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粕脱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6906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粕脱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籽加工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茶粕脱溶装置。



背景技术:

茶籽有着极高的利用价值,茶籽油的提取作为茶籽资源开发中重要项目之一,解决浸出过程中的脱溶问题则是保障茶籽油制取的重要工段之一,影响着浸出的经济指标及茶籽粕的质量指标。

湿粕脱溶系统是影响浸出车间溶耗、能耗及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厂家及技术人员对这个系统的研究和改进工作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着,但从目前来看,人们研究的重点大都放在对蒸脱机本体的改造上,对设备的改造利于避免茶籽粕的吸水膨胀结团,利于降低粕中残溶,这是有利的;现有绝大多数厂家所采用的湿粕脱溶工艺为:浸出湿粕-下料器-刮板输送机-封闭绞龙-蒸脱机-烘干机-成品粕,很明显的,该工艺就是把浸出后的含溶率高达40%左右的湿粕直接送入到蒸脱机中进行脱溶处理,这使得蒸脱机的能耗非常大,由于大量直接蒸汽的喷入,致使烘干段的负荷也很大;另外,含溶率过高的湿粕处理过程中易出现茶粕的结团而无法实现连续生产,且成品粕的残溶过高而无法达到处理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急需使用合适的脱溶剂,适用于茶粕的高效、连续脱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茶粕脱溶装置,同时避免茶粕脱溶时出现粘连结团导致残溶升高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粕脱溶装置,包括上下布置的初脱反应釜和蒸脱反应釜,所述的初脱反应釜与蒸脱反应釜的连接处设有漏料孔,初脱反应釜外包覆有加热单元且釜内设有推料杆,推料杆由驱动单元驱动并推动初脱反应釜内的茶粕自漏料孔落入蒸脱反应釜内;

所述的蒸脱反应釜内布置有至少两组隔板,隔板将蒸脱反应釜分割为若干蒸脱室,所述的隔板上设有通孔且隔板上方布置有推料板,推料板由驱动单元驱动并推动茶粕自通孔落下至位于蒸脱反应釜底部的出料口,所述的蒸脱反应釜底部设有蒸汽入口,蒸汽自下而上移动并由设置在初脱反应釜顶部的蒸汽出口喷入冷凝装置中,蒸汽出口的旁侧还设有入料口。

优选的,所述的初脱反应釜和蒸脱反应釜为筒状,初脱反应釜的底部搭靠卡接在蒸脱反应釜的上端筒口处,且初脱反应釜的底部设有分隔板,分隔板上开设有漏料孔,所述的推料杆平置在分隔板的上方且与分隔板平行间隔布置,推料杆的杆身与竖向布置的驱动单元的输出转轴相连并沿铅垂向的回转轴芯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推料杆的杆身向分隔板所在侧延伸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分料杆,分料杆的端部与分隔板的板身临近间隔布置。

优选的,所述的隔板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孔供转轴穿过,转轴上连接有推料板且推料板的下端与隔板临近间隔布置。

优选的,位于蒸脱反应釜底部的出料口设置在釜底旁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粕脱溶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湿茶粕在进入蒸脱反应釜前进行升温初脱,降低茶粕中的水分和含溶量,减轻蒸脱反应釜和烘干段的负荷,避免出现残溶过高的现象,提高了茶粕脱溶的效率;

2、茶粕在初脱反应釜和蒸脱反应釜内蒸发溶剂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粘连现象,推料杆和推料板的布置可以拨动茶粕,避免因结团导致脱溶中断影响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溶装置,结构简单,经过预处理,显著降低了湿茶粕中的含水量和含溶量,减轻了蒸脱反应釜的负荷,同时湿茶粕被预热,提高了在蒸脱反应釜中蒸脱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溶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初脱反应釜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初脱反应釜,11-加热单元,12-蒸汽出口,13-分隔板,131-漏料孔,14-入料口,20-蒸脱反应釜,21-隔板,211-通孔,22-出料口,23-蒸汽入口,30-推料杆,31-分料杆,40-推料板,50-输出转轴,6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粕脱溶装置,包括上下布置的初脱反应釜10和蒸脱反应釜20,所述的初脱反应釜10与蒸脱反应釜20的连接处设有漏料孔131,初脱反应釜10外包覆有加热单元11且釜内设有推料杆30,推料杆30由驱动单元驱动并推动初脱反应釜10内的茶粕自漏料孔落入蒸脱反应釜20内;

所述的蒸脱反应釜20内布置有至少两组隔板21,隔板21将蒸脱反应釜20分割为若干蒸脱室,所述的隔板21上设有通孔211且隔板21上方布置有推料板40,推料板40由驱动单元驱动并推动茶粕自通孔211落下至位于蒸脱反应釜20底部的出料口22,所述的蒸脱反应釜20底部设有蒸汽入口23,蒸汽自下而上移动并由设置在初脱反应釜10顶部的蒸汽出口12喷入冷凝装置中,蒸汽出口12的旁侧还设有入料口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粕脱溶装置,经过浸出后的高含溶量的湿粕进入到初脱反应釜10内进行预热,此阶段,湿粕中的水分和一部分的溶剂被蒸出,然后经过布置在初脱反应釜10底部的漏料孔131落入到蒸脱反应釜20中正式进行脱除溶剂,所述的蒸脱反应釜20内设置有至少两层隔板21,且隔板21上设置的通孔211供茶粕掉落并最终掉落到位于蒸脱反应釜20底部的出料口22并被排出,经过蒸脱,茶粕中的溶剂被完全蒸出。

本实用新型中,先经过初脱,然后在进入蒸脱,一方面避免了湿粕中含溶量过高导致最终的茶粕残溶量过高,即脱除不完全的现象,其次,经过初脱的预热,提高了蒸脱反应釜20中的蒸脱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推料杆和推料板的布置可以拨动茶粕,避免因结团导致脱溶中断影响生产。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初脱反应釜10和蒸脱反应釜20为筒状,初脱反应釜10的底部搭靠卡接在蒸脱反应釜20的上端筒口处,且初脱反应釜10的底部设有分隔板13,分隔板13上开设有漏料孔131,所述的推料杆30平置在分隔板13的上方且与分隔板13平行间隔布置,推料杆30的杆身与竖向布置的驱动单元的输出转轴50相连并沿铅垂向的回转轴芯转动。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推料杆30的杆身向分隔板13所在侧延伸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分料杆31,分料杆31的端部与分隔板13的板身临近间隔布置,分料杆31可以高效的将茶粕推挤并由漏料孔131掉落至蒸脱反应釜20内。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隔板21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孔供转轴60穿过,转轴60上连接有推料板40且推料板40的下端与隔板21临近间隔布置。转轴60的作用仅在于驱动推料板40,促使茶粕可以顺利的掉落。

进一步的,位于蒸脱反应釜20底部的出料口22设置在釜底旁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