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羟基-(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1-哌嗪基乙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39620发布日期:2020-01-18 05:0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合物合成领域,特别是涉及2-(羟基-(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1-哌嗪基乙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2-(羟基-(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1-哌嗪基乙酮衍生物是2-((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1-(哌嗪-1-基)乙酮衍生物。



背景技术:

kras(kirstenratsarcomaviraloncogene,是一种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是ras家族中的一员,目前已知的ras家族共有三个基因:kras,nras和hras。在人类肿瘤中,kras突变是最为常见的,约占85%,nras和hras分别占12%和3%。kras突变是肺癌中一种最常见形式的突变,在其他几种癌症类型中也是非常常见的。g12c(甘氨酸-12至半胱氨酸)是k-ras基因的经常性突变。该突变已经发现于约13%的癌症事件、约43%的肺癌事件和几乎100%的myh相关性息肉病(家族结肠癌综合症)。亚瑞克西斯制药公司的专利wo2014152588中公开了一种具有选择性的krasg12c共价结合抑制剂1-(3-(4-(2-((4-氯-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乙酰基)哌嗪-1-基)氮杂环丁烷-1-基)丙-2-烯-1-酮(下文中可简称作ars-853),其结构如下式11所示。

ars-853以及具有类似结构的其他的2-((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1-(哌嗪-1-基)乙酮衍生物能够与结合了gdp的krasg12c突变蛋白产生共价作用,抑制突变型kras所驱动的信号通路。

在现有技术中,ars-853的合成如上式所示,化合物1经过脱水、成环、脱保护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4;化合物4经过还原胺化、水解两步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7,两步反应虽为本领域的常规反应,但是收率非常低,仅33%;化合物7通过偶联反应与化合物8对接后脱保护制备得到化合物9。wo2014152588中指出由化合物9制备化合物ars-853参考实施例17的类似化合物的合成,但此类似物脱保护、与丙烯酰氯对接两步反应收率仅10%,-60℃三溴化硼作用下脱甲基反应收率仅5%,wo2014152588中其他类似结构上丙烯酰基和脱甲基的收率都是非常低,原子经济性非常差,自化合物1至ars-853的总收率仅0.5‰。

发明人在重复上述方法制备化合物12会检测到大量的芳环相连氨基取代副产物和分子量多54的二取代副产物;将化合物12在-60℃或-78℃、三溴化硼脱催化下脱保护时,反应体系非常杂,且有大量的开环副产物,很难分离得到化合物ars-853。因此,对于能够高选择性、高收率地合成1-(3-(4-(2-((4-氯-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乙酰基)哌嗪-1-基)氮杂环丁烷-1-基)丙-2-烯-1-酮及其类似物的方法仍然存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作krasg12c共价抑制剂的2-((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1-(哌嗪-1-基)乙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2-((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1-(哌嗪-1-基)乙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化合物a脱水、脱甲基制备得到化合物b;

b.化合物b在有机碱的作用下,上保护制备得到化合物c;

c.化合物c通过环丙烷化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d;

d.化合物d在脱保护制备得到化合物e;

e.化合物e与化合物f还原胺化制备得到化合物g;

f.化合物g水解制备化合物h;

g.化合物h与化合物i通过偶联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j;

h.化合物j脱保护制备得到化合物k;

i.化合物k与化合物l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m;

其中,上述各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在以上各式中,r1选自氟、氯、直链或支链的c1~6烷基,直链或支链的c3~6环烷基;

r2选自三甲基硅基、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甲氧基甲基、1-乙氧基乙基;

r3选自甲基、乙基;

r4选自叔丁氧羰基、其中,n1、n2相同或不同的选自1~3;

r6选自

当r4为叔丁氧羰基时,r5为氢,r7与r6相同;;

当r4选为时,r5为r7为

具体地,发明的可用作krasg12c共价抑制剂的2-((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1-(哌嗪-1-基)乙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可用下述流程表示:

通过上述反应制备2-((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1-(哌嗪-1-基)乙酮衍生物,各个步骤反应时长可采用常规监控手段,比如采用tlc监控反应程度,选择继续反应或结束反应,并且反应结束后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提纯或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等。

更具体的,进行上述各步骤反应的条件可以采用常规手段,但采用下述优选方案时能够提高产物收率,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并且降低成本。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化合物a在脱保护试剂的作用下,同时脱水和脱甲基制备得到化合物b。

优选的,所述脱保护试剂选自三溴化硼、三氯化硼、溴化氢,优选为三溴化硼。

优选的,所述脱保护试剂与化合物a的投料摩尔比为2~4:1,优选为3:1。

优选的,适于所述反应的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丙酮、乙酸、四氢呋喃、乙腈、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氯甲烷;

优选的,适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至室温;

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先缓慢加入甲醇,再加水分离有机相,水相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合并有机相后干燥浓缩,将所得粗品打浆制备得到纯品化合物b。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己烷或二氯甲烷-甲醇的混合溶液。

优选的,所述打浆溶剂为二氯甲烷。

所述化合物a参考自wo2014152588中的方法制备得到。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化合物b在有机碱的作用下,上保护制备得到化合物c。

优选的,适于上述反应的上保护试剂选自三甲基氯硅烷、三乙基氯硅烷、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氯甲基甲醚、氯甲基乙醚,优选为三甲基氯硅烷、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最优选为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

优选的,所述上保护试剂与所述化合物b的投料摩尔比为1~2.5:1,优选为2:1。

优选的,适于上述反应的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丙酮、四氢呋喃、乙腈、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氯甲烷。

优选的,适于上述反应的有机碱选自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三乙胺;适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室温;进一步地,所得粗品化合物c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优选的,所述步骤c,所述化合物c在入二乙基锌和二卤代甲烷的作用下制备化合物d。

更优选的,所述反应加入有机酸促进反应进行,减少二卤代甲烷和二乙基锌的用量。

优选的,所述二卤代甲烷选自二碘甲烷、二溴甲烷、氯碘甲烷;所述有机酸选自三氟乙酸、三氯乙酸,优选为三氟乙酸。

优选的,所述二乙基锌、所述二卤代甲烷与化合物c的投料摩尔比为1~5:1~5:1,优选为2:2:1。

优选的,所述有机酸与所述二乙基锌的投料摩尔比为0.5~2:1,优选为1~2:1。

优选的,步骤c采用如下的原料加入顺序及反应方式:冰浴条件下,将所述二乙基锌溶于第一类有机溶剂的溶液中,缓慢加入所述有机酸溶于第二类有机溶剂中后所得溶液,搅拌0.5~1小时后,缓慢加入所述二卤代甲烷溶于第三类有机溶剂后所得的溶液,持续搅拌1~2小时后,加入所述化合物c溶于第四类有机溶剂后所得的溶液,滴加完毕后,升至室温反应至tlc监测原料消失,反应完成。

所述第一至第四类有机溶剂可相同或不同的选自二氯甲烷、丙酮、四氢呋喃、乙腈、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盐酸溶液,分液,水相加入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萃取后,合并有机相并干燥、浓缩,所得粗品可在乙醇中打浆制即可制得纯品化合物d。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化合物d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制备得到化合物e。

优选的,适于上述反应的脱保护试剂选自二氯亚砜、盐酸气或盐酸溶液,优选为二氯亚砜。

优选的,所述脱保护试剂与所述化合物d的投料摩尔比为2~6:1,优选为4:1。

优选的,适于上述反应使用的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二氯甲烷、乙腈、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甲醇。

优选的,所述反应温度为0~70℃。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化合物e与化合物f还原胺化制备得到化合物g,所述反应的还原剂选自硼氢化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氰基硼氢化钠,优选为氰基硼氢化钠。

所述还原剂与所述化合物e的投料摩尔比选自1~4:1,优选为2~3:1,最优选为2:1。

所述化合物f与化合物e的投料摩尔比选自1~2:1,优选为1.5:1。

优选的,适于上述反应的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甲醇和乙醇。

进一步地,当r3为甲基时,所使用有机溶剂优选为甲醇;当r3为乙基时,所使用有机溶剂优选为乙醇。

优选的,所述反应温度为室温至50℃,优选为50℃。

所述反应以tlc监测反应完全为止。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结束后所得粗品化合物g可直接用于下一步水解反应。

优选的,所述步骤f中化合物g进行水解反应,tlc监测反应结束后,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萃取、干燥、浓缩制备粗品化合物h,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优选的,所述步骤g中化合物h与化合物i通过偶联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j,所述偶联试剂优选为bop,t3p,更进一步地,所述偶联试剂优选为t3p。

优选的,适于上述反应的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二氯己烷、乙酸乙酯、甲基四氢呋喃、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甲基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

优选的,所述反应温度为-20~0℃,优选为-20~-10℃,所述反应以tlc监测反应完全为止。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纯化得到纯品化合物j。

进一步地,当r4为叔丁氧羰基时,所述化合物i可市售得到;当r4为时,n1、n2的定义如前,所述化合物i可依据下述反应进行:

其中,化合物i-b可市售得到,化合物i-b与化合物1-苄氧羰基哌嗪通过还原胺化和脱保护两步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i,所述还原胺化和脱保护反应为本领域的此类反应的常规方法和条件。

优选的,所述步骤h中,所述化合物j酸性条件下脱保护制备得到化合物k。

优选的,所述脱保护试剂为盐酸、三氟乙酸,优选为盐酸。

优选的,适于上述反应的温度为室温至45℃。

更进一步地,发明人发现,所述化合物k游离态稳定性稍差,放置过程中易变坏,因此,可在脱保护反应结束后直接浓缩得到化合物k的盐酸盐或三氟乙酸盐,并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也可游离后尽快使用。

优选的,所述步骤i中,化合物k与化合物l发生取代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m;发明人发现,采用常规方法和条件将化合物k与化合物l对接制备化合物m,会有大量酚羟基和/或苯环相连氨基与化合物l对接的副产物。

优选的,为克服这一问题,本发明采用nah2po4/naoh缓冲体系控制反应的ph值,避免副产物的生成。

优选的,步骤i的取代反应中加入nah2po4/naoh缓冲液和有机碱。

优选的,所述取代反应采用以下的加料次序和反应方式:将所述将化合物k溶于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加入缓冲溶剂调节反应体系ph值,依次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有机碱和化合物l,室温条件下反应至tlc检测反应完全。

优选的,适于上述反应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四氢呋喃。

优选的,所述有机碱选自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三乙胺。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与所述水的体积比为3~6:1,优选为5:1。

优选的,所述反应的ph控制在7.10-7.70,优选为7.14-7.37。

优选的,所述化合物l与所述化合物k的摩尔比为1~1.5:1,优选为1:1。

优选的,所述反应的后处理方式为:所述反应结束后,加入水稀释,加入有机溶剂多次萃取,合并有机相后干燥浓缩,所得粗品快速柱层析分离后,打浆或重结晶得到纯品化合物m。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或乙酸乙酯和甲醇的混合物溶剂。

优选的,所述打浆使用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优选的,所述重结晶使用的溶剂为二甲基亚砜和水,具体为,将化合物m溶解于二甲基亚砜后,加水析出,过滤烘干得到纯品化合物m。

本发明的优点主要在于:

1)合成路线简单,各步反应条件温和;并且多步反应得到粗品可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或是通过简单的打浆处理即可制备得到纯品,生产效率高;

2)本发明采用缓冲溶液和有机碱共同调节的取代反应体系,高选择性高收率的制备2-((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1-(哌嗪-1-基)乙酮衍生物;

3)本发明改变的甲基的脱除方法和次序,有效的避免了原路线脱保护反应,原料不稳定、开环副反应、收率低等问题,有效的提高了2-((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1-(哌嗪-1-基)乙酮衍生物的整体合成收率,总收率达到40%以上,相比于现有技术wo2014152588的方法总收率有极大程度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操作或步骤,通常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条件进行。

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或试剂除特别说明之外,均市售可得。实施例中所述的室温均指5-35℃。除非特别指出,所述的试剂不经纯化直接使用,所有溶剂均购自商业化供应商。反应通过tlc分析和/或通过lc-ms分析,通过起始材料的消耗来判断反应的终止。分析用的薄层层析(tlc)在预涂覆硅胶60f2540.25毫米板的玻璃板(emd化学品公司(emdchemicals))上进行,用uv光(254nm)和/或硅胶上的碘显像,和/或与tlc染色物如醇制磷钼酸、水合茚三酮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或硫酸高铈溶液一起加热。1h-nmr谱在万瑞安-默丘利-vx400(varianmercury-vx400)仪上,在400mhz操作下记录。

本发明中使用的缩写具有本领域常规含义。其中,tms为三甲基硅基,tbs为叔丁基二甲基硅基,tes为三乙基硅基,tips为三异丙基硅基,mom为甲氧基甲基,ee为1-乙氧基乙基,thf为四氢呋喃,dcm为二氯甲烷,tfa为三氟乙酸,bop为卡特缩合剂,t3p为1-丙基磷酸酐,bbr3为三溴化硼,ch3mgbr为甲基溴化镁。

实施例11-(3-(4-(2-((4-氯-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乙酰基)哌嗪-1-基)氮杂环丁烷-1-基)丙-2-烯-1-酮(化合物m-1,ars-853)的制备

制备流程如上式所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a-1:将化合物a-1(其合成参考自wo2014152588,300g,1.164mol)溶解于二氯甲烷(15l)中,降温至0℃后氮气保护下,慢慢加入三溴化硼(336.5ml,3.492mol)的二氯甲烷溶液(2.5l)后升至室温,反应至tlc监控反应原料全部消失。冰浴条件下,向反应液中慢慢加入meoh(1.2l),然后加入8l水,分离出有机相,水相用dcm/meoh(10:1,8l)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浓缩后得黄色固体粗品(270g),粗品用dcm(1l)打浆得白色固体化合物b-1(236.4g,收率:90%,1h-nmr(400mhz,cdcl3)δ:8.97(s,1h),7.50(s,1h),7.02(s,1h),6.84(s,1h),5.19(s,1h),4.93(s,1h),2.26(s,3h),2.06(s,3h))。

步骤b-1:将化合物b-1(225g,1mol)溶解于二氯甲烷中(2.2l),加入三乙胺(202g,2mol)和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300g,2mol),室温条件下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水(2l),分离出有机相,水相用ea萃取(2l×2)。合并有机相,有机相浓缩得淡红色固体粗品化合物c-1(322g,纯度95%,收率:90%),取少量粗品化合物c-1通过柱层析纯化(ea/pe=0~5%)得到纯品化合物c-1(1h-nmr(400mhz,cdcl3)δ:8.22(s,1h),7.58(s,1h),6.80(s,1h),5.20(s,1h),4.97(s,1h),2.16(s,3h),2.07(s,3h),1.04(s,9h),0.28(s,6h))。

步骤c-1:将二乙基锌(479ml,2m)分散于二氯甲烷(1l)中,冰浴和氮气保护条件下,缓慢加入三氟乙酸(72ml,958mmol)的二氯甲烷(400ml)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分钟。缓慢加入二碘甲烷(75ml,958mmol)的二氯甲烷(400ml)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小时。缓慢加入化合物c-1(163g,479mmol)的二氯甲烷(800ml)溶液,加完后升至室温反应过夜。tlc监测原料消失,冰浴条件下,向反应液中慢慢加入盐酸溶液(0.1m,2.5l),分离出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2l×3)萃取,合并有机相,浓缩得粗品化合物d-1,快速刷柱(ea/pe=0~1/15)后浓缩得到米黄色固体化合物d-1(182g),所得米黄色固体使用乙醇(400ml)打浆得到白色固体纯品化合物d-1(161.1g,收率95%,1h-nmr(400mhz,cdcl3)δ:8.20(s,1h),7.50(s,1h),6.68(s,1h),2.09(s,3h),1.20(s,3h),0.92(s,9h),0.74-0.56(m,4h),0.17(s,6h))。

步骤d-1:将化合物d-1(264g,746mmol)溶于甲醇(3.5l),冰浴条件下慢慢加入二氯亚砜(218ml,2.98mol),加入完毕后升温至70℃,反应16h,tlc监控原料消失。将反应液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后,加入乙酸乙酯(2.5l),有机相分别用饱和碳酸氢钠(1.5l)、水(1.5l)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浓缩得白色固体纯品化合物e-1(144.50g,收率:98%,1h-nmr(400mhz,dmso)δ:9.27(s,1h),6.59(s,2h),4.57(s,2h),1.22(s,3h),0.63(m,4h))。

步骤e-1:将化合物e-1(200g,1.01mol)溶于乙醇(3l),然后加入醋酸(70ml)和乙醛酸乙酯(153.1g,1.5mol),反应在室温下搅拌6小时后加入氰基硼氢化钠(190.4g,3.03mol),将反应液升温至50℃,反应16h,tlc监控反应原料消失。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后加入水(600ml),加入hcl(1n)调节ph至4~5,用乙酸乙酯(2.5l×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浓缩得粗品化合物g-1(305g,1h-nmr(400mhz,cdcl3)δ:6.68(s,1h),6.53(s,1h),4.29-4.15(m,4h),3.91(s,2h),1.35-1.24(m,6h),0.78-0.64(m,4h))。

步骤f-1:将上步所得化合物g-1(305g)溶于四氢呋喃(2l)和水(1l)中,加入一水合氢氧化锂(54.5g,1.3mol),室温反应16h,tlc监控原料消失,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后加入水(2.5l),加入盐酸(1n)调节ph至3-4后,用乙酸乙酯(3l×3)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浓缩得白色固体化合物h-1(219.5g,两步收率:85%,1h-nmr(400mhz,dmso)δ:9.73(s,1h),6.59(s,1h),6.29(s,1h),3.77(s,2h),3.43(s,1h),1.87(s,1h),1.19(s,3h),0.67-0.57(m,4h))。

步骤g-1:将化合物h-1(60.6g,0.237mol)、化合物i-1(1-叔丁氧羰基-3-(1-哌嗪基)氮杂环丁烷,57.2g,0.237mol)和n,n-二异丙基乙胺(126ml,0.711mol)溶于无水甲基四氢呋喃(1.5l),降温至-20~-10℃,然后慢慢加入50%t3p/乙酸乙酯溶液(180ml,284.4mmol),-20~-10℃反应1h,tlc监控原料消失。控制反应温度<-10℃下,慢慢加入水(1.5l),加完升至室温,分离出有机相,水相用dcm/meoh(10:1,1.5l×2)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后过滤,浓缩得黄色固体粗品,柱层析(dcm/meoh=40:1)纯化得到黄色纯品固体化合物j-1(96.5g,收率:85%,1h-nmr(400mhz,cdcl3)δ:8.01(s,1h),6.74(s,1h),6.54(s,1h),5.30(s,1h),3.98-3.88(m,4h),3.84-3.79(m,2h),3.71(s,2h),3.52(m,2h),3.09(m,1h),2.46-2.31(m,4h),1.44(s,9h),1.29(s,3h),0.75(m,2h),0.68(m,2h))。

步骤h-1:室温条件下,将化合物j-1(71.5g,0.149mol)加入到盐酸乙醇溶液(4m,1l)中,升温至45℃反应16小时,lcms显示原料消失,浓缩反应液得到白色粗品化合物k-1的盐酸盐(86g,esi-ms:m/z=379.3(m+h)+)。

步骤i-1:将步骤h-1所得的粗品化合物k-1(86g,0.149mol)溶于四氢呋喃(4l)和水(800ml),加入nah2po4/naoh缓冲液(ph=8.05)调节反应液ph至7.14,加完后搅拌5~10分钟,加入三乙胺(18.06g,178.8mmol),加完后反应液ph=7.37,然后加入丙烯酰氯(13.41g,149mmol),加完后反应液ph=7.14,在室温下,反应2小时后,tlc监控原料消失。向反应液中加入水(5l)后用ea/meoh(10:1,5l×3)萃取,干燥后,有机相浓缩得黄色固体粗品,快速刷柱(淋洗液梯度meoh/dcm=0~1:20)得淡黄色固体(52g),将此粗品乙酸乙酯室温打浆两次得白色固体纯品化合物m-1(48.38g,两步收率:75%,整个制备流程总收率达到40.8%,1h-nmr(400mhz,dmso)δ:9.7(s,1h),6.63(s,1h),6.50(s,1h),6.32(m,1h),6.13(m,1h),5.69(m,1h),5.12(m,1h),4.24(m,1h),4.09-3.89(m,4h),3.77(m,1h),3.53(m,4h),3.17(m,1h),2.39-2.30(m,4h),1.25(s,3h),0.72-0.66(m,4h))。

实施例2-11

实施例2参考实施例1中步骤a-1的制备方法,其区别在于步骤a-1中,冰浴条件下,将三溴化硼(224ml,2.33mol)的二氯甲烷溶液(2l)滴加至化合物a-1(300g,1.164mol)的甲苯(12l)溶液中,逐渐升至室温,反应至tlc监控反应原料全部消失。参照实施例1步骤a-1的后处理方法二氯甲烷打浆制得纯品白色固体化合物b-1(223.2g,收率:85%)。

实施例3参考实施例1中步骤a-1的制备方法,其区别在于步骤a-1中,将氢溴酸/醋酸溶液(33%,38g,155.21mmol)滴加至化合物a-1(10g,38.8mmol)的乙酸(100ml)溶液中,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温度小于5℃,滴加完毕后升至室温,反应至tlc监控反应原料全部消失。参照实施例1步骤a-1的后处理方法二氯甲烷打浆制得纯品白色固体化合物b-1(7.53g,收率:86%)。

实施例4参考实施例1步骤b-1的制备方法,其区别在于步骤b-1中,将化合物b-1(22.5g,0.1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中(1:1,2l),加入三乙胺(30.35g,0.3mol)和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37.68g,0.25mol),室温条件下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参照实施例1步骤b-1的后处理方法纯化得到化合物c-1(31.53g,93%)。

实施例5参考实施例1步骤c-1的制备方法,其区别在于,步骤c-1中将二乙基锌(25ml,2m)分散于二氯甲烷(100ml)中,冰浴和氮气保护条件下,缓慢加入三氟乙酸(1.8ml,25mmol)的二氯甲烷(50ml)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0分钟。缓慢加入二溴甲烷(3.5ml,50mmol)的二氯甲烷(400ml)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半小时。缓慢加入化合物c-1(17g,50mmol)的二氯甲烷(50ml)溶液,加完后升至室温反应过夜。tlc监测原料消失,参照实施例1步骤c-1的后处理方法得到白色固体纯品化合物d-1(16.28g,收率92%)。

实施例6参考实施例1中步骤d-1的制备方法,其区别在于,将化合物d-1(17.7g,50mmol)溶于甲醇(150ml),通入盐酸气至饱和后反应6h后升至50℃至tlc监控原料消失。参考实施例1步骤d-1的后处理方法制备得到白色固体纯品化合物e-1(9.3g,收率:94%)。

实施例7参考自实施例1中步骤e-1的制备方法,其区别在于,将化合物e-1(200g,1.01mol)溶于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物溶液(1:1,3l),然后加入醋酸(70ml)和乙醛酸乙酯(206.22g,2.02mol),反应在室温下搅拌6小时,加入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856.24g,4.04mol),继续反应至tlc监控反应原料消失。参考步骤e-1的后处理方法得到粗品化合物g-1(310g)。

实施例8参考自实施例1步骤f-1的制备方法,其区别在于,所使用的碱替换为氢氧化钠(52g,1.3mol),后续操作同步骤f-1,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h-1(222.1g,两步收率:86%)。

实施例9参考自实施例1步骤g-1,其区别在于所述偶联试剂替换为卡特缩合剂(125g,0.284mol),将反应溶剂替换为dmf(2l),-20~-5℃反应至tlc监控原料消失。后续操作同步骤g-1,得到黄色纯品固体化合物j-1(89.68g,收率:79%)。

实施例10参考自实施例1步骤h-1,其区别在于,室温条件下,将化合物j-1(35.75g,74.5mmol)溶于甲醇(1l)中通入盐酸气至饱和后,升温至40℃反应至原料消失,浓缩反应液,得到白色粗品化合物k-1的盐酸盐(32g)。

实施例11参考自实施例1步骤h-1,其区别在于,将化合物j-1(3.5g,7.4mmol)溶于二氯甲烷(50ml)中加入三氟乙酸(3ml,40.4mmol)的二氯甲烷(50ml)溶液,后续操作同步骤h-1得到白色粗品化合物k-1的三氟乙酸盐(4g)。

实施例121-(4-(4-(2-((4-氯-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乙酰基)哌嗪-1-基)哌啶-1-基)丙-2-烯-1-酮(化合物m-2)的制备

制备流程如上式所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b-2:将化合物b-1(225g,1mol)溶解于二氯甲烷(2l),加入diea(193.86g,1.5mol)和三甲基氯硅烷(108.64g,1mol),室温条件下反应过夜,后续参照实施例1步骤b-1的方法得到化合物c-2(268g,90%,esi-ms:m/z=298.3(m+h)+)。

步骤c-2:将二乙基锌(479ml,1m)分散于二氯甲烷(400ml)中,冰浴和氮气保护条件下,缓慢加入三氟乙酸(72ml,958mmol)的二氯甲烷(400ml)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分钟。缓慢加入二碘甲烷(37.5ml,479mmol)的二氯甲烷(100ml)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0.5小时。缓慢加入化合物c-2(32.6g,95.8mmol)的二氯甲烷(150ml)溶液,加完后升至室温反应过夜。tlc监测原料反应完全,参考实施例1步骤c-1的后处理方法打浆得到白色固体纯品化合物d-2(25.4g,收率85%,esi-ms:m/z=312.4(m+h)+)。

步骤d-2:将化合物d-2(10g,32.06mmol)溶于甲醇(150ml),冰浴条件下慢慢加入二氯亚砜(14ml,0.193mol),加入完毕后升温至50℃,反应至tlc监控原料消失,后续操作同实施例1步骤d-1,制得白色固体化合物e-1(5.83g,收率:92%)。

步骤e-2:将化合物e-1(2g,10.1mmol)溶于甲醇(50ml),然后加入醋酸(1ml)和乙醛酸甲酯(889mg,10.1mmol),反应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加入硼氢化钠(382mg,10.1mol),将反应液升温至50℃,后续操作同实施例1步骤e-1,得粗品化合物g-2(3.1g)。

步骤f-2:将上步所得化合物g-2参考实施例1步骤f-1的方法制备得到白色粗品固体化合物h-1(2.3g)。

步骤g-2:将化合物h-1(2.3g,9mmol)、化合物i-2(4-哌嗪-1-基哌啶-1-羧酸叔丁酯,市售可得,2.4g,9mmol)和n,n-二异丙基乙胺(4.5ml,27mmol)溶于无水甲基四氢呋喃(50ml),降温至-20~-10℃,然后慢慢加入50%t3p/乙酸乙酯溶液(8ml,13.5mmol),-20~-10℃反应1h,tlc监控原料消失。控制反应温度<-10℃下,慢慢加入水(50ml),加完升至室温,分离出有机相,水相用dcm/meoh(10:1,5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后过滤,浓缩得黄色固体粗品,柱层析(dcm/meoh=40:1)纯化得到黄色纯品固体化合物j-2(4g,自步骤e-2三步反应总收率:78.2%,esi-ms:m/z=507.6(m+h)+)。

步骤h-2:室温条件下,将化合物j-2(5.07g,10mmol)溶于甲醇(5ml)加入盐酸甲醇溶液(4m,4ml),升温至45℃反应至lcms显示原料消失,浓缩反应液后,加入二氯甲烷(20ml),加入饱和碳酸钠调节ph为9左右,分液,水相用二氯甲烷(1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得到白色粗品化合物k-2(4g,esi-ms:m/z=407.5(m+h)+)。

步骤i-2:将步骤h-2所得的粗品化合物k-2(4g)溶于甲基四氢呋喃(32ml)、dmf(10ml)和水(7ml),加入nah2po4/naoh缓冲液控制反应液ph为7.10,加完后搅拌5~10分钟,之后依次加入三乙胺(3ml,22mmol)和丙烯酰氯(905mg,10mmol),反应液ph为7.45,室温条件下反应至tlc监控原料消失。参照实施例1步骤h-1的后处理方法,快速刷柱(淋洗液梯度meoh/dcm=0~1:20)得淡黄色固体(3.8g),将此粗品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加入水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干燥后得到纯品化合物m-2(3.41g,两步收率:74%,整个制备流程总收率达到40.7%,esi-ms:m/z=461.5(m+h)+))。

实施例131-(4-(2-((4-乙基-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乙酰基)哌嗪-1-基)丙基-2-烯-1-酮(化合物m-3)的制备

制备流程如上式所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a-3-4:将化合物a-3-4(参考自wo2017048950中的方法制备得到,2.92kg,12.84mol)溶于甲醇中(30l),氮气保护下,降温至-20℃后快速加入30%naome溶液(2540g,14.12mol),加完,有大量固体析出,在0℃下继续搅拌1h,tlc监控反应,原料消失。将反应液过滤,所得固体加入甲醇(8l×2)和水(8l×2)洗涤,过滤后50℃烘干得到白色固体纯品化合物a-3-3(2.77kg,收率:90%,esi-ms:m/z=239.8(m+h)+)。

步骤a-3-3:将铁粉(318g,5.69mol)加入到乙酸(5l)中,升温至80℃,然后分批次加入化合物a-3-3(543g,2.27mol),加完后维持80℃反应1h,tlc监控反应原料消失,将所得反应液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步骤a-3-2:将醋酸酐(231g,2.27mol)滴加至步骤a-3-3所得的反应液中,加完后80℃下继续搅拌2h,tlc监控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将至室温,加入硅藻土过滤,用乙酸(1l×2)洗涤,滤液分散于水(20l),大量固体析出,继续搅拌1小时过滤,滤饼用乙醇(500ml×2)洗涤,然后50℃烘干得产物白色固体化合物a-3-1(456g,两步收率:80%,esi-ms:m/z=252.0(m+h)+)。

步骤a-3-1:将化合物a-3-1(623g,2.48mol)溶于无水四氢呋喃(6l)中,氮气保护下,降温至0℃后滴加入ch3mgbr(1m四氢呋喃溶液,8l),加完后升至室温搅拌过夜,tlc监控反应原料消失。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5l)和水(5l),用乙酸乙酯(5l×3)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减压浓缩得淡白色固体(680g)。加入mtbe(1l)打浆,室温搅拌一小时后过滤,50℃烘干得到白色纯品化合物a-3(499g,收率:80%)。

步骤a-3:将化合物a-3(97.5g,388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5l)中,降温至0℃后氮气保护下,慢慢加入三溴化硼(112.2ml,1.164mol)的二氯甲烷溶液(800ml)后升至室温,反应至tlc监控反应原料全部消失。后续操作参照实施例1步骤a-1的后处理方法,用二氯甲烷打浆后得白色固体化合物b-3(78.3g,收率:92%,esi-ms:m/z=219.9(m+h)+)。

步骤b-3:将化合物b-3(21.9g,0.1mol)溶解于二氯甲烷中(250ml),加入吡啶(16ml,0.2mol)和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30.2g,0.2mol),室温条件下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参照实施例1步骤b-1的后处理方法得到粗品化合物c-3(33g,纯度96%,收率:95%,esi-ms:m/z=334.2(m+h)+)。

步骤c-3:将二乙基锌(100ml,2m)分散于二氯甲烷(250ml)中,冰浴和氮气保护条件下,缓慢加入三氟乙酸(14.8ml,0.1mol)的二氯甲烷(100ml)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5分钟。缓慢加入二碘甲烷(15.7ml,0.2mol)的二氯甲烷(50ml)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小时。缓慢加入化合物c-3(35g,96%,0.1mol)的二氯甲烷(200ml)溶液,加完后升至室温反应过夜。tlc监测原料消失,冰浴条件下,向反应液中慢慢加入盐酸溶液(0.1m,800ml),分离出有机相,水相用乙酸乙酯(5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浓缩得粗品化合物d-3,快速刷柱(ea/pe=0~1/15)后浓缩,将得到固体使用乙醇(80ml)打浆得到白色固体纯品化合物d-3(32.67g,收率94%,esi-ms:m/z=348.1(m+h)+)。

步骤d-3:将化合物d-3(26g,75mmol)溶于甲醇(350ml),冰浴条件下慢慢加入二氯亚砜(11ml,0.15mol),加入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至tlc监控原料消失。后续参照实施例1步骤d-1的后处理方法制得白色固体纯品化合物e-3(13.9g,收率:97%,esi-ms:m/z=191.9(m+h)+)。

步骤e-3:将化合物e-3(9.95g,52mmol)溶于甲醇(150ml),然后加入醋酸(4ml)和乙醛酸乙酯(7.96g,78mmol),反应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后加入氰基硼氢化钠(8.22g,104mmol),tlc监控反应原料消失。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后加入水(30ml),加入hcl(1n)调节ph至4~5,用乙酸乙酯(1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浓缩得粗品化合物g-3(15g,esi-ms:m/z=278.0(m+h)+)。

步骤f-3:将上步所得化合物g-3(15g)溶于四氢呋喃(100ml)和水(50ml)中,加入氢氧化钾(4.2g,75mmol),室温反应8h,tlc监控原料消失,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后加入水(100ml),加入盐酸(1n)调节ph至3-4后,用乙酸乙酯(15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浓缩得白色固体化合物h-3(10.76g,两步收率:83%,esi-ms:m/z=249.9(m+h)+)。

步骤g-3:将化合物h-3(5g,0.02mol)、化合物i-3(cas#143238-38-4,市售可得,4.47g,0.024mol)和三乙胺(7ml,0.05mol)溶于无水四氢呋喃(150ml),降温至-10℃,然后慢慢加入50%t3p/乙酸乙酯溶液(18ml,0.03mol),-10~0℃反应1h,tlc监控原料消失。后续参照实施例1步骤g-1的后处理方法得到黄色纯品固体化合物j-3(6.93g,收率:83%,esi-ms:m/z=418.1(m+h)+)。

步骤h-3:室温条件下,将化合物j-3(5g,0.012mol)加入到盐酸甲醇溶液(4m,50ml)中,升温至40℃反应10小时,lcms显示原料消失,浓缩反应液得到白色粗品化合物k-3的盐酸盐(4.3g,esi-ms:m/z=317.9(m+h)+)。

步骤i-3:将步骤h-3所得的粗品化合物k-3盐酸盐(4.3g,0.012mmol)溶于四氢呋喃(200ml)和水(40ml),加入nah2po4/naoh缓冲液(ph=8.05)调节反应液ph至7.6,加完后搅拌5~10分钟,加入吡啶(0.95g,0.012mmol),然后加入丙烯酰氯(1.08g,0.012mmol),反应液ph约为7.56,在室温下反应1小时后,tlc监控原料消失。向反应液中加入水(5l)后用ea/meoh(10:1,200ml×3)萃取,干燥后,有机相浓缩得黄色固体粗品,快速刷柱(淋洗液梯度meoh/dcm=0~1:20)得淡黄色固体(4g),将此粗品乙酸乙酯室温打浆两次得白色固体纯品化合物m-3(3.4g,两步收率:75%,由化合物a-3至最终产物的总收率达到约41.2%,esi-ms:m/z=372.1(m+h)+)。

实施例141-(4-(4-(2-((4-氯-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乙酰基)哌嗪-1-基)哌啶-1-基)-4-(二甲氨基)丁基-2-烯-1-酮(化合物m-4)的制备

将化合物k-2(4g,9.83mmol)溶于甲基四氢呋喃(40ml)和水(8ml),加入nah2po4/naoh缓冲液控制反应液ph为7.25,加完后搅拌5~10分钟,之后依次加入三乙胺(2ml,15mmol)和化合物l-4(合成源自cn105949176,1.74g,11.8mmol),反应液ph为7.17,在室温下搅拌反应至tlc监控原料消失。参照实施例1步骤h-1的后处理方法,快速刷柱和乙酸乙酯打浆得到纯品化合物m-4(4.43g,87%,esi-ms:m/z=518.6(m+h)+)。

对比例11-(3-(4-(2-((4-氯-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乙酰基)哌嗪-1-基)氮杂环丁烷-1-基)丙-2-烯-1-酮(化合物m-1,ars-853)的制备

将化合物k-1(190mg,0.5mmol)溶于二氯甲烷(15ml)中,加入三乙胺(0.3ml)和丙烯酰氯(54mg,0.6mmol),室温搅拌1小时后,有10%原料剩余,约28%芳环氨基取代副产物,25%的目标产品,以及18%分子量多54的二取代的副产物。发明人将粗品进行纯化,得到产物m-1的收率<5%。

对比例21-(3-(4-(2-((4-氯-2-羟基-5-(1-甲基环丙基)苯基)氨基)乙酰基)哌嗪-1-基)氮杂环丁烷-1-基)丙-2-烯-1-酮(化合物m-1,ars-853)的制备

将化合物k-1(860mg,1.49mmol)溶于四氢呋喃(40ml)和水(8ml),加入nah2po4/naoh缓冲液(ph=8.05)调节反应液ph至7.14,加完后搅拌5~10分钟,加入丙烯酰氯(13.41g,149mmol),在室温下,反应2小时后,lcms显示有29%原料剩余,18%芳环氨基取代副产物,20%的目标产品以及33%的二取代的副产物。

对比例32-氨基-5-氯-4-(1-甲基环丙基)苯酚(化合物e-1)的制备

将化合物n(参照wo2016044772中方法制备得到,1g,4.7mmol)溶于二氯甲烷中(10ml),降温至-20℃,加入三溴化硼(2.5mmol)的二氯甲烷(5ml)溶液,搅拌15分钟后,tlc监控反应杂,过柱纯化(得到约600mg产品),核磁显示仅50%为所需产品化合物e-1,另50%为三元环开环副产物。尝试进一步过柱分离,交叉严重。进一步地,发明人尝试将反应温度降低至-60~-78℃,但仍是得到大量的三元环开环副产物。

对比例42-氨基-5-氯-4-(1-甲基环丙基)苯酚(化合物e-1)的制备

将化合物n(1g,4.7mmol)溶于二氯甲烷中(10ml),冰浴条件下,加入氢溴酸/醋酸溶液(33%,0.5ml)溶液,室温搅拌1小时,lcms和tlc监测未有产品生产。将反应液升温至50℃,仍无产品生成,大部分仍为原料。进一步地,将反应温度升至100℃,仍未检测所需产品。

对比例5n-(2-((叔丁基二甲基硅基)氧基)-4-氯-5-(1-甲基环丙基)苯基)乙酰胺(化合物d-1)的制备

将二乙基锌(50ml,2m)分散于二氯甲烷(100ml)中,冰浴和氮气保护条件下,缓慢加入二碘甲烷(8ml,0.1mol)的二氯甲烷(20ml)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小时。缓慢加入化合物c-1(6.8g,0.02mmol)的二氯甲烷(10ml)溶液,加完后升至室温反应过夜。加完后升至室温反应过夜。tlc监测大量原料剩余。将二乙基锌(50ml,2m)分散于二氯甲烷(100ml)中,冰浴和氮气保护条件下,缓慢加入二碘甲烷(8ml,0.1mol)的二氯甲烷(20ml)溶液,搅拌一小时后,将此溶液缓慢加入到反应液中,继续搅拌16小时。tlc监测仍有大量原料剩余,且原料与产品极性非常接近,参照实施例1步骤c-1的后处理方法,柱层析纯化难以分离,损失较大。进一步地,取10g分离后混合物进行制备分离,仅制备得到3g目标产品化合物d-1。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