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8121发布日期:2019-04-29 11:5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种分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致病疫霉田间分离纯化方法一般是在大田环境中,经竹签挑取叶片上的菌丝,接种到含有纯化作用的培养基上,带回实验室后进一步分离纯化去除杂菌,最后获得致病疫霉菌株。但是,这种实现方式在竹签挑取的过程容易携带杂菌,操作费事费力。另外,现有的致病疫霉菌株纯化配方,纯化效果不理想,菌株分离成功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纯化效率高,不易携带杂菌,操作省时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包括操作棒和分纯培养棒,所述操作棒包括底座、顶盖和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所述顶盖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分纯培养棒固定在所述旋转装置上,其成分包括五氯硝基苯、利福平、制霉菌素、依枯草菌素A、二甲基亚砜和黑麦培养基。

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套筒和位于所述套筒下方的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为一体结构,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和位于所述旋钮上方的螺旋柱,所述螺旋柱位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内设有固定在所述螺旋柱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旋钮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旋钮的四周设有摩擦块,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摩擦块连接的凸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内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为直角三角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旋柱的中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座内设有与所述螺旋柱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旋柱的顶端为光滑的柱体。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顶盖的卡块。

优选的,所述分纯培养棒位于所述支撑座上,并固定在所述套筒内的螺旋柱上,所述分纯培养棒为棒状结构,所述分纯培养棒的上方为圆台结构。

优选的,所述分纯培养棒的成分和配比为:五氯硝基苯25mg、利福平10mg、制霉菌素50mg、依枯草菌素A5mg、二甲基亚砜1ml和黑麦培养基1000ml。

一种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的制作方法,步骤为:将分纯培养棒的各成分配置好后,倒入到套筒中,放入灭菌锅中,121℃灭菌30min即可使用。

一种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拔下顶盖后,旋出支撑座上的分纯培养棒;

(2)用分纯培养棒轻轻粘取样品上的菌丝后,将分纯培养棒旋进套筒,盖上顶盖;

(3)将整体分纯棒放入培养箱培养。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纯化效率高,不易携带杂菌,操作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分纯培养棒具有高纯化效率的培养基配方,操作棒的设置改变了传统的田间竹签挑取分离模式,以分纯培养棒粘取菌丝的方式获得较为纯净的菌丝。本实用新型的纯化培养基纯化效率高,粘取菌丝的方法不易携带杂菌,操作省时省力,纯化菌株获得率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实施例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中支撑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中分纯培养棒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和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生长速率影响的对比图;

图6是现有技术和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对致病疫霉孢子产量影响的对比图;

图7是现有技术和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对致病疫霉致病力影响的对比图。

附图标记

1、操作棒;11、底座;111、凸块;112、卡块;12、顶盖;13、旋转装置;131、套筒;132、旋转组件;133、旋钮;134、摩擦块;135、螺旋柱;136、支撑座;137、限位板;2、分纯培养棒;21、圆台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实施例的爆炸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中支撑座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中分纯培养棒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包括操作棒1和分纯培养棒2,操作棒1便于把持,分纯培养棒2为培养菌种的培养基,分纯培养棒2位于操作棒1内,便于野外菌种的采样、运输和分纯培养。操作棒1包括底座11、顶盖12和旋转装置13,旋转装置13位于底座11与顶盖12之间。旋转装置13的下方连接在底座11内,旋转装置13的上方设有固定在底座11上的顶盖12。顶盖12连接在底座11上,底座11上设有用于连接顶盖12的卡块112,卡块112的设置将顶盖12牢固连接在底座11上。

旋转装置13包括套筒131和位于套筒131下方的旋钮组件132,旋钮组件132为一体结构。旋钮组件132包括旋钮133和位于旋钮133上方的螺旋柱135,螺旋柱135位于套筒131内,旋钮133卡设在套筒131的限位圈内,旋钮133可以与套筒131做相对旋转运动。旋钮133的四周设有摩擦块134,底座11上设有与摩擦块134连接的凸块111,摩擦块134和凸块111连接,增大了底座11和旋钮133的连接强度,保证旋钮133紧密连接在底座11上。把持套筒131,转动底座11,旋钮133可以随着底座11进行旋转,螺旋柱135在套筒131内进行旋转。

套筒131内设有固定在螺旋柱135上的支撑座136,支撑座136位于旋钮133的上方。螺旋柱135的中下端设有外螺纹,支撑座136内设有与螺旋柱135匹配的内螺纹,支撑座136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旋柱135上。旋转旋钮133,螺旋柱135旋转,支撑座136旋出或旋入。螺旋柱135的顶端为光滑的柱体,光滑的柱体设置可以保证支撑座136连接在螺旋柱135内,不会旋出螺旋柱135。分纯培养棒2固定在旋转组件132的支撑座136上,并固定在套筒131内的螺旋柱135上,分纯培养棒2可以随支撑座136旋出或旋入。分纯培养棒2为棒状结构,分纯培养棒2的上方为圆台结构21,便于沾取样品上的菌种。

支撑座136的内侧设有限位板137,限位板137为直角三角结构,棒状的分纯培养棒2嵌入在支撑座136的限位板137内,限位板137可以保证分纯培养棒2牢固连接在支撑座136内,不会掉出。

分纯培养棒的成分和配比为:五氯硝基苯25mg、利福平10mg、制霉菌素50mg、依枯草菌素A 5mg、二甲基亚砜1ml和黑麦培养基1000ml。分纯培养棒的配比设置可以提高纯化菌种的效率。

一种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的制作方法,步骤为:将分纯培养棒的各成分配置好后,倒入到套筒131中,放入灭菌锅中,121℃灭菌30min即可使用。

一种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拔下顶盖12后,旋出支撑座136上的分纯培养棒;

(2)用分纯培养棒轻轻粘取样品上的菌丝后,将分纯培养棒旋进套筒131,盖上顶盖12;

(3)将整体分纯棒放入培养箱培养。

本实用新型分纯培养棒相关的检测分析如下:

1、毒理学试验

图5是现有技术和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生长速率影响的对比图,图6是现有技术和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对致病疫霉孢子产量影响的对比图,图7是现有技术和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对致病疫霉致病力影响的对比图,其中a为现有技术对致病疫霉菌的分析情况,b为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对致病疫霉菌的分析情况,如图5-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的生长速率、产孢量、致病力等生理活性与现有技术的情况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差别。

2、田间分离纯化效果分析

本实用新型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在田间的实际应用中,在分离时间效率上可提高70%,致病疫霉菌株田间分离成功率可达到91%,比现有技术提高56%。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便捷式霉菌高效分纯棒,纯化效率高,不易携带杂菌,操作省时省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