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60797阅读:8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菜籽油俗称菜油,也称为菜子油,其味甘、辛、性温,可润燥杀虫、散火丹、消肿毒。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因此它所含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由于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种实,一般会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菜籽油的胆固醇含量很少或几乎不含,所以控制胆固醇摄入量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常用的菜籽油加工工艺如下:(1)清洗:清洗前,先将菜籽放在竹制箩筐内,用脚踩碎其中的并肩泥(泥块),然后进行筛选,除去菜籽中的灰杂物以及夹杂物;(2)炒籽:将清洗后的菜籽在温度为115~130℃的炒锅中炒制;(3)榨油:将炒制后的菜籽放在压榨机中压榨获得菜籽油。该工艺的出油率较低,且由于没有精炼工艺,获得的菜籽油品质较差。传统的高温预榨浸出工艺,出油率较低,油中含有异味,且成本较高,在浸出工序中添加了浸出剂,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在除杂过程中,在较高温度下进行除杂,将油脂中的部分营养成分破坏,降低了油脂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加工工艺存在的出油率低、浓香味不足、成本高以及品质较低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先将菜籽用风车除去轻于菜籽的灰杂物,再用粗细筛进行筛分,分别除去大于以及小于菜籽的杂物,接着清洗,再将菜籽捞出;

(2)炒籽:将捞出的菜籽放入夹层锅中,控制初炒温度为150~200℃,时间为20~30min,接着将温度调节为100~120℃,炒15~25min后,将温度调节为80~100℃,炒至菜籽的水分含量为8~12%,即可出锅;

(3)将步骤(2)处理后的菜籽采用双螺旋低温榨油机反复压榨2~4次,榨油时控制榨膛内温度为100~120℃,出油温度为80~100℃,接着过滤除去滤渣,获得菜籽毛油;

(4)向毛油中加入原油重量1~2%、温度为90~100℃的非碘食盐水进行水化,所述非碘食盐水的质量浓度为8~12%,水化时间为1~10分钟;

(5)将所述水化油送入炼油锅,并加入水化油质量1.5~2.5%的压榨饼粉,控制粗制油的温度为15~20℃,以30~60r/min的速度搅拌5~10分钟后过滤,得到滤液;

(6)将滤液升温至300~500℃处理5~10min,得到浓香母油;

(7)将所述浓香母油与经过精炼加工后的一级菜籽油进行混合,得到三级双低菜籽油。

所述步骤(1)中,将菜籽放入水中,用手轻轻揉搓5~10min,除去覆在菜籽表面的污泥。

所述步骤(2)中,在炒籽时,控制初炒温度为180℃,时间为25min,接着将温度调节为110℃,炒20min后,将温度调节为90℃,炒至菜籽的水分含量为10%,即可出锅。

所述步骤(3)中,将步骤(2)处理后的菜籽采用双螺旋低温榨油机反复压榨3次,榨油时控制榨膛内温度为110℃,出油温度为90℃,接着过滤除去滤渣,获得菜籽毛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极大地促进油滴的溶出,提高菜籽的出油率,同时,本发明显著降低菜籽油中芥酸和菜饼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使得食用菜籽油更加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仅仅是对该发明的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中未作具体说明的步骤均是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先将菜籽用风车除去轻于菜籽的灰杂物,再用粗细筛进行筛分,分别除去大于以及小于菜籽的杂物,接着将菜籽放入水中,用手轻轻揉搓5min,除去覆在菜籽表面的污泥,再将菜籽捞出;

(2)炒籽:将捞出的菜籽放入夹层锅中,控制初炒温度为150℃,时间为20min,接着将温度调节为100℃,炒15min后,将温度调节为80℃,炒至菜籽的水分含量为8%,即可出锅;

(3)将步骤(2)处理后的菜籽采用双螺旋低温榨油机反复压榨2次,榨油时控制榨膛内温度为100℃,出油温度为80℃,接着过滤除去滤渣,获得菜籽毛油;

(4)向毛油中加入原油重量1%、温度为90℃的非碘食盐水进行水化,所述非碘食盐水的质量浓度为8%,水化时间为1分钟;

(5)将所述水化油送入炼油锅,并加入水化油质量1.5%的压榨饼粉,控制粗制油的温度为15℃,以30r/min的速度搅拌5分钟后过滤,得到滤液;

(6)将滤液升温至300℃处理5min,得到浓香母油;

(7)将所述浓香母油与经过精炼加工后的一级菜籽油进行混合,得到三级双低菜籽油。

所述步骤(1)中,将菜籽放入水中,用手轻轻揉搓5min,除去覆在菜籽表面的污泥。

实施例二

一种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先将菜籽用风车除去轻于菜籽的灰杂物,再用粗细筛进行筛分,分别除去大于以及小于菜籽的杂物,接着将菜籽放入水中,用手轻轻揉搓10min,除去覆在菜籽表面的污泥,再将菜籽捞出;

(2)炒籽:将捞出的菜籽放入夹层锅中,控制初炒温度为200℃,时间为30min,接着将温度调节为120℃,炒25min后,将温度调节为100℃,炒至菜籽的水分含量为12%,即可出锅;

(3)将步骤(2)处理后的菜籽采用双螺旋低温榨油机反复压榨2~4次,榨油时控制榨膛内温度为120℃,出油温度为100℃,接着过滤除去滤渣,获得菜籽毛油;

(4)向毛油中加入原油重量2%、温度为100℃的非碘食盐水进行水化,所述非碘食盐水的质量浓度为12%,水化时间为10分钟;

(5)将所述水化油送入炼油锅,并加入水化油质量2.5%的压榨饼粉,控制粗制油的温度为20℃,以60r/min的速度搅拌10分钟后过滤,得到滤液;

(6)将滤液升温至500℃处理10min,得到浓香母油;

(7)将所述浓香母油与经过精炼加工后的一级菜籽油进行混合,得到三级双低菜籽油。

实施例三

一种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先将菜籽用风车除去轻于菜籽的灰杂物,再用粗细筛进行筛分,分别除去大于以及小于菜籽的杂物,接着将菜籽放入水中,用手轻轻揉搓6min,除去覆在菜籽表面的污泥,再将菜籽捞出;

(2)炒籽:将捞出的菜籽放入夹层锅中,控制初炒温度为180℃,时间为25min,接着将温度调节为110℃,炒20min后,将温度调节为90℃,炒至菜籽的水分含量为10%,即可出锅;

(3)将步骤(2)处理后的菜籽采用双螺旋低温榨油机反复压榨3次,榨油时控制榨膛内温度为110℃,出油温度为90℃,接着过滤除去滤渣,获得菜籽毛油;

(4)向毛油中加入原油重量2%、温度为95℃的非碘食盐水进行水化,所述非碘食盐水的质量浓度为10%,水化时间为5分钟;

(5)将所述水化油送入炼油锅,并加入水化油质量2%的压榨饼粉,控制粗制油的温度为17℃,以40r/min的速度搅拌7分钟后过滤,得到滤液;

(6)将滤液升温至400℃处理8min,得到浓香母油;

(7)将所述浓香母油与经过精炼加工后的一级菜籽油进行混合,得到三级双低菜籽油。

所述步骤(1)中,将菜籽放入水中,用手轻轻揉搓8min,除去覆在菜籽表面的污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好实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换材料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