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度核黄素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8166发布日期:2019-09-29 20:06阅读:16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
技术领域
,尤其是从核黄素发酵液中提取高纯度核黄素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核黄素,又名维生素b2,是一种常见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和医药领域,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口角炎、舌炎、结膜炎及脂溢性皮炎等缺乏核黄素引起的病症。目前国际上生产核黄素的工艺方法主要有:植物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微生物发酵半合成法。同其他方法相比,微生物发酵法成本低、污染少,日益受到各生产商的青睐。目前核黄素主要生产商荷兰dsm公司、德国basf公司、湖北广济和上海海嘉诺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核黄素。各生产商从核黄素发酵液中提取核黄素方法众多,有絮凝沉降法、碱溶法、酸溶法等,但由于核黄素稳定性差、易降解,在水中溶解度低且不易分离,因此如何从发酵液中简便提取出高含量、低杂质的核黄素,符合医药级或者ep食品级标准,成为各生产商研究的焦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纯度核黄素的制备工艺,该工艺操作简单、收率高、降解杂质少。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纯度核黄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将核黄素发酵液加热至50-70℃,维持时间30-60分钟,冷却至20-40℃,制得预处理核黄素发酵液;s2,离心分离:将预处理核黄素发酵液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烘干,制得核黄素中间体;s3,溶解:将核黄素中间体用酸或者碱溶解,固液分离,制得核黄素中间体滤液;s4,结晶:将核黄素中间体滤液进行结晶,干燥,制得高纯度核黄素。进一步,步骤s2中,所述的离心分离进行三次,第一次离心分离是将预处理核黄素发酵液采用3000-4000g的离心力分离,得一次离心重相;第二次离心分离是将一次离心重相加水稀释,采用2500-3500g的离心力分离,得二次离心重相;第三次离心分离是将二次离心重相加水稀释,采用2000-2500g的离心力分离,得三次离心重相;将三次离心重相烘干,制得核黄素中间体;进一步,步骤s2中,一次离心重相加水稀释至核黄素的浓度为15-25g/l,二次离心重相加水稀释至核黄素的浓度为25-35g/l。进一步,步骤s3中,固液分离采用板框过滤,操作温度为20-60℃,压力为0.2-0.4mpa。进一步,步骤s3中,固液分离采用陶瓷膜微滤,陶瓷膜微滤使用50-500nm陶瓷膜芯,操作温度在20-60℃,压力0.1-0.3mpa进一步,步骤s3中,使用酸溶解时,酸浓度在15-25%,核黄素浓度为60-200g/l。进一步,步骤s3中,所述的酸为盐酸和硫酸。进一步,步骤s4中,使用酸溶解时,滤液加水结晶,水与核黄素中间体滤液的体积比为2-8∶1。进一步,步骤s3中,使用碱溶解时,ph控制在10.0-13.0,核黄素浓度为20-50g/l。进一步,所述的碱优选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进一步,步骤s4中,使用碱溶解时,加盐酸或者硫酸调节ph至6.5-7.0结晶。进一步,步骤s4中,使用碱溶解时,调节ph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调节ph到9.5-10.3,后维持20-60分钟,第二步调节ph到6.5-7.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有:(1)本发明的工艺过程中除酸、碱和水外,不使用其他外源性物质,提取成本低、工艺污水处理方便。(2)本发明采用酸溶稀释结晶或者碱溶分段结晶工艺,有效减少结晶过程中的杂质包裹,工艺放大可行性好。(3)本发明最终获得的核黄素干成品含量可达到98.5%以上,相关物质符合医药级标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取核黄素发酵液300l,加热升温至60℃,维持45分钟;在温度25℃、相对离心力3750g的条件下分离获取一次离心重相;将一次离心重相加水重悬后,核黄素的浓度为20g/l,在温度25℃、相对离心力3200g的条件下分离获取二次离心重相;将二次离心重相加水重悬后,核黄素的浓度为30g/l,在温度25℃、相对离心力2300g的条件下分离获取三次离心重相,三次离心重相干燥后获得核黄素中间体7176.6g,测得核黄素含量92.5%。实施例2:取实施例1的核黄素中间体1000g,溶解于10l的22%硫酸中,在25℃下使用板框过滤,操作压力在0.2-0.4mpa,收集板框滤液;将板框滤液加5倍水稀释结晶后分离获得核黄素湿品,干燥后得到核黄素成品843.6g,核黄素含量98.8%,hplc检测相关物质数据见表一。实施例3:取实施例1的核黄素中间体1000g,溶解于10l的25%盐酸中,在55℃下使用板框过滤,操作压力在0.2-0.4mpa,收集板框滤液;将板框滤液加7倍水稀释结晶后分离获得核黄素湿品,干燥后得到核黄素成品830.7g,核黄素含量99.8%,hplc检测相关物质数据见表一。实施例4:取实施例1的核黄素中间体1000g,溶解于7.5l的17%硫酸中,在35℃下使用板框过滤,操作压力在0.2-0.4mpa,收集板框滤液;将板框滤液加3倍水稀释结晶后分离获得核黄素湿品,干燥后得到核黄素成品852.0g,核黄素含量98.4%,hplc检测相关物质数据见表一。实施例5:取实施例1的核黄素中间体1000g,溶解于25l的ph值12.8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在55℃下使用200nm陶瓷膜微滤,操作压力0.1-0.3mpa,收集陶瓷膜滤液;用盐酸将陶瓷膜滤液调节ph至9.7后维持50分钟,再用盐酸调节ph至6.6获得核黄素结晶液,分离该结晶液获得湿品,干燥后得到核黄素成品855.6g,核黄素含量98.8%,hplc检测相关物质数据见表一。实施例6:取实施例1的核黄素中间体1000g,溶解于20l的ph值1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45℃下使用50nm陶瓷膜微滤,操作压力0.1-0.3mpa,收集陶瓷膜滤液。用盐酸将陶瓷膜滤液调节ph至10.1后维持45分钟,再用硫酸调节ph至6.9获得核黄素结晶液,分离该结晶液获得湿品,干燥后得到核黄素成品853.0g,核黄素含量99.3%,hplc检测相关物质数据见表一。实施例7:取实施例1的核黄素中间体1000g,溶解于35l的ph值11.5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在25℃下使用50nm陶瓷膜微滤,操作压力0.1-0.3mpa,收集陶瓷膜滤液。用盐酸将陶瓷膜滤液调节ph至9.6后维持30分钟,再用硫酸调节ph至6.7获得核黄素结晶液,分离该结晶液获得湿品,干燥后得到核黄素成品850.5g,核黄素含量99.0%,hplc检测相关物质数据见表一。表一:实例中各样品相关物质检测数据组别杂质a%杂质b%杂质c%杂质d%其他单一%总杂%实施例20.0050.09500.0890.0550.265实施例30.0080.09000.0900.0850.307实施例40.0050.10200.1100.0760.334实施例50.0120.00500.0940.0430.176实施例60.0110.00700.1150.0590.205实施例70.0160.00700.1050.0330.169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