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性糊精的制备方法。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预干燥,使水分含量为5%以下;将干燥的淀粉按重量要求加入高温均相脱支聚合机中,在密闭的绞笼中转动过程中,设备腔内温度升至160℃-180℃时,自动缓慢降温80℃,完成淀粉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密闭条件下产生高温高压,再继续加热200℃~240℃,维持60~90分钟,淀粉的直链和支链断开、脱落;冷却60℃~80℃,维持30~60分钟,继续冷却到常温,即得到抗性糊精。本发明是“干热三步法”制备抗性糊精,不仅去掉了传统液态下化学改性制备方法添加化学试剂,同时无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抗性糊精的转化率,所得产品更加易于人体吸收。
背景技术:
:抗性糊精可以是小麦淀粉或玉米淀粉制成,是将焙烤糊精的难消化成分用工业技术提取处理并精炼而成的一种低热量葡聚糖,属于低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为白色到淡黄色粉末,略有甜味,无其他异味,水溶性好,10%水溶液为透明或淡黄色,ph值为4.0~6.0。抗性糊精的水溶液黏度很低,并且黏度值随剪切速率和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变化微小。抗性糊精热量低、耐热、耐酸、耐冷冻,可作为一种低热量可溶性食品原料,在食品工业中具有的广阔的发展前景。抗性糊精可以像砂糖或糖类一样简单的添加,又不会影响食物原有的风味,从而应用到制作食物纤维强化乳制品或补充食物纤维的乳饮料中。由于抗性糊精与脂肪有相似的口感,热量低,也可作为与乳制品风味匹配适当的低热量麦芽糊精来使用,例如,可替换一部分砂糖或脂肪来调制低热量冰淇林、低脂肪型酸奶饮料等。近年来,发酵乳和乳酸饮料消费量递增,抗性糊精的添加使得抗性糊精和乳酸菌、双歧杆菌等肠内有益菌的生物机能更加充分的被发挥出来,从而产生了极大的相乘效果。婴幼儿特别是断乳后体内双歧杆菌骤减,导致腹泻厌食、发育迟缓、营养成分的利用率降低。食用水溶性抗性糊精食品,可以提高营养素的利用率和促进对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因此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和预防中心的含量标准,含有抗性糊精的食品,可称为“纤维源”——每100克含3克纤维或“富含纤维”—每100克含6克纤维。在中国,超重正日渐变成一个全国性的健康问题。抗性糊精除了可以简单地增加食物中纤维的含量,也有助于延迟饥饿感的再产生,这与以前关于gi低(bellisle,2008)且纤维含量高((slavin和green,2007年)的食物的满足感和进食后饱足感的影响的观察和总结是一致的。因此,抗性糊精对体重控制有潜在的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性糊精的制备方法,采用“干热三步法”制备抗性糊精,不仅改变传统的化学改性制备抗性糊精的观念,去掉了传统液态下化学改性制备方法添加化学试剂;同时无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从而使环境得到保护;提高了抗性糊精的转化率,所得产品更加易于人体吸收。“干热三步法”将会在未来的生产实践中得到普遍的关注和改进,一种新的工艺将孕育而生。一种抗性糊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进行预干燥处理,使水分降到5%以下。步骤2,将预干燥的淀粉按重量要求加入到高温均相脱支聚合机中,密封,抽真空,使压力降至0.1mpa,以0.2m³/min充入氮气,使其恢复正常气压。步骤3,“干热三步法”进行抗性糊精的制备,在密闭的绞笼中转动,转速为60-90r/min,设备腔内温度升至160℃-180℃时,自动缓慢降温80℃,完成淀粉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密闭条件下产生高温高压,再继续加热200℃~240℃,维持60~90分钟,淀粉的直链和支链断开、脱落;冷却60℃~80℃,维持30~60分钟,继续冷却到常温,即得到抗性糊精。进一步地:步骤2中高温均相脱支聚合机集干燥、均相、高温脱支、聚合等工艺于四位一体,简化了工艺流程;步骤3中“干热三步法”在密闭的绞笼中转动过程中,设备腔内温度升至160℃-180℃时,自动缓慢降温80℃,完成淀粉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密闭条件下产生高温高压,再继续加热200℃~240℃,维持60~90分钟,淀粉的直链和支链断开、脱落;冷却60℃~80℃,维持30~60分钟,继续冷却到常温,抗性糊精生成。本发明采用“干热三步法”制备抗性糊精,不仅去掉了传统液态下化学改性制备方法添加化学试剂,同时无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抗性糊精的转化率,所得产品更加易于人体吸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抗性糊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进行预干燥处理,使水分降到5%以下。步骤2,将预干燥的淀粉按重量要求加入到高温均相脱支聚合机中,密封,抽真空,使压力降至0.1mpa,以0.2m³/min充入氮气,使其恢复正常气压。步骤3,“干热三步法”进行抗性糊精的制备,在密闭的绞笼中转动,转速为60r/min,设备腔内温度升至160℃时,自动缓慢降温80℃,完成淀粉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密闭条件下产生高温高压,再继续加热200℃,维持90分钟,淀粉的直链和支链断开、脱落;冷却80℃,维持30分钟,继续冷却到常温,即得到抗性糊精。其中,步骤2中高温均相脱支聚合机集干燥、均相、高温脱支、聚合等工艺于四位一体,简化了工艺流程;步骤3中“干热三步法”在密闭的绞笼中转动过程中,设备腔内温度升至160℃时,自动缓慢降温80℃,完成淀粉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密闭条件下产生高温高压,再继续加热200℃,维持90分钟,淀粉的直链和支链断开、脱落;冷却80℃,维持30分钟,继续冷却到常温,抗性糊精生成。实施例2一种抗性糊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进行预干燥处理,使水分降到5%以下。步骤2,将预干燥的淀粉按重量要求加入到高温均相脱支聚合机中,密封,抽真空,使压力降至0.1mpa,以0.2m³/min充入氮气,使其恢复正常气压。步骤3,“干热三步法”进行抗性糊精的制备,在密闭的绞笼中转动,转速为70r/min,设备腔内温度升至180℃时,自动缓慢降温80℃,完成淀粉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密闭条件下产生高温高压,再继续加热240℃,维持60分钟,淀粉的直链和支链断开、脱落;冷却60℃,维持60分钟,继续冷却到常温,即得到抗性糊精。其中,步骤2中高温均相脱支聚合机集干燥、均相、高温脱支、聚合等工艺于四位一体,简化了工艺流程;步骤3中“干热三步法”在密闭的绞笼中转动过程中,设备腔内温度升至180℃时,自动缓慢降温80℃,完成淀粉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密闭条件下产生高温高压,再继续加热240℃,维持60分钟,淀粉的直链和支链断开、脱落;冷却60℃,维持60分钟,继续冷却到常温,抗性糊精生成。实施例3一种抗性糊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进行预干燥处理,使水分降到5%以下。步骤2,将预干燥的淀粉按重量要求加入到高温均相脱支聚合机中,密封,抽真空,使压力降至0.1mpa,以0.2m³/min充入氮气,使其恢复正常气压。步骤3,“干热三步法”进行抗性糊精的制备,在密闭的绞笼中转动,转速为80r/min,设备腔内温度升至170℃时,自动缓慢降温80℃,完成淀粉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密闭条件下产生高温高压,再继续加热220℃,维持80分钟,淀粉的直链和支链断开、脱落;冷却70℃,维持50分钟,继续冷却到常温,即得到抗性糊精。其中,步骤2中高温均相脱支聚合机集干燥、均相、高温脱支、聚合等工艺于四位一体,简化了工艺流程;步骤3中“干热三步法”在密闭的绞笼中转动过程中,设备腔内温度升至170℃时,自动缓慢降温80℃,完成淀粉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密闭条件下产生高温高压,再继续加热220℃,维持80分钟,淀粉的直链和支链断开、脱落;冷却70℃,维持50分钟,继续冷却到常温,抗性糊精生成。实施例4一种抗性糊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进行预干燥处理,使水分降到5%以下。步骤2,将预干燥的淀粉按重量要求加入到高温均相脱支聚合机中,密封,抽真空,使压力降至0.1mpa,以0.2m³/min充入氮气,使其恢复正常气压。步骤3,“干热三步法”进行抗性糊精的制备,在密闭的绞笼中转动,转速为90r/min,设备腔内温度升至170℃时,自动缓慢降温80℃,完成淀粉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密闭条件下产生高温高压,再继续加热230℃,维持90分钟,淀粉的直链和支链断开、脱落;冷却80℃,维持60分钟,继续冷却到常温,即得到抗性糊精。其中,步骤2中高温均相脱支聚合机集干燥、均相、高温脱支、聚合等工艺于四位一体,简化了工艺流程;步骤3中“干热三步法”在密闭的绞笼中转动过程,设备腔内温度升至170℃时,自动缓慢降温80℃,完成淀粉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密闭条件下产生高温高压,再继续加热230℃,维持90分钟,淀粉的直链和支链断开、脱落;冷却80℃,维持60分钟,继续冷却到常温,抗性糊精生成。验证实例:采用“干热三步法”进行制备的抗性糊精和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抗性糊精按照相同的检测方法进行结果比较,检测方法如下:精确称量经过干燥的抗性糊精样品0.25g,加入0.05mol/l、ph6.0的磷酸缓冲溶液50ml溶解,加入1ml耐高温α-淀粉酶(60u/ml),在95℃下酶解3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调ph至4.5,加糖化酶(100u/ml)1ml,在60℃反应30min,升温至90℃灭酶并定容至250ml,最后用dns试剂测还原糖的含量,样品中抗性糊精的含量的计算公式为:抗性糊精含量(%)=100-还原糖的含量(%)*0.9。表1传统工艺和“干热三步法”生产抗性糊精对比组别抗性糊精含量抗性糊精的收率传统工艺生产77.84%40.38%实例193.91%59.45%实例293.45%62.72%实例392.78%60.56%实例494.26%61.19%通过表1可以看出,“干热三步法”生产的抗性糊精的含量和收率显著比传统工艺生产的抗性糊精的高。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