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3051阅读:2305来源:国知局
移液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生物及化学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贴壁细胞吹打的新型移液管。



背景技术:

移液管是实验室细胞培养的常用设备之一,除了用于吸取、转移液体外,还用于吹打、混匀细胞,因此又称作“细胞吹打管”。目前的移液管有直线型和弯头圆嘴型。在吹打用斜颈培养瓶培养的贴壁细胞时很多地方吹打不到,存在“死角”,而且吹打效率低。

因为,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移液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贴壁细胞吹打的新型移液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死角,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液管,包括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固持部以及位于所述主体部远离固持部的一侧的移液头,所述移液头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弯折延伸的扁平状的吸嘴,所述吸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自所述主体部向远离固持部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自所述主体部向所述吸嘴方向内径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吸嘴为自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向两侧分别延伸形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吸嘴的中央。

优选的,所述主体部为空心的柱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度量刻度。

优选的,所述固持部上设置有用于与移液枪相连接的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移液管,移液头包括与主体部相连的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弯折延伸的扁平状的吸嘴,吸嘴的延伸方向与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可以角吹打培养瓶各角落,有效避免吹打死角,且一次吹打面积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液管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液管的侧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其更加清楚。以下实施例仅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较为详细的实施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液管100,参见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持部10、主体部30和移液头50。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液管100为应用于移液枪上的一次性移液管,固持部10上设置有用于与移液枪相连接的接头,使得本实用新型移液管可以固定在移液枪上进行吹打或移液。在可选择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固持部10也可以为用于使用者手持的部位或者用于固定胶皮套的部位。即固持部10为与外界作用,实现其功能的部件。

主体部30位空心的细长柱状结构,其上设置有用于度量的度量刻度,用于临时储存或度量液体。优选的,主体部30位粗度和内径一致圆柱形结构。这样,可以保证度量刻度的均匀和稳定。固持部10设置在主体部30的一端,移液头50设置在主体部30的另一端。

移液头50为T字形结构,包括与主体部30相连的连接部51和自连接部51弯折延伸的扁平状的吸嘴52,其中吸嘴5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连接部的延伸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51的延伸方向与主体部30的延伸方向相同,连接部51自主体部30的一端向远离固持部10的方向延伸,且连接部的内径沿该延伸方向逐渐减小,即连接部51呈锥形结构。吸嘴52为自连接部远离固持部的端部向两侧分别延伸形成,且两侧相互对称,连接部51固定在扁平状的吸嘴中央。吸嘴52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呈扁平状的表面,这样,可以快速高效的利用培养基将贴壁细胞吹下,避免使用细胞刮刀刮细胞机械损伤,解决直线型移液管无法吹打到培养瓶角落的困境。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表面上的开口为细长狭缝,在可选择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开口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也是可以实施的,只要能够保证吸嘴52弯折且扁平,可以实现角落吹打,即是可以实施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移液管,移液头包括与主体部相连的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弯折延伸的扁平状的吸嘴,吸嘴的延伸方向与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可以角吹打培养瓶各角落,有效避免吹打死角,且一次吹打面积大,效率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