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油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0448发布日期:2019-05-07 22:0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油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油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茶油,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

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油茶与茶叶为同属不同种,它们所结的种子榨出的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称为油茶籽油,后者称为茶叶籽油;

茶油在完成脱臭后,需要降温后再进行冬化脱脂,由于除臭工艺出来的茶油温度高,依次其降温过程需要时间较长,导致茶油精炼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油冷却装置,冷却时间短,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利于推广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茶油冷却装置,包括放置筒体,所述放置筒体的上部设置进料斗,所述放置筒体的下部设置第一冷却机构;

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筒体和散热风扇,所述冷却筒体的上部设置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设置有若干,所述散热槽沿所述冷却筒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冷却筒体的内部设置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内部设置若干散热孔;所述隔离板的上部设置所述散热风扇,且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散热槽对应设置;

所述冷却筒体的下部设置第二冷却机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包括散热层、冷却层、软管和收集桶,所述散热层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散热层的上部贯通连接所述冷却筒体;所述散热层设置有若干,且所述散热层沿所述冷却筒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散热层的上下侧边均设置所述冷却层,所述冷却层的上部设置进水管,所述冷却层的下部设置出水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散热层和所述收集桶;

所述放置筒体的下部设置放置支架,所述放置支架包括底板、竖管和支撑管,所述竖管的上部对应设置所述放置筒体,所述竖管的侧边设置所述支撑管,且所述支撑管对应设置于所述散热层底部,所述竖管的下部设置所述底板,所述底板的上部设置所述收集桶。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设置凸台,所述凸台的上部设置过滤网。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槽的上部设置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支板和防护盖,所述支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防护盖与所述冷却筒体。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筒体的内壁设置电子液位计和警报器,所述电子液位计和所述警报器串接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竖管的外壁设置水分配器,所述水分配器包括水分配器本体、进管和分水管,所述水分配器本体的一侧边设置所述进管,所述水分配器本体的相对侧边设置所述分水管,所述分水管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分水管与所述进水管一一连接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竖管的外壁设置闪烁警报器和开关,所述闪烁警报器和所述开关串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桶为透明塑料材质构件。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桶的外壁设置刻度线,所述刻度线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刻度线沿所述收集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下部设置安装板和移动轮,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移动轮。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油冷却装置,包括:放置筒体,所述放置筒体的上部设置进料斗,所述放置筒体的下部设置第一冷却机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筒体和散热风扇,所述冷却筒体的上部设置散热槽,所述散热槽沿所述冷却筒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冷却筒体的内部设置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内部设置若干散热孔;所述冷却筒体的下部设置第二冷却机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包括散热层、冷却层、软管和收集桶,所述散热层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散热层的上部贯通连接所述冷却筒体;所述散热层的上下侧边均设置所述冷却层,所述冷却层的上部设置进水管,所述冷却层的下部设置出水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散热层和所述收集桶;所述放置筒体的下部设置放置支架,所述放置支架包括底板、竖管和支撑管,所述底板的上部设置所述收集桶;基于以上机构,通过二次冷却,缩短冷却时间,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设置凸台,所述凸台的上部设置过滤网;基于以上机构,便于过滤茶油内的杂质,提高茶油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热槽的上部设置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支板和防护盖;基于以上机构,避免杂质进入所述冷却筒体,影响茶油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却筒体的内壁设置电子液位计和警报器,所述电子液位计和所述警报器串接设置;基于以上机构,避免所述冷却筒体的茶油溢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竖管的外壁设置水分配器,所述水分配器包括水分配器本体、进管和分水管;基于以上机构,结构简单且保障冷水的供应,提高冷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竖管的外壁设置闪烁警报器和开关,所述闪烁警报器和所述开关串接;基于以上机构,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冷却装置正在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收集桶为透明塑料材质构件;基于以上机构,及时的查看茶油的收集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收集桶的外壁设置刻度线,且所述刻度线沿所述收集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基于以上机构,便于准确掌握茶油的容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的下部设置安装板和移动轮,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移动轮;基于以上机构,便于移动至任意的位置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油冷却装置,通过风冷和水冷结合,提高冷却的效果,同时保障了最佳的茶油质量,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种茶油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茶油冷却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分配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放置筒体,11、进料斗,111、凸台,12、过滤网,2、第一冷却机构,21、冷却筒体,211、散热槽,212、电子液位计,213、警报器,22、散热风扇,23、隔离板,231、散热孔,3、第二冷却机构,31、散热层,32、冷却层,321、进水管,322、出水管,33、软管,34、收集桶,341、刻度线,4、放置支架,41、底板,42、竖管,43、支撑管,44、安装板,45、移动轮,5、防护机构,51、支板,52、防护盖,6、水分配器,61、水分配器本体,62、进管,63、分水管,7、闪烁警报器,71、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油冷却装置,包括放置筒体1,放置筒体1的上部设置进料斗11,进料斗11的底部设置凸台111,凸台111的上部设置过滤网12;通过进料斗11添加茶油,由于除臭工艺出来的茶油含有一定的杂质,通过使用过滤网12进行过滤,提高茶油的质量;

放置筒体1的下部设置第一冷却机构2;第一冷却机构2包括冷却筒体21和散热风扇22,冷却筒体21的上部设置散热槽211,散热槽211设置有若干,散热槽211沿冷却筒体2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高温的茶油沿进料斗11进入冷却筒体21内,茶油含有的热量沿散热槽211排出,进行一次冷却;

冷却筒体21的内部设置隔离板23,隔离板23的内部设置若干散热孔231;隔离板23的上部设置散热风扇22,且散热风扇22与散热槽211对应设置;茶油含有的热量进入散热孔231,通过散热槽211排出;为了增强效果,使用散热风扇22进行散热,冷却效果佳;

散热槽211的上部设置防护机构5,防护机构5包括支板51和防护盖52,支板51的两端分别连接防护盖52与冷却筒体21;避免杂质进入冷却筒体21,影响茶油的质量;

冷却筒体21的内壁设置电子液位计212和警报器213,电子液位计212和警报器213串接设置,避免冷却筒体21的茶油溢出;

一次冷却的茶油再进入第二冷却机构3,冷却筒体21的下部设置第二冷却机构3,第二冷却机构3包括散热层31、冷却层32、软管33和收集桶34,散热层31的内部中空设置,散热层31的上部贯通连接冷却筒体21;散热层31设置有若干,且散热层31沿冷却筒体2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散热层31为方形构件,加大散热的面积,有利于冷却;

散热层31的上下侧边均设置冷却层32,冷却层32的上部设置进水管321,冷却层32的下部设置出水管322,软管33的两端分别连接散热层31和收集桶34;通过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冷水沿散热层31进入,通过出水管322排出,带走大量的热量;

竖管42的外壁设置水分配器6,水分配器6包括水分配器本体61、进管62和分水管63,水分配器本体61的一侧边设置进管62,水分配器本体61的相对侧边设置分水管63,分水管63设置有若干,且分水管63与进水管321一一连接设置;

进行冷水的输入时,使用水分配器本体61进行分配,每一个进水管321与分水管63一一对应连接,保障了冷水的供应;

放置筒体1的下部设置放置支架4,放置支架4包括底板41、竖管42和支撑管43,竖管42的上部对应设置放置筒体1,竖管42的侧边设置支撑管43,且支撑管43对应设置于散热层31底部,竖管42的下部设置底板41;

底板41的下部设置安装板44和移动轮45,安装板44的两端分别连接底板41和移动轮45;便于移动至任意的位置进行操作,操作方便;

底板41的上部设置收集桶34;收集桶34为透明塑料材质构件;及时的查看茶油的收集情况;收集桶34的外壁设置刻度线341,刻度线341设置有若干,且刻度线341沿收集桶34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便于准确掌握茶油的容量;

竖管42的外壁设置闪烁警报器7和开关71,闪烁警报器7和开关71串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冷却装置正在工作;上述装置通过风冷和水冷结合,提高冷却的效果,同时保障了最佳的茶油质量,利于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