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族箱用生物培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6112发布日期:2019-05-03 18:52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族箱用生物培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缸过滤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专门用于培育硝化细菌的滤材。



背景技术:

鱼缸的过滤主要分为两步,物理过滤及生物过滤。物理过滤通过白棉初步过滤掉水中肉眼可见的污染物,而生物过滤则是通过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将水中的有毒物质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再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从而保障鱼类的生活。在这一生命活动中硝化细菌起着重要作用,而硝化细菌是一种好氧性细菌,它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目前市面上的生物滤材普遍存在孔隙度低,实用体积小的问题。同时,陶瓷类烧制滤材易掉粉尘,陶土性质容易引起饲养水质硬度、酸碱度的大幅度改变,须定期更换,成本较高。且在过滤槽中普遍堆积使用造成空间浪费,水流通过不均易产生死角,降低了滤材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所述生物滤材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滤材的结构即水族箱用生物培菌装置,能充分解决目前现有生物滤材空隙度低、实用体积小、易掉粉尘,引起水质改变,空间浪费等问题;同时能够增加流经过滤材的水中的含氧量,为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氧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族箱用生物培菌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上层的雨淋式生物培菌仓和用于安装在下层的强制分流培菌盒;具体如下:

所述雨淋式生物培菌仓包括第一导流帽、第二导流帽、培菌仓主体以及第一生化滤芯,所述第一导流帽、第二导流帽结构相同,分别与所述培菌仓主体上、下两端连接且内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生化滤芯设置在培菌仓主体内;其中:

所述第一导流帽、第二导流帽均包括内腔贯通且外围为盒体框架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的第一端设有均布若干个分流孔的网状结构、第二端用于分别与培菌仓主体的上部或下部连接;所述底座的外围框架上开有多个贯通的下水口;

所述培菌仓主体包括内腔贯通的筒状主体,所述筒状主体的外壁上间隔分布有多根竖向延伸的导流凸起,且相邻的导流凸起之间构成第一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流帽和第二导流帽上的下水口在空间上相对应;所述第一导流通道所在的筒状主体壁上开有至少一个与内腔连通的通孔;

所述第一生化滤芯安装在所述筒状主体内;

所述强制分流培菌盒包括第三导流帽、培菌盒主体以及第二生化滤芯,所述第三导流帽与第一导流帽、第二导流帽结构相同,其与所述培菌盒主体上端连接且内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生化滤芯设置在培菌仓主体内;其中:

所述培菌盒主体包括内腔贯通的筒状主体,所述筒状主体的外壁上间隔分布有多根竖向延伸的导流凸起,且相邻的导流凸起之间构成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上端与所述第三导流帽上的下水口在空间上相对应;所述第二导流通道所在的筒状主体壁上开有至少一个与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筒状主体内腔的下部横向间隔设置有多根分水齿;

所述第二生化滤芯安装在所述分水齿上部的筒状主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帽、第二导流帽以及第三导流帽上的网状结构均由多个十字型引流齿沿水平面横纵间隔排列构成,且每个十字型引流齿均位于网状结构的节点处,相邻十字型引流齿之间包围构成分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十字型引流齿的各个端部均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小凸起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帽和第二导流帽的底座分别通过插接配合安装在所述培菌仓主体筒状主体的上口和下口上;所述第三导流帽底座的下部通过插接配合座在所述培菌仓主体筒状主体的上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培菌仓主体上的第一导流通道和培菌盒主体上的第二导流通道在空间上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生化滤芯和第二生化滤芯均为生化棉。

进一步的,所述多根分水齿之间架设至少一根加固梁。

进一步的,所述全部或者部分多根分水齿的下部向下方延伸形成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下端高于培菌盒主体筒状本体的下端,且相邻引流板之间构成引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雨淋式生物培菌仓和强制分流培菌盒除填充在其内的生化滤芯外均为深色不透明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体有以下优点:

1、上层引流帽的设计结合半裸露在空气中的特点,极大增加了水中的溶氧量,为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2、强制分流使得通过滤芯的水流更均匀无死角,提高了硝化细菌的工作效率;

3、采用中性材料,满足硝化细菌需要中性或者弱碱性的最佳生存条件;

4、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不会造成饲养水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

5、形状规整,摆放使用时极大节约了空间,减少了空间浪费,且维护方便,易清洗,使用寿命长,正常使用可实现终生免换;

6、滤芯体积大,孔隙度高,为硝化细菌的依附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同时增加了滤芯通透性,能更好的为好氧的硝化细菌提供营养和氧气供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二、三导流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二、三导流帽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培菌仓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培菌盒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图8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雨淋式生物培菌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强制分流培菌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左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在鱼缸中实际使用的示意图;

图中:1、导流帽;1.1、底座,1.2、下水口,1.3、十字型引流齿;1.4、小凸起结构;2、培菌仓主体,2.1第一导流凸起,2.2、第一通孔,2.3、第一导流通道;3、培菌盒主体,3.1、第二导流凸起,3.2、第二通孔,3.3、引流板,3.4、加固梁,3.5分水齿,3.6、第二导流通道;3.7、引流通道,4、生化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15所示,一种水族箱用生物培菌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上层的雨淋式生物培菌仓和用于安装在下层的强制分流培菌盒;具体如下:

雨淋式生物培菌仓包括第一导流帽、第二导流帽、培菌仓主体2以及第一生化滤芯,第一导流帽、第二导流帽结构相同(即图中导流帽1所示的结构 ),分别与培菌仓主体2上、下两端连接且内腔相互连通;第一生化滤芯设置在培菌仓主体2内;其中:

第一导流帽、第二导流帽即导流帽1包括内腔贯通且外围为盒体框架结构的底座1.1,底座1.1的第一端设有均布若干个分流孔的网状结构、第二端用于与培菌仓主体2的上部或下部连接;底座1.1的外围框架上开有多个贯通的下水口1.2。

培菌仓主体2包括内腔贯通的筒状主体,筒状主体的外壁上间隔分布有多根竖向延伸的第一导流凸起2.1,且相邻的第一导流凸起2.1之间构成第一导流通道2.3,第一导流通道2.3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导流帽和第二导流帽上的下水口1.2在空间上相对应;第一导流通道2.3所在的筒状主体壁上开有一个与内腔连通的竖条形第一通孔2.2;第一生化滤芯安装在筒状主体内。

强制分流培菌盒包括第三导流帽、培菌盒主体3以及第二生化滤芯,第三导流帽与第一导流帽、第二导流帽结构相同(即图中导流帽1所示的结构 ),其与培菌盒主体3上端连接且内腔相互连通;第二生化滤芯设置在培菌盒主体3内;其中:

培菌盒主体3包括内腔贯通的筒状主体,筒状主体的外壁上间隔分布有多根竖向延伸的第二导流凸起3.1,且相邻的第二导流凸起3.1之间构成第二导流通道3.6,第二导流通道3.6上端与第三导流帽上的下水口1.2在空间上相对应,并且进一步的,培菌盒主体3上的第二导流通道3.6和培菌仓主体2上的第一导流通道2.3在空间上也是相对应的。第一导流通道2.3和第二导流通道3.6能够方便水流顺畅通过,同时防止生化滤芯堵塞造成的水流不畅。

第二导流通道3.6所在的筒状主体壁上间隔开有两个与内腔连通的竖条形第二通孔3.2;筒状主体内腔的下部横向间隔设置有多根分水齿3.5,多根分水齿之间架设两根加固梁3.4;多根分水齿3.5的下部向下方延伸形成引流板3.3,采用隔一个分水齿3.5设置一个引流板3.3,引流板3.3的下端高于培菌盒主体3筒状本体的下端,相邻引流板3.3之间构成引流通道3.7;第二生化滤芯安装在分水齿3.5上部的筒状主体内。

培菌仓主体2和培菌盒主体3均为深色不透明塑料材质;第一生化滤芯和第二生化滤芯即生化滤芯4均为生化棉。

使用时,将多个雨淋式生物培菌仓用可透水的板子并排架在鱼缸过滤槽的上层,将多个强制分流培菌盒并排摆放在鱼缸过滤槽的下层,且雨淋式生物培菌和分流培菌盒二者相对应。鱼缸中的水流经过物理过滤后,自上而下成下雨状落在上层雨淋式生物培菌仓上,水流经过第一导流帽的引流后进入培菌仓主体2中,通过放置在其中的生化滤芯后,再经由下层的第二分流帽分流,最终可达到水流均匀流过,无水流死角的目的,最后流出上层雨淋式生物培菌仓。培菌仓主体2的外壁设有第一导流通道2.3,保证了若生化滤芯过水不畅时水流依旧可以通过导流通道流过,同时流道2.3凹槽中开通孔2.2,防止在生物滤芯堵塞的情况下造成水流不畅的问题,同时增加了水流与空气的接触,增大水中的溶氧量,为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氧气。下层强制分流培菌盒的第三导流帽在这里主要起到分水的作用,保障水流均匀通过培菌盒中的第二生化滤芯。水流从上层雨淋式生物培菌仓中流出后通过第三导流帽分流后,进入培菌盒主体3中,盒体外壁设有第二导流通道3.6,每条第二导流通道3.6上的竖条形第二通孔3.2保证了水流的通透性,不会发生堵塞现象。水流在盒体中均匀通过第二生化滤芯到达底部,被分水齿3.5均匀分流后流出。水流通过分水齿3.5流出后沿着引流通道3.7向后流去,引流板3.3距离水族箱过滤槽底部有一定距离,保证了当流速较大时不会受到影响,但又能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在鱼缸过滤槽中实际实用示意图;图中雨淋式生物培菌仓中部的横线表示过滤槽中水位高度,箭头表示水流流向。上层雨淋式生物培菌仓半裸露在空气中,当水流沿第一导流帽均匀落下时,增大了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水中的含氧量,能够为后面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水流被分流后能够均匀通过第一生化滤芯,不会产生水流死角,极大增加了滤材的工作效率。水流经过上层雨淋式生物培菌仓分流增氧后,再通过相同结构的分流帽进入强制分流培菌盒中,通过生化滤芯到达底部。培菌盒主体外部设有流道,且四面通透,防止出现水流不畅的问题;其底部设有分水齿及引流道,能将水流均匀分流,引流道并未与底部组成完全闭合的空间,这样既起到引流作用,又同时保障了水流能够快速通过。

实施例2

参照图1-15所示,一种水族箱用生物培菌装置,其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包括以下优选设计:第一导流帽、第二导流帽以及第三导流帽上的网状结构均由多个十字型引流齿1.3沿水平面横纵间隔排列构成,且每个十字型引流齿1.3均位于网状结构的节点处,相邻十字型引流齿1.3之间包围构成分流孔,十字型引流齿1.4的各个端部(四个端部)均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小凸起结构。上述十字引流齿1.4的结构设计增大了表面积,提高了分流效果;从而增大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同实施例1,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