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发酵培养基过滤器及培养基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8646阅读:9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发酵培养基过滤器及培养基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基配料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培养基过滤器及培养基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领域,所使用的发酵培养基种类多种多样。有很大一类微生物发酵所使用的发酵培养基含有一定数量的固体物,这类固体物一部分来自生物产品原料,例如鱼粉、豆柏粉、棉籽饼粉;一些来自培养基配料工艺,例如谷朊粉在配料过程中,容易抱团,形成块状物。颗粒度较大的固型物存在的培养基在消毒过程中,受到较大影响。正常的消毒时间、压力,由于大颗粒固型物存在,有消毒效果不够的问题存在,发酵过程易染菌;增加消毒时间或压力,则易造成培养基中营养成份的损失,不利于发酵过程培养。而将现有技术中各种过滤器应用于消毒罐上游时,多会出现易堵塞、颗粒料难以回收、不便于清洗等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清洗、颗粒料易回收的微生物发酵培养基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培养基配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生物发酵培养基过滤器,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上的罐盖、进料管口及出料管口,其特点是还包括挡板、滤网、排污管口及反洗管口,所述挡板竖直设置在罐体内,挡板上开有若干通孔,进料管口及出料管口分别设置在挡板两侧的罐体上部,所述滤网设置在挡板靠近进料管口的一侧,所述排污管口设置在进料管口一侧的罐体下端,所述反洗管口设置在出料管口处。

挡板上通孔的数量根据输送物料的性质与管道压力损耗设计,挡板起到物料输送过程中的支撑作用。通孔直径为5~8mm,密度为5000~10000个/m2

所述滤网可根据物料性质选用20目或更大目数的滤网。

所述罐盖优选为快开端盖。

为了方便滤网拆装,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还包括压框、快接螺母,所述滤网设置在压框与挡板之间,压框与挡板通过快接螺母相固定。

作为优选,进料管口、出料管口、排污管口及反洗管口均采用快速接头。

为了方便挡板的更换、清洗,可以在罐体内壁设置挡板限位槽,挡板边缘与限位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发酵培养基配料装置,包括配料池、过滤器及消毒罐,过滤器串接在配料池与消毒罐之间,其特点是所述滤过器为上述微生物发酵培养基过滤器,过滤器进料管口通过管路、送料阀、送料泵接配料池,过滤器出料管口通过管路、出料阀接消毒罐,排污管口和反洗管口处分别装配有排污控制阀及反洗控制阀。

为了提高配料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本实用新型的配料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过滤器罐体内的进料管口一侧,压力传感器、送料泵、送料阀、出料阀、排污控制阀及反洗控制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为了便于颗粒料回收,本实用新型的配料装置还包括颗粒料回收池,颗粒料回收池内设置有拦截滤网,颗粒料回收池上部进料口接排污控制阀,下部的出料口接排污管,排污管上装配有二级排污阀,二级排污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配料池的清水进水管上可设置清水进水阀,清水进水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发酵培养基过滤器及培养基配料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一)过滤器罐盖及各管口均采用快开结构,包括滤网的固定方式以及挡板与罐体的连接方式,均使得本实用新型过滤器具有便于拆装的特点,减少了拆洗及其它操作的操作时间及劳动强度;

(二)设置有反洗管口和排污管口,作用一:输送物料的过程中,可反洗疏松堵塞的管道,快速恢复打料速度;作用二:清洗设备使用,方便实用,减少操作时间;作用三:颗粒物料可以单独收集,循环利用,减少排污量,减少环保压力;

(三)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及控制器,可根据设定及过滤器进料管口侧的压力实现打料、反洗、排污等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生物发酵培养基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所示微生物发酵培养基过滤器中A处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培养基配料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实施例一:

如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微生物发酵培养基过滤器主要由罐体1、罐盖2、挡板3、滤网4、压框5构成。装配在罐体1顶部的罐盖2采用快开端盖。罐体1中部设置有限位槽6,挡板3通过限位槽6与罐体1可拆卸连接。挡板3规则打通孔31,通孔31数量根据输送物料的性质与管道压力损耗设计,孔径为6mm,密度为6000个/m2。所述滤网4采用不锈钢丝网(20目),通过压框5固定在挡板3左侧。压框5与挡板3之间通过快接螺母7相固定。罐体1左侧上部装配有进料管口8,左侧下端装配有排污管口9。罐体1右侧上部装配有出料管口10及反洗管口11。进料管口8、排污管口9、出料管口10及反洗管口11均采用快速接头。

上述部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可减少酸性物料对设备的损害。连接部位使用密封胶条密封,防止漏料。

实施例二:

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微生物发酵培养基配料装置主要由配料池12、过滤器13、消毒罐14、颗粒料回收池15、压力传感器16及控制器17构成。

所述过滤器13采用实施例一所述过滤器。过滤器13的进料管口8通过管路、送料阀18、送料泵19接配料池12;排污管口9通过排污控制阀20接颗粒料回收池15;出料管口10通过管路及出料阀21接消毒罐14;反洗管口11通过管路及反洗控制阀22接清水输送管路。

所述颗粒料回收池15,其中部装配有拦截滤网23,下端装配有排污管及二级排污阀24。

所述压力传感器16安装在过滤器13的进料管口一侧。

配料池12的清水进水管上安装有清水进水阀25。

压力传感器16、送料泵19、送料阀18、排污控制阀20、出料阀21、反洗控制阀22、二级排污阀24、清水进水阀25分别与控制器17电连接。

以实施例二所述配料装置进行微生物发酵培养基配料时,配料池12中的物料被泵打入过滤器13,符合粒度要求的物料通过滤网4及挡板3进入消毒罐14,大粒径颗粒料及杂物被拦下。过滤器13出现堵塞情况时,压力传感器16探测到的压力值提高,控制器17控制出料阀21关闭,打开反洗控制阀22,反洗疏松堵塞的管道,快速恢复打料速度。物料打完的同时,控制器17控制清水进水阀25开启,在配料池12中注入适量清水,此时送料泵19还没掉压,可直接用水把物料顶入消毒罐14,以减少管道中残留的物料。物料打完后,过滤器13中的沉淀物排入颗粒料回收池15,液体排出,颗粒料人工分拣后循环利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