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藻破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2800发布日期:2020-08-25 20:1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藻破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旋藻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藻破壁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藻是一种丝原核多细胞藻类,体长200~500μm,宽5~10μm,圆柱形,呈螺旋弯曲状。螺旋藻主要包含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和盐泽螺旋藻3种。螺旋藻内部复函藻蓝蛋白、叶绿素、胡萝卜素及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营养丰富,总蛋白质含量高达55%~65%。

藻蓝蛋白内氨基酸组成成分齐全,必须氨基酸含量高,含有抗癌、抗氧化、提高生理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藻蓝蛋白在生物医疗和食品方面的应用研究正在不断拓展深入,所以藻蓝蛋白的提取分离成为时下技术工程研究的一大热门方向。

现阶段螺旋藻藻蓝蛋白的提取方法种类繁多,目前常用的细胞破壁技术有溶胀法、反复冻融法、超声波法、珠磨法等,这些方法有的因设备成本高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如超声波法,有的因操作复杂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如反复冻融法耗时长需重复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藻破壁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旋藻破壁装置,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螺旋藻破壁装置包括:

可拆卸连接的罐体与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盖体第一侧及盖体第二侧,所述罐体包括侧体及与所述侧体相配合的底侧,所述侧体及底侧限定出罐体内腔;

安装在所述盖体第一侧的顶座,所述顶座设有顶座内腔;

安装在所述底侧的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底座内腔;

连接在所述顶座上的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第一驱动部及与所述第一驱动部连接的第一切割部,所述第一切割部伸入所述罐体内腔;

及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搅拌器包括第二驱动部及与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的第二切割部,所述第二切割部伸入所述罐体内腔;

其中,所述第一切割部包括第一切割刀片,所述第二切割部包括第二切割刀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切割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切割刀片之间的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二切割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切割刀片之间的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一切割部及所述第二切割部进行相反方向的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座内腔包括第一驱动容纳腔,所述第一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容纳腔内;所述底座内腔包括第二驱动容纳腔,所述第二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二驱动容纳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座内腔包括第一散热腔,所述第一散热腔内安装有两个第一散气网,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散气网安装于所述第一散热腔与所述第一驱动容纳腔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散气网安装于所述第一散热腔顶部;

所述底座内腔包括第二散热腔,所述第二散热腔内安装有两个第二散气网,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散气网安装于所述第二散热腔与所述第二驱动容纳腔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散气网安装于所述第二散热腔底部;

所述第一散热腔及所述第二散热腔内部设有散热风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及所述第二驱动部为电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底面设有防滑垫。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盖体开设有温度计安装孔及加料孔,温度计通过所述温度计安装孔伸入所述罐体内腔,所述加料孔配有加料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备要求不高,一次性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2)采用两个搅拌器一起工作,提高切割效率,增强切割效果;(3)增加散热装置,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其中,罐体-1,侧体-1a,底侧-1b,盖体-2,盖体第一侧-2a,盖体第二侧-2b,温度计安装孔-201,加料孔-202,顶座-3,顶座内腔-301,第一驱动容纳腔-3011,第一散热腔-3012,第一散气网-3013,底座-4,底座内腔-401,防滑垫-402,第二驱动容纳腔-4011,第二散热腔-4012,第二散气网-4013,第一搅拌器-5,第一驱动部-501,第一切割部-502,第一切割刀片-5021,第一旋转杆-5022,第二搅拌器-6,第二驱动部-601,第二切割部-602,第二切割刀片-6021,第二旋转杆-6022,散热风扇-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螺旋藻破壁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罐体1与盖体2,所述盖体2包括相对设置的盖体第一侧2a及盖体第二侧2b,所述罐体1包括侧体1a及与所述侧体1a相配合的底侧1b,所述侧体1a及底侧1b限定出罐体内腔,所述盖体2开设有温度计安装孔201及加料孔202,温度计通过所述温度计安装孔201伸入所述罐体内腔,所述加料孔202配有加料盖。

安装在所述盖体第一侧2a的顶座3,所述顶座3设有顶座内腔301;

安装在所述底侧1b的底座4,所述底座4设有底座内腔401,所述底座4底面设有防滑垫402;

连接在所述顶座3上的第一搅拌器5,所述第一搅拌器5包括第一驱动部501及与所述第一驱动部501连接的第一切割部502,所述第一切割部502伸入所述罐体内腔;

连接在所述底座4上的第二搅拌器6,所述第二搅拌器6包括第二驱动部601及与所述第二驱动部601连接的第二切割部602,所述第二切割部602伸入所述罐体内腔;其中,所述第一切割部502包括第一切割刀片5021,所述第二切割部602包括第二切割刀片6021,所述第一切割部50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部501与所述第一切割刀片5021之间的第一旋转杆5022,所述第二切割部60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部601与所述第二切割刀片6021之间的第二旋转杆6022,所述第一切割部502及所述第二切割部602进行相反方向的旋转,两个搅拌器一起工作,可以一次性处理大量原料,增加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在驱动部的带动下两者进行相反方向的快速旋转,两个搅拌器之间的空隙形成的旋流进行相互摩擦与碰撞,进一步提高了破壁效果。

所述顶座内腔301包括第一散热腔3012,所述第一散热腔3012内安装有两个第一散气网3013,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散气网3013安装于所述第一散热腔3012与所述第一驱动容纳腔3011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散气网3013安装于所述第一散热腔3012顶部;所述底座内腔401包括第二散热腔4012,所述第二散热腔4012内安装有两个第二散气网4013,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散气网4013安装于所述第二散热腔4012与所述第二驱动容纳腔4011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散气网4013安装于所述第二散热腔4012底部;所述第一散热腔3012及所述第二散热腔4012内部设有散热风扇7,所述第一驱动部501及所述第二驱动部601为电机;与普通破壁不同,螺旋藻破壁需要的时间较长,长时间的高速运作会影响电机寿命,因此需要散热系统进行散热延长机器的工作寿命。

另外,也可在原料中加入溶菌酶等原料利用生物及化学方法进行辅助破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