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酸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66851发布日期:2019-03-30 10:08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乙酸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酸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取代的乙酸苯酯系列化合物为重要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农药等领域,如乙酸苯酯可用于合成利胆药对羟基苯乙酮,乙酸对硝基苯酯是β-受体阻断剂盐酸塞利洛尔的重要原料,乙酰水杨酸可作为解热镇痛药等。

目前,合成乙酸苯酯系列化合物主要方法是以苯酚为原料,在吡啶等碱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heter℃ycliccommunications,2017,23(4),325-330330;org.lett.2014,16,236−239),亦可在lewis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tetrahedronletters,2014,55(4),910-912;heter℃yclicletters,6(2),2016,323-327)。上述方法制备乙酸苯酯,存在以下不足:

1)碱性试剂用量大,含氮废水处理困难,后处理麻烦,三废量大,不利于环保;

2)酸性催化剂价格昂贵,成本高,反应条件较苛刻,反应时间长。

3)批式(釜式)反应由于在线反应的物料量大,使用的乙酸酐、乙酰氯等活性试剂遇水、空气极易分解,容易冲料甚至爆炸,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酸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乙酸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如式(ⅰ)所示的取代苯酚和乙酸酐为反应原料,以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溶剂,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酯化反应,制得如式(ii)所示的乙酸苯酯类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式(ⅰ)和式(ii)中,取代基r为氢、c1~c6的烷基、硝基、氰基、卤素、羧基或c1~c12的烷氧羰基。

所述的一种乙酸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如式(ⅰ)所示的取代苯酚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并置于第一储罐中,乙酸酐置于第二储罐中;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内的物料分别经计量泵输送,进入混合器内进行混合,混合液连续地进入管式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管式反应器内流出的酯化反应后的料液经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乙酸苯酯类化合物。

所述的一种乙酸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酯化反应的温度为5~100℃,优选为20~40℃。

所述的一种乙酸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液在管式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为0.5~60分钟,优选为1~5分钟。

所述的一种乙酸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酯化反应的过程中,如式(ⅰ)所示的取代苯酚与氢氧化钠的投料摩尔比为1:1.0~2.0。

所述的一种乙酸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后处理的步骤为:酯化反应后的料液静置分层为油层和水层,分液除去水层,油层依次用去离子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去离子水洗涤,洗涤至中性,干燥,得到目标产物乙酸苯酯类化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效果体现在:

①管式反应中物料几乎没有返混,传质传热效率高,显著地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产品收率和纯度均较高。②连续管式反应可以精确控制反应参数,采用连续操作方式,更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③管式反应在线反应量小,且易实现联锁控制,提高了工艺的本质安全,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用无机碱氢氧化钠,革除了三乙胺等含氮碱试剂,从源头避免了含氮废水的产生。苯酚类溶于氢氧化钠后生成苯酚钠,实验证明其反应活性大大于水,酸酐与苯酚钠酯化反应速度大大于酸酐与水的水解反应,而传统工艺中苯酚与酸酐的酯化反应速度小于水与酸酐的水解反应,而且反应器里在线反应的物料量比传统釜式反应少几个数量级,因此传统釜式反应可能因操作失误体系进水导致酸酐优先水解,反应失控,但本发明完全可以使用水作为溶剂,安全风险也显著降低。其次,苯酚的酯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浓度、温度对该反应有较大的影响,传统釜式反应为全混式,釜内各向同性,各处浓度、温度、反应速度均一致,而管式反应为流动化学,管道径向截面可认为基本同性,但轴向各处的浓度、反应速度等因停留时间不同而不同。另外,釜式反应体积大,传质、传热效果差,管式反应体积小传质传热速度快,可明显减少酯化反应过程的一些副反应。因此,流动管式酯化反应和全混式釜式酯化反应有本质区别,由此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于易产生副产物、对热敏感的苯酚类酯化反应有较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a-第一储罐,b-第二储罐,p1-第一计量泵,p2-第二计量泵,t-混合器,r-管式反应器,c-接收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在第一储罐a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30l),苯酚(9.4kg,100mol),氢氧化钠(4.4kg,110mol)并搅拌溶解至清,再加入去离子水精确定容至50l,制成苯酚浓度为2.0mol/l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后密封待用。在第二储罐b中加入乙酸酐13.3kg(130mol,密度1.08g/ml,摩尔浓度10.60mol/l)密封待用。

第一储罐a和第二储罐b中的物料分别经第一计量泵p1和第二计量泵p2输送至混合器t进行混合后(控制苯酚:乙酸酐的投料摩尔流量比为1:1.3),混合液连续地进入管式反应器r进行酯化反应,管式反应器r内温度维持在20℃,混合液在管式反应器r内停留时间为2分钟。管式反应器r内流出的酯化反应后的料液进入接收罐c,静置分层为油层和水层,分液除去水层,油层依次用去离子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去离子水洗涤(洗涤至中性),油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除去干燥剂硫酸钠)得到无色油状乙酸苯酯13.1kg,收率96%,含量99.1%。

实施例2

在第一储罐a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30l),对甲基苯酚(10.8kg,100mol),氢氧化钠(4.4kg,110mol)并搅拌溶解至清,再加入去离子水精确定容至50l,制成对甲基苯酚浓度为2.0mol/l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后密封待用。在第二储罐b中加入乙酸酐13.3kg(130mol,密度1.08g/ml,摩尔浓度10.60mol/l)密封待用。

用计量泵分别将第一储罐a和第二储罐b中的物料输送至混合器进行混合后(控制对甲基苯酚:乙酸酐的摩尔流量比为1:1.3),混合液连续地进入管式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管式反应器内温度维持在20℃,混合液在管式反应器内停留时间为2分钟。管式反应器内流出的酯化反应后的料液进入接收罐,静置分层为油层和水层,分液除去水层,油层依次用去离子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去离子水洗涤(洗涤至中性),油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得到无色油状乙酸对甲基苯酯14.4kg,收率96%,含量99.0%。

实施例3

在第一储罐a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30l),对硝基苯酚(13.9kg,100mol),氢氧化钠(4.4kg,110mol)并搅拌溶解至清,再加入去离子水精确定容至50l,制成对硝基苯酚浓度为2.0mol/l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后密封待用。在第二储罐b中加入乙酸酐13.3kg(130mol,密度1.08g/ml,摩尔浓度10.60mol/l)密封待用。

用计量泵分别将第一储罐a和第二储罐b中的物料输送至混合器进行混合后(控制对硝基苯酚:乙酸酐的摩尔流量比为1:1.3),混合液连续地进入管式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管式反应器内温度维持在20℃,混合液在管式反应器内停留时间为2分钟。管式反应器内流出的酯化反应后的料液进入接收罐,将酯化反应后的料液过滤,收集过滤得到的固体,固体依次用去离子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去离子水洗涤(洗涤至中性),干燥,得到白色乙酸对硝基苯酯17.2kg,熔点78~79℃,收率95%,含量98.9%。

实施例4

在第一储罐a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30l),苯酚(9.4kg,100mol),氢氧化钠(4kg,100mol)并搅拌溶解至清,再加入去离子水精确定容至50l,制成苯酚浓度为2.0mol/l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后密封待用。在第二储罐b中加入乙酸酐10.2kg(100mol,密度1.08g/ml,摩尔浓度10.60mol/l)密封待用。

用计量泵分别将第一储罐a和第二储罐b中的物料输送至混合器进行混合后(控制苯酚:乙酸酐的摩尔流量比为1:1),混合液连续地进入管式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管式反应器内温度维持在20℃,混合液在管式反应器内停留时间为2分钟。管式反应器内流出的酯化反应后的料液进入接收罐,静置分层为油层和水层,分液除去水层,油层依次用去离子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去离子水洗涤(洗涤至中性),油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得到无色油状乙酸苯酯12.1kg,收率89%,含量98.8%。

实施例5

在第一储罐a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30l),苯酚(9.4kg,100mol),氢氧化钠(8kg,200mol)并搅拌溶解至清,再加入去离子水精确定容至50l,制成苯酚浓度为2.0mol/l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后密封待用。在第二储罐b中加入乙酸酐20.4kg(200mol,密度1.08g/ml,摩尔浓度10.60mol/l)密封待用。

用计量泵分别将第一储罐a和第二储罐b中的物料输送至混合器进行混合后(控制苯酚:乙酸酐的摩尔流量比为1:2),混合液连续地进入管式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管式反应器内温度维持在20℃,混合液在管式反应器内停留时间为2分钟。管式反应器内流出的酯化反应后的料液进入接收罐,静置分层为油层和水层,分液除去水层,油层依次用去离子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去离子水洗涤(洗涤至中性),油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得到无色油状乙酸苯酯10.9kg,收率80%,含量97.1%。

实施例6

在第一储罐a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30l),苯酚(9.4kg,100mol),氢氧化钠(4.4kg,110mol)并搅拌溶解至清,再加入去离子水精确定容至50l,制成苯酚浓度为2.0mol/l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后密封待用。在第二储罐b中加入乙酸酐13.3kg(130mol,密度1.08g/ml,摩尔浓度10.60mol/l)密封待用。

用计量泵分别将第一储罐a和第二储罐b中的物料输送至混合器进行混合后(控制苯酚:乙酸酐的摩尔流量比为1:1.3),混合液连续地进入管式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管式反应器内温度维持在20℃,混合液在管式反应器内停留时间为0.5分钟。管式反应器内流出的酯化反应后的料液进入接收罐,静置分层为油层和水层,分液除去水层,油层依次用去离子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去离子水洗涤(洗涤至中性),油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得到无色油状乙酸苯酯9.5kg,收率70%,含量94.8%。

实施例7

在第一储罐a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30l),苯酚(9.4kg,100mol),氢氧化钠(4.4kg,110mol)并搅拌溶解至清,再加入去离子水精确定容至50l,制成苯酚浓度为2.0mol/l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后密封待用。在第二储罐b中加入乙酸酐13.3kg(130mol,密度1.08g/ml,摩尔浓度10.60mol/l)密封待用。

用计量泵分别将第一储罐a和第二储罐b中的物料输送至混合器进行混合后(控制苯酚:乙酸酐的摩尔流量比为1:1.3),混合液连续地进入管式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管式反应器内温度维持在20℃,混合液在管式反应器内停留时间为60分钟。管式反应器内流出的酯化反应后的料液进入接收罐,静置分层为油层和水层,分液除去水层,油层依次用去离子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去离子水洗涤(洗涤至中性),油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得到无色油状乙酸苯酯12kg,收率88%,含量98.5%。

实施例8

在第一储罐a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30l),苯酚(9.4kg,100mol),氢氧化钠(4.4kg,110mol)并搅拌溶解至清,再加入去离子水精确定容至50l,制成苯酚浓度为2.0mol/l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后密封待用。在第二储罐b中加入乙酸酐13.3kg(130mol,密度1.08g/ml,摩尔浓度10.60mol/l)密封待用。

用计量泵分别将第一储罐a和第二储罐b中的物料输送至混合器进行混合后(控制苯酚:乙酸酐的摩尔流量比为1:1.3),混合液连续地进入管式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管式反应器内温度维持在-5℃,混合液在管式反应器内停留时间为2分钟。管式反应器内流出的酯化反应后的料液进入接收罐,静置分层为油层和水层,分液除去水层,油层依次用去离子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去离子水洗涤(洗涤至中性),油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得到无色油状乙酸苯酯11.6kg,收率85%,含量98.3%。

实施例9

在第一储罐a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30l),苯酚(9.4kg,100mol),氢氧化钠(4.4kg,110mol)并搅拌溶解至清,再加入去离子水精确定容至50l,制成苯酚浓度为2.0mol/l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后密封待用。在第二储罐b中加入乙酸酐13.3kg(130mol,密度1.08g/ml,摩尔浓度10.60mol/l)密封待用。

用计量泵分别将第一储罐a和第二储罐b中的物料输送至混合器进行混合后(控制苯酚:乙酸酐的摩尔流量比为1:1.3),混合液连续地进入管式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管式反应器内温度维持在100℃,混合液在管式反应器内停留时间为2分钟。管式反应器内流出的酯化反应后的料液进入接收罐,静置分层为油层和水层,分液除去水层,油层依次用去离子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去离子水洗涤(洗涤至中性),油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得到无色油状乙酸苯酯8.7kg,收率64%,含量95.3%。

本说明书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