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白兰地的酿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4910发布日期:2019-06-22 00:20阅读:10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酒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葡萄白兰地的酿造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主栽的酿酒葡萄品种多属原产于欧洲的欧亚种群,都不适合在我国南方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栽培,致使种植酿酒葡萄及葡萄酒生产高度集中于西北、华北等少数地区。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鲜食葡萄种植,部分地区对野生葡萄品种进行驯化种植,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在全国范围内葡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的价格呈下降趋势,生产效益逐年降低,部分地区还出现葡萄滞销的现象,必须通过加工来消化部分葡萄产品,提高种植效益。但是大部分鲜食葡萄不适合酿造葡萄酒,加工出的白兰地在香气、口感上也有所欠缺,缺乏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原料易得的葡萄白兰地的酿造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葡萄白兰地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去除葡萄果梗,并将葡萄破碎,破碎过程中避免压破种子、碾碎果梗,得到葡萄醪;

(2)将除梗破碎的葡萄醪泵入发酵罐,加入活性干酵母及果胶酶,启动发酵,控制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旺盛时每天开放式循环3-4次,发酵速度减缓后每天密闭式循环2-3次,发酵过程中监测比重、温度;

(3)当葡萄汁比重降至0.990以下、残糖≤4g/l时,发酵停止,进行皮渣分离,得到葡萄原酒;

(4)根据所需香味和口感,加入不同种类的果醋;

(5)进行蒸馏,掐去酒头和酒尾,取中馏分,得到原白兰地;

(6)将原白兰地采用橡木桶盛装,放入酒窖中陈酿;

(7)过滤灌装。

上述的葡萄白兰地的酿造工艺,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果醋为水果、浆果和/或干果酿造的果醋,所述果醋的质量占葡萄原酒质量的0.1%-10%。申请人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需将果醋的添加量控制在0.1%-10%内,低于本发明的范围将无法改善白兰地品质,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则进入葡萄酒中的酸类物质过高,会影响白兰地的口感和香气。

上述的葡萄白兰地的酿造工艺,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选用含糖量为10%以上、含酸量高于4g/l的葡萄。根据当天的加工量定量采摘,运输葡萄的用具要求无毒无味,保证新鲜的果实不被挤破,运输完成后需人工挑选剔除病果、烂果、生青果及其它杂物。

上述的葡萄白兰地的酿造工艺,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果梗去除率为100%,葡萄破碎率为95%以上。

上述的葡萄白兰地的酿造工艺,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葡萄醪的体积占发酵罐体积的70%-80%;按葡萄醪的体积计,所述活性干酵母为葡萄酒专用活性干酵母,所述活性干酵母的加入量为100-200mg/l,,以使葡萄醪快速启动发酵;所述果胶酶的加入量为10-20mg/l。

上述的葡萄白兰地的酿造工艺,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陈酿过程中控制温度为14-18℃,湿度为60%-75%;陈酿后的原白兰地原度贮藏,然后分阶段进行3次降度贮藏,待酒度达50%-55%(v/v)贮藏较长时间,最后调整到40%-45%(v/v)。

上述的葡萄白兰地的酿造工艺,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采用夏朗德式蒸馏锅进行蒸馏。

上述的葡萄白兰地的酿造工艺,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原白兰地的的蒸馏酒度为60%(v/v)以上。

上述的葡萄白兰地的酿造工艺,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灌装前先进行理化及微生物各项实验,待各项指标合格后,采用孔径为0.45微米以下的除菌纸板或膜过滤后直接灌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原料可以为各种葡萄,包括酿酒葡萄、鲜食葡萄、野生葡萄等,只需要原料的含糖量为10%以上、含酸量为4g/l以上即可满足生产的需求;

(2)本发明通过在葡萄原酒中加入不同品种的果醋,使葡萄原酒中呈香、呈味物质的种类增加,从而使白兰地中含有相应果品的品种香味;通过添加果醋,大幅提高了葡萄原酒中包括醋酸在内的各种有机酸、挥发酸的含量,蒸馏后的白兰地原酒中酸、醇类物质更加丰富多样,在陈酿过程中的酯化反应更加复杂,形成更加丰富的香气物质,达到改变和提高白兰地香味和口感的效果;

(3)本发明的工艺控制发酵温度为20-25℃,可促使发酵快速启动,抑制杂菌生长,果胶酶快速发生反应,溶解果肉,促进香味物质的形成,提高刺葡萄白兰地质量;

(4)本发明对白兰地原酒的蒸馏酒度要求60%(v/v)以上,可将发酵原料酒及果醋中的芳香成份有效地保留下来,并得其精华;将原白兰地原度贮藏,然后分阶段进行3次降度贮藏,待酒度达50%-55%(v/v)贮藏较长时间,最有利于陈酿,去除了原白兰地的辣喉感,增强了白兰地的柔和性,3次降度可减少对酒体的强刺激,使白兰地在较为平稳的环境中熟化,最后调整到40%-45%(v/v)装瓶出厂,这样不仅使经陈酿的酒酒质优异,而且由于50%(v/v)贮藏期长,相对提高了木桶的利用率;

(5)采用本发明的工艺酿造的葡萄白兰地颜色为赤金黄色,具有陈酿橡木香及浓郁酒香,尤其具有优雅的葡萄果香和果醋的果品品种果香,且口感醇和甘冽,入口丰满绵柔,饮后给人以清雅、舒畅的享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文发明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

一种本发明的葡萄白兰地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海拔600米山地种植的刺葡萄,其含糖量达到16%,含酸量高于6g/l,根据当天的加工量定量采摘,运输葡萄的用具要求无毒无味,保证新鲜的果实不被挤破,运输完成后人工挑选出病果、烂果、生青果及其它杂物;

(2)100%去除葡萄果梗,并将葡萄破碎,葡萄破碎率达到95%以上,避免压破种子、碾碎果梗,得到葡萄醪;

(3)将除梗破碎的葡萄醪泵入发酵罐,入料占容器的80%,按葡萄醪入料的体积计,加入活性干酵母100mg/l、果胶酶20mg/l,启动发酵,温度控制在20-25℃;前3天每天开放式循环4次,监测比重、温度,以观察发酵是否正常进行;3天后发酵速度减缓每天密闭式循环2次,带皮发酵至发酵结束;

(4)当葡萄汁的比重降至0.990以下、残糖≤4g/l时,发酵停止,进行皮渣分离,得到葡萄原酒;

(5)加入葡萄醋,加入葡萄醋的质量为葡萄原酒质量的2%,葡萄醋的总酸含量为75g/l(以醋酸计);

(6)采用夏朗德式蒸馏锅(又叫壶式蒸馏锅)进行蒸馏,掐去酒头和酒尾,取中馏分,得到酒精含量为60%(v/v)的白兰地原酒;

(7)将原白兰地采用225l法国进口橡木桶盛装,放入酒窖中陈酿,陈酿温度为16℃,湿度为75%;原白兰地原度贮藏,然后分阶段进行3次降度贮藏,待酒度达50%(v/v)贮藏3年,最后调整到43%(v/v);

(8)过滤灌装,灌装前进行理化及微生物等各项实验,在各项指标合格的前提下,采用孔径为0.45微米以下的除菌纸板或膜过滤后直接灌装;

(9)每批成品酒,要逐瓶在灯光下进行检验,以观察是否有异物;对每批酒的感官、理化、卫生指标都严格进行检测;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

实施例2:

一种本发明的葡萄白兰地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鲜食葡萄品种夏黑无核,其含糖量达到18.5%,含酸量高于5.5g/l,根据当天的加工量定量采摘,运输葡萄的用具要求无毒无味,保证新鲜的果实不被挤破,运输完成后人工挑选出病果、烂果、生青果及其它杂物;

(2)100%去除葡萄果梗,并将葡萄破碎,葡萄破碎率达到95%以上,避免压破种子、碾碎果梗,得到葡萄醪;

(3)将除梗破碎的葡萄醪泵入发酵罐,入料占容器的80%,按葡萄醪入料的体积计,加入活性干酵母100mg/l、果胶酶20mg/l,启动发酵,温度控制在20-25℃;前3天每天开放式循环4次,监测比重、温度,以观察发酵是否正常进行;3天后发酵速度减缓每天密闭式循环2次,带皮发酵至发酵结束;

(4)当葡萄汁的比重降至0.990以下、残糖≤4g/l时,发酵停止,进行皮渣分离,得到葡萄原酒;

(5)加入杨梅醋,加入杨梅醋的质量为葡萄原酒质量的2%,杨梅醋的总酸含量为60g/l(以醋酸计);

(6)采用夏朗德式蒸馏锅(又叫壶式蒸馏锅)进行蒸馏,掐去酒头和酒尾,取中馏分,得到酒精含量为60%(v/v)的白兰地原酒;

(7)将原白兰地采用225l法国进口橡木桶盛装,放入酒窖中陈酿,陈酿温度为16℃,湿度为75%;原白兰地原度贮藏,然后分阶段进行3次降度贮藏,待酒度达50%(v/v)贮藏3年,最后调整到43%(v/v);

(8)过滤灌装,灌装前进行理化及微生物等各项实验,在各项指标合格的前提下,采用孔径为0.45微米以下的除菌纸板或膜过滤后直接灌装;

(9)每批成品酒,要逐瓶在灯光下进行检验,以观察是否有异物;对每批酒的感官、理化、卫生指标都严格进行检测;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