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35525阅读:9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细胞培养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干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它的提取方法很多的:如果是造血干细胞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最常用的主要取骨髓,但是也可以在脂肪,脐带血,血液和皮肤组织中被找到。在进行干细胞培养时,如果操作不当将会造成细胞污染。常见的污染物主要有三类:一、细菌污染,二、真菌污染,三、支原体污染。另外,随着使用细胞种类增多,不同细胞交叉污染,从而造成细胞不纯。如果细胞被污染后不及时进行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有鉴于此,现需要一种简单可行的干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干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所述干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污染种类鉴别:一,真菌鉴别,真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污染后易于发现,大多呈白色或浅黄色小点漂浮于培养液表面,肉眼可见;有的散在生长,在显微镜下可见呈丝状、管状、树枝状,纵横交错穿行于细胞之间;二、支原体鉴别,支原体污染细胞后,细胞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可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支原体多为多形;三、细菌鉴别、取10ml疑似污染干细胞悬液离心800-1000r/min转5-7分钟,沉淀中加入无抗生素培养液2ml,将细胞放培养箱培养,如果培养无真的细菌污染,24小时内可以获得阳性结果,如果有细菌污染,几个小时后,增殖的细菌就可以导致培养液外观浑浊,此时凭借肉眼就可以判断;

s2、真菌污染处理,由于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像细菌那么容易发现,但是一但发现它的存在那么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此时直接将其灭菌后,丢弃即可;

s3、支原体污染处理,当发现支原体污染时,可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对其进行处理;

s4、细菌污染处理,当发生细菌污染时,首先将被污染的培养基倒掉,然后将干细胞转移至烧瓶口;

s5、然后在培养瓶内加入8-10mlpbs缓冲液,适当晃动清洗培养瓶1-3分钟,然后将pbs缓冲液倒掉,此过程重复1-3遍;

s6、接着在培养瓶中加入5mlpbs缓冲液,适当晃动清洗培养瓶10-30秒,然后将pbs缓冲液倒掉,此过程重复1-2遍;

s7、然后在培养瓶中加入2-5ml双抗,晃动洗瓶后,静止3-5分钟后,将溶液吸出,此步骤至少重复两次以上;

s8、清洗完成后,先在培养瓶中加入8-10ml培养液,然后在培养液中加入2-5ml双抗,接着将其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5-7小时之后,倒掉培养基,加入pbs缓冲液洗瓶两次,然后加入胰酶消化,吹打后置于离心机中离心,然后再洗一次,接着将干细胞置于新的培养瓶里培养,然后在培养基中加入2-5ml双抗;

s9、24h之后,视情况换液,若仍然污染严重,培养基浑浊,重复以上步骤,若看不到污染物,则换掉培养基,使用pbs缓冲液洗瓶后即可正常培养。

优选的,所述抗生素为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离心机的转速为800-1000r/min。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不同的鉴别方法来来区分出不同的污染类别,然后再针对不同的污染源进行不同的处理,相较于传统的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本发明简单易行,处理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干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所述干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污染种类鉴别:一,真菌鉴别,真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污染后易于发现,大多呈白色或浅黄色小点漂浮于培养液表面,肉眼可见;有的散在生长,在显微镜下可见呈丝状、管状、树枝状,纵横交错穿行于细胞之间;二、支原体鉴别,支原体污染细胞后,细胞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可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支原体多为多形;三、细菌鉴别、取10ml疑似污染干细胞悬液离心800r/min转7分钟,沉淀中加入无抗生素培养液2ml,将细胞放培养箱培养,如果培养无真的细菌污染,24小时内可以获得阳性结果,如果有细菌污染,几个小时后,增殖的细菌就可以导致培养液外观浑浊,此时凭借肉眼就可以判断;

s2、真菌污染处理,由于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像细菌那么容易发现,但是一但发现它的存在那么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此时直接将其灭菌后,丢弃即可;

s3、支原体污染处理,当发现支原体污染时,可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对其进行处理;

s4、细菌污染处理,当发生细菌污染时,首先将被污染的培养基倒掉,然后将干细胞转移至烧瓶口;

s5、然后在培养瓶内加入8mlpbs缓冲液,适当晃动清洗培养瓶3分钟,然后将pbs缓冲液倒掉,此过程重复1-3遍;

s6、接着在培养瓶中加入5mlpbs缓冲液,适当晃动清洗培养瓶30秒,然后将pbs缓冲液倒掉,此过程重复1-2遍;

s7、然后在培养瓶中加入2ml双抗,晃动洗瓶后,静止5分钟后,将溶液吸出,此步骤至少重复两次以上;

s8、清洗完成后,先在培养瓶中加入8ml培养液,然后在培养液中加入2ml双抗,接着将其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7小时之后,倒掉培养基,加入pbs缓冲液洗瓶两次,然后加入胰酶消化,吹打后置于离心机中离心,然后再洗一次,接着将干细胞置于新的培养瓶里培养,然后在培养基中加入2ml双抗;

s9、24h之后,视情况换液,若仍然污染严重,培养基浑浊,重复以上步骤,若看不到污染物,则换掉培养基,使用pbs缓冲液洗瓶后即可正常培养。

具体的,所述抗生素为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所述离心机的转速为800-1000r/min。

实施例2

一种干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所述干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污染种类鉴别:一,真菌鉴别,真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污染后易于发现,大多呈白色或浅黄色小点漂浮于培养液表面,肉眼可见;有的散在生长,在显微镜下可见呈丝状、管状、树枝状,纵横交错穿行于细胞之间;二、支原体鉴别,支原体污染细胞后,细胞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可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支原体多为多形;三、细菌鉴别、取10ml疑似污染干细胞悬液离心900r/min转6分钟,沉淀中加入无抗生素培养液2ml,将细胞放培养箱培养,如果培养无真的细菌污染,24小时内可以获得阳性结果,如果有细菌污染,几个小时后,增殖的细菌就可以导致培养液外观浑浊,此时凭借肉眼就可以判断;

s2、真菌污染处理,由于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像细菌那么容易发现,但是一但发现它的存在那么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此时直接将其灭菌后,丢弃即可;

s3、支原体污染处理,当发现支原体污染时,可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对其进行处理;

s4、细菌污染处理,当发生细菌污染时,首先将被污染的培养基倒掉,然后将干细胞转移至烧瓶口;

s5、然后在培养瓶内加入9mlpbs缓冲液,适当晃动清洗培养瓶2分钟,然后将pbs缓冲液倒掉,此过程重复1-3遍;

s6、接着在培养瓶中加入5mlpbs缓冲液,适当晃动清洗培养瓶20秒,然后将pbs缓冲液倒掉,此过程重复1-2遍;

s7、然后在培养瓶中加入3.5ml双抗,晃动洗瓶后,静止4分钟后,将溶液吸出,此步骤至少重复两次以上;

s8、清洗完成后,先在培养瓶中加入9ml培养液,然后在培养液中加入3.5ml双抗,接着将其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6小时之后,倒掉培养基,加入pbs缓冲液洗瓶两次,然后加入胰酶消化,吹打后置于离心机中离心,然后再洗一次,接着将干细胞置于新的培养瓶里培养,然后在培养基中加入3.5ml双抗;

s9、24h之后,视情况换液,若仍然污染严重,培养基浑浊,重复以上步骤,若看不到污染物,则换掉培养基,使用pbs缓冲液洗瓶后即可正常培养。

具体的,所述抗生素为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所述离心机的转速为800-1000r/min。

实施例3

一种干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所述干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污染种类鉴别:一,真菌鉴别,真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污染后易于发现,大多呈白色或浅黄色小点漂浮于培养液表面,肉眼可见;有的散在生长,在显微镜下可见呈丝状、管状、树枝状,纵横交错穿行于细胞之间;二、支原体鉴别,支原体污染细胞后,细胞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可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支原体多为多形;三、细菌鉴别、取10ml疑似污染干细胞悬液离心1000r/min转5分钟,沉淀中加入无抗生素培养液2ml,将细胞放培养箱培养,如果培养无真的细菌污染,24小时内可以获得阳性结果,如果有细菌污染,几个小时后,增殖的细菌就可以导致培养液外观浑浊,此时凭借肉眼就可以判断;

s2、真菌污染处理,由于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像细菌那么容易发现,但是一但发现它的存在那么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此时直接将其灭菌后,丢弃即可;

s3、支原体污染处理,当发现支原体污染时,可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对其进行处理;

s4、细菌污染处理,当发生细菌污染时,首先将被污染的培养基倒掉,然后将干细胞转移至烧瓶口;

s5、然后在培养瓶内加入10mlpbs缓冲液,适当晃动清洗培养瓶1分钟,然后将pbs缓冲液倒掉,此过程重复1-3遍;

s6、接着在培养瓶中加入5mlpbs缓冲液,适当晃动清洗培养瓶10秒,然后将pbs缓冲液倒掉,此过程重复1-2遍;

s7、然后在培养瓶中加入5ml双抗,晃动洗瓶后,静止3分钟后,将溶液吸出,此步骤至少重复两次以上;

s8、清洗完成后,先在培养瓶中加入10ml培养液,然后在培养液中加入5ml双抗,接着将其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5-7小时之后,倒掉培养基,加入pbs缓冲液洗瓶两次,然后加入胰酶消化,吹打后置于离心机中离心,然后再洗一次,接着将干细胞置于新的培养瓶里培养,然后在培养基中加入5ml双抗;

s9、24h之后,视情况换液,若仍然污染严重,培养基浑浊,重复以上步骤,若看不到污染物,则换掉培养基,使用pbs缓冲液洗瓶后即可正常培养。

具体的,所述抗生素为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所述离心机的转速为800-1000r/min。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显微镜来鉴别真菌和支原体,通过离心法来鉴别细菌污染,然后再通过抗生素对支原体进行处理,通过更换培养皿、使用pbs缓冲液、双抗溶液清洗来处理细菌污染,相较于传统的细胞发生污染后的处理方法本发明简单易行,处理效果更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