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陶瓷涂层的防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97564发布日期:2019-07-17 05:5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陶瓷涂层的防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防热材料能够应用到飞船或探测器的防热结构中,作为防热结构的防热层,属于飞船或探测器再入地球防热技术领域,在飞船或探测器再入(进入)防隔热材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背景技术:

飞船或探测器返回舱结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承力金属结构,一部分为防热结构。飞船或探测器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进入)大气层时,当高速空气绕过机体时,由于气体的粘滞作用,空气受到机体表面的强烈压缩和摩擦,除部分能量使气体分子激发转化成内能外,气流的动能大部分转化成热能,从而使空气的温度迅速升高。因而需要防热材料,以保证飞船或探测器的正常飞行。烧蚀型防热材料通过损耗自身质量来吸收大量的热量,这是目前应用最广发的热防护方法。烧蚀后退量是指烧蚀材料经过烧蚀厚度方向是的损失量。烧蚀后退量越大,飞船或探测器的飞行控制越困难。因而为了保证飞船或探测器的精确飞行,必须控制烧蚀后退量。

飞船或探测器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时,峰值热流密度大,加热时间长,焓值高,对防热材料防热性能提出了严酷要求。在此热环境下,传统防热材料耐温性不够、烧蚀后退量大,难以满足低烧蚀后退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带有陶瓷涂层的防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防热材料能够克服传统涂层耐温低、成本高、界面结合性能差等缺点,提供一种原位生成陶瓷涂层并包覆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si-n-o体系涂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陶瓷相称为si-n-o陶瓷涂层,该涂层能够为碳纤维提供有效的防护屏障,以阻止碳纤维的氧化,并且和碳纤维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不易剥落。si-n-o体系涂层反应温度低、成型时间短、原材料易得,适宜批量化生产。si-n-o体系涂层保留了陶瓷涂层的优异性能并且具有处理温度低、成本低、周期短的优点,可以满足超高速飞行器热防护材料对高温抗氧化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带有陶瓷涂层的防热材料,该防热材料为复合材料,包括增强体和基体;

所述的增强体为带有陶瓷涂层的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长纤维为碳纤维,三维网络结构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的厚度为1~5mm,密度为1.0~1.6g/cm3,下部分的厚度为19~65mm,密度为0.15~0.30g/cm3,上部分为迎接气流的部分;上部分为三维编织布、2.5d编织布或正交编织布,下部分为针刺毡,上部分和下部分连接方式可以通过长纤维针刺、缝合或胶接;

所述的基体为酚醛树脂或环氧树脂。

一种带有陶瓷涂层的防热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1)制备带有陶瓷涂层的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

(2)将基体通过有机溶剂进行稀释,配制树脂含量在5%~40%的溶液,通过机械搅拌,将树脂均匀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树脂溶液;

(3)将步骤(1)制备的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放入到步骤(2)制备的树脂溶液中,保证树脂溶液完全覆盖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利用负压将树脂浸渍到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中,保持真空浸渍状态20min后,停止真空,得到含有树脂溶液的长纤维网络结构;

(4)将步骤(3)得到的含有树脂溶液的长纤维网络结构从容器中取出,放入到加热装置中在50~200℃的温度下加热10~50h,进行树脂固化,固化完成后得到树脂强化的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

(5)将混合溶液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利用负压将混合溶液浸渍到步骤(4)得到的树脂强化的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中,抽真空至少20min,保证混合溶液充分浸入到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中,停止真空,将浸泡在混合溶液中的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放入加热装置中,加热100~200℃,时间为72h~96h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加热温度设置为150~180℃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为3~7d,最终得到防热材料。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异丙醇、乙二醇或叔丁醇;

所述的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氨水或碳酸钠;

所述的固化剂为:硅烷偶联剂或草酸;

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的混合溶液是指将步骤(2)中得到的酚醛树脂溶液、催化剂和固化剂进行机械混合均匀后得到的溶液;酚醛树脂溶液、催化剂、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05-0.15:0.10-0.30,酚醛树脂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60%;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氨水或碳酸钠;固化剂为硅烷偶联剂或草酸。

制备带有陶瓷涂层的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的方法为:将碳纤维三维结构浸泡在有机溶液中,经过凝胶反应,固化干燥,最终得到具有陶瓷涂层包覆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具体步骤为:

(1)配置陶瓷涂层溶液,溶剂为有机溶剂,溶质为硅烷类溶质,溶剂含量在50%~90wt%;所述的硅烷类溶质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二氯硅烷或四氯硅烷;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异丙醇、乙二醇或叔丁醇;

(2)将步骤(1)中的陶瓷涂层溶液中加入0.1%~10wt%的催化剂通过机械搅拌形成均匀混合溶液;

(3)将步骤(2)形成的混合溶液倒到装有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的容器中,保证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完全浸泡在混合溶液中;

(4)将步骤(3)中的容器置于加热设备进行合成反应,加热温度为50-200℃,保温时间为30-120h;

(5)合成反应后的复合材料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50~250℃,干燥时间为48-96h;

(6)去除碳纤维表面多余反应物,完成了原位生成陶瓷涂层并包覆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制备,即得到带有陶瓷涂层的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

一种带有陶瓷涂层的防热材料的应用,将得到的防热材料作为飞船或探测器中防热结构的防热层。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原位生成陶瓷涂层,与传统涂层相比,具有成型温度低、耐高温、隔热性能好等优势,解决了传统涂层成型温度高、成本高、耐温低、与基体结合力差等问题。

(2)本发明采用浸渍法将原位生成的陶瓷涂层包覆碳纤维上,该方法可使碳纤维完全浸泡在涂层原料中,涂层合成的同时也实现了涂层在碳纤维上的包覆,解决了涂层和基体结合力弱的难题。

(3)本发明采用的原位生成陶瓷涂层并涂覆碳纤维制备而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耐烧蚀、隔热好、抗氧化能力好的优点,比现有碳纤维复合材料耐烧蚀高隔热的能力更强,能够满足长时间高温下热环境的使用要求。

(4)本发明可以通过调节催化物浓度、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工艺参数,得到尺寸均一、粒径合适的陶瓷涂层;

(5)本发明所用设备简单,不存在高温高压设备,操控安全可靠;设备成本低,有效降低了该材料的成型成本,能够满足军、民各产业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需求。

(6)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传统防热材料密度过大,烧蚀维形能力不够等缺点,以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为增强体,树脂为基体,通过三维网络结构设计、组分设计、树脂基体微结构设计等途径,得到表面强化的防热材料,该防热材料具有满足第二宇宙速度再入烧蚀后退量小的要求。新型长纤维三维网络增强气凝胶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强的优点,在应对不同热流环境及要求时,可以通过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设计及组分设计、树脂基体调控等方法进行防热材料研制,满足相应热环境要求。该方法具有满足防热材料具有最低密度的同时,满足控制后退量最小的优点,可以满足第二宇宙速度再入飞船或探测器对防热材料轻质、维形烧蚀的要求。

(7)本发明采用的长纤维三维网络结构浸渍树脂得到的防热材料密度低、后退量小,性能优异;本方法可设计性强,可以满足多种任务需求;本方法操作安全简单,本方法设备简单易得,对生产场地要求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在碳纤维表面原位生成陶瓷涂层的方法,制备具有抗氧化能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烧蚀、隔热性能,与现有抗氧化涂层相比,其抗烧蚀能力很强,隔热性能更好,能够满足新型超高速飞行器的热防护需求。

本发明中的碳纤维结构可以为三维机织结构、三维针织结构、三维编织结构、三维针刺结构等,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设计纤维结构形式。将碳纤维三维结构浸泡在可原位生成陶瓷涂层的溶液中,通过控制催化剂浓度、加热温度,调节反应速度及程度,根据使用要求可以得到不同粒径及微观结构的陶瓷涂层微观结构。涂层合成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碳纤维的包覆,得到了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复合材料。

详细步骤如下:

(1)根据使用环境及条件设计纤维结构,纤维结构可以为三维编织结构、三维针刺结构、三维针织结构等,根据力学、热物理性能要求,可设计纤维结构孔隙率,纤维结构孔隙率可从30%~80%。

(2)选取乙醇、异丙醇、叔丁醇、丙醇、乙二醇等中的一种为溶剂,选取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二氯硅烷、四氯硅烷的一种为溶质,选取氢氧化钠、碳酸钠、氨水中的一种为催化剂。根据使用环境及条件,设计硅烷的浓度,硅烷含量较低时,涂层较薄,形成的复合材料密度较低但抗氧化能力较差;硅烷含量较高时,涂层较厚,形成的复合材料密度较高但抗氧化能力较强。硅烷的浓度一般在1~10wt%,形成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差,树脂浓度过高,树脂流动性差,难以均匀分布在纤维结构中,因而树脂浓度范围可为10~50wt%,树脂完全溶于溶剂中后加入0.1~10wt%的固化剂、催化剂浓度对溶胶凝胶反应的影响巨大,催化剂浓度过低,反应难以进行,催化剂浓度过高,反应过于迅速,难以形成孔径分布窄、孔径尺寸小的孔结构和孔形貌,因而将催化剂浓度范围定为0.01~5wt%,进行机械搅拌5~24h,直至所有试剂完全溶解,形成透明均一的溶液。

(3)将三维纤维结构放入浸渍装置,保证三维纤维结构完全浸泡在步骤(2)形成的溶液中,浸泡10~30分钟,使液体充分进入三维纤维结构内部。

(4)完成浸渍后,将浸渍装置放入加热设备,进行合成反应。加热温度对涂层凝胶质量影响很大,温度过高,合成速度过快,形成的涂层结构不完全,加热温度过低,涂层合成较慢、质量不高,加热温度范围在50~200℃下可以得到质量较好的涂层。加热时间为30h~80h。

(6)合成完成后,将含有涂层的三维纤维结构从浸渍装置内取出,放入真空干燥系统进行干燥。将真空干燥系统封闭好,放入加热装置,在一定真空状态下进行干燥。保持真空干燥系统内压力低于溶剂饱和蒸汽压,溶剂发生沸腾,有利于溶剂挥发。根据溶剂的选择,压力控制在5~8kpa。加热温度也需要控制,温度过高,溶剂挥发过快,会破坏涂层结构,温度过低,溶剂挥发过慢,溶剂难以挥发完全。根据选择的溶剂,可将加热温度设置在50~250℃。干燥保温时间为48-96h。

下面列两个实例更加详细的说明制备过程:

实施例1

(1)选取碳纤维三维针刺毡为增强体,纤维孔隙率为60%;

(2)选取异丙醇为溶剂,甲基二氯硅烷为固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异丙醇:甲基二氯硅烷:氢氧化钠(质量比)=80:15:5,将三种物质倒入烧杯充分进行机械搅拌,完成溶液配置。

(3)将步骤(2)配置好的溶液倒入浸渍装置中,放入碳纤维三维针刺毡,保证纤维针刺毡完全浸泡在溶液中,并浸泡20min。

(4)完成浸渍后,将浸渍装置放入加热设备,进行合成反应。加热温度为100℃,加热时间为40h。

(5)涂层合成反应结束后,将含有涂层的三维针刺毡从浸渍装置中取出,放入真空干燥系统进行干燥,将真空干燥系统密封,保持真空度为7kpa,加热温度为120℃,加热时间为90h。干燥完成后获得包覆有涂层的复合材料。

对得到的防热材料按照qj20277-2014《飞行器防热驻点模型烧蚀试验方法》进行烧蚀性能测试,热流密度为13mw/mm2,加热时间为24s,防热材料后退量为5mm、背温为110℃测试结果表明该防热材料后退量小、背温低,具有优异的防隔热性能,可以满足飞船或探测器第二宇宙速度再入防热需求。

实施例2

(1)选取碳纤维机织结构为增强体,纤维孔隙率为40%;

(2)选取乙醇为溶剂,四氯硅烷为固化剂,碳酸钠为催化剂,乙醇:四氯硅烷:碳酸钠(质量比)=75:18:7,将三种物质倒入烧杯充分进行机械搅拌,完成溶液配置。

(3)将步骤(2)配置好的溶液倒入浸渍装置中,放入碳纤维机织结构,保证碳纤维机织结构完全浸泡在溶液中,并浸泡20min。

(4)完成浸渍后,将浸渍装置放入加热设备,进行合成反应。加热温度为90℃,加热时间为50h。

(5)涂层合成反应结束后,将含有涂层的三维针刺毡从浸渍装置中取出,放入真空干燥系统进行干燥,将真空干燥系统密封,保持真空度为8kpa,加热温度为80℃,加热时间为90h。干燥完成后获得包覆有涂层的复合材料。

对得到的防热材料按照qj20277-2014《飞行器防热驻点模型烧蚀试验方法》进行烧蚀性能测试,热流密度为13mw/mm2,加热时间为24s,防热材料后退量为5mm、背温为110℃测试结果表明该防热材料后退量小、背温低,具有优异的防隔热性能,可以满足飞船或探测器第二宇宙速度再入防热需求。

经测试,该复合材料的密度为0.8g/cm3,热导率为0.2w/m·k,具有优异的耐烧蚀高隔热的防隔热性能,可用于超高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材料。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