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反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9132发布日期:2019-09-29 20:24阅读:1366来源:国知局
螺旋式反应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pcr扩增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式反应管。



背景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即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高效率等特点,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cr反应管是pcr普遍使用的一种反应容器,通过pcr热循环仪对pcr反应管内的反应液反复升降温来实现dna的体外扩增。pcr反应管包括管体和管盖,如cn106906130a公开了高透光平底pcr反应管、cn201981185u公开了一种高速pcr反应管。但是现有pcr反应管存在以下问题:由于dna扩增反应所用试剂至少为5种,在dna扩增前需要将样本及多种试剂依次人工精准添加到pcr反应管内,耗时长且操作繁琐,且管体内的试剂暴露时间长,增加了管体内样本被污染的概率。因而,如何设计一种能够简化pcr试剂步骤的pcr反应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扩增单试剂添加步骤、效率高且污染概率小的螺旋式反应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螺旋式反应管,包括管体和上盖,所述管体和上盖通过连接套连为一体,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呈环形结构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上设置有隔膜,所述隔膜将连接套隔成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所述上盖与上连接段螺纹连接,上连接段内侧壁上开设有与上盖外螺纹段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上盖与上连接段围成的密封腔内封装有固体试剂;所述上盖内间隔设置有向下竖直延伸的切膜刀和压膜条,所述切膜刀、压膜条均向下延伸出上盖且均位于所述隔膜边缘部的正上方,延伸出上盖的切膜刀底部为斜齿,所述斜齿的尖底低于所述压膜条;位于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限位台之间的上连接段内侧壁设置有楔形结构的螺纹台,上盖外侧壁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台相配合的密封挡环,所述密封挡环旋拧至螺纹台处使斜齿的尖底与隔膜间隙设置;所述管体与所述下连接段螺纹连接,下连接段内开设有与所述管体外螺纹段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管体与下连接段的密封腔内封装有液体试剂。

所述管体包括宽口段和细管段,所述宽口段和细管段通过圆台段连为一体。

所述斜齿的尖底与压膜条底部的高度差小于所述螺纹台与限位台的间距,螺纹台与限位台的间距小于所述上盖外螺纹的螺距。

本发明优点在于克服了传统pcr反应管因需要多次添加试剂而存在污染概率高、耗时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本发明将利用隔膜将上盖和管体完全隔开,上盖和管体内分别封装有固体试剂、液体试剂,使用时只需利用切膜刀的斜齿将隔膜刺破即可实现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的混合,无需人工多次添加扩增试剂,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试剂添加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缩短试剂裸露时间,降低了污染几率。

(2)、本发明的出货状态是上盖的密封挡环旋拧至螺纹台,不仅能够保证密封性能,还具有提醒作用,提醒操作人员上盖和管体均处于密封状态。

(3)、本发明的切膜刀底部为斜齿,斜齿尖底与压膜条的高度差小于螺纹台与限位台的间距,螺纹台与限位台的间距小于上盖外螺纹的螺距,使得上盖旋转至限位台时的旋转角度小于360°,不仅能够保证上盖内的固体试剂顺利进入管体,还能保证隔膜仍与限位台连接,避免隔膜掉落至下方的管体内而影响扩增效果。

(4)本发明的管体由宽口段、圆台段和细管段构成,顶部的宽口段能够保证固体试剂顺利掉落至圆台段或细管段,细管段增加样本与试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样本与试剂的反应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螺旋式反应管,包括管体和上盖1,所述管体和上盖1通过连接套连为一体,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呈环形结构的限位台2.1,所述限位台2.1上设置有由铝箔纸制成的隔膜2.2,所述隔膜2.2将连接套隔成上连接段2.3和下连接段2.4,上盖1与上连接段2.3螺纹连接,位于螺纹台2.6上方的上连接段2.3内侧壁上开设有与上盖1外螺纹段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2.5,上盖1与上连接段2.3围成的密封腔内封装有固体试剂8;上盖1内间隔设置有向下竖直延伸的切膜刀3和压膜条4,所述切膜刀3、压膜条4均向下延伸出上盖1且均位于所述隔膜2.2边缘部的正上方,延伸出上盖1的切膜刀3底部为斜齿5,斜齿5的尖底位于压膜条4内侧,斜齿5的尖底低于所述压膜条4,斜齿5的尖底与压膜条4底部的高度差小于所述第一内螺纹2.5的螺距;位于所述第一内螺纹2.5与所述限位台2.1之间的上连接段2.3内侧壁设置有楔形结构的螺纹台2.6,上盖1外侧壁的底部设置有与螺纹台2.6相配合的密封挡环6,密封挡环6旋拧至螺纹台2.6处使斜齿5的尖底与隔膜2.2间隙设置,避免非使用时斜齿5将隔膜2.2刺破而造成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混合;管体与所述下连接段2.4螺纹连接,下连接段2.4内开设有与所述管体外螺纹段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2.7,管体与下连接段2.4的密封腔内封装有液体试剂,液体试剂为多种液体试剂的混合液。

实际加工时,斜齿5的尖底与隔膜2.2存在间隙,斜齿5的尖底与压膜条4底部的高度差小于螺纹台2.6与限位台2.1的间距,螺纹台2.6与限位台2.1的间距小于上盖1外螺纹的螺距,使得使用时上盖1的旋转角度小于360°即可旋转到位(即上盖1旋拧至螺纹台处时的旋转角度小于360°),进而将切膜刀3的斜齿5自接触隔膜2.2至切膜结束后的旋转角度控制在240°~355°,确保上盖1旋拧到位后隔膜2.2与限位台2.1部分连接,确保固体试剂顺利进入管体内,避免隔膜2.2掉落至下方的管体内而影响扩增效果。

如图1所示,所述管体包括宽口段7.1和细管段7.2,所述宽口段7.1和细管段7.2通过圆台段7.3连为一体,宽口段7.1确保固体试剂顺利进入管体,宽口段7.1的顶面为压紧面,压紧面与限位台2.1下表面密封连接,保证管体的密封性能;细管段7.2增加样本与试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样本与试剂的反应速率。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过程描述如下:

当需要对样本进行扩增反应时,操作人员取出本螺旋式反应管,利用外部动力或手动旋拧管体将其从连接套上旋拧下来,然后向管体内添加样本(如果管体内封装的液体试剂为浓缩试剂,还需要向管体内添加稀释液),将样本与液体试剂充分混合后将管体再次旋拧在连接套上,然后利用外部动力或手动旋拧上盖1,上盖1自螺纹台2.6开始向下旋入,切膜刀3旋转过程中斜齿5的尖底作圆周运动的同时割破隔膜2.2,当上盖旋转300°~350°时压膜条4下降至隔膜2.2处时开始压膜,当密封挡环6旋拧至与限位台2.1上表面密封配合时停止切膜,切膜完成后压膜条4对应处的隔膜2.2仍与限位台2.1连接,避免隔膜脱落,同时使上盖1内的固体试剂顺利从限位台2.1掉落至下方的管体内,与管体内的混合液体进行反应,整个操作过程只需手动添加样本和稀释剂,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大大缩短了管体的裸露时间,进而降低了样本被污染的几率,保证扩增反应结果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