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块铺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5709发布日期:2020-05-01 16:4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织块铺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织块平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提供一种组织块铺板装置。



背景技术:

用贴壁法做原代细胞分离培养时,需要将体积较大块的组织块剪成一粒粒体积较小的组织块,并平铺于培养皿上。将一个培养皿铺满需要几十粒或上百粒的小体积组织块。现有的平铺方法多为通过手工将已剪切好的几十粒或上百粒小体积的组织块逐粒平铺,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效率低下;且通过手工平铺的组织块之间相隔距离不一,不利于培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在培养皿上平铺组织块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组织块铺板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节省人力以及时间,提高组织块的平铺效率,使组织块利于培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组织块铺板装置,包括用于压出组织块的挤压装置、用于放置组织块的承接装置,所述挤压装置与承接装置通过杆状结构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织块铺板装置,承接装置用于放置已剪切好的若干小体积组织块,挤压装置能够在杆状结构上进行上下滑动;通过将承接装置置于培养皿上,再滑动挤压装置,使挤压装置与承接装置接触并压出排列整齐的组织块,完成平铺。

为了使挤压装置能够将组织块挤压,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和设于第一基板上的若干用于挤压组织块的凸起部,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承接装置的上方。

为了使组织块能够通过承接装置下落至培养皿中,所述承接装置包括第二基板和设于第二基板上的若干通孔,通孔与凸起部相匹配。

为了使第一基板能够在第二基板的上方滑动,所述杆状结构为连接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滑动杆,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用于与滑动杆相配合的孔状结构。

为了防止第一基板在滑动时造成凸起部与通孔错位,所述滑动杆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为了便于滑动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便于滑动的把手。

为了能够有效压出排列整齐的组织块,所述凸起部为凸块,所述通孔之间的间隔为2~15mm。

为了防止在第一基板滑动时造成第二基板错位,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若干用于卡住培养皿的卡爪。

为了能够便于抓取第二基板,所述滑动杆上远离第二基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抓取的膨大部。

为了使落至培养皿的组织块的形状多样化,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基板上设置的凸块以及第二基板上设置的通孔,使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已剪切好的若干小体积组织块,能够在凸块的挤压后穿过通孔并落至培养皿上,一次性完成对组织块的整齐平铺,提高铺张效率。

(2)滑动杆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基板在滑动时凸起部与通孔错位的情况的发生。

(3)把手的设置让使用者能够通过手握把手来滑动第一基板,便于操作。

(4)卡爪的设置能够防止在第一基板滑动时造成第二基板错位,使组织块能够完全落入培养皿,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织块铺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织块铺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织块铺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织块铺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挤压装置,11-第一基板,12-孔状结构,13-把手,14-凸起部,2-杆状结构,21-滑动杆,22-膨大部,3-承接装置,31-第二基板,32-通孔,33-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织块铺板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用于压出组织块的挤压装置1、用于放置组织块的承接装置3,挤压装置1与承接装置3通过杆状结构2滑动连接。

承接装置3用于放置已剪切好的若干小体积组织块,挤压装置1能够在杆状结构2上进行上下滑动;通过将承接装置1置于培养皿上,再滑动挤压装置3,使挤压装置3与承接装置1接触并压出排列整齐的组织块,完成平铺。

另外,挤压装置1包括第一基板11和设于第一基板11上的若干用于挤压组织块的凸起部14,第一基板11位于承接装置3的上方。第一基板11和凸起部14的设置使挤压装置1能够将组织块挤压。

其中,承接装置3包括第二基板31和设于第二基板31上的若干通孔32,通孔32与凸起部14相匹配。第二基板31和通孔32的设置使组织块能够通过承接装置3下落至培养皿中。

其中,杆状结构2为连接于第二基板31上的滑动杆21,第一基板11上设有用于与滑动杆21相配合的孔状结构12。滑动杆21和孔状结构12的设置使第一基板11能够在第二基板31的上方滑动。

其中,滑动杆2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横截面为多边形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基板11在滑动时造成凸起部14与通孔32错位。

其中,第一基板11上设有便于滑动的把手13。把手13的设置让使用者能够通过手握把手来滑动第一基板,便于操作。

其中,凸起部14为凸块,通孔32之间的间隔为2~15mm。凸块和通孔32的设置使挤压装置1和承接装置3能够通过配合有效压出排列整齐的组织块。

其中,通孔32的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方形或圆形的设置使落至培养皿的组织块的形状能够多样化。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若干凸块位于第一基板11的下表面,把手13设置有两个,均位于第一基板11的上表面。孔状结构12位于第一基板11中部,相应的,滑动杆21连接于第二基板31的中部。滑动杆21的横截面能够为四边形或六边形,滑动杆21与第二基板31垂直连接。本实施例中滑动杆21的横截面为六边形,便于凸块和通孔32的对准,防止发生错位而导致组织块不能被压出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例中通孔32之间的间隔为5mm,相应的,凸块之间的间隔也为5mm。

使用时,将第二基板31置于培养皿中,并把已剪切好的若干小体积组织块放置在第二基板31上,接着将第一基板11上的孔状结构12与滑动杆21对接,通过握住把手13向下按压,使凸块在与组织块接触后穿过通孔32,并带动与通孔32位置相对应的组织块部分按照通孔32的形状下落至培养皿,完成平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31上设有若干用于卡住培养皿的卡爪33。卡爪33的设置能够防止在第一基板11滑动时造成第二基板31错位。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卡爪33,均位于第二基板31的边缘部分,且相邻的卡爪33之间距离相等。当三个卡爪33所形成的圆的周长小于培养皿边缘所形成的圆的周长时,三个卡爪33能够通过其外表面与培养皿边缘的内表面接触来对第二基板31进行限位;当三个卡爪33所形成的圆的周长大于培养皿边缘所形成的圆的周长时,三个卡爪33能够通过其内表面与培养皿边缘的外表面接触来对第二基板31进行限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滑动杆21上远离第二基板3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抓取的膨大部22。膨大部22的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抓取第二基板3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膨大部22与滑动杆21通过螺纹连接,使膨大部22与滑动杆21的拆装便利,便于将第一基板11与滑动杆21相连接或分离。

使用时,当第一基板11上的凸块在与组织块接触后,在保持按压第一基板11的基础上,通过手握膨大部22将第二基板31向上提起,使第二基板31与培养皿之间能够产生空隙,便于组织块从第二基板31上落至培养皿中。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把手13设置有两个,设于第一基板11两侧的边缘处,便于使用者通过握持第一基板11两侧的把手13来按压第一基板11。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