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细胞培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0312发布日期:2019-08-13 21:4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浮细胞培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培养悬浮细胞的培养器。



背景技术: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传统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对于细胞的培养,需要在密封的培养器皿中培养。

对于现有的密封培养器皿来说,对培养器皿中的养分进行输送可能会影响细胞的培养,可能会污染培养细胞,操作可能不太方便,无法具体地得知培养器皿内部的具体环境,或可能因密封不好影响培养器内的成分,对培养器内的环境无法较好地调节或保持,无法保证实验的精确进行,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在不影响细胞培养的条件下,有效地对培养器进行培养液的输送,并且根据培养器内的环境及时地对培养器内的气体进行调节,以保证实验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悬浮细胞培养皿,以在良好密封的环境下,实现悬浮细胞培养液的输送及环境气体的调节。进一步地,实现环境的状态检测与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悬浮细胞培养器,所述培养器包括本体、气体转接头和培养液转接头,所述本体为密封体,所述气体转接头和所述培养液转接头各自穿过所述本体并与所述本体的内部密封连通,用于输送所述培养器内的悬浮细胞液及调节环境气体含量。所述气体转接头的结构为:在所述培养器的壁上开有通孔三,所述通孔三内密封设置有支撑管一,该支撑管一通过所述通孔三穿入所述培养器,所述支撑管一的内部用于穿设通气管;或者,所述培养液转接头的结构为:在所述培养器的壁上开有通孔四,所述通孔四内密封设置有支撑管二,该支撑管二通过所述通孔四穿入所述培养器,所述支撑管二的内部用于穿设输液管。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器还包括温度检测显示装置,所述温度检测显示装置的感应端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所述温度检测显示装置的显示端设置在所述培养器的外部,所述感应端将检测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端;优选地,所述感应端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显示端连接,所述信号线密封穿过所述培养器。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显示装置还包括感应端搁置件,其设置在所述培养器的内部,用于放置所述感应端;优选地,所述感应端搁置件为网篮。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上方一侧端面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感应端搁置件的通孔一,所述感应端搁置件的上端通过密封胶与所述通孔一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显示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通孔一;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上设有用于穿设所述信号线的通孔二。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与所述支撑管一过盈配合连接;所述通气管上设有闭合阀,用于通气管的打开与闭合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转接头还设有密封圈一,用于密封所述通孔三。

进一步地,所述输液管与所述支撑管二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输液管上设有闭合阀,用于输液管的打开与闭合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液转接头还设有密封圈二,用于密封所述通孔四。

所述本体的端盖与本体端盖口之间设有密封垫圈,所述本体的端盖盖于本体端盖口后再由密封胶水密封。所述培养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其密封连通所述培养器并将检测端设置于所述培养器内。

本实用新型的培养悬浮细胞的培养器,首先通过培养液转接头连接培养液输液管,往培养器里面注入培养液,然后通过气体转接头连接通气管,进而调节培养器内部气体如氧气含量。在培养悬浮细胞的过程中,通过温度检测显示装置检测培养器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对其进行监控。在进行细胞培养的过程中,无需打开端盖添加培养液和输送空气,可完全在密封的条件下进行操作,从而确保整个培养的过程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本体;2.本体端盖;3.温度检测显示装置;4.气体转接头;5.培养液转接头;6.橡胶支撑块;31.显示器;32.感应端;33.网篮;34.通孔一;35.密封圈;41.通气管;42.闭合阀一;43.支撑管一;44.通孔三;45.密封圈一;46.通孔五;51.输液管;52.闭合阀二;53.支撑管二;54.通孔四;55.密封圈二;56.通孔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在良好密封的环境下,实现悬浮细胞培养液的输送环境气体的调节的悬浮细胞培养器。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悬浮细胞培养器,所述培养器主要包括本体、气体转接头和培养液转接头。所述本体为密封体,其可将传统的带有培养器盖的容器在盖附近进行密封。所述本体的端盖与本体端盖口之间可设有密封垫圈,所述本体的端盖盖于本体端盖口后再可由密封胶水密封。当然也可选择不带盖的器皿。

所述培养器还包括温度检测显示装置,温度检测显示装置密封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方,用于对培养细胞的温度与湿度参数进行检测并显示。温度检测显示装置优选设置在培养器的一侧上方。气体转接头和培养液转接头各自穿过所述本体并与所述本体的内部密封连通,用于输送所述培养器内的悬浮细胞液及调节环境气体含量。气体转接头和培养液转接头优选设置在培养器的侧壁上。

温度检测显示装置的结构可包括感应端和显示端。感应端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具体可设置在培养液的上方。温度检测显示装置的显示端设置在所述培养器的外部,感应端将检测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端。感应端与显示端的信号通讯可为无限传输,或为信号线传输。优选地,所述感应端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显示端连接,所述信号线密封穿过所述培养器。

进一步地,温度检测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感应端搁置件,其设置在所述培养器的内部,用于放置所述感应端。该感应端搁置件可为搁板类结构或网状结构。优选地,所述感应端搁置件为网篮。

进一步地,为了对搁置件进行固定,本体上方一侧端面上设有用于放置感应端搁置件的通孔一,感应端搁置件的上端可通过密封胶与所述通孔一密封连接。温度检测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密封通孔一。优选地,密封圈上设有用于穿设所述信号线的通孔二。

气体转接头的结构可设计为:在培养器的壁上开有通孔三,通孔三内密封设置有支撑管一,该支撑管一通过通孔三穿入所述培养器,支撑管一的内部用于穿设通气管。

具体地,通气管可与支撑管一过盈配合连接。为了便于气体的通断,通气管上设有闭合阀,用于通气管的打开与闭合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转接头还可设有密封圈一,用于密封通孔三。

培养液转接头的结构可设计为:在培养器的壁上开有通孔四,通孔四内密封设置有支撑管二,该支撑管二通过通孔四穿入所述培养器,支撑管二的内部用于穿设输液管。

具体地,输液管与支撑管二可过盈配合连接。为了便于培养液的通断,输液管上设有闭合阀,用于输液管的打开与闭合操作。

进一步地,培养液转接头还可设有密封圈二,用于密封通孔四。

为了实时了解培养皿内的压力状况,所述培养器还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其密封连通所述培养器并将检测端设置于所述培养器内。

对培养器操作时,首先通过培养液转接头连接培养液输液管,往培养器里面注入培养液,然后通过气体转接头连接通气管,进而调节培养器内部气体如氧气的含量。在培养悬浮细胞的过程中,可通过温度检测及压力检测显示装置检测培养器内部的温度及压力等参数,对其进行监控,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培养器内的环境进行调节。在进行细胞培养的过程中,无需打开端盖添加培养液和输送空气,可完全在密封的条件下进行操作,从而确保整个培养的过程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实施例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培养悬浮细胞的培养器皿,包括本体1,本体1底部设有橡胶支撑块6,本体1上方设有本体端盖2。所述本体1上方一侧设有温度检测显示装置3,所述温度检测显示装置3包括显示器31,所述显示器31通过信号线连接有感应端32,所述本体1上方一侧设有用于放置感应端32的网篮33,所述本体1侧面设有气体转接头4和培养液转接头5,所述气体转接头4连接通气管41,所述通气管41上设有闭合阀一42,所述本体1侧面设有用于穿设通气管41的支撑管一43。所述培养液转接头5连接输液管51,所述输液管51上设有闭合阀二52,所述本体1侧面且位于支撑管一43下方设有支撑管二53。本体端盖于本体端盖口之间设有密封垫圈,将本体端盖2盖于本体端盖口上后再用密封胶水进行密封,保证本体1整体的密封性。由于本体1本身是玻璃制品,用密封胶水进行密封可以达到密封的效果,与此同时,玻璃上的胶水即便干涸凝固后也是可以通过尖锐道具进行切割去除的,所以不妨碍实验后的拆卸,不会影响本体1本身的质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体1上方一侧端面上设有用于放置穿设网篮33的通孔一34。所述网篮33端口通过密封胶水粘合固定在本体1内侧。通孔一34上端通过密封胶水固定有密封圈35,所述密封圈35上设有用于穿设信号线的通孔二36。在将感应端32安装在网篮33后,信号线穿过通孔二36再连接在显示器31上,此刻在通孔二36处用密封胶水对其进行密封,进而保证了整个本体1的密封性。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体1侧面设有分别用于固定支撑管一43和支撑管二53的通孔三44和通孔四54,所述支撑管一43和支撑管二53的一端分别通过密封胶水固定在通孔三44和通孔四54上且另一端均朝向本体1内侧。通孔三44和通孔四54孔口分别通过密封胶水固定有密封圈一45和密封圈二55。所述密封圈一45上设有用于穿设通气管41的通孔五46,所述密封圈二55上设有用于穿设输液管51的通孔六56。通过闭合阀一42和闭合阀二52分别对通气管41和输液管51进行开与合,避免了本体1内外气流的流通。此时通气管41连接气泵对其本体1内的气流进行输出和输入,输液管连接培养液箱体,定时的往本体1内添加营养液。

结合图3和图4所示,通气管41和输液管51分别与支撑管一43和支撑管二53过盈配合连接,在通气管41和支撑管一43的连接口处用密封胶水处理,在输液管51和支撑管二53的连接口处用密封胶水处理,从而保证整个器皿的密封性。

使用时,首先通过培养液转接头5连接培养液输液管51,往本体1里面注入培养液,然后通过气体转接头4连接通气管41,进而调节本体内部的氧气含量,在培养悬浮细胞的过程中,通过温度检测显示装置检测本体内部的温度,对其进行监控。在进行细胞培养的过程中,无需打开本体端盖2添加培养液和输送空气,可完全在密封的条件下进行操作,从而确保整个培养的过程顺利进行。

由上述实施例看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可以方便地在完全密封的情况下对培养器进行操作。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就可使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