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检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9488发布日期:2019-03-02 03:35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新型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检测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及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检测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各种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应用,导致耐药菌株迅速增多;对菌种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和药敏实验能够及时掌握各种菌种和菌株的耐药性,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治疗以及减少抗生素滥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快速鉴定药敏检测多采用微孔板与自动/半自动鉴定药敏仪结合的方式,即在微孔板的测试板孔中事先包被鉴定用生化底物或各类药敏用抗生素,然后向测试板孔中加入含有待测菌种的培养液,之后进行恒温孵育,并在线检测或过夜后检测得出结果及报告。

目前,市面上的自动/半自动鉴定药敏仪所采用的孔板法鉴定或通过药敏板卡鉴定,均需要手工加样,或仪器加样后手工放入孵育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920264598.X公开的一种细菌鉴定药敏测试板,虽然可用于各类微生物的检测,但其结构较为简单,不包含与自动鉴定药敏仪相匹配的方便抓取及定位的结构,因此无法实现仪器的自动抓取和传送,导致自动化程度低;另外,该细菌鉴定药敏测试板为敞口结构,在实际使用时需在微量反应孔的开口处手工粘贴一层透明膜,操作非常麻烦,并且孵育时蒸气极易在透明膜上凝结成水雾或水珠,影响光线穿透,对后期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很大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全自动药敏鉴定分析仪相适配的新型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检测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检测板,包括板体以及均布于所述板体上表面的若干反应孔,所述反应孔呈横纵间隔排列式分布;在所述板体底部固连有与全自动鉴定药敏检测仪的检测平台适配卡接的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与所述板体呈台阶型结构,在所述定位底座的上边沿与左侧边沿处设置有与所述反应孔相对应的坐标编号,在定位底座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与所述全自动鉴定药敏检测仪的机械抓手相适配的抓手卡槽,在所述板体上活动扣合有透明塑料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边沿处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环形卡边。

所述反应孔呈十排十二列、八排十二列或五排十二列排布。

在所述定位底座的底面上、下边沿处均匀间隔布设有若干定位栅,定位底座通过所述定位栅卡固于所述全自动鉴定药敏检测仪的检测平台上。

所述定位底座的右下角为直角结构,其余三角均为圆弧形倒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制造简便。通过与全自动鉴定药敏检测仪的检测平台适配卡接的定位底座,来实现板体的准确定位,开设于定位底座左、右两侧的抓手卡槽,能够方便全自动鉴定药敏检测仪的机械抓手自动抓取,实现从加样、抓板、运送至孵育仓、判读等过程的全自动化,使整个操作过程更加简单、可靠、快捷;另外,板体上活动扣合的密封盖能够避免手工粘贴透明膜,减少水汽生成,保证后期检测的准确性,密封盖上表面边沿处的环形卡边能够实现自动去盖,进一步降低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种反应孔的排布示意图。

图5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检测板,包括板体1以及均布于板体1上表面的若干反应孔2,反应孔2呈横纵间隔排列式分布,根据药敏检测时的具体使用情况,一般板体1上的反应孔2呈十排十二列、八排十二列或五排十二列排布(如图2-4所示)。

在板体1底部固连有与全自动鉴定药敏检测仪的检测平台适配卡接的定位底座3,定位底座3与板体1呈台阶型结构,在定位底座3的底面上、下边沿处均匀间隔布设有若干定位栅4,如图5所示,定位底座3通过定位栅4卡固于全自动鉴定药敏检测仪的检测平台上。另外,为方便板体1正向放置,对定位底座3进行了手性设计,即定位底座的的右下角为直角结构,其余三角均为圆弧形倒角结构。

在定位底座3的上边沿与左侧边沿处设置有与反应孔2相对应的坐标编号5,便于定位反应孔2的具体位置,在定位底座3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与全自动鉴定药敏检测仪的机械抓手相适配的抓手卡槽6。在板体1上活动扣合有透明塑料密封盖7,密封盖7的上表面边沿处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环形卡边8,环形卡边8能够使密封盖7在全自动鉴定药敏检测仪的支撑结构上吊挂和滑动,实现自动去盖。

使用时,全自动鉴定药敏检测仪的机械抓手移动到板体1堆栈的上方,松开抓手并下降至定位底座3两侧的抓手卡槽6处,抓手收紧刚好牢牢扣住抓手卡槽6;之后移动至加样区放下板体1,加样平台的形状与定位底座3底面上、下边沿处均匀的定位栅4相吻合,使板体1准确卡放于加样平台上,进行加样;加样完毕后,加样平台直接把板卡托举并运送至孵育检测区进行试验,在托举过程中刚好使吊挂在支撑结构上的密封盖7扣合在板体1上;板体1进入孵育检测区后,进行恒温孵育,并通过仪器软件在线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给出鉴定结果或者药敏结果,当然也可在孵育一定时间后通过人工观察颜色及浊度变化的方式判读结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