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07090发布日期:2020-04-24 18:0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氨酯是由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反应生成的以氨基甲酸酯基为重复单元的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树脂具有软硬度可调、耐磨、耐溶剂、耐低温以及与大多数材料具有良好粘结性等特点,近年来取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聚氨酯体系,具有低voc、无毒、无污染和不易燃烧等优点,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水性聚氨酯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发并应用水性聚氨酯成为聚氨酯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水性聚氨酯已被应用于纺织、涂料、胶粘剂、造纸和医药等领域,且其使用范围还在不断拓展。

在纺织印染行业中,水性聚氨酯是一类性能良好的涂层剂体系,它能赋予织物良好的柔软度、丰满度、耐洗、耐磨、手感好和抗静电等诸多性能,从而提高制品的附加价值。

cn102418274a公开了一种高耐静水压阴离子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剂的制备方法,该聚氨酯织物涂层剂是在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用下,以聚醚多元醇ppg-2000为软段,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二羟甲基丙酸为硬段制备而成,具有良好的粘合牢度和强度,可应用于织物整理。但是该方法中引入了乳化剂,导致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剂的储存稳定性欠佳,涂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也无法达到织物涂层剂的应用需求。

cn106752872a公开了一种兼具防污自洁功效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制备原料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40~60份、聚醚二元醇12~28份、三氯氧磷8~15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11份、三乙胺22~35份、二乙醇胺6~14份、1,4-二丁醇3~7份,二羟甲基丙酸2~6份、全氟烷基乙基醇6~12份、季戊四醇2~5份以及部分填料;所述聚氨酯是一种无卤、低毒的阻燃大分子,能够赋予海绵、织物等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水性。但是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耐黄变性欠佳,储存期较短,不利于实际应用。

cn102417583a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涂料印花交联涂层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反应釜中加入有机溶剂、mdi、hdi和催化剂,加热溶解后将其与peg-400和三羟甲基丙烷混合进行反应;随后加入扩链剂进行反应,最后加入n,n-二甲基乙醇胺水溶液,调节ph至6~8即得到产品。所述水性聚氨酯涂料印花交联涂层剂具有良好的丝网状交联性,获得印花织物涂层的色牢度强。但是所述水性聚氨酯涂料易黄变,而且耐摩擦牢度和附着力欠佳,影响织物的使用性能。

由于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仍然存在稳定性差、涂膜耐水性差、耐湿擦性和附着力低、易吸潮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纺织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因此,开发一种储存稳定性高,耐水性、耐摩擦性以及附着力好的聚氨酯涂层剂,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引入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和硅烷偶联剂,以及二者与其他原料的协同复配,赋予了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良好的储存稳定性,且成膜后与基材的附着力强、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好,具有优异的耐摩擦牢度和耐皂洗牢度。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涂层剂,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本发明提供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是一种封闭型水性聚氨酯体系,由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硅烷偶联剂、亲水性扩链剂以及封端剂协同复配而制备得到,通过涂层剂配方中各组分的筛选和复配,使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在具有适宜的固化温度和固化速度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储存稳定性,显著延长了涂层剂的储存时间。此外,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和硅烷偶联剂相互协同、与其他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在水性聚氨酯涂层剂成膜过程中形成稳定的互穿交联网络,显著提升了涂层与基材的附着力、涂层的硬度和耐水性,使其具有优异的耐摩擦牢度和耐皂洗牢度,能够充分满足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在纺织品中的应用需求。

所述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的用量可以为72重量份、75重量份、78重量份、80重量份、82重量份、85重量份、88重量份、90重量份、92重量份、95重量份、98重量份、100重量份、102重量份、105重量份、108重量份、110重量份、112重量份、115重量份、117重量份或119重量份,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所述多异氰酸酯的用量可以为6重量份、8重量份、10重量份、13重量份、15重量份、18重量份、20重量份、23重量份、25重量份、28重量份、30重量份、33重量份、35重量份、37重量份或39重量份,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所述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可以为1.2重量份、1.5重量份、1.8重量份、2重量份、2.5重量份、3重量份、3.5重量份、4重量份、4.5重量份、5重量份、5.5重量份、6重量份、6.5重量份、7重量份、7.5重量份、8重量份、8.5重量份、9重量份、9.5重量份、10重量份、11重量份、12重量份、13重量份、14重量份或14.5重量份,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所述封端剂的用量可以为22重量份、25重量份、28重量份、30重量份、32重量份、35重量份、38重量份、40重量份、42重量份、44重量份、46重量份、48重量份或49重量份,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所述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g/mol,例如1200g/mol、1500g/mol、1800g/mol、2000g/mol、2200g/mol、2500g/mol、2800g/mol、3000g/mol、3200g/mol、3500g/mol、3800g/mol、4000g/mol、4200g/mol、4500g/mol、4700g/mol或4900g/mol,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所述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为: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和硅烷偶联剂i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所述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和硅烷偶联剂i的质量比为1:(0.02~0.08),例如1:0.025、1:0.03、1:0.035、1:0.04、1:0.045、1:0.05、1:0.055、1:0.06、1:0.065、1:0.07、1:0.075或1:0.078等。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i为含有双键的硅烷偶联剂,进一步优选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示例性地包括但不限于kh-570硅烷偶联剂。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或有机过氧类引发剂。

所述偶氮类引发剂示例性地包括但不限于偶氮二异丁腈,所述有机过氧类引发剂示例性地包括但不限于过氧化苯甲酰。

优选地,所述多异氰酸酯为二异氰酸酯。

优选地,所述二异氰酸酯包括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

优选地,所述二异氰酸酯包括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优选地,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中多异氰酸酯的-nco与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的-oh的摩尔比为(2~2.5):1,例如2.03:1、2.05:1、2.08:1、2.1:1、2.12:1、2.15:1、2.18:1、2.2:1、2.23:1、2.25:1、2.28:1、2.3:1、2.33:1、2.35:1、2.38:1、2.4:1、2.43:1、2.45:1、2.47:1或2.49:1等。

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氨基聚硅氧烷和/或羟基聚硅氧烷;示例性地包括但不限于kh-550硅烷偶联剂和/或kh-551硅烷偶联剂。

优选地,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制备原料中硅烷偶联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15%,例如3.2%、3.5%、4%、4.5%、5%、5.5%、6%、6.5%、7%、7.5%、8%、8.5%、9%、9.5%、10%、10.5%、11%、11.5%、12%、12.5%、13%、13.5%、14%或14.5%,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进一步优选为5~10%。

优选地,所述亲水性扩链剂包括羧酸盐型亲水扩链剂。

优选地,所述羧酸盐型亲水扩链剂选自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或酒石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制备原料中亲水性扩链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8%,例如3.5%、4%、4.5%、5%、5.5%、6%、6.5%、7%、7.5%或7.8%,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所述封端剂包括亚硫酸氢钠。

优选地,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固含量为25~40%,例如26%、28%、30%、32%、34%、35%、37%或39%,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基聚硅氧烷和/或羟基聚硅氧烷。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和亲水性扩链剂混合,进行反应;

(2)向步骤(1)反应后的物料中加入硅烷偶联剂,进行反应;

(3)向步骤(2)反应后的物料稀释后加入封端剂进行封端,加水乳化,得到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

优选地,步骤(1)所述反应的温度为65~70℃,例如65.5℃、66℃、66.5℃、67℃、67.5℃、68℃、68.5℃、69℃或69.5℃,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步骤(1)所述反应的时间为90~120min,例如92min、95min、98min、100min、102min、105min、108min、110min、112min、115min、117min或119min,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步骤(1)所述反应的终点判断方法为二正丁胺-盐酸法。

优选地,步骤(2)所述硅烷偶联剂的加入温度为25~35℃,例如25.5℃、26℃、26.5℃、27℃、27.5℃、28℃、28.5℃、29℃、29.5℃、30℃、30.5℃、31℃、31.5℃、32℃、32.5℃、33℃、33.5℃、34℃或34.5℃,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的温度为40~50℃,例如40.5℃、41℃、41.5℃、42℃、42.5℃、43℃、43.5℃、44℃、44.5℃、45℃、45.5℃、46℃、46.5℃、47℃、47.5℃、48℃、48.5℃、49℃或49.5℃,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0~90min,例如35min、40min、45min、50min、55min、60min、65min、70min、75min、80min、85min、88min,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步骤(3)所述稀释的温度为0~5℃,例如0.5℃、1℃、1.5℃、2℃、2.5℃、3℃、3.5℃、4℃或4.5℃,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步骤(3)所述稀释的稀释剂包括异丙醇。

优选地,步骤(3)所述封端的时间为20~60min,例如22min、25min、28min、30min、32min、35min、38min、40min、42min、45min、48min、50min、52min、55min、57min或59min,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步骤(3)所述乳化的时间为40~90min,例如42min、45min、48min、50min、52min、55min、57min、60min、62min、65min、68min、70min、72min、75min、78min、80min、82min、85min、87min或89min,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和亲水性扩链剂混合,65~70℃反应90~120min,以二正丁胺-盐酸法判断反应终点;

(2)将步骤(1)反应后的物料降温至25~35℃,向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升温至40~50℃反应30~90min;

(3)向步骤(2)反应后的物料降温至0~5℃后加入异丙醇进行稀释,然后加入封端剂进行封端反应20~60min,再加水乳化40~90min,得到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在纺织品、皮革、家具、造纸、建筑或机械中的应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是一种封闭型水性聚氨酯体系,通过涂层剂配方中各组分的筛选和复配,使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在具有适宜的固化温度和固化速度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储存稳定性,显著延长了涂层剂的储存时间,其稳定储存期可达到6个月以上。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中,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和硅烷偶联剂相互协同、与其他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在水性聚氨酯涂层剂成膜过程中形成稳定的互穿交联网络,显著提升了涂层与基材的附着力、涂层的硬度和耐水性。本发明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制备工艺简单,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推广,尤其适用于纺织材料中。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固化成膜后与纺织品基材的附着力强,硬度高,耐水性好,其耐摩擦牢度可达到5级,耐皂洗色牢度达到4级,能够充分满足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在纺织品中的应用需求。使用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进行织物抗皱整理,可使织物的急弹回复角达到209°以上,缓弹回复角达到218.9°以上,断裂强力为308.8~309.1n,赋予了织物良好的防皱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其制备原料如下: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除水后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60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10g、甲基丙烯酸丁酯bma30g、偶氮二异丁腈aibn2g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5g以及丁酮加入到带有温度计和机械搅拌的三口瓶中,在80℃氮气气氛下进行反应,得到数均分子量为3000g/mol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

(2)在装有温度计、机械搅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瓶中按照配方量加入步骤(1)得到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二羟甲基丙酸,然后缓慢升温至68℃,反应100min;采用二正丁胺-盐酸法测定反应体系中剩余-nco的含量,直至达到理论终点值;

(3)将体系温度降至30℃后加入8%的kh-550,缓慢升温至45℃,反应60min,得到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预聚体;

(4)将步骤(3)得到的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预聚体降至常温后,用冰水浴降温至0℃,加入异丙醇,高速搅拌至完全稀释,再加入nahso3(将其配制成30%的水溶液再加入反应体系),反应40min进行封端,再加入水,继续高速搅拌乳化60min,得到固含量为30%的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其制备原料如下: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除水后的丙烯酸丁酯ba15g、mma75g、hema10g、过氧化二苯甲酰bpo2g、kh-5704g以及丁酮加入到带有温度计和机械搅拌的三口瓶中,在80℃氮气气氛下进行反应,得到数均分子量为2000g/mol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

(2)在装有温度计、机械搅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瓶中按照配方量加入步骤(1)得到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ipdi和二羟甲基丙酸,然后缓慢升温至65℃,反应120min;采用二正丁胺-盐酸法测定反应体系中剩余-nco的含量,直至达到理论终点值;

(3)将体系温度降至35℃后加入8%的kh-550,缓慢升温至50℃,反应60min,得到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预聚体;

(4)将步骤(3)得到的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预聚体降至常温后,用冰水浴降温至5℃,加入异丙醇,高速搅拌至完全稀释,再加入nahso3(将其配制成30%的水溶液再加入反应体系),反应40min进行封端,再加入水,继续高速搅拌乳化60min,得到固含量为30%的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其制备原料如下: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除水后的ba15g、mma75g、hema10g、aibn2g、kh-5704g以及丁酮加入到带有温度计和机械搅拌的三口瓶中,在80℃氮气气氛下反应3.5h,得到数均分子量为2000g/mol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

(2)在装有温度计、机械搅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瓶中按照配方量加入步骤(1)得到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ipdi和二羟甲基丙酸,然后缓慢升温至70℃,反应90min;采用二正丁胺-盐酸法测定反应体系中剩余-nco的含量,直至达到理论终点值;

(3)将体系温度降至35℃后加入8%的kh-551,缓慢升温至40℃,反应80min,得到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预聚体;

(4)将步骤(3)得到的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预聚体降至常温后,用冰水浴降温至3℃,加入异丙醇,高速搅拌至完全稀释,再加入nahso3(将其配制成30%的水溶液再加入反应体系),反应40min进行封端,再加入水,继续高速搅拌乳化60min,得到固含量为30%的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原料中的kh-550用等重量份的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替换。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用等重量份的聚丙烯酸酯多元醇替换;其中,聚丙烯酸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为:将除水后的mma60g、hema10g、bma30g和aibn2g以及溶剂丁酮加入到带有温度计和机械搅拌的三口瓶中,在氮气气氛下80℃反应3.5h,得到聚丙烯酸酯多元醇。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含有kh-550。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kh-550的用量为0.05重量份。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kh-550的用量为20重量份。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含有kh-550,将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用等重量份的聚丙烯酸酯多元醇替换;其中,聚丙烯酸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为:将除水后的mma60g、hema10g、bma30g和aibn2g以及溶剂丁酮加入到带有温度计和机械搅拌的三口瓶中,在氮气气氛下80℃反应3.5h,得到聚丙烯酸酯多元醇。

应用例1

一种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应用工艺:涂料印花,印花糊中丙烯酸酯粘合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8%,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乳化糊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涂料红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然后依次在80℃条件下预烘3min、170℃条件下焙烘2min;再经过水洗和烘干,得到含有水性聚氨酯涂层的涂料印花。

其中,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分别为实施例1~4、对比例1~5提供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

性能测试:

(1)储存稳定性:将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在常温下密封保存,分别测试其在储存前和储存后在涂料印花应用中的性能,得到稳定储存期。

(2)耐摩擦牢度测试:按照gb/t392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中规定的方法测试耐摩擦牢度。

(3)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按照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中规定的方法测试耐皂洗色牢度。

按照上述性能测试方法测试实施例1~4、对比例1~5提供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以及使用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涂料印花的性能,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的数据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储存稳定性好,其稳定存储期可达到6个月,使用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涂料印花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水性,其耐摩擦牢度可达到5级,耐皂洗牢度可达到4级。

本发明提供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中包含1~15重量份硅烷偶联剂,且硅烷偶联剂优选为氨基聚硅氧烷和/或羟基聚硅氧烷。比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4可知,相比于不含有羟基和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实施例4),本发明优选的氨基聚硅氧烷能够与涂层中其他组分的进一步发生交联反应,赋予所述水性聚氨酯涂层良好的结合力、硬度以及耐水性,显著提升了涂层的综合性能。

比较实施例1、对比例1~3以及对比例5的应用性能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中通过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和硅烷偶联剂以特定重量份的协同复配,能够显著提升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力、耐水性以及硬度等各项性能。此外,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在本发明限定的范围内时,才能得到储存稳定性高、涂层性能优异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过量添加硅烷偶联剂(对比例4)会导致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储存稳定性降低,不利于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应用例2

本发明提供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还可用于织物的抗皱整理工艺中。

一种用于织物的抗皱整理液,其组分为:水性聚氨酯涂层剂100ml/l,渗透剂jfc2g/l,有机硅柔软剂10ml/l。

抗皱整理工艺为:用上述抗皱整理液进行浸轧,二浸二轧,轧余率为75%;然后在85℃条件下预烘3min,再在170℃条件下焙烘2min;经过水洗、烘干后,得到一种经过抗皱整理的织物产品。

其中,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分别为实施例1~3提供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

抗皱整理的表征:

(1)折皱回复角测试:按照gb/t3819-1997标准的规定,使用yg541b型折皱弹性仪上进行,分别测试急弹回复角和缓弹回复角;

(2)断裂强力测试:按照gb/t3923-1997标准的规定,在hd026n+型电子织物强力仪上进行测试。

按照上述性能测试方法测试包含实施例1~3提供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抗皱整理液对织物的抗皱整理效果,以不经抗皱整理工艺的织物作为空白对照。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从表2的数据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能够用于织物的抗皱整理工艺,可使织物的急弹回复角达到209°以上,缓弹回复角达到218.9°以上,断裂强力为308.8~309.1n,使织物兼具弹力和强度,赋予了织物良好的防皱性能。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