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溶剂油回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0198发布日期:2019-01-15 23:35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高效溶剂油回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小型食用油脂工程的特种油料浸出工艺制取油脂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浸出法制油是世界公认的一种先进的榨油方法,压榨法制油时,由于预处理工序不可能使油料细胞完全破坏,蛋白变性也不可能十分彻底;榨膛温度不可能很高,榨膛压力也不可能很大。因此,压榨法不可能将油脂榨净,榨饼的残油率还较高。如ZX·18型榨油机压榨多种油料得到的榨饼,其残油率均在5%-8%。相比之下,采用浸出法制油,无论是直接浸出,还是预榨浸出,都可将浸出后粕的残油率控制在1%以下。2.粕的质量好与压榨法制油相比较,在浸出法制油生产中,由于相关工序的操作温度都比较低,使得固体物料中蛋白质的变性程度就小一些,粕的质量相应就好一些。这对粕的饲用价值或从粕中提取植物蛋白都十分有利。与压榨法制油相比较,浸出法制油工艺所采用的生产线一般比较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且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其次,浸出车间操作人员少,劳动强度低。再者,浸出法制油工艺的能源消耗相应也要低些。因此,浸出法制油的生产成本较低。现阶段浸出法选用的溶剂主要是烃类化合物。国内现行浸出工艺采用的轻汽油,以己烷为主要成分。这类溶剂易燃易爆,且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例如,当轻汽油在空气中的蒸汽浓度达到1.20%-7.50%时,一遇火种就会爆炸;当其浓度达30-40mg/l时,与人直接接触稍时即会致死。有机溶剂的溶解能力很强,它不仅能够溶解油脂,也会将油料中的一些色素、类脂物溶解出来,混在油脂中,使油脂色泽变深,杂质增多。这样,浸出毛油的质量与压榨毛油相比要差些,精炼率也要低些,同时也会相应增加精炼工序的工作负担。

目前,国内各种规模的油脂加工企业食用油脂浸出工序;通过溶剂油溶解油料中的食用油脂,然后根据溶剂油与食用油脂及水的沸点不同,通过蒸发分离。由于现有浸出设备蒸发效率不完善,导致溶剂油分离不能彻底,造成溶剂消耗过大;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产品,针对国内各种规模的油脂加工企业食用油脂浸出工序;通过溶剂油溶解油料中的食用油脂,通过蒸发分离溶剂油获得食用油。由于现有浸出设备蒸发效率不完善,导致溶剂油分离不能彻底,造成溶剂消耗过大;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等问题;采用高效溶剂油回收器可解决上述问题。

高效溶剂油回收器,包括:直筒体、加热气道、换热片、加热铝条、封头、排气管、进油管、挡油板、出油管、蒸汽进管、冷凝水出管;在容器的圆周表面设置加热通道,通过蒸汽加热使容器内部产生恒定较高温度的环境;换热片呈相互交叉的形式设置在容器内部,换热片的设置角度:与水平面夹角为3-10°;在换热片上的下方设有传热速度较快的铝条,铝条将设置在容器圆周表面加热通道内蒸汽的热量,传递给换热片使其温度升高。将回收器垂直设置在浸出系统中,当含有溶剂油的食用毛油进入容器后自上而下;食用油经过换热片时,溶剂油受热转化成气体,经排气管输出;食用油经出油管输出。

根据高效溶剂油回收器,由上、下两个封头与直筒体经过焊接加工而成;所述的加热气道设置在直筒体的外表面,通过蒸汽加热使容器内部形成高温环境。

根据高效溶剂油回收器,所述的进油管设置在直筒体外圆周上,挡油板设置在容器的内腔;所述的挡油板与进油管设置位置在同一高度,使食用油的运行方向垂直向下。所述的出油管设置在直筒体下方的封头上,分离溶剂油后的食用油经出油管输出。

根据高效溶剂油回收器,所述的排气管设置在直筒体上方的封头的中心部位,当食用油中的溶剂油吸收热量转化成气体;经排气管输出后,通过系统中的冷凝设备进行回收利用。

根据高效溶剂油回收器,所述的换热片设置在容器的内部,换热片的下方设有加热铝条;铝条与直筒体相连,铝条快速地将容器圆周表面加热气道内蒸汽的热量,传递给换热片使其温度升高。由于铝条的传热效率高,改变了常规采用蒸汽管道加热的复杂工艺;同时降低了能量损耗,避免了因蒸汽泄漏而导致食用油品质降低。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食用油料浸出系统溶剂油的残油率进一步下降;同时提高了油品质量,简化了下一步炼油工艺的复杂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高效溶剂油回收器进一步说明,图1为高效溶剂油回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1、出油管 2、封头 3、冷凝水出管 4、直筒体

5、换热片 6、进油管 7、挡油板 8、排气管

9、蒸汽进管 10、加热铝条 11、加热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产品高效溶剂油回收器,所述的进油管6设置在直筒体4外圆周上,挡油板7设置在容器的内腔;所述的挡油板7与进油管6设置位置在同一高度,使食用油的运行方向垂直向下。所述的出油管1设置在直筒体4下方的封头2上,分离溶剂油后的食用油经出油管输出。所述的排气管8设置在直筒体4上方的封头2的中心部位;将食用油中的溶剂油吸收热量转化成气体;经排气管8输出。所述的换热片5设置在容器的内部,换热片5的下方设有加热铝条10;加热铝条10与直筒体4相连,加热铝条10快速地将容器圆周表面加热气道11内蒸汽的热量,传递给换热片5,使其温度升高。由于加热铝条10的传热效率高,改变了常规采用蒸汽管道加热的复杂工艺;同时降低了能量损耗,避免了因蒸汽泄漏而导致食用油品质降低。

当食用毛油从进油管6进入容器内,通过挡油板7的作用使食用毛油向下运行;由于从蒸汽进管9进入的高温蒸汽,使直筒体4的温度快速升高;热量通过加热铝条10传输给换热片5。食用毛油由于换热片5温度升高,吸收换热片5的热量使溶剂油由液体转化成气体,经排气管8排出与食用油分离。食用油中未蒸发的溶剂油,经下一级换热片5进行气液分离;通过交叉设置的换热片5,使食用油中的溶剂油充分分离;食用油经出油管1输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