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工程应用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肽固相合成管。
背景技术:
将固相合成与其他技术分开来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固相载体,能用于多肽合成的固相载体必须满足如下要求:必须包含反应位点(或反应基团),以使肽链连在这些位点上,并在以后除去;必须对合成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条件稳定;载体必须允许在不断增长的肽链和试剂之间快速的、不受阻碍的接触;另外,载体必须允许提供足够的连接点,以使每单位体积的载体给出有用产量的肽,并且必须尽量减少被载体束缚的肽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现有的多肽固相合成中,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合适的区间。温度适当增高可以加快反应的进行,但温度增高后也会加速肽的分解,在现有的固相合成管中,均是实用物理外部调温,或者是通水对反应管进行温度保持,但是固相合成对温度的要求极高,如果整体反应管的温度不能保持一致,对内部的反应会有很大的影响。
现有授权公告日为2017.12.26、授权公告号为CN 206799485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肽固相合成管,该合成管中通过接通恒温水的方式对反应管进行温度保持,但是该合成管的温控腔占用空间体积比较大,在入水口通水经过内管底端,水位逐渐上升,直至从上端的出水口排出,水温经过消耗,自到达顶端时,温度已然改变,虽然在后期温控腔内水保持在充满状态,但是自下至上水温逐渐改变,并且水是自始至终保持充盈状态,并且保持流动状态,对容器造成一定的损坏的同时也造成了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肽固相合成反应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肽固相合成反应管,包括顶盖,还包括外管、内管和底腔,所述内管设置在外管的内侧,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有温控流水腔,所述底腔安装在外管的下端,所述顶盖安装在外管的上端,所述顶盖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若干个盖口,所述顶盖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安装有搅拌口,所述搅拌口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辊,所述外管的上端对称两侧壁均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温控流水腔连通,所述温控水腔的上端设置有过水孔板,所述过水孔板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疏水搅片,所述外管的下端对称两侧壁均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温控流水腔连通,所述内管的内侧下端设置有反应筛板,所述反应筛板的下方周侧固定有承环,所述反应筛板与内管的底端之间设置为集中腔,所述底腔的一端侧壁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底腔的另一端与通气孔相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液孔,所述通气孔与排液孔通过底腔主管连通,所述底腔主管的侧壁连通有若干个底腔副管,所述底腔主管的上方连通有第一上通管,所述底腔副管的上方连通有第二上通管,所述第一上通管与第二上通管均穿过外管与集中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搅拌辊与搅拌口之间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下端周侧与外管的上端内侧壁周侧以及内管上端外侧壁周侧均为磨砂设置。
优选的,所述外管与内管的四周壁连接处均为弧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搅拌辊的外侧壁套接有密封圈,且与搅拌口密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肽固相合成管,通过过水孔板与疏水搅片将水与温控流水腔的空气一同达到温度要求,将通气孔与排液孔分开设置,避免了交叉感染,经过上通管将氮气均匀快速的通入集中腔内,反应均匀快速,温度控制快捷均匀,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疏水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水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外管、3内管、4底腔、41底腔主管、42底腔副管、43第一上通管、44第二上通管、5温控流水腔、51过水孔板、52疏水搅片、6反应筛板、7搅拌辊、8盖口、9搅拌口、10承环、11进水管、12出水管、13通气孔、14排液孔、15集中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肽固相合成反应管,包括顶盖1,还包括外管2、内管3和底腔4,所述顶盖1的下端周侧与外管2的上端内侧壁周侧以及内管3上端外侧壁周侧均为磨砂设置,所述外管2与内管3的四周壁连接处均为弧形设置,所述内管3设置在外管2的内侧,所述外管2与内管3之间设置有温控流水腔5,所述底腔4安装在外管2的下端,所述顶盖1安装在外管2的上端,所述顶盖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若干个盖口8,所述顶盖1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安装有搅拌口9,所述搅拌口9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辊7,所述搅拌辊7与搅拌口9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搅拌辊7的外侧壁套接有密封圈,且与搅拌口9密合,所述外管2的上端对称两侧壁均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与温控流水腔5连通,所述温控水腔5的上端设置有过水孔板51,所述过水孔板51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疏水搅片52,所述外管2的下端对称两侧壁均连接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与温控流水腔5连通,所述内管3的内侧下端设置有反应筛板6,所述反应筛板6的下方周侧固定有承环10,承环10承托反应筛板6使反应筛板6与内管3的底端面分开,确保集中腔15不被缩压,所述反应筛板6与内管3的底端之间设置为集中腔15,所述底腔4的一端侧壁设置有通气孔13,所述底腔4的另一端与通气孔13相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液孔14,所述通气孔13与排液孔14通过底腔主管41连通,所述底腔主管41的侧壁连通有若干个底腔副管42,所述底腔主管41的上方连通有第一上通管43,所述底腔副管42的上方连通有第二上通管44,所述第一上通管43与第二上通管44均穿过外管2与集中腔15连通,第一上通管43与第二上通管44均匀分布在集中腔15的下方,使氮气充入更快捷迅速。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进水管将恒温水通入温控流水腔5内,在经过进水管1后,水首先经过过水孔板51,将水均匀的低落至过水孔板51的下方,低落的水经过疏水搅片52将水再次击打崩入整个温控流水腔5的整个腔体空间,致使水连同温控流水腔5内的空气一同达到温度要求,首先将通气孔13与装有氮气的氮气瓶连通,将排液孔14与废液桶连通,将树脂通过搅拌口9放入内管3底端的反应筛板6上,再将溶入活化剂或脱保护剂的溶剂导入内管3内,同时通入惰性气体鼓泡,转动搅拌辊7搅拌,从而进行合成反应,由于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需要交替通入活化剂和脱保护剂作为反应液进行反应,在更换反应液时,将通气孔13关闭,打开排液孔14将反应液排除,然后通过搅拌口9投入清洗液,对树脂进行清洗,然后经过排液孔14排出,然后关闭排液孔14,然后再通过搅拌口9通入反应液,打开通气孔13通入氮气,进行反应,当反应完毕后,关闭通气孔13,打开排液孔14,排除反应液,取出树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