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酿酒用拌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4367发布日期:2020-06-17 00:31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白酒酿酒用拌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酒酿酒用拌曲装置。



背景技术:

白酒在酿造过程中需要经过选粮-泡粮-蒸粮-撒曲-拌曲-发酵等几个步骤,其中,在撒曲和糖化时,需要先将蒸好的粮食先进行晾凉,然后再进行撒曲,即在谷物原料中添加酒曲发酵剂,在撒曲后需要进行拌曲,以提高糖化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拌曲多使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这种人工的搅拌方式的搅拌效果好,但会使得加工时的工作强度大,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白酒酿酒用拌曲装置,以提高拌曲效果,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白酒酿酒用拌曲装置,设置在用于输送谷物原料的输送带的上方,并位于撒曲装置的下游,所述白酒酿酒用拌曲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方的转盘,以及外伸设置在所述转盘的底部、且间隔布置的多个搅拌棒,所述转盘的顶部连接于第一电机的动力输送端,以可承接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而转动;所述撒曲装包括对应于所述转盘的上游,沿所述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撒料盒,以及沿所述输送带的长度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撒料盒内的第二撒料盒,于由所述第一撒料盒和所述第二撒料盒围构成的进料空间内放置有酒曲发酵剂;并于所述第一撒料盒和所述第二撒料盒的底部分别构造有第一撒料口和第二撒料口,且对应于所述第一撒料口,于所述第一撒料盒的底部外伸设有可插入所述谷物原料内的撒料管。

进一步的,于所述搅拌棒底部的外周面上构造有沿其径向外伸设置的搅拌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棒的底部直径沿其轴向向下渐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棒为环所述转盘的周向布置、且在所述转盘的径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棒在所述转盘的径向上交错布置。

进一步的,各所述撒料管的下料端倾斜设置,且所述撒料管的出料口背离所述谷物原料的流入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于所述撒料管上设有分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两侧、并外翻设置的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为设置于箱体内并由第一电机驱动而转动,所述第一撒料盒固连在所述箱体上,于所述第二撒料盒的两端分别外伸设有螺纹杆,于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沿所述第二撒料盒滑动方向设置的安装孔,且所述第二撒料盒经由螺接于所述螺纹杆上的螺母固定在所述箱体上。

进一步的,于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游、并由第二电机驱动转动的输送网带,并于所述输送网带的底部设有盘旋设置的输气管,并于所述输气管顶部设有出气口。

进一步的,于所述输送网带上方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梳理板,所述梳理板的底部构造有抵紧于所述输送网带上表面设置的多个齿部,所述谷物原料经由相邻的两所述齿部间输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白酒酿酒用拌曲装置,通过设置转盘以及其上的搅拌棒,可对输送带上撒曲后的谷物原料进行边输送边搅拌,从而提高搅拌效果和搅拌效率。并通过设置第一撒料盒和第二撒料盒间滑动调节,可使第一撒料口和第二撒料口间重叠面积的改变,而改变酒曲发酵剂的下料速度,并可保证酒曲发酵剂在输送带的宽度方向上进行下料,实现下料的均匀性。另外,通过将撒料管插入到谷物原料内,能够将酒曲发酵剂伸入到谷物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酒曲发酵剂直接洒落在谷物的表面,可避免粉尘的问题,该白酒酿酒用拌曲装置的结构简单,且使用效果好。

(2)搅拌凸起的设置利于提高搅拌棒的搅拌效果,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3)搅拌棒的底部直径大能够提高搅拌凸起在其上的连接强度。

(4)搅拌棒的设置形式在搅拌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谷物原料与酒曲发酵剂的搅拌效果。

(5)撒料管的下料端形状、出料口朝向以及挡板的设置,可防止谷物原料堵塞撒料管,其成型方便。

(6)螺纹杆和安装孔的设置便于在第二撒料盒在调节中进行移动,而第二撒料盒顶部和底部的螺纹杆共同配合可提高第二撒料盒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还可提高第一撒料盒的固定效果,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7)输送网带和输气管的设置能够提高输送网带上谷物原料的晾凉效率,进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8)梳理板的设置能够提高对谷物原料的梳理效果,以利于谷物原料底部与外部空气的流通,进而使进气管内出的气体可由底部贯通至顶部,进一步提高晾凉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白酒酿酒用拌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撒料盒和所示第二撒料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梳理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2-输气管,3-接料板,4-输送带,5-第二撒料盒,501-第二凸台,6-第一撒料盒,601-螺纹杆,602-第一凸台,603-撒料管,7-输送网带,8-梳理板,802-齿部,9-转盘,901-搅拌棒,902-搅拌凸起,10-接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白酒酿酒用拌曲装置,如图1中所示,该拌区装置设置在用于输送谷物原料的输送带4的上方,并位于撒曲装置的下游,该以将酒曲发酵剂洒落后的谷物原料进行输送。此处的输送带4为现有技术中的输送皮带,其由设置在箱体1上的第二电机驱动转动,此处的谷物原料为现有技术中应用在白酒酿造时所使用的谷物经过蒸煮后的状态,其具体所包含的种类可根据具体的需求参照现有技术中酿酒的工艺进行调整。为提高输送带4的输送效果,输送带4的宽度与箱体1的宽度相适配,以使箱体1在一定程度上对输送中的谷物原料进行阻挡,防止其由输送带4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掉落。且本实施例中的输送带4为现有技术中的输送皮带,以防止酒曲发酵剂由输送带4上掉落,而影响撒曲效果。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白酒酿酒用拌曲装置包括设置在输送带4上方的转盘9,以及外伸设置在转盘9的底部、且间隔布置的多个搅拌棒901,此处,转盘9的直径应当略小于输送带4的带宽,转盘9的顶部连接于第一电机的动力输送端,以可承接第一电机的驱动而转动。其中,为便于第一电机在箱体1上的安装,对应于转盘9,在箱体1上安装有横置固定在其上的支架,第一电机安装在支架上,且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与转盘9垂直设置的传动轴上。如此设置,搅拌棒901在使用时可以实现对输送带4上的谷物原料以及洒落在谷物原料上的酒曲发酵剂进行搅拌。

为提高搅拌棒在使用时的效率,本实施例中,在搅拌棒901底部的外周面上构造有沿其径向外伸设置的搅拌凸起902。而为提高搅拌凸起902在搅拌棒901上的结构强度,此处,搅拌棒901的底部直径沿其轴向向下渐大设置。另外,搅拌棒901为环转盘9的周向布置、且在转盘9的径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而进一步的,搅拌棒9在转盘的径向上交错布置。这样在转盘9转动搅拌棒进行搅拌时,位于不同位置的环状搅拌凸起902可同步实现对谷物原料与酒曲发酵剂的搅拌,而可使搅拌效果得到提升。此外,在输送带4的出料端还设有接料槽10,以对搅拌后的谷物原料进行转移。

本实施例中,我提高酒曲发酵剂在谷物原料上的撒料效果,在输送带4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撒料盒6,以及沿输送带4的长度方向滑动设于第一撒料盒6内的第二撒料盒5,酒曲发酵剂具体放置于由第一撒料盒6和第二撒料盒5围构成的进料空间内。并于第一撒料盒6和第二撒料盒5的底部分别构造有第一撒料口和第二撒料口,且对应于第一撒料口,在第一撒料盒6的底部外伸设有可插入谷物原料内的撒料管603。且撒料管603的下料端倾斜设置,撒料管603的出料口背离谷物原料的流入方向设置,在撒料管603上设有分置于出料口的两侧、并外翻设置的挡板,以防止谷物原料堵塞撒料管603,其成型简单,使用方便。

其中,第一撒料盒6和第二撒料盒5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两者的形状大致相同,两者的截面均呈底部小顶部大的梯形,顶部为进料口,酒曲发酵剂由进料口进入到第一撒料盒6和第二撒料盒5之间。两者的位于输送带4宽度方向两侧的端部封闭设置,另一端开口设置。基于上述结构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撒料盒6和第二撒料盒5间的滑动,而调整第一撒料口和第二撒料口间的重叠面积,进而起到调节酒曲发酵剂下料速度的效果。如此设置,可保证酒曲发酵剂在整个输送带4宽度方向上进行下料,从而可提高酒曲发酵剂与谷物原料的混合效果。其中,当第一撒料口和第二撒料口完全重合时,此时的下料速度最大,所有下落的酒曲发酵剂智能通过撒料管603流出。当第一撒料口和第二撒料口部分重合时,酒曲发酵剂的部分通过撒料管603流出,部分通过第二撒料口流出,也即酒曲发酵剂可以洒落至谷物原料的底部,也可以撒落至谷物原料的表面,实现酒曲发酵剂在底部和顶部的全面下料。而可利于输送带4将撒曲后的谷物原料进行拌曲。此处,为确保酒曲发酵剂撒落至谷物原料的表面,第一撒料盒6的下表面高于谷物原料的高度。

在此,上述的第一撒料口和第二撒料口的孔径范围为1cm~3cm,本领域的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完全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撒料盒5的下表面与第一撒料盒6的上表面贴合设置,以防止酒曲发酵剂进入两者底部夹层间而影响下料效果,并利于提高第二撒料盒5在滑动中的导向效果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撒料盒6固连在箱体1上,在第二撒料盒5的两端分别外伸设有螺纹杆601,并在箱体1上开设有沿第二撒料盒5滑动方向设置的安装孔,以为第二撒料盒5和移动提供空间,且第二撒料盒5经由螺接于螺纹杆601上的螺母固定在箱体1上。为提高第二撒料盒5在移动中的稳定性,和移动到位后的固定效果,此处,上述的螺纹杆601分设在第二撒料盒5顶部和底部,安装孔对应于各螺纹杆601设置。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中所示,在第一撒料盒6和第二撒料盒5的两端分别构造有第一凸台602和第二凸台501,第二凸台501搭接于第一凸台602上,并在第二凸台501上构造有通孔,并在在第一凸台602上构造有长圆孔,第一撒料盒6和第二撒料盒5经由穿经通孔和长圆孔的紧固件固连。此处的紧固件为现有技术中的紧固件,如其可为螺钉和螺母,在第一撒料盒6和第二撒料盒5调整到位后经由螺钉和螺母的紧固而实现固连。而在调整时,先松动螺钉和螺母,然后,使第二撒料盒5相对于第一撒料盒6滑动,此时,螺钉的设置还能够对移动中的第二撒料盒5进行导向。

继续结合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内还设有位于输送带4上游、并由第二电机驱动的输送网带7,谷物原料由输送网带7输送至输送带4上再进行撒曲,其中,为对输送网带7上的谷物原料进行冷却也即晾凉。基于输送网带7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中输送网带7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其上的网孔的孔径范围优选为1mm~2mm,该网孔的设置应当小于谷物原料的下落孔径,以使正常输送状态下的谷物原料无法掉落。而为提高输送网带7和输送带4间谷物原料的输送效果,防止谷物原料由两者连接处掉出输送带4,在箱体1上还设有接料板3,该接料板3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且接料板3的安装轴设置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安装轴位于接料板3宽度方向的中部。对应于输送网带7的下料端,安装状态下的接料板3的顶部抵接在输送网带7的底部,接料板3的底部抵接在输送带4的顶部,以将谷物原料引流至输送带4上。此外,接料板3的顶部还可对输送网带7上的谷物原料进行刮离,防止因谷物原料粘接在输送网带7上并转动至输气管2正上方时而掉落进而影响输送网带7的整洁性。

本实施例中,为提高谷物原料的晾凉效果,如图1中所示,在输送网带7的底部设有盘旋设置的输气管2,此处的输气管2为现有技术中可以采购到的输气软管。在输气管2顶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的孔径范围为1cm~3cm,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在箱体1外设有气泵,输气管2的进气端连接在气泵上,并在输气管2上设有控制阀,以对进入输气管2内的流量大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输气管2的出气速度,满足不同谷物原料晾凉的需求。而盘旋呈波浪状的输气管2利于提高底部进气的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谷物原料的冷却效果。

另外,在输送网带7上方设有固定在箱体1上的梳理板8,此处的梳理板8优选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如图1和图3中所示,该梳理板8沿输送网带7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梳理板8的底部构造有抵紧于输送网带7上表面设置的多个齿部802,谷物原料经由相邻的两齿部802间输送。如两相邻齿部间的间距为3cm~4cm,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对该间距枢转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如此设置可使输送网带7上的谷物原料的底部接触顶部的空气,并利于底部出气口内吹出的气流流经整个谷物原料的厚度方向,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谷物原料的晾凉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白酒酿酒用拌曲装置,通过设置转盘9以及其上的搅拌棒901,可对输送带4上撒曲后的谷物原料进行边输送边搅拌,从而提高搅拌效果和搅拌效率。并通过设置第一撒料盒6和第二撒料盒5间滑动调节,可使第一撒料口和第二撒料口间重叠面积的改变,而改变酒曲发酵剂的下料速度,并可保证酒曲发酵剂在输送带4的宽度方向上进行下料,实现下料的均匀性。并通过将撒料管603插入到谷物原料内,能够将酒曲发酵剂伸入到谷物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酒曲发酵剂直接洒落在谷物原料的表面,可避免粉尘的问题,该白酒酿酒用拌曲装置的结构简单,且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