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晶型的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含其的组合物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57336发布日期:2019-02-22 22:3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晶型的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含其的组合物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含有一种抗肿瘤药物新晶型的药物组合物、新晶型的制备方法及该新晶型用于制造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据统计世界上每年罹患癌症的人有900万,死于癌症的患者为600万,几乎每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我国癌症年发病人数在120万左右,死于癌症的人数高达90万以上,待治疗的患者超过150万,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癌症现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杀手。临床上治疗肿瘤,一般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三大疗法。化疗方法虽较为快捷,但治愈率很低,同时,临床研究发现目前使用的抗癌药物存在很大的不足,寻找新型的抗癌药物已成为新药研究的热点。中国发明专利201210445465.9(2014年4月9日授权)中公开了一类如下结构的苯并氮杂卓类衍生物:式中:所述r1为:氢、卤素、卤素取代的c1-c4的烷基中的任一种;所述r2为:氧或羟基;所述r3为氢、c1-c4的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羟基中的任一种。当r1为三氟甲基,r2为羟基,r3为氯时,化学名为1-(2-(双(2-氯乙基)氨基)乙基磺酰基)-7-(三氟甲基)-2,3,4,5-四氢-1h-苯并[b]氮杂卓-5-醇,即化合物ⅰ,化学结构式:化合物ⅰ熔点179.1℃-180.5℃;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尤其是人肺腺癌细胞、人乳腺癌细胞、人胃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公开了一种新晶型的抗肿瘤化合物ⅰ。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公开了一种新晶型的抗肿瘤化合物ⅰ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公开了包含一种新晶型的抗肿瘤化合物ⅰ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肿瘤化合物ⅰ新晶型在制造治疗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现结合本发明的目的对本
发明内容进行具体描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晶型的抗肿瘤化合物ⅰ,该晶型x射线粉末衍射特征吸收峰(2θ)和d值见下表,误差为±0.2,见图1。图谱中峰强度大于10的特征峰:2θd值i/i014.8846(8)18.077(3)96.3429.8203(19)8.9995(18)100.00314.789(5)5.985(2)12.72419.4409(15)4.5622(3)70.31519.719(2)4.4986(5)28.27623.373(2)3.8028(4)25.64725.844(3)3.4446(4)13.70826.400(3)3.3733(4)10.54927.886(3)3.1969(3)10.28所有特征峰:本发明中2θ值的测定使用光源,精度为±0.2°,因此代表上述所取的值允许有一定合理的误差范围,其误差范围为±0.2°。新晶型化合物ⅰ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化合物ⅰ新晶型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65.6℃-166.2℃;纯度(hplc法)99.8%。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公开了新晶型的制备方法,其过程包括:将化合物ⅰ在正丁醇和吡啶混合溶液中加热溶解,通过保温静置得到新晶型的化合物ⅰ。具体的是将化合物ⅰ溶于5至6倍(质量/体积比)的9:1的正丁醇/吡啶(体积比)中,加热至回流,溶解后,然后冷却至35±3℃,保温静置5—6小时,析出结晶,过滤,室温真空度0.04-0.05mpa干燥1—2小时,得到上述化合物ⅰ新晶型。这种操作是得到上述新晶型所必需的。所用的化合物ⅰ,根据中国发明专利201210445465.9提供的方法合成,化学结构质谱(ms)确证,证明化学结构是正确的。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提供了包含化合物ⅰ新晶型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制备如下:使用标准和常规的技术,使本发明化合物与制剂学上可接受的固体载体结合,制成固体剂型,包括片剂、分散颗粒、胶囊、缓释片、缓释微丸等等。固体载体可以是至少一种物质,其可以充当稀释剂、香味剂、增溶剂、润滑剂、悬浮剂、粘合剂、崩解剂以及包裹剂。惰性固体载体包括磷酸镁、硬脂酸镁、滑粉糖、乳糖、果胶、丙二醇、聚山梨酯80、糊精、淀粉、明胶、纤维素类物质例如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低熔点石蜡、聚乙二醇、甘露醇、可可脂等。药物组合物以及单元剂型中含有的活性成份(本发明化合物)的量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诊断的情况特定的加以应用,所用的化合物的量或浓度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调节,活性化合物的量范围为组合物的1%~40%(重量)。本发明还提供了化合物ⅰ新晶型在制造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体外的抗肿瘤作用: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样品、主要试剂、实验仪器、细胞株;实验步骤:细胞培养、mtt法测定等与中国发明专利201210445465.9提供的方法一致。实验结果如下: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ic50(μg/ml)稳定性试验:结果:新晶型的化合物ⅰ在强光下从0—3个月,外观、x-粉末衍射均未发生变化,说明晶型稳定,无转晶发生,仍保持原来的晶型;另外有关物质、含量没有改变,说明新晶型化学稳定性良好,适合药物制剂的制造及长期储存。附图说明图1为化合物ⅰ新晶型的x-射线衍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仅为解释性的,决不意味着它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中所用的化合物ⅰ,即1-(2-(双(2-氯乙基)氨基)乙基磺酰基)-7-(三氟甲基)-2,3,4,5-四氢-1h-苯并[b]氮杂卓-5-醇,根据中国发明专利201210445465.9提供的方法合成,纯度99.4%(hplc归一化法)。实施例1在装有搅拌、温度计、冷凝器的1000ml反应瓶中,加入100克化合物ⅰ(纯度99.4%)、550ml的正丁醇/吡啶(9:1,体积比),加热至回流,溶解后,冷却至35±3℃,保温静置5.5小时,析出结晶,过滤,室温真空度0.04-0.05mpa干燥1.5小时,得到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65.6℃-166.2℃;纯度(hplc法)99.8%,即上述化合物ⅰ新晶型。该结晶性粉末的x-射线衍射图见附图。仪器型号和测定条件:日本理学d/max2500型衍射仪;cuka40kv100ma;2θ扫描范围:0-50°。实施例2用下述成分制备片剂:制备工艺:将新晶型的化合物ⅰ、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盐、硬脂酸镁预先干燥,过100目筛备用。先将处方量的辅料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盐、硬脂酸镁、滑石粉充分混匀。将新晶型的化合物ⅰ以递增稀释法加到混匀的上述辅料中,每次加时充分混匀2-3次,保证药与辅料充分混匀,过20目筛,在55℃通风烘箱中干燥2h,干颗粒过16目筛整粒,混合均匀,在压片机上压片。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