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1-脱氢血栓烷B2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47690发布日期:2020-01-21 18:48阅读:1956来源:国知局
一种11-脱氢血栓烷B2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体外诊断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11-脱氢血栓烷b2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人体尿液样本中11-脱氢-血栓烷b2的定量检测。



背景技术:

血栓烷a2(thromboxanea2,txa2)是人体血液中已知最强的血小板凝集剂,血液中txa2含量与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其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的风险。阿司匹林(aspirin)类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环氧合酶-1(cox-1)和血小板环氧合酶-2(cox-2)的活性,进而降低患者血液中txa2的含量,减少血小板异常凝集。所以,阿司匹林成为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药物;同时,长期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

然而,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约25%的患者长期服用常规计量的阿司匹林,但不能有效减少体内txa2的生成量,此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resistance)”。所以,临床医生需要一种可靠的方式来分析个体对阿司匹林的特异反应,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情况,据此调节个体的治疗方案。不幸的是,txa2在血液中半衰期仅为30秒,临床上对血液中的txa2含量分析非常困难。

11-脱氢-血栓烷b2(11-dehydro-thromboxaneb2,11-dhtxb2)是txa2在尿液中的代谢产物,尿液中11-dhtxb2含量能精准反映患者体内txa2的生物合成水平。所以,可以通过测定尿液中的11-dhtxb2含量评估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帮助医生确定抗血小板凝集治疗效果;进一步可对患者发生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进行预测,以达到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的目的。

11-dhtxb2为小分子化合物,在尿液中浓度极低,临床上测定主要依靠于免疫竞争法,检测的核心定量环节是标记抗原与待检抗原被抗体“捕捉”的竞争反应。检测所使用的标记抗原一般为11-dhtxb2与酶通过偶联反应制得的偶联物。然而,使用这样的标记抗原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偶联反应和抗原纯化过程中,标记酶的活性可能下降;(2)偶联反应位点具有不确定性,所制得标记抗原的化学结构不一致,批次差异大,检测试剂(盒)的批间差难以调控;(3)标记抗原上会不可避免地链接多个11-dhtxb2分子,在检测过程中必然消耗大于1当量的11-dhtxb2抗体,检测系统的分析灵敏度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4)基于酶的抗原相对分子质量较高,其空间位阻和扩散行为相对于小分子11-dhtxb2差异明显,抗体对二者的亲和力会产生差距,限制了检测系统的线性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11-脱氢-血栓烷b2标记抗原及其制备方法,用于11-脱氢-血栓烷b2的定量检测,其特征是抗原分子中同时含有六聚组氨酸和生物素结构。本发明所提供的11-脱氢-血栓烷b2标记抗原具有化学结构明确、易于分离纯化、与抗体亲和能力较强等特点,适合大规模生产并可提高检测系统的性能。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内容包括:

[1]一种用于11-脱氢-血栓烷b2定量检测的标记抗原,其特征是抗原分子中同时包含11-脱氢-血栓烷b2、六聚组氨酸、生物素三部分,其结构式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11-脱氢-血栓烷b2定量检测的标记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制备过程中使用ni亲和层析柱纯化,包括以下步骤:

(1)在溶剂中加入11-脱氢-血栓烷b2和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其混合均匀后,加入六聚组氨酸,应0.5~2小时后,用ni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11-脱氢-血栓烷b2与六聚组氨酸偶联物,其中,11-脱氢-血栓烷b2和六聚组氨酸的投料比为1:1.05~1:1.4;

(2)在溶剂中加入11-脱氢-血栓烷b2与六聚组氨酸偶联物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其混合均匀后,加入氨基化生物素,反应0.5~2小时后,用ni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11-脱氢-血栓烷b2标记抗原,其中11-脱氢-血栓烷b2与六聚组氨酸偶联物和氨基化生物素的投料比为1:1.2~1:2.0;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附图说明

图1.标记抗原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图2.标记抗原的化学结构式

图3.实施例3中相关性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案例中所使用的试剂如表一所示

表一:实施例中试剂来源

实施例1:11-脱氢-血栓烷b2抗原的制备

在3mldmf中加入1mg11-脱氢-血栓烷b2和0.85mg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震荡均匀,再加入2mg六聚组氨酸,震荡2h,纯化水稀释50倍,用ni亲和层析柱纯化,浓缩,得到11-脱氢-血栓烷b2与六聚组氨酸偶联物,产率85%;

将1mg六聚组氨酸与11-脱氢-血栓烷b2偶联物溶解于5mldmf,加入0.18mg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震荡,加入0.48mg氨基化生物素,震荡2h,纯化水稀释20倍,用ni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11-脱氢-血栓烷b2标记抗原,产率71%;

综合产率60%。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图1所示;产物11-脱氢-血栓烷b2抗原的化学结构如图2所示。

实施例2:11-脱氢-血栓烷b2抗原用于临床检测

按下表配方制备试剂,并组合为11-脱氢-血栓烷b2检测试剂盒

按以下步骤,使用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11-脱氢-血栓烷b2标记抗原测定11-脱氢-血栓烷b2:

[1]将50ul待检样本(标准品)加入羊抗鼠包被的96孔微量滴定板中;

[2]再依次加入50ul11-脱氢-血栓烷b2标记抗原和50ul鼠源11-脱氢-血栓烷b2单克隆抗体,37℃孵育30min,清洗微孔;

[3]加入50ul链霉亲和素与碱性磷酸酶偶联物,37℃孵育30min,清洗微孔;

[4]加入150ulp-硝基苯磷酸溶液,37℃避光孵育10min;

[5]加入50ul乙二胺四乙酸溶液终止反应;

[6]在405nm出读数,绘制标准曲线。

使用hplc法和上述方法,同时测定50例人体尿液样本中的11-脱氢-血栓烷b2含量,以检测本发明所提供的标记抗原的可靠性。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标记抗原测定与hplc法测定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说明检测结果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