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植绒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12759发布日期:2019-03-02 02:1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薄膜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静电植绒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上浆是织造工程的关键环节,浆纱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纱线的耐磨性,目前纺织浆料主要分为淀粉类、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三大类浆料,在国内外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聚乙烯醇浆料不能生物降解,已引起严重环保问题,正在逐渐被取代;淀粉类浆料粘度波动大,糊化性能差。传统的聚丙烯酸浆料再粘性严重,对纤维粘合力较强,对超细纤维丝上浆有局限性,上浆不稳定,后续脱浆造成困扰,造成后整理厂成本较高及环境影响较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制开发一种静电植绒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静电植绒浆料粘度合适,对纤维进行粘合时候,上浆稳定,后续脱浆易于操作,环境污染小。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条件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聚丙烯/聚偏氟乙烯共混改性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静电植绒浆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乳化单体1800~1900份;乳化剂180~200份;水400~480份;氧化剂4~4.5份;还原剂4.1~5份,所述乳化单体包括丙烯酸60~75份,丙烯腈100~130份,丙烯酸丁酯750~795份,丙烯酸甲酯600~630份。优选的,所述乳化剂包括ms~113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5份,ms~225份。优选的,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所述氧化剂包括氧化剂一和氧化剂二,所述氧化剂一在反应初始阶段添加,所述氧化剂二在反应进行阶段添加,所述氧化剂一为过硫酸铵1.2~1.8份,所述氧化剂二为过硫酸钠2.5~3.2份。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静电植绒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制备步骤1)在反应釜中原料准备:乳化单体1800~1900份,乳化剂180~200份,先加入400~480份水,反应釜温度控制在50℃~55℃,控制ph5.5~8.5,加入氧化剂一即过硫酸铵,1~2min后加入还原剂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搅拌速度为35r/min,单体乳化10分钟;2)以420l/h的速度滴加乳化单体,以20l/h滴加氧化剂二,即过硫酸钠,以20l/h滴加还原剂,即亚硫酸氢钠;3)10min后,温度73~75℃,以720l/h的速度滴加乳化单体,以35l/h滴加氧化剂二,即过硫酸钠,以35l/h滴加还原剂,即亚硫酸氢钠,搅拌30min;滴加完毕,保温60min,当釜温降到60℃,加入尿素100~130kg,冷却到55℃,加入氨水调节ph至4.0~5.0。优选的,步骤1)中反应釜加热方式为蒸汽加热。本发明提供的静电植绒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产品相比,具备下述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制备静电植绒浆料粘度适中,在纤维粘合力强;2)在反应过程中,分步骤滴加不同的氧化剂,分别为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钠,由于在初始阶段温度范围在50~55℃,由于不断滴入单体以及氧化剂和还原剂,温度逐渐上升,控制在73~75℃,初始阶段用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使用过硫酸钠作为氧化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钠的氧化还原体系温度低适合在常温或者低温下进行反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称量表1的原料表1各原料及重量份数原料重量份数工艺水440.00乳化剂os~1(30%)130.00乳化剂sds(30%)25.00乳化剂os~225.00n~羟甲基丙烯酰胺(36%)125.00丙烯酸70.00丙烯腈125.00丙烯酸丁酯788.00丙烯酸甲酯613.00工艺水143.00乳化单体的准备:1)加冷的440份脱离子水到单体罐,启动搅拌,搅拌10min;2)在搅拌的过程中,依次加入添加130份ms~1(30%)到乳化单体罐中;3)25份乳化剂sds(30%)、25份ms~2到乳化单体罐中;4)125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36%)、70份丙烯酸、125份丙烯腈、丙烯酸丁酯788份、丙烯酸甲酯613份;添加原料的过程中,保持持续搅拌。聚合反应1)加入冷水,开启搅拌釜,搅拌釜转速为35r/min,ph为5.5~8.5,观察透明度,液态为澄清透明;如若水样不澄清透明,则把反应釜的水放出,重新注入冷水;2)单体加入完毕后,搅拌10分钟,蒸汽加热,维持温度在50~55℃;3)加入氧化剂一即过硫酸铵1.5份,工艺水8份,滴完冲洗水2.0份;1min内滴入还原剂1.2份亚硫酸氢钠和8份工艺水,完毕后滴加2份冲洗水,持续搅拌,反应釜转速调至40r/min;乳化单体、氧化剂一和还原剂滴加速度见表2;表2乳化单体、氧化剂一和还原剂滴加速度表滴加原料份数滴加速度乳化单体900420l/h氧化剂一1.520l/h还原剂1.220l/h5)在步骤3)滴加后,温度会上升至一个峰值,在此过程中打开反应釜冷却系统,控制温度在73~75℃之间,滴加氧化剂二和还原剂,直到滴加结束;乳化单体、氧化剂一和还原剂滴加速度见表3;表3乳化单体、氧化剂二和还原剂滴加速度表滴加原料份数滴加速度乳化单体696720l/h氧化剂二1.535l/h还原剂1.235l/h6)步骤5)中,乳化单体与氧化剂二、还原剂滴加的时间要求为,乳化单体比氧化剂和还原剂提前2分钟滴加完毕,用冲洗水冲洗乳化单体罐,将冲洗水冲入反应釜,保温60min;7)冷却反应釜,反应釜温度降到60℃后,加入125份尿素,冷却到55℃,加入氨水调节ph,低于40℃,用100目滤网过滤成品至成品罐,过滤完毕,用水冲洗反应釜,冲洗水打入成品罐;8)开启搅拌,继续冷却,搅拌时间为20min;9)检测,获得最终产品,即本发明的静电植绒浆料。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表4测试结果测试项目测试结果ph值4.0~5.0粘度(cp)5000~8000固含量(%)39.0~40.0(150℃,40min)粒径90~100nm实施例2称量表5的原料表5各原料及重量份数原料重量份数工艺水400.00乳化剂os~1(30%)120.00乳化剂sds(30%)23.00乳化剂os~223.00n~羟甲基丙烯酰胺(36%)110.00丙烯酸60.00丙烯腈120.00丙烯酸丁酯760.00丙烯酸甲酯608.00工艺水130.00乳化单体的准备:1)加冷的脱离子水到单体罐,启动搅拌,搅拌10min;2)在搅拌的过程中,依次加入添加130份ms~1(30%)到乳化单体罐中;3)乳化剂sds(30%)、ms~2到乳化单体罐中;4)n~羟甲基丙烯酰胺(36%)、丙烯酸、丙烯腈、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添加原料的过程中,保持持续搅拌。聚合反应1)加入冷水,开启搅拌釜,搅拌釜转速为35r/min,ph为5.5~8.5,观察透明度,液态为澄清透明;如若水样不澄清透明,则把反应釜的水放出,重新注入冷水;2)单体加入完毕后,搅拌10分钟,蒸汽加热,维持温度在50~55℃;3)加入氧化剂一即过硫酸铵1.5份,工艺水8份,滴完冲洗水2.0份;1min内滴入还原剂1.2份亚硫酸氢钠和8份工艺水,完毕后滴加2份冲洗水,持续搅拌,反应釜转速调至40r/min;乳化单体、氧化剂一和还原剂滴加速度见表1;表6乳化单体、氧化剂一和还原剂滴加速度表滴加原料份数滴加速度乳化单体1200420l/h氧化剂一1.520l/h还原剂1.220l/h4)在步骤3)滴加后,温度会上升至一个峰值,在此过程中打开反应釜冷却系统,控制温度在73~75℃之间,滴加氧化剂二和还原剂,直到滴加结束;乳化单体、氧化剂一和还原剂滴加速度见表2;表7乳化单体、氧化剂二和还原剂滴加速度表滴加原料份数滴加速度乳化单体348720l/h氧化剂二1.535l/h还原剂1.235l/h5)步骤5)中,乳化单体与氧化剂二、还原剂滴加的时间要求为,乳化单体比氧化剂和还原剂提前2分钟滴加完毕,用冲洗水冲洗乳化单体罐,将冲洗水冲入反应釜,保温60min;6)冷却反应釜,反应釜温度降到60℃后,加入125份尿素,冷却到55℃,加入氨水调节ph,低于40℃,用100目滤网过滤成品至成品罐,过滤完毕,用水冲洗反应釜,冲洗水打入成品罐;7)开启搅拌,继续冷却,搅拌时间为20min;8)检测,获得最终产品,即本发明的静电植绒浆料。测试结果如表8所示:表8测试结果测试项目测试结果ph值4.0~4.5粘度(cp)6000~8000固含量(%)39.5~40.0(150℃,40min)粒径95~100nm表8为性能测试结果,上述测试结果表明:静电植绒浆料的粘度为6000~8000cp,粒径95~100nm。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所作的等效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