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法制备酯化淀粉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93415发布日期:2019-02-01 19:44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变性淀粉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法制备酯化淀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改善淀粉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团或改变淀粉分子大小和淀粉颗粒性质,从而改变淀粉的天然特性,如:糊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等,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求。这种经过二次以上加工,改变性质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变性的目的既是为了适应各种工业应用的要求,也是为了开辟淀粉的新用途,扩大应用范围。

现有技术中对淀粉的变性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干法,一类是湿法;湿法制备淀粉的工艺过程复杂,耗时长;而干法制备变性淀粉工艺流程简洁、耗时短,但是制备过程中因为加入的水分过少,导致化学试剂与淀粉混合不均匀,从而影响该方法的利用和发展。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中干法制备变性淀粉存在因为添加的水过少,导致加入的化学试剂与淀粉混合不均匀,从而影响制备所得产品和该方法利用的问题,发明一种干法制备酯化淀粉的方法,旨在得到一种反应效率高、反应时间短、节约能源且不产生废水,混合性能优异,制备所得产品性能佳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干法制备酯化淀粉的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取原料淀粉,加入淀粉总质量10~18%的烷基糖苷水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淀粉总质量0.26~0.28%的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混合均匀;

(2)将步骤(1)中混合后所得物质在55~56℃下预干燥至含水量≤8%,然后在150~160℃下反应130~150min,冷却,即得。

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原料淀粉为玉米淀粉。

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为溶质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溶于水中,形成含溶质22~24%的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并调节ph值至6。

优选的是,所述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质量比为1:3。

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烷基糖苷的水溶液为将烷基糖苷(alkylpolyglycoside.简称apg)溶于蒸馏水中,得到含0.1~0.3%烷基糖苷的水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反应效率高、反应时间短、节约能源且不产生废水,混合性能优异,制备所得产品性能佳的方法;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所得产品成品率极高,反应后得到的块状物非常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中采用的烷基糖苷为市售所得apg0810。

实施例1

一种干法制备酯化淀粉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取原料玉米淀粉,加入玉米淀粉总质量10%的烷基糖苷水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玉米淀粉总质量0.28%的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混合均匀;其中,烷基糖苷的水溶液为将apg0810溶于蒸馏水中,得到含0.1%烷基糖苷的水溶液;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为溶质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溶于蒸馏水中,形成含溶质22%的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并用磷酸调节ph值至6,溶质三聚磷酸钠:溶质碳酰二胺=1:3质量比;

(2)将步骤(1)中混合后所得物质在55℃下预干燥至含水量≤8%,然后在150℃下反应150min,冷却,即得。

实施例2

一种干法制备酯化淀粉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取原料玉米淀粉,加入玉米淀粉总质量18%的烷基糖苷水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玉米淀粉总质量0.26%的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混合均匀;其中,烷基糖苷的水溶液为将apg0810溶于蒸馏水中,得到含0.3%烷基糖苷的水溶液;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为溶质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溶于蒸馏水中,形成含溶质24%的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并用磷酸调节ph值至6,溶质三聚磷酸钠:溶质碳酰二胺=1:3质量比;

(2)将步骤(1)中混合后所得物质在56℃下预干燥至含水量≤8%,然后在160℃下反应130min,冷却,即得。

实施例3

一种干法制备酯化淀粉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取原料玉米淀粉,加入玉米淀粉总质量14%的烷基糖苷水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玉米淀粉总质量0.27%的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混合均匀;其中,烷基糖苷的水溶液为将apg0810溶于蒸馏水中,得到含0.2%烷基糖苷的水溶液;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为溶质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溶于蒸馏水中,形成含溶质23%的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并用磷酸调节ph值至6,溶质三聚磷酸钠:溶质碳酰二胺=1:3质量比;

(2)将步骤(1)中混合后所得物质在56℃下预干燥至含水量≤8%,然后在155℃下反应140min,冷却,即得。

对比实施例1

一种干法制备酯化淀粉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取原料玉米淀粉,加入玉米淀粉总质量14%的蒸馏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玉米淀粉总质量0.27%的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混合均匀;其中,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为溶质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溶于蒸馏水中,形成含溶质23%的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并用磷酸调节ph值至6,溶质三聚磷酸钠:溶质碳酰二胺=1:3质量比;

(2)将步骤(1)中混合后所得物质在56℃下预干燥至含水量≤8%,然后在155℃下反应140min,冷却,即得。

对比实施例2

一种干法制备酯化淀粉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取原料玉米淀粉,加入玉米淀粉总质量14%的乙醇水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玉米淀粉总质量0.27%的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混合均匀;其中,乙醇水溶液为将分析纯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溶于蒸馏水中,得到含0.2%乙醇水溶液;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为溶质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溶于蒸馏水中,形成含溶质23%的三聚磷酸钠和碳酰二胺的水溶液,并用磷酸调节ph值至6,溶质三聚磷酸钠:溶质碳酰二胺=1:3质量比;

(2)将步骤(1)中混合后所得物质在56℃下预干燥至含水量≤8%,然后在155℃下反应140min,冷却,即得。

将实施例1~3以及对比实施例1~2制备所得酯化淀粉进行过170目筛,计算过筛率以及观察块状物大小,得出如表1所示数据:

表1

对比实施例中的未过筛的块状物大小不一,最大的有直接有2.31cm(对比实施例1)和2.06cm(对比实施例2),最小的有1.5mm左右。而采用本申请制备得到的氧化淀粉,未过筛的块状物大多为2~3mm。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