中,并将2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转速为300~400r/min条件下,搅拌浸渍30~40min,得浸渍液,再将浸渍液过滤,即得改性木粉纤维;将木粉颗粒与质量分数为20~30%的高锰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50~1:100加入3号烧杯中,并将3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90~100℃,转速为300~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泡活化1~2h后,过滤,即得活化木粉颗粒;将片状木粉与质量分数为20~30%的高锰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50~1:100加入4号烧杯中,并将4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90~100℃,转速为300~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泡活化1~2h后,过滤,即得活化片状木粉;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0~20份稻壳粉末,20~30份改性木粉纤维,20~30份活化木粉颗粒,20~30活化片状木粉,60~80份聚氯乙烯树脂粉,30~40份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20~30份酚醛树脂,5~6份乙二胺,8~10份石油树脂,8~10份萜烯树脂,5~6份表面活性剂;将稻壳粉末,改性木粉纤维,活化木粉颗粒,活化片状木粉,石油树脂和萜烯树脂置于球磨混合机中,于转速为400~500r/min条件下,球磨混合30~40min,得混合物料;将聚氯乙烯树脂粉,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二胺置于球磨混合机中,球磨混合30~40min,得混合树脂料;将所得混合物料和所得混合树脂料全部加入混料机中,于转速为1000~12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30~40min,得混合浆料,再将混合浆料置于捏合机中,于温度为100~120℃条件下,加热捏合10~20min,随后将捏合后的混合树脂料加入加热式开式双辊混炼机中,于温度为130~140℃条件下,混炼10~20min,得混炼物料;将混炼物料铺装在表面平整的模具中,于温度为165~175℃,压力为7~10mpa下条件下,热压30min,脱模,即得复合木塑建筑模板。所述木粉为杨木粉,槐木粉或桦木粉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三甲基己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或酚醛树脂2130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吐温-80或斯潘-80中的任意一种。

实例1

按重量份数计,将30份木粉纤维,6份果胶酶和100份水置于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2℃,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混合60min,得混合液,再将混合液过滤,得滤渣,随后将滤渣置于烘箱中,干燥至含水率为3%,得干燥木粉纤维;将干燥木粉纤维与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30置于2号烧杯中,并将2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搅拌浸渍40min,得浸渍液,再将浸渍液过滤,即得改性木粉纤维;将木粉颗粒与质量分数为30%的高锰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100加入3号烧杯中,并将3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100℃,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泡活化2h后,过滤,即得活化木粉颗粒;将片状木粉与质量分数为30%的高锰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100加入4号烧杯中,并将4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100℃,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泡活化2h后,过滤,即得活化片状木粉;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20份稻壳粉末,30份改性木粉纤维,30份活化木粉颗粒,30活化片状木粉,80份聚氯乙烯树脂粉,40份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30份酚醛树脂,6份乙二胺,10份石油树脂,10份萜烯树脂,6份表面活性剂;将稻壳粉末,改性木粉纤维,活化木粉颗粒,活化片状木粉,石油树脂和萜烯树脂置于球磨混合机中,于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物料;将聚氯乙烯树脂粉,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二胺置于球磨混合机中,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树脂料;将所得混合物料和所得混合树脂料全部加入混料机中,于转速为12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得混合浆料,再将混合浆料置于捏合机中,于温度为120℃条件下,加热捏合20min,随后将捏合后的混合树脂料加入加热式开式双辊混炼机中,于温度为140℃条件下,混炼20min,得混炼物料;将混炼物料铺装在表面平整的模具中,于温度为175℃,压力为10mpa下条件下,热压30min,脱模,即得复合木塑建筑模板。所述木粉为杨木粉。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

实例2

按重量份数计,将30份木粉纤维,6份果胶酶和100份水置于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2℃,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混合60min,得混合液,再将混合液过滤,得滤渣,随后将滤渣置于烘箱中,干燥至含水率为3%,得干燥木粉纤维;将干燥木粉纤维与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30置于2号烧杯中,并将2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搅拌浸渍40min,得浸渍液,再将浸渍液过滤,即得改性木粉纤维;将木粉颗粒与质量分数为30%的高锰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100加入3号烧杯中,并将3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100℃,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泡活化2h后,过滤,即得活化木粉颗粒;将片状木粉与质量分数为30%的高锰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100加入4号烧杯中,并将4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100℃,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泡活化2h后,过滤,即得活化片状木粉;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20份稻壳粉末,30份改性木粉纤维,30份活化木粉颗粒,30活化片状木粉,80份聚氯乙烯树脂粉,30份酚醛树脂,6份乙二胺,10份石油树脂,10份萜烯树脂,6份表面活性剂;将稻壳粉末,改性木粉纤维,活化木粉颗粒,活化片状木粉,石油树脂和萜烯树脂置于球磨混合机中,于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物料;将聚氯乙烯树脂粉,酚醛树脂,乙二胺置于球磨混合机中,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树脂料;将所得混合物料和所得混合树脂料全部加入混料机中,于转速为12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得混合浆料,再将混合浆料置于捏合机中,于温度为120℃条件下,加热捏合20min,随后将捏合后的混合树脂料加入加热式开式双辊混炼机中,于温度为140℃条件下,混炼20min,得混炼物料;将混炼物料铺装在表面平整的模具中,于温度为175℃,压力为10mpa下条件下,热压30min,脱模,即得复合木塑建筑模板。所述木粉为杨木粉。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

实例3

按重量份数计,将30份木粉纤维,6份果胶酶和100份水置于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2℃,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混合60min,得混合液,再将混合液过滤,得滤渣,随后将滤渣置于烘箱中,干燥至含水率为3%,得干燥木粉纤维;将干燥木粉纤维与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30置于2号烧杯中,并将2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搅拌浸渍40min,得浸渍液,再将浸渍液过滤,即得改性木粉纤维;将片状木粉与质量分数为30%的高锰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100加入4号烧杯中,并将4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100℃,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泡活化2h后,过滤,即得活化片状木粉;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20份稻壳粉末,30份改性木粉纤维,30活化片状木粉,80份聚氯乙烯树脂粉,40份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30份酚醛树脂,6份乙二胺,10份石油树脂,10份萜烯树脂,6份表面活性剂;将稻壳粉末,改性木粉纤维,活化片状木粉,石油树脂和萜烯树脂置于球磨混合机中,于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物料;将聚氯乙烯树脂粉,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二胺置于球磨混合机中,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树脂料;将所得混合物料和所得混合树脂料全部加入混料机中,于转速为12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得混合浆料,再将混合浆料置于捏合机中,于温度为120℃条件下,加热捏合20min,随后将捏合后的混合树脂料加入加热式开式双辊混炼机中,于温度为140℃条件下,混炼20min,得混炼物料;将混炼物料铺装在表面平整的模具中,于温度为175℃,压力为10mpa下条件下,热压30min,脱模,即得复合木塑建筑模板。所述木粉为杨木粉。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

实例4

将木粉颗粒与质量分数为30%的高锰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100加入3号烧杯中,并将3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100℃,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泡活化2h后,过滤,即得活化木粉颗粒;将片状木粉与质量分数为30%的高锰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100加入4号烧杯中,并将4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100℃,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泡活化2h后,过滤,即得活化片状木粉;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20份稻壳粉末,30份活化木粉颗粒,30活化片状木粉,80份聚氯乙烯树脂粉,40份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30份酚醛树脂,6份乙二胺,10份石油树脂,10份萜烯树脂,6份表面活性剂;将稻壳粉末,活化木粉颗粒,活化片状木粉,石油树脂和萜烯树脂置于球磨混合机中,于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物料;将聚氯乙烯树脂粉,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二胺置于球磨混合机中,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树脂料;将所得混合物料和所得混合树脂料全部加入混料机中,于转速为12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得混合浆料,再将混合浆料置于捏合机中,于温度为120℃条件下,加热捏合20min,随后将捏合后的混合树脂料加入加热式开式双辊混炼机中,于温度为140℃条件下,混炼20min,得混炼物料;将混炼物料铺装在表面平整的模具中,于温度为175℃,压力为10mpa下条件下,热压30min,脱模,即得复合木塑建筑模板。所述木粉为杨木粉。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

实例5

按重量份数计,将30份木粉纤维,6份果胶酶和100份水置于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2℃,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混合60min,得混合液,再将混合液过滤,得滤渣,随后将滤渣置于烘箱中,干燥至含水率为3%,得干燥木粉纤维;将干燥木粉纤维与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30置于2号烧杯中,并将2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搅拌浸渍40min,得浸渍液,再将浸渍液过滤,即得改性木粉纤维;将木粉颗粒与质量分数为30%的高锰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100加入3号烧杯中,并将3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100℃,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泡活化2h后,过滤,即得活化木粉颗粒;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20份稻壳粉末,30份改性木粉纤维,30份活化木粉颗粒,80份聚氯乙烯树脂粉,40份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30份酚醛树脂,6份乙二胺,10份石油树脂,10份萜烯树脂,6份表面活性剂;将稻壳粉末,改性木粉纤维,活化木粉颗粒,石油树脂和萜烯树脂置于球磨混合机中,于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物料;将聚氯乙烯树脂粉,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二胺置于球磨混合机中,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树脂料;将所得混合物料和所得混合树脂料全部加入混料机中,于转速为12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得混合浆料,再将混合浆料置于捏合机中,于温度为120℃条件下,加热捏合20min,随后将捏合后的混合树脂料加入加热式开式双辊混炼机中,于温度为140℃条件下,混炼20min,得混炼物料;将混炼物料铺装在表面平整的模具中,于温度为175℃,压力为10mpa下条件下,热压30min,脱模,即得复合木塑建筑模板。所述木粉为杨木粉。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

实例6

将片状木粉与质量分数为30%的高锰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100加入4号烧杯中,并将4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100℃,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泡活化2h后,过滤,即得活化片状木粉;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20份稻壳粉末,30活化片状木粉,80份聚氯乙烯树脂粉,40份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30份酚醛树脂,6份乙二胺,10份石油树脂,10份萜烯树脂,6份表面活性剂;将稻壳粉末,活化片状木粉,石油树脂和萜烯树脂置于球磨混合机中,于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物料;将聚氯乙烯树脂粉,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二胺置于球磨混合机中,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树脂料;将所得混合物料和所得混合树脂料全部加入混料机中,于转速为12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得混合浆料,再将混合浆料置于捏合机中,于温度为120℃条件下,加热捏合20min,随后将捏合后的混合树脂料加入加热式开式双辊混炼机中,于温度为140℃条件下,混炼20min,得混炼物料;将混炼物料铺装在表面平整的模具中,于温度为175℃,压力为10mpa下条件下,热压30min,脱模,即得复合木塑建筑模板。所述木粉为杨木粉。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

实例7

将木粉颗粒与质量分数为30%的高锰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100加入3号烧杯中,并将3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100℃,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泡活化2h后,过滤,即得活化木粉颗粒;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20份稻壳粉末,30份活化木粉颗粒,80份聚氯乙烯树脂粉,40份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30份酚醛树脂,6份乙二胺,10份石油树脂,10份萜烯树脂,6份表面活性剂;将稻壳粉末,活化木粉颗粒,石油树脂和萜烯树脂置于球磨混合机中,于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物料;将聚氯乙烯树脂粉,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二胺置于球磨混合机中,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树脂料;将所得混合物料和所得混合树脂料全部加入混料机中,于转速为12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得混合浆料,再将混合浆料置于捏合机中,于温度为120℃条件下,加热捏合20min,随后将捏合后的混合树脂料加入加热式开式双辊混炼机中,于温度为140℃条件下,混炼20min,得混炼物料;将混炼物料铺装在表面平整的模具中,于温度为175℃,压力为10mpa下条件下,热压30min,脱模,即得复合木塑建筑模板。所述木粉为杨木粉。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

实例8

按重量份数计,将30份木粉纤维,6份果胶酶和100份水置于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2℃,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混合60min,得混合液,再将混合液过滤,得滤渣,随后将滤渣置于烘箱中,干燥至含水率为3%,得干燥木粉纤维;将干燥木粉纤维与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30置于2号烧杯中,并将2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搅拌浸渍40min,得浸渍液,再将浸渍液过滤,即得改性木粉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20份稻壳粉末,30份改性木粉纤维,80份聚氯乙烯树脂粉,40份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30份酚醛树脂,6份乙二胺,10份石油树脂,10份萜烯树脂,6份表面活性剂;将稻壳粉末,改性木粉纤维,石油树脂和萜烯树脂置于球磨混合机中,于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物料;将聚氯乙烯树脂粉,8,8-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十五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二胺置于球磨混合机中,球磨混合40min,得混合树脂料;将所得混合物料和所得混合树脂料全部加入混料机中,于转速为12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得混合浆料,再将混合浆料置于捏合机中,于温度为120℃条件下,加热捏合20min,随后将捏合后的混合树脂料加入加热式开式双辊混炼机中,于温度为140℃条件下,混炼20min,得混炼物料;将混炼物料铺装在表面平整的模具中,于温度为175℃,压力为10mpa下条件下,热压30min,脱模,即得复合木塑建筑模板。所述木粉为杨木粉。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

对比例:江苏某木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木塑建筑模板。

将实例1至8所得木塑建筑模板和对比例产品进行性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根据gbt17656检测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所得复合木塑建筑模板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有效提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