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3600发布日期:2019-02-22 22:12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植重构胚融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融合装置。



背景技术:

哺乳动物的体细胞核移植,即体细胞克隆是近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突破,该技术在家畜的遗传改良、生物反应器的制备、疾病动物模型、器官异种移植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动物的细胞核移植操作中,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导入卵母细胞质中的过程称为融合,目前动物克隆中普遍采用的融合方法是电介导融合的方法。目前电介导融合常用的设备为铂金针型电极和BTX融合槽两种。

铂金针型电极需要在倒置显微镜下,用显微操作臂控制电极,使电场方向与体细胞-卵母细胞重构胚中两个细胞膜的接触面垂直,其每次仅能操作1枚重构胚,使用范围小、操作时间长、对技术熟练度要求高。

BTX融合槽是目前最常用的融合设备,其每次可操作多枚重构胚,需要手动进行排列方向的调整,其所需的融合液较多,需频繁更换融合液,而且液面的微小波动都会导致两电极中间的重构胚发生移动。一次操作多枚时,已调整好方向和位置的重构胚会由于调整其它重构胚方向的细小动作而发生方向的偏移,必须重新操作,重复性操作多和工作效率低。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融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融合装置,包括融合皿、两个电极槽和若干个微穴;

若干个所述微穴为设于融合皿底面的盲孔,盲孔内可容纳重构胚,并且微穴的直径略小于重构胚的直径;

若干个所述微穴为两行排列设置,各行的所述微穴依次间隔排列;

所述融合皿底面上并且位于微穴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融合皿的相对的两侧壁上各设有两第二凹槽,一第一凹槽的两端各与一第二凹槽连通,进而形成一电极槽,电极槽内有金属丝。

优选的,所述融合皿底面的金属丝的一半陷于电极槽内,一半露在电极槽外面。

优选的,两行的所述微穴相对错开排列。

优选的,所述金属丝呈倒Π型。

优选的,所述融合皿是为直径为35mm小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需要的融合液较少,缩小了胚胎的捡搜范围,减少重复性操作,可以一次操作多枚重构胚,提高了融合操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金属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微穴与微穴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融合皿;2、微穴;3、电极槽;4、金属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一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融合装置,包括融合皿1、两个电极槽3和若干个微穴2;

若干个所述微穴2为设于融合皿1底面的盲孔,盲孔内可容纳重构胚,并且微穴2的直径略小于重构胚的直径;

若干个所述微穴2为两行排列设置,各行的所述微穴2依次间隔排列,所述微穴2可以固定和排列重构胚,且已调整好方向和位置的重构胚不会由于调整其它重构胚方向的细小动作而发生方向的偏移,且一次可以操作20-30个重构胚;

所述融合皿1底面上并且位于微穴2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融合皿1的相对的两侧壁上各设有两第二凹槽,一第一凹槽的两端各与一第二凹槽连通,进而形成一电极槽3,电极槽3内有金属丝4,金属丝4不需要用胶固定,金属丝4直接通过电极槽3插入到皿底便可以固定住,金属丝4没有使用胶固定,排除了胶的负面影响。

优选的,所述融合皿1底面的金属丝4的一半陷于电极槽3内,一半露在电极槽3外面。

优选的,两行的所述微穴2相对错开排列。

优选的,所述金属丝4呈倒Π型。所述金属丝4的两端部向融合皿1外延伸,以便于金属丝4与融合仪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融合皿1是直径为35mm小皿。采用35mm小皿作为融合皿1,融合槽相对于现有的90mm的融合槽只有三分之一,融合液体积较小,不但降低了融合液的消耗,而且较小的融合液体积使得操作胚胎的移动区域缩小,进而缩小了胚胎的捡搜范围,有利于融合操作的高效完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