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4406发布日期:2019-09-21 00:5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气凝胶,又称干凝胶。是湿凝胶脱去大部分溶剂,使凝胶中液体含量远远小于固体含量,或凝胶的空间网状结构中充满的介质是气体,且结构保存完整的固体块状材料。其普遍特征是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的网络多孔结构,拥有较低的密度、极高的孔隙率、超高的比表面积和物质传输性,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自2001年Tan等(Advanced Materials,2001,13,644-646)以纤维素衍生物为原料成功制备了纤维素气凝胶以来,天然高分子气凝胶迅速发展成为第三代气凝胶材料,超越了无机气凝胶和人工合成的有机聚合物气凝胶。在具备传统气凝胶特性的同时融入了自身的优异性能,比如低成本、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成为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的热点。

壳聚糖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的天然碱性多糖,表面富有羟基和氨基活性基团,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成膜性、通透性以及较好的生物相容、生物降解等特性,是一种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的环保材料。因此,常被用于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染料等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去除。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壳聚糖为代表的天然高分子气凝胶的缺陷逐渐凸显,例如机械性能不足、功能作用单一等,限制了其在高要求、多功能需求领域的应用。

微晶纤维素或纳米纤维素,是由天然纤维素经机械压力、化学作用力或酶水解至极限聚合度的可自由流动的短棒状结晶材料,不具有纤维性,表面仅含羟基基团;但流动性极强、比表面积大、杨氏模量高、机械强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领域。此外,纳米银作为无机抗菌剂中的一种,具有许多显著优势,比如极强的抗菌活性、广谱的杀菌性能和无耐药性等,由其作为组分制备的复合材料将具备良好的抗菌性能。

尽管目前有一些关于壳聚糖/纤维素/纳米材料复合物或相似的研究报道(CN108440794A,CN 106832437A),但制备方法大多采用溶胶共混、纳米粒子掺杂、或两者结合法,制备过程繁冗、纳米粒子负载牢度不足、分散不匀、或过程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等,材料形式也多以流延法成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气凝胶的便捷高效、高纯度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前期自制的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为载体,硝酸银作前驱体,双醛壳聚糖为还原剂,原位还原制得纳米银,得到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三元复合溶胶。而后将复合溶胶脱泡、注模、凝胶、冷冻干燥,制得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气凝胶。该气凝胶可将各组分功能集成,赋予气凝胶优异的机械强度,抗菌性、吸附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气凝胶,所述复合气凝胶按重量份数计的组成为: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2-5份,纳米银0.05-2份,壳聚糖3-8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壳聚糖按浴比1:100~1:10加入到浓度为2wt%的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壳聚糖溶液,通入氮气,将高碘酸钠溶液加入壳聚糖溶液中,其中按质量计,高碘酸钠为壳聚糖的13~66%,在30~60℃下避光氧化1~10h,加入醇溶液终止反应,真空干燥后得到双醛壳聚糖,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浓度为0.5~5wt%的双醛壳聚糖溶液;

步骤2、取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浓度为1.5~10wt%的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分散液;

步骤3、将0.001~0.1mol/L硝酸银溶液按体积比1:10~100:1加入步骤2配制的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分散液中,室温下搅拌均匀;然后将步骤1中的双醛壳聚糖溶液按体积比2:1~1:10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在50~90℃条件下反应0.5~6h,得到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三元复合溶胶;

步骤4、对上述三元复合溶胶超声脱泡、注入模具,将模具置于-50℃冷冻4~10h、干燥后获得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气凝胶。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85~95%。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醇溶液为乙醇、乙二醇或丙三醇溶液中的一种。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的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制备步骤为:

S1、将纤维素按浴比1:100~1:10置于浓度为0.5~5wt%的NaOH溶液中,煮沸30~150min;而后按浴比1:100~1:10置于10~30wt%的NaOH溶液中室温下搅拌30~180min;经过滤、水洗、烘干,得到碱化纤维素;

S2、将碱化纤维素按浴比1:20~1:50置于丙酮中,在50~60℃、氮气保护条件下冷凝回流10~45min;随后加入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按重量计,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为碱化纤维素的0.2~2倍,磁力搅拌10~45min后,再加入硝酸铈铵继续反应1~8h,硝酸铈铵为碱化纤维素质量的0.2~3%;产物过滤后经甲醇、水洗数次,烘干得到接枝共聚纤维素;

S3、将接枝共聚纤维素按浴比1:15~1:50加入到1mol/L的羟胺溶液中,在温度为65~75℃、磁力搅拌条件下反应1~6h,产物依次经甲醇、水洗,烘干,得到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

进一步,所述纤维素为棒状的微晶纤维素、纳米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纤维素来源于天然纤维素及其制品、再生纤维素及其制品、富含纤维素农副产品或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

本方法选用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壳聚糖、纳米银复合制备气凝胶,其依据在于:以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为载体原位负载纳米银材料,其表面丰富的功能基团为纳米银的牢固负载和均匀分散提供依据;双醛壳聚糖既作为还原剂又作为气凝胶组分,还原过程绿色环保,制备流程简单,所得气凝胶纯度高。此外,三者复合的优势在于: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作为气凝胶骨架结构,既为气凝胶机械强度提供保障,也为气凝胶的吸附性能提供活性基团;纳米银的负载将赋予气凝胶抗菌功能;双醛壳聚糖在实现纳米银原位还原的基础上,表面醛基、羟基、氨基等功能基团与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通过氢键、静电引力等结合。各组分材料协同增效,所得气凝胶具备突出的机械性能,优异的吸附性、抑菌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纳米银原位生成于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表面,负载牢固、分布均匀、尺寸均一。

(2)双醛壳聚糖既为还原剂,又作气凝胶组分,还原过程绿色环保,凝胶流程简单高效,气凝胶纯度高。

(3)所得气凝胶机械强度高、组织结构规整、孔隙大、组分活性高,可用于吸附过滤、催化降解、组织工程、医用敷料等众多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纯双醛壳聚糖气凝胶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偕胺肟-羟胺肟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气凝胶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在图2基础上进一步放大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实施例1:

取5g壳聚糖加入到浓度为2wt%的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浓度为1wt%的壳聚糖溶液;通入氮气,将20mL浓度为0.3mol/L的高碘酸钠溶液加入壳聚糖溶液中,在45℃下避光氧化5h,加入乙二醇溶液终止反应,冷冻干燥后得到双醛壳聚糖。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浓度为3.5wt%的双醛壳聚糖溶液。

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

S1将5g微晶纤维素置于200mL浓度为1.25wt%的NaOH溶液中,煮沸80min;而后按同样浴比置于120mL浓度为20wt%的NaOH溶液中,室温下搅拌45min;经过滤、水洗、烘干,得到碱化微晶纤维素;

S2取2g碱化微晶纤维素按浴比1:25置于丙酮中,氮气保护下55℃冷凝回流40min;随后加入2g的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反应15min,再加入0.008g硝酸铈铵继续反应4h;产物过滤后经甲醇、水洗数次,烘干得到接枝共聚微晶纤维素;

S3将接枝共聚微晶纤维素按浴比1:30加入到1mol/L的羟胺溶液中,在温度为70℃、磁力搅拌条件下反应4h,产物依次经甲醇、水洗,烘干,得到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

配制50mL浓度为2wt%的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均匀水分散液。将10mL浓度为0.08mol/L的硝酸银溶液加入上述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分散液中,室温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40mL双醛壳聚糖溶液在80℃条件下反应4h,得到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三元复合溶胶。

将上述三元复合溶胶超声脱泡、注入模具,将模具置于-50℃冷冻6h、干燥后获得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气凝胶。

实施例2:

取2g壳聚糖加入到浓度为2wt%的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浓度为2wt%的壳聚糖溶液;通入氮气,将30mL浓度为0.1mol/L的高碘酸钠溶液加入壳聚糖溶液中,在35℃下避光氧化4h,加入乙醇溶液终止反应,真空干燥后得到双醛壳聚糖。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浓度为2wt%的双醛壳聚糖溶液。

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偕胺肟-羟胺肟纳米纤维素:

S1将4g纳米纤维素置于120mL浓度为3wt%的NaOH溶液中,煮沸60min;而后按同样浴比置于200mL浓度为15wt%的NaOH溶液中,室温下搅拌60min;经过滤、水洗、烘干,得到碱化纳米纤维素;

S2取2.5g碱化纳米纤维素按浴比1:25置于丙酮中,氮气保护下50℃冷凝回流15min;随后加入1g的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反应10min,再加入0.01g硝酸铈铵继续反应2h;产物过滤后经甲醇、水洗数次,烘干得到接枝共聚纳米纤维素;

S3将接枝共聚纳米纤维素按浴比1:45加入到1mol/L的羟胺溶液中,在温度为75℃、磁力搅拌条件下反应6h,产物依次经甲醇、水洗,烘干,得到偕胺肟-羟胺肟纳米纤维素。

配制100mL浓度为6wt%的偕胺肟-羟胺肟纳米纤维素均匀水分散液。将50mL浓度为0.1mol/L的硝酸银溶液加入上述偕胺肟-羟胺肟纳米纤维素分散液中,室温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30mL双醛壳聚糖溶液在50℃条件下反应2h,得到偕胺肟-羟胺肟纳米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三元复合溶胶。

将上述三元复合溶胶超声脱泡、注入模具,将模具置于-50℃冷冻4h、干燥后获得偕胺肟-羟胺肟纳米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气凝胶。

实施例3:

取3g壳聚糖加入到浓度为2wt%的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浓度为3wt%的壳聚糖溶液;通入氮气,将10mL浓度为0.7mol/L的高碘酸钠溶液加入壳聚糖溶液中,在60℃下避光氧化8h,加入一定量的丙三醇溶液终止反应,冷冻干燥后得到双醛壳聚糖;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浓度为2.5wt%的双醛壳聚糖溶液。

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

S1将3g微晶纤维素置于100mL浓度为2wt%的NaOH溶液中,煮沸120min;而后按同样浴比置于150mL浓度为10wt%的NaOH溶液中,室温搅拌120min;经过滤、水洗、烘干,得到碱化微晶纤维素;

S2取2g碱化微晶纤维素置于75mL丙酮中,氮气保护下50℃冷凝回流45min;随后加入6g的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反应45min,再加入0.03g硝酸铈铵继续反应8h;产物过滤后经甲醇、水洗数次,烘干得到接枝共聚微晶纤维素;

S3将接枝共聚微晶纤维素按浴比1:50加入到1mol/L的羟胺溶液中,在温度为70℃、磁力搅拌条件下反应6h,产物依次经甲醇、水洗,烘干,得到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

配制75mL浓度为3wt%的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均匀水分散液。将75mL浓度为0.075mol/L的硝酸银溶液加入上述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分散液中,室温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75mL双醛壳聚糖溶液在85℃条件下反应6h,得到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三元复合溶胶。

将上述三元复合溶胶超声脱泡、注入模具,将模具置于-50℃冷冻8h、真空干燥后获得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气凝胶。

以实施例1制得的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气凝胶为例,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为表征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组分对气凝胶结构形貌的影响,按照同样的方法制备了纯双醛壳聚糖气凝胶作为对照。如图1所示,纯双醛壳聚糖气凝胶显现出三维网络互穿多孔结构状,孔隙尺寸为40~100μm,孔洞分散相对均匀。相比之下,图2所示的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气凝胶则表现为层状多孔结构,孔洞密度增大、尺寸减小,孔隙间可明显发现棒状结构的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进一步放大,棒状纤维素表面可观察到均匀的纳米银颗粒(图3),尺寸处于20~40nm。此外,由于偕胺肟-羟胺肟微晶纤维素表面丰富的活性基团以及原位还原制备过程,纳米银负载牢固、分散均匀、尺寸均一。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势。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