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7232发布日期:2020-04-14 20:41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瓶。



背景技术: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中国大陆地区及台湾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人们对于微生物的探究常常需要用到培养瓶来对微生物进行培养,但是目前现有的微生物培养瓶大多都是将微生物直接放置在瓶内进行培养,不便于取出和分类,同时不具备对瓶内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检测和实时的观察,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现有微生物培养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瓶,通过采用将培养板通过连接杆挂在挂钩上的安装方式,将培养基管放置在培养板内的安装孔内,方便将培养在培养基管内的微生物进行取出,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在培养板上等距的开有多个安装孔,能够将培养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培养基管放置进去,便于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培养,通过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显示屏,能够对瓶体内部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传输到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瓶体内空气质量情况,提高了实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瓶,其包括:瓶体、培养板、培养基管、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显示屏,所述瓶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壁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挂钩,两个所述挂钩上均设置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所述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上等距的设置多个所述培养基管,所述瓶体的顶部设置有瓶盖,所述瓶盖的底部中间设置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瓶盖的顶部中间设置所述显示屏,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培养板上等距的开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培养基管的左右两侧壁顶部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培养基管通过限位块卡接在所述培养板上的安装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培养基管的底部均匀开有多个漏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瓶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培养液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培养基管的内腔中间横向设置有培养棉层,所述培养棉层的底部中间设置有连接棉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将培养板通过连接杆挂在挂钩上的安装方式,将培养基管放置在培养板内的安装孔内,方便将培养在培养基管内的微生物进行取出,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在培养板上等距的开有多个安装孔,能够将培养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培养基管放置进去,便于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培养,通过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显示屏,能够对瓶体内部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传输到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瓶体内空气质量情况,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培养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培养基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瓶体100、瓶盖110、培养液槽120、挂钩130、连接杆140、培养板200、培养基管300、限位块310、培养棉层320、连接棉条330、空气质量传感器400、显示屏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瓶,包括瓶体100、培养板200、培养基管300、空气质量传感器400和显示屏500;

请参阅图1,瓶体100包括瓶盖110、培养液槽120、挂钩130和连接杆140,瓶盖110安装在瓶体100的顶部,培养液槽120安装在瓶体100的内腔底部,挂钩130安装在瓶体100的内腔左右两侧壁顶部,连接杆140安装在两个挂钩130上,瓶体100用于与瓶盖110组合成一个腔室,培养液槽120用于容纳培养液,挂钩130用于安装连接杆140,连接杆140用于安装培养板200;

请参阅图1和图2,培养板200包括安装孔,培养板200安装在两个连接杆140的相视一侧底部,安装孔等距的开设在培养板200上,培养板200用于通过安装孔容纳培养基管300;

请参阅图2和图3,培养基管300包括限位块310、培养棉层320、连接棉条330和漏孔,培养基管300通过限位块310卡接在培养板300的安装孔内,培养棉层320横向设置在培养基管300的内腔,连接棉条330安装在培养棉层320的底部,漏孔均匀的开在培养基管300的底部,培养基管300用于容纳培养棉层320,培养棉层320用于容纳微生物,连接棉条330用于与培养液槽120内的培养液接触,并将培养液吸附到培养棉层320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漏孔用于方便培养液进入培养基管300中;

请再次参阅图1,空气质量传感器400安装在瓶盖110的底部中间,空气质量传感器400用于对瓶体100内部的空气指令进行检测;

请再次参阅图1,显示屏500安装在瓶盖110的顶部中间,显示屏500用于对空气质量传感器400检测到的空气质量数据进行显示。

工作原理: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微生物放置在培养基管300内的培养棉层320上,将培养基管300放置在培养板200上的安装孔内,并通过限位块310进行限位,将培养板通过瓶口放入瓶体100内,将两个连接杆140挂在挂钩130上,培养液槽120内的培养液从漏孔中进入培养基管300内,培养液被连接棉条330所吸收并输送到培养棉层320上,空气质量传感器400对瓶体100内部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传输给显示屏500进行显示。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