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4694发布日期:2018-12-08 06:5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具有绝缘性好、导热系数低、吸音性能强等优异性能,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化工等多个领域。在众多高分子复合材料当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譬如:高抗冲击性、高模量、高机械性能、高耐磨性能等而被人们广泛关注。而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热性能,良好的机械强度,再加上低廉的原料价格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复合材料当中起到增强目的。由于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通过辅助方法糅合到一起所制得,材料之间往往会因为不同性质而存在相界面,最终会造成因界面层间剪切力发生变化而导致复合材料的性能不佳。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冶炼、焊接等行业对于玻璃纤维的需求激增,目前部分使用无碱玻璃纤维,寿命极短,且隔热性不好,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材料变脆,极易破损,从而危害人身安全,其耐酸碱性、刚性、抗老化、耐高温性能都有待于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它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改性环氧树脂7-9份、氰酸酯树脂5-10份、玻璃纤维11-16份、碳纤维2-6份、石墨纤维2-6份、陶瓷晶须3-7份、氧化锌晶须2-4份、稀土络合物纳米颗粒1-2份、固化剂1-5份、增韧剂2-5份、纳米二氧化钛2-4份、纳米硅藻土2-4份、润滑剂1-3份、松节油3-5份、硅烷偶联剂1-3份、抗氧剂0.5-1份、聚乙二醇1-5份、硬脂酸锌1-3份。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它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改性环氧树脂7份、氰酸酯树脂5份、玻璃纤维11份、碳纤维2份、石墨纤维2份、陶瓷晶须3份、氧化锌晶须2份、稀土络合物纳米颗粒1份、固化剂1份、增韧剂2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纳米硅藻土2份、润滑剂1份、松节油3份、硅烷偶联剂1份、抗氧剂0.5份、聚乙二醇1份、硬脂酸锌1份。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它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改性环氧树脂9份、氰酸酯树脂10份、玻璃纤维16份、碳纤维6份、石墨纤维6份、陶瓷晶须7份、氧化锌晶须4份、稀土络合物纳米颗粒2份、固化剂5份、增韧剂5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纳米硅藻土4份、润滑剂3份、松节油5份、硅烷偶联剂3份、抗氧剂1份、聚乙二醇5份、硬脂酸锌3份。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它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改性环氧树脂8份、氰酸酯树脂8份、玻璃纤维13份、碳纤维4份、石墨纤维4份、陶瓷晶须5份、氧化锌晶须3份、稀土络合物纳米颗粒1.5份、固化剂3份、增韧剂3.5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纳米硅藻土3份、润滑剂2份、松节油4份、硅烷偶联剂2份、抗氧剂0.8份、聚乙二醇3份、硬脂酸锌2份。

所述改性环氧树脂为壳聚糖/腰果酚复合改性环氧树脂。

所述增韧剂包括以下组分的至少一种: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及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所述抗氧剂包括以下组分的至少一种: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亚磷酸三酯(2,4-二叔丁基苯基)、四(β-(3,5二叔丁基-4-轻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所述的稀土络合物纳米颗粒为己内酰胺稀土络合物的纳米颗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制备的玻璃纤维复合增强材料具有良好的烧蚀性能、更好的耐高温性、耐化学腐蚀性、抗冲击性、抗老化、抗氧化、耐候性和弹性模量,可广泛应用于制造精密仪表热防护件、烧蚀材料、绝热保温材料等领域,并且本发明的材料的费用低,使用寿命长,方便自动化生产,制备出的玻璃纤维复合增强材料耐酸碱性、刚性好、抗老化、抗氧化。

本发明采用硅烷偶联剂和稀土络合物纳米颗粒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改性,提高了玻璃纤维与改性环氧树脂、氰酸酯树脂的相容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增强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它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改性环氧树脂7份、氰酸酯树脂5份、玻璃纤维11份、碳纤维2份、石墨纤维2份、陶瓷晶须3份、氧化锌晶须2份、稀土络合物纳米颗粒1份、固化剂1份、增韧剂2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纳米硅藻土2份、润滑剂1份、松节油3份、硅烷偶联剂1份、抗氧剂0.5份、聚乙二醇1份、硬脂酸锌1份。

所述改性环氧树脂为壳聚糖/腰果酚复合改性环氧树脂。

所述增韧剂包括以下组分的至少一种: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及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所述抗氧剂包括以下组分的至少一种: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亚磷酸三酯(2,4-二叔丁基苯基)、四(β-(3,5二叔丁基-4-轻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所述的稀土络合物纳米颗粒为己内酰胺稀土络合物的纳米颗粒。

实施例2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它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改性环氧树脂9份、氰酸酯树脂10份、玻璃纤维16份、碳纤维6份、石墨纤维6份、陶瓷晶须7份、氧化锌晶须4份、稀土络合物纳米颗粒2份、固化剂5份、增韧剂5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纳米硅藻土4份、润滑剂3份、松节油5份、硅烷偶联剂3份、抗氧剂1份、聚乙二醇5份、硬脂酸锌3份。

所述改性环氧树脂为壳聚糖/腰果酚复合改性环氧树脂。

所述增韧剂包括以下组分的至少一种: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及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所述抗氧剂包括以下组分的至少一种: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亚磷酸三酯(2,4-二叔丁基苯基)、四(β-(3,5二叔丁基-4-轻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所述的稀土络合物纳米颗粒为己内酰胺稀土络合物的纳米颗粒。

实施例3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它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改性环氧树脂8份、氰酸酯树脂8份、玻璃纤维13份、碳纤维4份、石墨纤维4份、陶瓷晶须5份、氧化锌晶须3份、稀土络合物纳米颗粒1.5份、固化剂3份、增韧剂3.5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纳米硅藻土3份、润滑剂2份、松节油4份、硅烷偶联剂2份、抗氧剂0.8份、聚乙二醇3份、硬脂酸锌2份。

所述改性环氧树脂为壳聚糖/腰果酚复合改性环氧树脂。

所述增韧剂包括以下组分的至少一种: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及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所述抗氧剂包括以下组分的至少一种: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亚磷酸三酯(2,4-二叔丁基苯基)、四(β-(3,5二叔丁基-4-轻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所述的稀土络合物纳米颗粒为己内酰胺稀土络合物的纳米颗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