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肤品用霉菌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7027发布日期:2019-09-29 15:4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肤品用霉菌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肤品用霉菌培养箱。



背景技术:

霉菌培养箱是培养箱的一种,主要是培养生物与植物,在密闭的空间内设置相应的温度、湿度,使霉菌在4-6小时左右长出来,作为人工加快繁殖霉菌之用,在护肤品技术领域,霉菌培养箱主要用于考核护肤品的抗霉能力和发霉程度,用于测试和判断护肤品在湿热温度环境变化后的参数及性能。现有的霉菌培养箱的通风系统都是直接将实验室未过滤的空气通入霉菌培养箱内部,将霉菌培养箱内部的空气抽出后直接排放到室内,造成室内和霉菌培养箱内部的空气互相污染,从而造成霉菌培养箱内的护肤品被污染,测试获得的霉菌培养数据不准确,从而造成对化妆品的抗霉变性能的误判,不利于后期产品的研发和产品性能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护肤品用霉菌培养箱。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护肤品用霉菌培养箱,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齿条连接,齿条与扇形齿轮啮合,扇形齿轮设在机体内,扇形齿轮与滑动杆固定连接,滑动杆与滑动块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滑动块与转杆的一端铰接,转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机体内壁上,滑动块与驱动杆的一端铰接,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摆杆铰接,摆杆的几何中心铰接在机体内壁上,摆杆与排气装置连接,摆杆与进气装置连接,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的位置相对应且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分别位于摆杆的两侧。

所述的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A、气缸A、进气管B、活塞A、活塞杆A、连杆A及滤网A,所述的连杆A一端与摆杆的端部铰接,连杆A的另一端与活塞杆A的一端铰接,活塞杆A的另一端插入气缸A内与活塞A连接,活塞A与气缸A的内壁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气缸A上设有进气管A及进气管B,进气管B上设有滤网A。

所述的进气管A和进气管B上各设有一个单向阀,所述的进气管A与进气口A连接,进气口A位于机体外部,所述的进气管B与进气口B连接,进气口B位于机体内。

所述的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A、气缸B、排气管B、活塞B、活塞杆B、连杆B及滤网B,所述的连杆B一端与摆杆的端部铰接,连杆B的另一端与活塞杆B的一端铰接,活塞杆B的另一端插入气缸B内与活塞B连接,活塞B与气缸B的内壁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气缸B上设有排气管A及排气管B,排气管B上设有滤网B。

所述的排气管A和排气管B上各设有一个单向阀,所述的排气管A与排气口A连接,排气口A位于机体内部,所述的排气管B与排气口B连接,排气口B位于机体外部。

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电动机、丝杆、螺母块及滑槽,所述的电动机设在机体内,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丝杆连接,丝杆固定在机体内,丝杆与螺母块通过螺纹连接,螺母块与齿条连接,螺母块与滑槽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滑槽设在机体内。

所述的机体上设有箱门,机体内设有置物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在进气管B上设置滤网A,通过滤网A对进入机体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同时,在排气管B上设置滤网B,通过滤网B对排出机体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实现进入机体和排出机体的空气均为洁净空气,避免污染侵入或霉菌扩散现象的发生,提高霉菌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为进一步产品研发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准确可靠的霉菌试验数据。此外,该装置通过升降装置等组件同时驱动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间歇性周期性进气和排气,操作方便,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图,一种护肤品用霉菌培养箱,包括机体26,机体26内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齿条7连接,齿条7与扇形齿轮6啮合,扇形齿轮6设在机体26内,扇形齿轮6与滑动杆5固定连接,滑动杆5与滑动块4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滑动块4与转杆3的一端铰接,转杆3的另一端铰接在机体26内壁上,滑动块4与驱动杆2的一端铰接,驱动杆2的另一端与摆杆1铰接,摆杆1的几何中心铰接在机体26内壁上,摆杆1与排气装置连接,摆杆1与进气装置连接,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的位置相对应且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分别位于摆杆1的两侧。

所述的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A12、气缸A13、进气管B14、活塞A16、活塞杆A17、连杆A18及滤网A15,所述的连杆A18一端与摆杆1的端部铰接,连杆A18的另一端与活塞杆A17的一端铰接,活塞杆A17的另一端插入气缸A13内与活塞A16连接,活塞A16与气缸A13的内壁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气缸A13上设有进气管A12及进气管B14,进气管B14上设有滤网A15。

所述的进气管A12和进气管B14上各设有一个单向阀,所述的进气管A12与进气口A31连接,进气口A31位于机体26外部,所述的进气管B14与进气口B29连接,进气口B29位于机体26内。

所述的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A22、气缸B23、排气管B24、活塞B21、活塞杆B20、连杆B19及滤网B25,所述的连杆B19一端与摆杆1的端部铰接,连杆B19的另一端与活塞杆B20的一端铰接,活塞杆B20的另一端插入气缸B23内与活塞B21连接,活塞B21与气缸B23的内壁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气缸B23上设有排气管A22及排气管B24,排气管B24上设有滤网B25。

所述的排气管A22和排气管B24上各设有一个单向阀,所述的排气管A22与排气口A30连接,排气口A30位于机体26内部,所述的排气管B24与排气口B32连接,排气口B32位于机体26外部。

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电动机11、丝杆10、螺母块9及滑槽8,所述的电动机11设在机体26内,电动机11的输出轴与丝杆10连接,丝杆10固定在机体26内,丝杆10与螺母块9通过螺纹连接,螺母块9与齿条7连接,螺母块9与滑槽8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滑槽8设在机体26内。

所述的机体26上设有箱门27,机体26内设有置物板28。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待测试的护肤品加入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入置物板28上,启动机体26中的电动机11,电动机11的输出轴带动丝杆10转动,丝杆10带动螺母块9沿滑槽8和丝杆10滑动,螺母块9带动齿条7平移,齿条7带动扇形齿轮6往复摆动,扇形齿轮6带动滑动杆5往复摆动,滑动杆5带动其上的滑动块4沿滑动杆5移动,滑动块4移动时带动转杆3绕转杆3与机体26的铰接点转动,同时滑动块4带动驱动杆2摆动,驱动杆2带动摆杆1绕摆杆1与机体26的铰接点往复摆动,当摆杆1向靠近排气装置的方向摆动时,摆杆1带动连杆A18和连杆B19摆动,连杆A18带动活塞杆A17,活塞杆A17带动活塞A16向远离气缸A13的方向滑动,进气管A12上的单向阀打开,机体26外部的空气从进气口A31通过进气管A12进入气缸A13内,实现进气装置的吸气,于此同时,连杆B19带动活塞杆B20,活塞杆B20带动活塞B21向气缸B23内滑动,排气管B24上的单向阀打开,气缸B23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B24、滤网B25、排气口B32排出气缸B23,实现排气装置的排气。当摆杆1向远离排气装置的方向摆动时,摆杆1带动连杆A18和连杆B19摆动,连杆A18带动活塞杆A17,活塞杆A17带动活塞A16向气缸A13内滑动,进气管B14上的单向阀打开,气缸A13内的空气依次通过进气管B14、滤网A15及进气口B29进入机体26内,滤网A15对气缸A13内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并排入进气口B29内,实现进气装置的排气,于此同时,连杆B19带动活塞杆B20,活塞杆B20带动活塞B21向远离气缸B23的方向滑动,排气管A22上的单向阀打开,机体26B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A22、排气口A30进入气缸B23,实现排气装置从机体26内吸气。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可以通过升降装置带动齿条7移动,齿条7带动扇形齿轮6摆动,扇形齿轮6带动滑动杆5摆动,滑动杆5通过驱动杆2带动摆杆1周期性摆动,摆杆1带动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同时周期性进气和排气,进入机体26的空气和排出机体26的空气分别通过滤网A15和滤网B25进行过滤,避免机体26内部和机体26外部的空气交叉感染。

该装置在进气管B14上设置滤网A15,通过滤网A15对进入机体26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同时,在排气管B24上设置滤网B25,通过滤网B25对排出机体26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实现进入机体26和排出机体26的空气均为洁净空气,避免污染侵入或霉菌扩散现象的发生,提高霉菌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为进一步产品研发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准确可靠的霉菌试验数据。此外,该装置通过升降装置等组件同时驱动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间歇性周期性进气和排气,操作方便,节约了能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