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连续提浓丙烯酰胺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6617发布日期:2018-06-30 03:55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化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连续提浓丙烯酰胺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学领域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终产物的质量为多种因素所影响,如反应时长、反应条件、反应容器及溶液浓度等,生产所用原材料中的溶液浓度是一定的,有时并不能保证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指标,从而对终产物的质量及反应周期等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降低这种影响,操作人员往往会在参加反应前对溶液进行提浓,即提高溶液的浓度;提浓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周期性过程,耗时较长,且大批量生产中,有限的提浓设备使得提浓工作只能分批次进行,一批溶液提浓完毕,投入生产,再进行下一批次的溶液提浓,如此一来,大大影响了后续生产进程,延长了产品的生产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连续提浓丙烯酰胺生产装置,可实现溶液的连续提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化连续提浓丙烯酰胺生产装置,包括进料罐、溶液罐、出料罐、集中控制系统和提浓设备,所述进料罐和溶液罐通过进料管道相连接,所述溶液罐和出料罐通过出料管道相连接,所述溶液罐和提浓设备通过循环管道Ⅰ和循环管道Ⅱ相连接,所述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计及气动调节阀,所述溶液罐一侧底部安装有浓度实时监测器,另一侧底部安装有液位实时监测器。

进一步的,所述浓度实时监测器与进料管道上的气动调节阀通过线路相连接,形成联锁Ⅰ,所述液位实时监测器与出料管道上的气动调节阀通过线路相连接,形成联锁Ⅱ,所述联锁Ⅰ和联锁Ⅱ分别与所述集中控制系统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道上还设置有泵Ⅰ和截止阀Ⅰ。

进一步的,所述溶液罐底部液位实时监测器下方位置设置有泵Ⅱ,所述泵Ⅱ另一端分别设置有截止阀Ⅱ和截止阀Ⅲ,所述截止阀Ⅱ与循环管道Ⅰ相连接,所述截止阀Ⅲ与出料管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提浓过程的自动化与连续性,进一步提高了产量及生产效率,也减轻了工人的负担;2、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罐,2、溶液罐,3、出料罐,4、提浓设备,5、进料管道,6、出料管道,7、循环管道Ⅰ,8、循环管道Ⅱ,9、流量计,10、气动调节阀,11、泵Ⅰ,12、截止阀Ⅰ,13、泵Ⅱ,14、截止阀Ⅱ,15、截止阀Ⅲ,16、浓度实时监测器,17、液位实时监测器,18、集中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化连续提浓丙烯酰胺生产装置,包括进料罐1、溶液罐2、出料罐3、提浓设备4和集中控制系统18,进料罐1通过进料管道5与溶液罐2相连接,进料管道5上还依次设置有泵Ⅰ11、截止阀Ⅰ12、气动调节阀10和流量计9,溶液罐2和提浓设备4通过循环管道Ⅰ7和循环管道Ⅱ8相连接,形成提浓循环体系,溶液罐2和出料罐3通过出料管道6相连接,循环管道Ⅰ7和出料管道6共用泵Ⅱ13,泵Ⅱ13另一端与溶液罐相连接,循环管道Ⅰ7上设置有截止阀Ⅱ14,出料管道6上由泵Ⅱ13至出料罐3依次设置有截止阀Ⅲ15、气动调节阀10和流量计9,溶液罐2临近进料罐1一侧底部设置有浓度实时检测器16,并通过线路与进料管道5上的气动调节阀10相连接,形成联锁Ⅰ,溶液罐2临近出料罐3一侧底部设置有液位实时监测器17,并通过线路与出料管道6上的气动调节阀10相连接,形成联锁Ⅱ,联锁Ⅰ和联锁Ⅱ分别与集中控制系统18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运行过程中,当浓度监测器16监测到溶液浓度过高时,将数据传送至集中控制系统18,再由集中控制系统18发出指令,控制进料管道5上的气动调节阀10以增加进料流量,浓度过低则减少进料流量,当液位实时监测器17监测到液位过高时,则将数据传送至集中控制系统18,再由集中控制系统18发出指令,控制出料管道6上的气动调节阀10,增加出料流量,液位过低则减小出料流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