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益生菌的固态发酵罐用湿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6761发布日期:2019-05-24 20:4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益生菌的固态发酵罐用湿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具体为一种制备益生菌的固态发酵罐用湿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乳制品、酒类发酵过程是一个无菌、无污染的过程,发酵罐采用了无菌系统,避免和防止了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大大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和产品的纯正。

常见的发酵罐无法控制其中的湿度,当发酵罐中的湿度过低时,益生菌在其中的存活率会降低,进而影响发酵罐中益生菌的产出,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制备益生菌的固态发酵罐用湿度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常见的发酵罐无法控制其中的湿度,当发酵罐中的湿度过低时,益生菌在其中的存活率会降低,进而影响发酵罐中益生菌产出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益生菌的固态发酵罐用湿度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益生菌的固态发酵罐用湿度控制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一侧设置有可视管,所述可视管的内壁设置有湿度计,所述罐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罐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管道相连通的第二出气口和与第二管道相连通的第二进气口,所述壳体顶端的中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底端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二进气口底端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所述第二箱体内顶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二箱体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空气滤芯,且第二箱体通过空气滤芯与外界环境相连通,所述壳体侧面的中部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底部的壳体外壁上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中部设置有挡网,所述连接环的内侧设置有细菌过滤网,所述细菌过滤网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二出气口相连通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风扇和加热网,所述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和加热网均通过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过滤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出气口底部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口的内侧切斜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块与雾化喷头相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柱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风扇可以使得罐体中的空气向第二箱体的方向流动,当罐体中的空气湿度低,空气干燥时,将罐体中的干燥空气用第一风扇产生的负压吸入第二箱体中,同时将湿度较高的空气导入罐体中,就可以实现控制罐体内部湿度的作用,空气滤芯可以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细菌或者异物顺着第二箱体进入罐体中,雾化喷头可以使得壳体中的空气湿度增加,再将湿度增加后的空气通过第二出气口、第一管道和第一进气口吹入罐体中,实现提高罐体内部湿度的作用,从而使得罐体中的空气湿度更加适宜益生菌生长,提高益生菌在罐体中的存活率。

2、挡网可以避免大型异物进入壳体中,细菌过滤网可以对空气中的细菌进行过滤,通过加热网,可以对经过加热网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进一步对空气进行杀菌,提高空气的洁净度,第二风扇可以使得杀菌后的空气能够沿着腔体进入罐体中,当空气与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雾接触时,会增大该部分空气中的湿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益生菌的固态发酵罐用湿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益生菌的固态发酵罐用湿度控制装置的可视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益生菌的固态发酵罐用湿度控制装置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益生菌的固态发酵罐用湿度控制装置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可视管;3、湿度计;4、第一进气口;5、第一出气口;6、第一管道;7、第二管道;8、第一阀门;9、第二阀门;10、壳体;11、第二出气口;12、第二进气口;13、进水口;14、第一箱体;15、第二箱体;16、雾化喷头;17、第一风扇;18、空气滤芯;19、控制开关;20、连接环;21、挡网;22、细菌过滤网;23、第二风扇;24、加热网;25、过滤膜;26、出水口;27、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益生菌的固态发酵罐用湿度控制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一侧设置有可视管2,可视管2的内壁设置有湿度计3,罐体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4和第一出气口5,第一进气口4和第一出气口5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道6和第二管道7,第一管道6和第二管道7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8和第二阀门9,罐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壳体10,壳体10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管道6相连通的第二出气口11和与第二管道7相连通的第二进气口12,壳体10顶端的中部设置有进水口13,进水口13底端的壳体10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箱体14,第二进气口12底端的壳体10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箱体15,第一箱体14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16,第二箱体15内顶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风扇17,第二箱体15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空气滤芯18,且第二箱体15通过空气滤芯18与外界环境相连通,通过第一风扇17可以使得罐体1中的空气向第二箱体15的方向流动,当罐体1中的空气湿度低,空气干燥时,通过将罐体1中的干燥空气用第一风扇17产生的负压吸入第二箱体15中,同时将湿度较高的空气导入罐体1中,就可以实现控制罐体1内部湿度的作用,通过空气滤芯18可以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细菌或者异物顺着第二箱体15进入罐体1中,通过雾化喷头16可以使得壳体10中的空气湿度增加,再将湿度增加后的空气通过第二出气口11、第一管道6和第一进气口4吹入罐体1中,实现提高罐体1内部湿度的作用,从而使得罐体1中的空气湿度更加适宜益生菌生长,提高益生菌在罐体1中的存活率,空气在该装置中流动的方向是从壳体10通过第二出气口11进入罐体1,再从罐体1经过第一出气口进入第二箱体15,空气流通顺畅,逐渐替换罐体1中干燥的空气,壳体10侧面的中部设置有控制开关19,控制开关19底部的壳体10外壁上设置有连接环20,连接环20的中部设置有挡网21,连接环20的内侧设置有细菌过滤网22,细菌过滤网22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二出气口11相连通的腔体,腔体的底部设有第二风扇23,腔体的中部设置有加热网24,第一风扇17、第二风扇23和加热网24均通过控制开关19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挡网21可以避免大型异物进入壳体10中,通过细菌过滤网22可以对空气中的细菌进行过滤,通过加热网24,可以对经过加热网24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进一步对空气进行杀菌,提高空气的洁净度,通过第二风扇23可以使得杀菌后的空气能够沿着腔体进入罐体1中,当空气与雾化喷头16喷出的水雾接触时,会增大该部分空气中的湿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其中,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过滤膜25,通过过滤膜25可以对加热后的空气进行过滤,进一步提高空气的洁净度。

其中,第二出气口11底部的壳体10内壁上设置有出水口26,通过出水口26可以将雾化喷头16喷出的水雾汇集,并通过出水口26排出壳体10。

其中,出水口26的内侧切斜设置有挡块,挡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通过挡块可以将雾化喷头16喷出的水雾挡在出水口26附近,方便工作人员将水排出壳体10。

其中,挡块与雾化喷头16相平行设置,通过挡块与雾化喷头16在同一垂直方向可以避免雾化喷头16喷出的水雾在腔体中其他位置汇聚,影响腔体中的过滤膜25。

其中,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7,支撑柱27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柱27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通过支撑板可以避免罐体1伤害到地面,通过加强筋可以提高支撑板与支撑柱27连接的牢固性。

使用时,通过观察可视管2中的湿度计3可以了解罐体1中的空气湿度,当罐体1中的空气湿度过低时,打开第一阀门8和第二阀门9,通过控制开关19启动第一风扇17,第二风扇23和加热网24,第一风扇17工作时会实现将外界空气依次通过加热网24、过滤膜25、第二出气口11和第一管道6进入罐体1,罐体1中的空气会在第一风扇17的作用下,沿着第二管道7进入第二箱体15中,进入第二箱体15中的空气会经过空气滤芯18排到外界环境中,在排出空气的过程中,空气滤芯18可以保护第二箱体15,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细菌或者异物进入罐体1中。

第一风扇17工作的过程中,挡网21可以将环境中较大的异物挡住,细菌过滤网22可以将空气中的细菌过滤掉,避免环境中的细菌影响罐体1中的发酵,当空气沿着壳体10中的腔体流动时,加热网24会对空气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空气的洁净度,避免空气中残存细菌或病毒对益生菌发酵造成影响,配合第一风扇17的向上吹风操作实现有效的将热风吹至过滤膜25,当空气经过雾化喷头16时,由于雾化喷头16在水的重力作用下会喷出,喷出的水雾会使得空气中的湿度增大,当含有较高湿度的空气进入罐体1中时,就可以对罐体1进行湿度调节,提高罐体1中益生菌的存活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