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滴细胞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5896阅读:2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滴细胞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皿,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滴细胞培养皿。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是细胞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药物筛选。细胞培养多采用贴壁培养的方法,即让细胞在经过处理培养皿的底(通常材料为塑料或玻璃)上进行贴壁生长,细胞向周围延伸,是一种二维(2D)的生存方式。这与细胞在体内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区别。细胞在体内处在一个三维(3D)的立体环境内,周围有其它细胞或细胞外基质分子的包绕,细胞与三维空间内的其它成分的相互影响。因此,传统的贴壁培养模式存在明显不足。为弥补这些缺陷,近年来3D细胞培养方法快速发展,其中,悬滴细胞培养方法已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细胞种类的培养。

悬滴细胞培养方法是通过将单细胞悬液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悬滴,细胞在悬滴内聚集成球,形成细胞球,这样细胞处在一个三维的空间内,细胞彼此间有更广泛的接触;同时,细胞在悬滴内持续受到重力的影响。

目前,悬滴的形成多采用手工法,即先将细胞悬液滴在平板(如细胞培养皿的盖,由塑料或玻璃材料制成)上,然后小心反转,使液滴面向下,液滴借重力下垂。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一是滴加了液滴的平板在反转时液滴容易滑动,发生液滴彼此融合,操作需要经验;液滴在平板上的分布和排列难以规范,不利于实验的重复性和规模化分组研究。为弥补上述不足,近年来出现了基于传统96孔细胞培养板(如图1所示)的悬滴细胞培养板。该产品是将96孔板的底部开孔,让加到孔内的细胞悬液通过底部的孔自然漏出形成悬滴。但该产品存在明显不足,液体加到孔内时需要非常缓慢小心,否则液体会造成液体快速漏出、液滴坠落;另外,形成悬滴的培养板在移动时需要十分小心,否则会引起液滴坠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液滴坠落易形成悬滴的细胞培养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滴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培养板,其上均布多个上下贯通的培养孔;

卡扣,两所述卡扣分别设置在所述培养板的两侧,每一所述卡扣的下端具有向所述培养板内侧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培养板的底部之间形成卡槽;

可移动挡板,所述可移动挡板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培养板的底部紧密贴合。

所述培养孔呈两头阔中间狭的双锥型结构,且所述培养孔的宽窄衔接处通过弧形圆滑过渡。

该培养皿还包括底槽和上盖,将形成悬滴的所述培养板悬挂在所述底槽上,使所述培养板下部形成的悬滴位于所述底槽内,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培养板的顶部。

所述底槽内装有无菌水或磷酸缓冲液。

所述卡扣采用塑料制成,所述可移动挡板采用塑料或玻璃制成。

所述培养板上的所述培养孔个数为48孔、96孔、384孔或1536孔。

96孔的所述培养板的尺寸为127.8mm×85.5mm;每一所述培养孔的上端直径为5~6.86mm,下端直径为3~5.0mm,中部最狭窄处直径为1~4mm;孔深11.4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培养板两侧分别设置卡扣,每一卡扣的下端具有向培养板内侧延伸的凸缘,该凸缘和培养板的底部之间形成卡槽,可移动挡板通过该卡槽与培养板的底部紧密贴合,能够有效阻止加液坠落,使悬滴形成过程易于操作,不需依赖经验,且过程规范、可重复性强。2、本实用新型的培养板上的培养孔呈两头阔中间狭的双锥型结构,便于加液和悬滴的形成,避免液体附壁。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底槽和上盖,将形成悬滴的培养板悬挂在底槽上,底槽内加无菌水或磷酸缓冲液,将上盖盖合于培养板上,将培养板、底槽、上盖作为整体置于细胞培养箱内孵育,能够方便细胞的培养。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96孔细胞培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形成悬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细胞培养皿加装底槽和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滴细胞培养皿,它包括培养板1、卡扣2和可移动挡板3,培养板1上均布多个上下贯通的培养孔11,在培养板1的两侧分别设置卡扣2,每一卡扣2的下端具有向培养板1内侧延伸的凸缘,该凸缘与培养板1的底部之间形成卡槽,可移动挡板3通过该卡槽与培养板1的底部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培养孔11呈两头阔中间狭的双锥型结构,且培养孔11的宽窄衔接处通过弧形圆滑过渡,便于加液和悬滴的形成,避免液体附壁。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底槽4和上盖5,将形成悬滴的培养板1悬挂在底槽4上,使培养板1下部形成的悬滴位于底槽4内,为防止悬滴液体蒸发,可在底槽4内加一定量的无菌水或磷酸缓冲液,并将上盖5盖合于培养板1的顶部;此时可将培养板1、底槽4和上盖5作为整体放入细胞培养箱内孵育。

进一步地,卡扣2采用具有合适柔韧性和刚度的塑料制成,可移动挡板3采用塑料或玻璃等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培养板1上的培养孔11个数可为48孔、96孔、384孔和1536孔,96孔的培养板1可作为优选设计,便于与常用的分析仪器设备兼容。

进一步地,96孔的培养板1可采用标准大小,培养板1的尺寸为127.8mm×85.5mm;每一培养孔11的上端直径为5~6.86mm,下端直径为3~5.0mm,中部最狭窄处直径为1~4mm;孔深11.4m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向培养板1上的多个培养孔11内加入适量细胞液,培养板1两侧的卡扣2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通过向外扳动卡扣2使可移动挡板3在重力作用下脱落,而培养孔11内的细胞液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形成悬滴,之后,将形成悬滴的培养板1悬挂在底槽4上,为防止悬滴液体蒸发,可在底槽4内加一定量的无菌水或磷酸缓冲液,并将上盖5盖合于培养板1的顶部;本悬滴细胞培养皿可用于多种细胞的悬滴培养,如干细胞、肿瘤细胞等,也可用于微组织的培养。

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或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