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实验洗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215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实验洗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实验洗菌机。



背景技术:

在植物转基因实验中,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因其具有费用低、拷贝数低、重复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农杆菌侵染组织块后接到培养基中培养,待农杆菌生长至可见愈伤下有少量菌斑时,把愈伤组织从培养基中一块块夹到无菌水搅动冲洗3-5次,直至水中看不到丝状菌体,这过程叫洗菌。传统洗菌方法操作较为繁琐,工作量较大,容易损伤组织块,且换水过程大大增加了被污染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实验洗菌机,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解决传统洗菌方法繁琐且易造成侵染组织块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小型实验洗菌机,包括桶状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漏斗状洗菌槽,机壳内位于洗菌槽的下侧设置有与电源组件相连接的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进水管与洗菌槽的底部相连通,微型水泵的出水管与洗菌槽侧壁相连通,所述洗菌槽内置放有洗菌篮,所述机壳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封盖洗菌槽的分离式上盖,所述分离式上盖内置有紫外线灭菌灯套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与微型水泵之间电连接有开关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组为可更换电池组或可充电电池组,所述开关组件为触摸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洗菌篮由铁丝编织成的漏斗状网体,洗菌篮的上端缘还设置有提柄。

进一步地,所述洗菌篮的网孔大小为0.2cm×0.2cm。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灭菌灯套件还配置有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洗菌机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快速简便地洗去侵染后组织块上的农杆菌,达到快速洗菌的效果,同时保护了侵染组织块的完整性,减少污染率,可以解决传统洗菌方法繁琐且易造成侵染组织块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洗菌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 2-洗菌槽 3-微型水泵 31-微型水泵的进水管 32-微型水泵的出水管 4-洗菌篮 41-提柄 5-分离式上盖 6-紫外线灭菌灯套件 7-电池组 8-开关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和图2

一种小型实验洗菌机,包括桶状机壳1,所述机壳内设置有漏斗状洗菌槽2,机壳内位于洗菌槽的下侧设置有与电源组件相连接的微型水泵3,所述微型水泵的进水管31与洗菌槽的底部相连通,微型水泵的出水管32与洗菌槽侧壁相连通,从而实现水循环旋涡。所述洗菌槽内置放有洗菌篮4,洗菌时将无菌洗菌篮放入洗菌槽中即可。所述机壳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封盖洗菌槽的分离式上盖5,所述分离式上盖内置有配置有电池的紫外线灭菌灯套件6。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组7,所述电池组与微型水泵之间电连接有开关组件8,以便控制该洗菌机工作或停止。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为可更换电池组或可充电电池组,所述开关组件为触摸开关。

本实施例中,所述洗菌篮由铁丝编织成的漏斗状网体,洗菌篮的上端缘还设置有提柄41,以便洗菌篮与洗菌槽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洗菌篮的网孔大小为0.2cm×0.2cm,使得菌丝更容易洗出。

该细菌机的使用方法:洗菌前用75%酒精消毒整槽体,槽体内放入一定量的酒精,开启开关,达到消毒槽体、进出水管和泵体内部,然后倒出酒精,放入无菌水重复一次,倒出无菌水;洗菌时将长菌的组织块直接夹到清洗篮中,盖上盖子,倒入无菌水,开启微型水泵制造出水循环旋涡,利用高速水循环达到对组织块上附着菌体清除的目的。无菌水浑浊时直接提起篮子,倒掉清洗液,换新的无菌水,直至水中看不到丝状菌体,最后提起倒入无菌滤纸上晾干,快速简便,保护侵染组织块的完整性,减少污染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