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还原酶及其在不对称合成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6004发布日期:2019-02-01 18:4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酮还原酶及其在不对称合成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酮还原酶及其在不对称合成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是合成阿瑞匹坦的关键中间体。阿瑞匹坦是由美国默克公司研发的一种神经激肽-1(nk-1)受体抑制剂,该药2003年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于2014年获准在中国上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化疗后引起的急性和延迟性恶习呕吐等症状。

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可通过化学或者拆分获得,但是化学法或者拆分法局限在于收率比较低,拆分法理论上最高收率50%。

在生物学上,手性羟基化合物可通过酶催化合成,其反应条件温和,能够使产物对应选择性达到99%。目前,越来越多的药物或者中间体是通过生物催化的方式来合成的。生物催化法是通过对前体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不对称还原成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其合成方法如下所示:

专利cn102382780提供了一种氧化微杆菌及其制备手性双三氟甲基苯乙醇的方法,专利cn104212841提供了一种含离子液体共溶剂介质中制备(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的方法,这两个专利中都运用了羰基还原酶来合成(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但是底物浓度都比较低。专利cn106399398提供了一种(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的生物制备方法,运用qnr的酮还原酶来制备(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但是该酶利用了有机试剂异丙醇来进行辅酶循环,有机试剂对酶活力有较大程度的损害,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放大生产时更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已报道的不对称还原反应制备(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反应中收率低、反应条件不友善以及成本比较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活性高、对映选择性强、收率比较高的酮还原酶,还提供了编码该酮还原酶的核酸,含有该核酸序列的重组表达质粒、包含所述重组表达质粒的重组表达菌株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酮还原酶在不对称合成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酮还原酶,是如下(a)、(b)或(c)的蛋白质:

(a)由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多肽;

(b)在(a)所述多肽的基础上经过突变、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的具有酮还原酶性质的多肽;所述突变是在所述多肽的基础上进行1-10个氨基酸的突变,即经过突变后的多肽仍然具有酮还原酶的性质,几个是指在1-30个的氨基酸,比如增加histag标签或添加一段分泌表达的信号肽;

(c)与(a)所述多肽具有至少90%同一性且具有酮还原酶活性的多肽。

一种编码本发明所述酮还原酶的核酸,所述核酸由seqidno:1所示的dna序列组成。

一种包含本发明所述核酸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1a-mt-kred01。

一种包含本发明所述重组表达质粒的重组表达菌株。

本发明所述重组表达菌株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宿主细胞,涂布在含有50μg/ml氨苄的lb平板上,37℃过夜培养后,从中挑选阳性菌落接种到50ml液体lb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4h后,吸取10ml种子液转入1l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

(b)当培养的浓度达到od6000.6-1.0时,加入终浓度为0.1~0.2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诱导温度为16-30℃,诱导培养为10-16h,诱导培养后通过离心或浓缩得到更高浓度的湿菌体,通常经过超声波破碎或者高压均质机破碎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即为重组表达菌株的粗酶裂解液。

本发明所述重组表达菌株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a)中所述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e.colibl21(de3)。

本发明所述重组表达菌株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中加入终浓度为0.15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诱导温度为28℃,诱导培养为12h。

本发明所述酮还原酶在不对称还原制备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的应用,在ph6.0~8.0的缓冲液中,在葡萄糖、葡萄糖脱氢酶(gdh)和辅酶存在下,所述酮还原酶对前体羰基化合物进行不对称还原反应,形成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所述前体羰基化合物为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所述辅酶为nadp辅酶。

本发明所述酮还原酶在不对称还原制备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的应用,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1)在烧瓶中加入500ml50mm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磷酸盐缓冲液ph为6.0-8.0,搅拌;

(2)再加入酮还原酶的粗酶裂解液,葡萄糖脱氢酶和葡萄糖,再加入nadp辅酶以及前体羰基化合物,在28-32℃温度下反应,用2mol/l的碳酸钠控制ph,反应16h后用tlc点板检测反应完全;

(3)将反应体系升温至70-80℃加热1-2h,加入硅藻土过滤除蛋白,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水相和洗涤滤饼;

(4)萃取两次后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旋烝得油状物粗品,即得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

本发明所述酮还原酶在不对称还原制备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的应用,其中,所述nadp辅酶为nadp+辅酶,所述nadp辅酶的用量为0.05~0.1g/l;所述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在反应液中的浓度为100-200g/l;所述酮还原酶的用量为500-1000u/l;所述葡萄糖的用量为120-300g/l,所述葡萄糖脱氢酶的用量200-2000u/l,所述葡萄糖的浓度为所述前体羰基化合物的1.2-1.5当量,上述各用量,太少,反应不好,用量太多,增加成本。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酮还原酶,可将底物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转化为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其氨基酸序列在合成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尚属于首次报道。

本发明所述酮还原酶在不对称还原制备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的应用,前体羰基化合物可高达200g/l,反应时间小于24h;nadp+作为辅酶,在液体酶反应时添加,且在全细胞时不需要添加昂贵的辅酶nadp+;产物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得率为96.8%,其e.e.值>99%,应用葡萄糖脱氢酶实现了nadp+/nadph之间的循环,避免了使用异丙醇等有机试剂对环境及酮还原酶的伤害。相对于现有的其它制备方法,使用本发明的述酮还原酶所制备的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不仅浓度和光学纯度高,且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操作简便,易于工业放大,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中pcr扩增电泳图,m为dna分子量标准,泳道1为pcr扩增的的酮还原酶基因;

图2为实施例3中sds-page电泳图,m为分子量标准,泳道1为酮还原酶的蛋白上清液。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酮还原酶mt-kred01基因的获得

(1)从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采集土壤样本并提取dna(基因提取方法参考chromaspinte-1000,clontechlaboratories,inc.,usa),将提取的dna样品用sau3ai酶切后,电泳后切胶回收0.5~4kb的dna片段,通过bamhi位点连接到puc19质粒上,从而得到基因组的质粒文库;

(2)将步骤(1)中所述质粒文库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top10(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并涂布到有相应氨苄抗生素的lb平板上,挑选阳性克隆接种到加有500μllb(含相应氨苄抗生素)的96深孔孔板,37℃培养4h后加入终浓度为0.2mmol/l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28℃继续培养诱导过夜;离心收集深孔培养物并加入50ul的10mmol/lph7.5的磷酸钠缓冲液,-80℃反复冻融三次后使细菌裂解;

(3)加入1mmol/l前体羰基化合物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为底物、20mmol/l葡萄糖、1u葡萄糖脱氢酶(gdh)、0.001%的酚红,30℃培养4h,挑取颜色变红比较明显的孔所对应的深孔培养物,抽提质粒并送测序;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orffinder分析序列的开放读码框(orf),通过大量的数据挖掘及数据比对后筛选出orf核酸序列seqidno:1,并进一步得到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2,获得seq.id.n02所示的酮还原酶蛋白序列。

实施例2

酮还原酶mt-kred01基因的克隆

根据seqidno:1合成引物对f1(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3)和f2(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4);pcr20ul体系如下:2mmol/ldntp2μl,10×pcrbuffer2μl,pcr高保真酶0.5μl,实施例1获得的dna模板1μl,ddh2o12μl,f1和f2各1μl(5mmol/l)。pcr扩增步骤为:①95℃,预变性5min;②98℃,变性15s;③56℃退火30s;④72℃延伸45s;步骤②~④重复30次;⑤72℃继续延伸10min,冷却至16℃。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纯化,pcr扩增电泳结果如图1所示,在1000bp左右出现目标条带,用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所述目标条带,获得一条完整的序列,经dna测序,全长840bp,即获得seq.id.n01所示的酮还原酶基因的pcr产物。

实施例3

酮还原酶mt-kred01基因的表达

将实施例2中所述pcr产物和pet21a载体同时用ndei/xhoi双酶切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利用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目标片段;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所述目标片段与双酶切后的pet21a载体连接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et21a-mt-kred01。

将上述重组表达质粒pet21a-mt-kred01转化到e.colibl21(de3)(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感受态细胞,涂布在含有50μg/ml氨苄的lb平板上,37℃过夜培养后,从中挑选阳性菌落接种到50ml液体lb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液体lb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0g/l,酵母膏5g/l,nacl10g/l,ph7.2;培养4h后,吸取10ml种子液转入1l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培养到od600达0.6~1.0后,降温至28℃,并加入终浓度为0.15mmol/l的iptg进行诱导培养12h,5000rpm离心收集菌体(即获得重组表达菌株的湿菌体),用50mmol/lph7.0的磷酸钠缓冲液洗一次,每克菌体重悬于10ml上述磷酸盐缓冲液中,在冰浴中超声破碎,离心收集上清液,即为重组表达菌株的粗酶裂解液。取部分上清液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检验表达水平,sds-page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目标蛋白大小与预期一致。

实施例4

一种酮还原酶在不对称还原制备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在2l三口烧瓶中加入500ml5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磷酸盐缓冲液ph为7.0,搅拌;

(2)再加入实施例3中所述粗酶裂解液200ml,葡萄糖脱氢酶(gdh)2000u(购自sigama)和葡萄糖120g,再加入nadp辅酶0.05g以及前体羰基化合物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100g,再用磷酸盐缓冲液定容至1l,在30℃温度下反应,用2mol/l的氢氧化钠控制ph,反应16h后用tlc点板检测反应完全,所述nadp辅酶为nadp+辅酶;

(3)将反应体系升温至70℃加热1h,加入10g硅藻土过滤除蛋白,用等体积乙酸乙酯(ea)萃取水相和洗涤滤饼2次;

(4)萃取两次后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旋烝得油状物粗品,即得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

测定本实施例粗品的纯度98.0%,摩尔收率97%,e.e.值>99%。

产物e.e.值的hplc具体分析条件为:daicelic-3(250*4.6mm,3μm);流速1ml/min;流动相:正己烷:异丙醇=95:5;紫外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样品溶于甲醇,浓度5mg/ml;进样体积2ul。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序列表

<110>安徽联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20>酮还原酶及其在不对称合成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的应用

<141>2018-10-31

<160>4

<170>siposequencelisting1.0

<210>1

<211>840

<212>dna

<213>incognita

<400>1

atgtcacacccaacatcagttatcaatgaggaattaggacctttaccaaccaaggcccca60

caactttccaaaaacgttaatgatttgttctccttaaagggaaaagtagcttctgtcact120

ggatcttccggtggtattggttgggctgttgctgaagcatatgctcaagcaggagcagac180

gttgctgtttggtacaattctaagaatgcagacgctaaggctgaatacttaaccaagacc240

tacggagtgaaatccaaggcatacaagtgtaatatttcggacccagaagatgtggaaaag300

gtgatcggacaaattgagaaggatttcggcactattgacgtttttgtcgctaatgctggt360

gtgccatggaccgagggcagaagtattgaagcggatgggtacgatgcgtggaaaaagatt420

gtagatttggacttgagtggagtttactactgcgctaagactgtcggcaagattttcaag480

aagcacggaaagggttctcttgtgttaacagcatcaatgtctggccacattgtgaatgtt540

ccacaaatgcaagctccatacaacgctgctaaggcgggtgtattgcacttgggtaagtcc600

ttagctatcgaatgggctccattcgctagagttaacaccatttctccaggttacattgct660

acagagatttccgattttgttcctgccgaagtcaaggctaaatggtggcaattgatccca720

ttaggaagagaagcacttgctcaagagttggttggtgcttacttatattttgcatccgat780

gcttctacttacacgactggctcggacttattggttgatggtggttactccgccccatag840

<210>2

<211>279

<212>prt

<213>incognita

<400>2

metserhisprothrservalileasnglugluleuglyproleupro

151015

thrlysalaproglnleuserlysasnvalasnaspleupheserleu

202530

lysglylysvalalaservalthrglyserserglyglyileglytrp

354045

alavalalaglualatyralaglnalaglyalaaspvalalavaltrp

505560

tyrasnserlysasnalaaspalalysalaglutyrleuthrlysthr

65707580

tyrglyvallysserlysalatyrlyscysasnileseraspproglu

859095

aspvalglulysvalileglyglnileglulysasppheglythrile

100105110

aspvalphevalalaasnalaglyvalprotrpthrgluglyargser

115120125

ileglualaaspglytyraspalatrplyslysilevalaspleuasp

130135140

leuserglyvaltyrtyrcysalalysthrvalglylysilephelys

145150155160

lyshisglylysglyserleuvalleuthralasermetserglyhis

165170175

ilevalasnvalproglnmetglnalaprotyrasnalaalalysala

180185190

glyvalleuhisleuglylysserleualaileglutrpalaprophe

195200205

alaargvalasnthrileserproglytyrilealathrgluileser

210215220

aspphevalproalagluvallysalalystrptrpglnleuilepro

225230235240

leuglyargglualaleualaglngluleuvalglyalatyrleutyr

245250255

phealaseraspalaserthrtyrthrthrglyseraspleuleuval

260265270

aspglyglytyrseralapro

275

<210>3

<211>24

<212>dna

<213>ordoartificialis

<400>3

catatgtcacacccaacatcagtt24

<210>4

<211>25

<212>dna

<213>ordoartificialis

<400>4

ctcgagctatggggcggagtaacca2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