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甲烷氯化物废碱液中有机氯回收的成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272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新型实用属于化工生产领域,其涉及一种氯甲烷氯化生产甲烷氯化物的工艺装置,是一种利用分离器及共沸精馏回收得到高纯度甲烷氯化物的成套设备,用于回收甲烷氯化物精馏工段废碱液中有机氯。



背景技术:

甲烷氯化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除其本身可作溶剂、脱脂剂、萃取剂、气雾剂等之外,还是医药、农药、合成纤维、塑料、有机硅和有机氟系列产品的生产原料。有机氟系列产品,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良好。二氯甲烷是替代ODS制冷剂HFC-32的原料,F22可在作为聚四氟乙烯聚合物的原料时不受限制,而近年来聚四氟乙烯需求量增长较快。甲烷氯化物的生产采用甲醇氢氯化生产一氯甲烷,再经氯气氯化生产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等,经精馏分离得到二氯甲烷、氯仿等产品,在甲烷氯化物精馏过程中,需进行碱洗,经循环利用后,仍产生部分含2-3%甲烷氯化物的废碱液。

传统工艺中,这些废碱液送至后续污水处理或者废碱焚烧装置进行处理。由于废碱液中含有的甲烷氯化物浓度相对较高,对后续污水处理压力较大;若采用废碱焚烧处理,则有可能带来二次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碱液分离罐及共沸精馏处理废碱液,可得到高浓度的甲烷氯化物,循环至主装置继续利用,回收效率较高,并可大大减轻后续装置处理压力。成套设备设置自控仪表,可根据废碱液处理量实现连续化或间歇操作,可操作性较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新型实用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甲烷氯化物废碱液中有机氯回收的成套设备,该设备利用碱液分离罐及共沸精馏处理甲烷氯化物工艺装置精馏工段碱洗废碱液;经该成套设备处理后碱液中有机氯回收率可达到95%以上,并可得到纯度99%以上的甲烷氯化物循环至主装置利用;且本设备可直接用于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甲烷氯化物废碱液中有机氯回收的成套设备,其包括碱液分离罐、有机氯收集罐、共沸精馏塔、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及塔底采出泵,所述碱液分离罐的中部连接管线A,来自精馏工段的含甲烷氯化物废碱液通过管线 A从碱液分离罐的中部进入并实现分层,碱液分离罐的上部连接溢流管线,分层后的碱液从碱液分离罐上部经溢流管线至后续污水处理装置,碱液分离罐的顶部通过尾气管线连接至续废气处理装置,碱液分离罐的底部通过管线B和内伸管连接至所述有机氯收集罐,有机氯收集罐的顶部通过管线G连接至尾气管线,有机氯收集罐的底部通过采出管线连接至所述共沸精馏塔,共沸精馏塔顶部共沸物气相通过管线D进入所述塔顶冷凝器,塔顶冷凝器内液相经管线E及内伸管循环至所述碱液分离罐,塔顶冷凝器内气相经管线H输送至尾气管线,所述共沸精馏塔的底部连接有所述塔底再沸器和塔底采出泵,塔底采出泵的出口通过管线C连接至回收装置。

优选地,所述共沸精馏塔内部上方设有管式分布器,管式分布器的下方依次设有填料 A和填料B,在填料A和填料B之间设有再分布器。

优选地,所述成套设备还包括压力自动调节机构,所述压力自动调节机构包括管线F、自力式调节阀A和自力式调节阀B,所述管线F的一端接入氮气,另一端连接至尾气管线并与碱液分离罐相连通,所述自力式调节阀A设置在管线F上,自力式调节阀B设置在尾气管线上。

优选地,所述碱液分离罐的侧部设有在线界面计,该在线界面计通过控制调节阀的开度调节油碱液界面。

优选地,所述有机氯收集罐的侧部设有远传液位计,同时在采出管线上设有流量调节回路,远传液位计与流量调节回路构成串级控制。

优选地,所述共沸精馏塔的塔底侧壁上设有液位计,液位计通过采出调节阀控制,采出调节阀设置上管线C上。

优选地,所述管线C上设有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管线E设置有倒U型液封结构,以防止防止窜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分离罐对甲烷氯化物和碱液进行静置分离,采用共沸精馏塔对甲烷氯化物进行精馏,可得到高纯度甲烷氯化物,回用至主装置。整套系统均采用低压操作,并可使用低品位蒸汽作为热源。成套设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并可根据废碱液处理量进行连续化或间歇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甲烷氯化物废碱液中有机氯回收的成套设备,其包括碱液分离罐1、有机氯收集罐11、共沸精馏塔16、塔顶冷凝器26、塔底再沸器19及塔底采出泵22,所述碱液分离罐1的中部连接管线A2,来自精馏工段的含甲烷氯化物废碱液通过管线 A2从碱液分离罐1的中部进入并实现分层,碱液分离罐1的上部连接溢流管线4,分层后的碱液从碱液分离罐1上部经溢流管线4至后续污水处理装置,碱液分离罐1的顶部通过尾气管线连接至续废气处理装置,碱液分离罐1的底部通过管线B3和内伸管12连接至所述有机氯收集罐11,有机氯收集罐的顶部通过管线G连接至尾气管线,有机氯收集罐11 的底部通过采出管线连接至所述共沸精馏塔16,共沸精馏塔16顶部共沸物气相通过管线 D25进入所述塔顶冷凝器26,塔顶冷凝器26内液相经管线E27及内伸管循环至所述碱液分离罐1,塔顶冷凝器26内气相经管线H输送至尾气管线,所述共沸精馏塔16的底部连接有所述塔底再沸器19和塔底采出泵22,塔底采出泵22的出口通过管线C23连接至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共沸精馏塔16内部上方设有管式分布器18,管式分布器18的下方依次设有填料A17-1和填料B17-2,在填料A17-1和填料B17-2之间设有再分布器17-3。所述成套设备还包括压力自动调节机构,所述压力自动调节机构包括管线F5、自力式调节阀A7和自力式调节阀B6,所述管线F5的一端接入氮气,另一端连接至尾气管线并与碱液分离罐1相连通,所述自力式调节阀A7设置在管线F5上,自力式调节阀B6设置在尾气管线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碱液分离罐1的侧部设有在线界面计8,该在线界面计8通过控制调节阀9的开度调节油碱液界面。所述有机氯收集罐11的侧部设有远传液位计13,同时在采出管线上设有流量调节回路15,远传液位计与流量调节回路15构成串级控制。所述共沸精馏塔16的塔底侧壁上设有液位计20,液位计20通过采出调节阀21控制,采出调节阀21设置上管线C23上。所述管线C23上设有流量计24。所述管线E27设置有倒U 型液封结构,以防止防止窜气。

图1所示的废碱液(含2-3%二氯甲烷、氯仿)通过上述成套设备回收有机氯操作方法如下:

来自精馏工段的废碱液(含有2-3%的二氯甲烷、氯仿)经管线A2进入碱液分离罐1 中部,经分层处理后,碱液从分离罐1上部经溢流管线4至后续工段;底部甲烷氯化物富液经管线3及内伸管12至有机氯收集罐11,碱液分离罐1设置在线界面计8,通过控制调节阀9的开度调节油碱液界面。有机氯收集罐11设置远传液位计13,与底部采出管线的流量调节回路15构成串级控制。有机氯通过分布器18进入共沸精馏塔16,共沸精馏塔设置两段3500mm填料,填料类型为板波纹350Y,材质为304L;两段填料间设置再分布器 17-3。共沸精馏塔16设置塔底热虹吸再沸器19,采用0.1MPag低压蒸汽作为热源。共沸精馏塔16塔底99%甲烷氯化物通过塔底采出泵22,并经采出管线C23送至主装置回用。共沸精馏塔16塔底设置液位计20,通过采出调节阀21控制,采出管线C23设置流量计 24,具有显示、累计等功能。共沸精馏塔16顶部共沸物气相通过管线D25,进入塔顶冷凝器26,经循环水冷却至40℃。液相通过管线E27及内伸管循环至碱液分离罐1,管线E27 设置倒U型液封,防止窜气。整套系统压力实现自动控制在0.05MPag,系统压力低时,氮气通过管线F5并经自力式调节阀7减压补充至系统;系统压力高时,尾气通过排气自力式调节阀6排放至后续废气处理装置。有机氯收集罐11通过管线14连接至尾气管线;共沸精馏塔16通过管线28连接至尾气管线,从而实现压力平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